陳烜
摘 要:本文探討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通過分析核心素養與思維品質的關系,提出了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通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合作性思維,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素養,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在各個學科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一項重要任務。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核心技能,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和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單純追求閱讀技巧和知識的傳授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成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一、高中英語核心素養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關系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是密切相關的。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快速發展的時期,而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不僅僅是語言工具,更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首先,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閱讀、聽力、口語和寫作等多個語言技能的綜合運用。通過分析、比較、推理等思維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英語知識,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其次,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生需要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能夠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觀點和價值觀[1]。這就要求學生具備開放的思維方式,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接受多元文化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寬容性和思辨能力。
再次,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能夠有效地篩選和利用信息。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閱讀和聽力等方式獲取大量的信息,并進行篩選、整理和歸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最后,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和提出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合作學習是指學生能夠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自己的思維品質,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總之,高中英語核心素養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高中英語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成為具有優秀思維品質的終身學習者。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難點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面臨一些難點。
第一,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是閱讀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學生可能能夠理解表面意思,但難以把握作者的意圖、隱含信息和主旨。這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和推理能力,能夠運用上下文信息和背景知識進行推斷和分析。為了克服這個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提供有針對性的問題,促使學生思考文本中的隱含信息和作者的意圖。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展他們的背景知識和閱讀經驗。
第二,學生在閱讀中可能遇到詞匯障礙。不熟悉的詞匯會阻礙學生對整體文本的理解,限制他們的思維深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通過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常見詞匯和重要詞匯。
第三,學生可能缺乏閱讀策略和技巧。閱讀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讀懂文字,還要培養他們的閱讀技巧,如預測、推測、概括和回顧等。然而,學生在初次接觸閱讀時可能缺乏這些策略和技巧,導致理解能力受限。
第四,學生可能缺乏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應該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然而,許多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信息,缺乏自主性和主動性。
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備的特征
第一,多維思維培養。核心素養強調學生的多維思維能力,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材料的選擇和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推理、比較等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思維敏銳性和深度思考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提供問題導向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在閱讀中運用多維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跨學科知識整合。核心素養強調學科之間的融合和交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與其他學科相互關聯。教師可以選擇具有多學科背景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科學、歷史、文化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通過跨學科知識的整合,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對世界的綜合認知能力[2]。
第三,跨文化意識培養也是重要特征之一。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強調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教師可以選擇涉及不同文化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文化對于同一問題的看法和態度。通過跨文化意識培養,學生能夠培養寬容、包容和開放的思維方式,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第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注重主題意識的引導。核心素養鼓勵學生關注社會問題、人文關懷等核心主題。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深刻主題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參與主題相關的討論。通過對主題的探索,學生能夠加深對人類價值觀、社會責任等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和社會意識。此外,實踐和合作也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特征。核心素養強調學生的實踐和合作能力,教師可以設計項目式學習或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實踐和合作,學生能夠提高自主學習、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第五,反思和評估機制也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特征之一。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備自我反思和自我評估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過程進行反思,思考自己的學習收獲和不足之處。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自我評估和教師評估的方式,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通過反思和評估,學生能夠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備多維思維培養、跨學科知識整合、跨文化意識培養、主題意識引導、實踐和合作機會,以及反思和評估機制等特征。這樣的教學特征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跨學科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實踐和合作能力,促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終身學習者。教師在實施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特點,通過靈活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
(一)提供挑戰性的閱讀材料
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挑戰性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挑戰性的閱讀材料可以涉及復雜的觀點、抽象的概念或深入的文化背景[3]。首先,挑戰性的閱讀材料可以促使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和分析。學生需要仔細思考材料中的邏輯關系、隱含信息以及作者的意圖。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篇關于道德倫理的文章,讓學生思考道德選擇的困境和沖突。學生需要分析不同觀點的優缺點,并就相關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深入閱讀和分析挑戰性的材料,學生能夠培養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其次,挑戰性的閱讀材料還可以引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生需要質疑和評估材料中的觀點和論證,并提出自己的論據和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文章,鼓勵學生分析其中的論證結構,并就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辯論。學生可以對文章中的論證邏輯進行評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支持其論據。這樣的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辯證能力。挑戰性的閱讀材料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探索和好奇心。當學生面對一些復雜和抽象的概念時,他們需要進行思維的推理和擴展。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篇關于哲學思想的文章,引發學生對人生意義、道德價值等問題的思考。學生可以嘗試理解和解釋抽象概念,并運用自己的思維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探索。這樣的閱讀材料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策略
學生在開始閱讀之前,可以通過觀察標題、插圖或段落開頭等信息,預測文章的主題和內容。例如:在閱讀一篇名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與機遇》的文章時,學生可以根據標題和開頭段落,預測文章可能會涉及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問題策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提出問題,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4]。
例如:在閱讀一篇關于食品安全的文章時,學生可以提出問題,如“什么因素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或“如何保障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使用概括策略。學生在閱讀完成后,可以總結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細節。學生可以通過歸納和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提煉出文章的核心思想。例如:在閱讀一篇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后,學生可以概括出人工智能在醫療、交通和教育等領域的應用和影響。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閱讀,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交流。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分享彼此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解讀,從而擴大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觀點。每個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對文章主題、觀點和細節的解讀,并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辯論。這種交流過程可以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促使他們思考和評估彼此的觀點和論證。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篇關于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的文章,并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閱讀和討論。在小組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對該文章的理解和觀點,然后互相質疑和辯論。他們可以探討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嘗試找到共識或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此外,合作學習也可以促進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在小組中,學生可以共同面對挑戰,并集思廣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他們可以討論如何應對文章中提到的問題或挑戰,并共同制訂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在閱讀一篇關于環境污染的文章后,學生可以小組討論如何改善環境狀況,并制訂可行的環保計劃。他們可以共同思考如何減少污染源、增強環保意識,以及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舉措。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啟發和補充,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四)鼓勵學生進行反思和評估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后進行個人反思。學生思考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獲、困惑和思考方式,并記錄下自己的感想,以加深對閱讀經驗的理解和內化。個人反思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環節。通過反思,學生可以回顧自己在閱讀中的思考過程和取得的成果。
例如:學生可以思考他們在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觀點和細節方面有何收獲,是否遇到了難以理解的詞匯或句子,以及如何運用閱讀策略解決困惑。學生可以記錄下這些思考和感想,使其成為自己的學習資產。教師可以提供評估工具,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進行評估。通過評估,學生能夠更客觀地了解自己在閱讀方面的能力和進步。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評估任務,如閱讀理解測試、寫作任務或口頭報告。學生在這些任務中可以展示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閱讀材料的摘要或評論,或者要求學生進行口頭演講,表達自己對閱讀材料的觀點和見解。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或合作項目,要求學生互相閱讀和評估彼此的成果。學生可以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改進意見,幫助對方改進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表達方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文章,要求學生在閱讀后進行個人反思。學生可以思考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和意識的變化,以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解決方法。然后,教師可以提供一個評估任務,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環境保護的短文,并根據一些評估標準進行評分。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的互評活動,學生可以交換自己的短文并提供反饋和建議。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全面思考和評估自己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思維品質[5]。
結束語
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環節。通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合作性思維,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素養,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提供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和挑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和實踐。同時,學生也應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思維品質。只有通過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和變化。
參考文獻
[1]孫燕君.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3,23(4):76-79.
[2]楊悅,王洪剛.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3,23(7):82-85.
[3]羅潤月.核心素養下思維導圖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8):590.
[4]陳晶晶.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深度閱讀思維的訓練[J].英語教師,2021,21(4):114-116.
[5]徐愛玲.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閱讀思維品質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