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輝萍
[摘? 要] 在現代教育的課程改革發展當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理念,那就是“讓教”思想. “讓教”思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讓學生自己教自己,讓學生教同學,讓學生教老師. 實施“讓教”思想,不僅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 文章通過對“讓教”思想內容、意義的分析,提出了實施“讓教”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讓教”思想;意義;策略
“讓教”,指的是讓學生教,這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自己教自己,二是讓學生教同學,三是讓學生教老師. “讓教”能夠極大地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觀能動性,能積極引導學生參加課堂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同時,能不斷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完成對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
“讓教”思想
“讓教”思想其實是從“讓學”思想中發展而來的,是對教學理念的進一步延伸. “讓學”是指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而“讓教”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動性. “讓學”思想,主要是讓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而“讓教”思想側重于讓學生教. 這種思想的不斷發展,也讓教師從課堂的主體地位轉變成引導者的角色——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提高與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關系. 同時,“讓教”過程能促進學生把數學知識進行轉化,并熟練運用,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樣才能實現課堂效率高效提升. 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不僅僅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更推動了整個數學教育的改革.
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意識,基于“讓教”思想,讓學生在合作和交流當中自主學習,并通過教自己、教同學、教老師,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學習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滲透“讓教”思想. 教師可以先展示一些錯誤的習題,讓學生分析. 接著,讓學生指出錯誤的地方并進行改正,這就是讓學生自己教自己. 如果學生自己沒有發現錯誤之處,但是通過和同學的交流、分析,發現了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這就是讓學生教同學. 在整個課堂當中,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且整個過程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反思作用,這就是讓學生教老師. 可見,“讓教”思想,能極大地促進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能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讓教”思想的意義
通過“讓教”思想的實施,學生可以在課堂當中提高自主能動性,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 而在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當中,教師充當的角色是引導者,這能充分激發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整個教學環節當中.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會了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并幫助其解決問題,這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教材上的知識,沒有把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且沒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從而導致教學質量較低.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積極地滲透“讓教”思想,能讓學生參與到獨立學習當中,并在主動學習的氛圍中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掌握數學知識,夯實基礎.
“讓教”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讓教”思想主要包括讓學生教自己、讓學生教同學,讓學生教老師三個方面,目的是真正實現自我教育. 在這三個方面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讓學生自己教自己. 此外,讓學生教老師,是學生在自我學習方面,為教師提供一些反思和啟示,使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改變教學策略,獲得一些收益;而讓學生教同學,是為了促進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形成知識的一種分享,共同進步,也了解別人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思路. 這三個方面,可以改變學生的固有思維模式,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
1. 創設數學課堂氛圍
在初中數學課堂當中,要讓學生積極地進行自主學習,理解課本知識內容,需要教師營造一種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 教師通過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自主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創設情境,讓學生仔細觀察多媒體當中的平行四邊形,并分析其主要特征. 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形成自主學習、自我總結、自我反思的意識. 而在整個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多角度觀察圖形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數學興趣,從而達到了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的目的.
2. 促進學生之間交流合作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那么對學生的學習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進行問題分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的整個思維得到進一步的延伸;在思考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不單單只采用一種方法進行探究,可以采取多種解題思路來對問題進行解析. 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能起到借鑒和啟發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提高合作、交流意識,有助于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 而經過這樣的溝通、交流之后,學生能夠快速發現自己在解題方面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專項練習. 同時,學生還能學習、借鑒別人的解題模式,為數學學習夯實基礎.
3. 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也就是俗稱的“填鴨式”教育,教師一味地進行講解,學生一味地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只考慮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并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從主體地位變成引導地位,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而在初中數學課堂當中,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還要幫助學生學習數學解題方法,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自主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也要積極地進行引導. 當然,教師也要注意培養學生形成一種思考、探究的思維模式,并且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創造一種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積極學習打下基礎. 教師也要做好榜樣作用,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榜樣力量,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4. 培養學生正確的提問意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問,敢于提問,敢于思考,真正發揮“讓教”思想的作用. 只有提高了學生的提問意識,才能讓學生積極地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而不是單一地、死板地進行學習,或默默地看著,沒有參與到實際課堂當中. 教師應積極發揮“讓教”思想的作用,讓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來解決問題,從而真正形成自己教自己的學習模式.
“讓教”思想運用當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下,“讓教”思想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探索,這樣才能讓“讓教”思想和其實際教學應用得到充分的結合.
1.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讓教”思想的其中一個方面是讓學生教自己,這就說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自主意識是否充分發揮作用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 如果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就會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學生甚至會產生厭煩的情緒. 所以,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觀察每一個學生,對其學習的自主性要不斷地進行引導,使學生真正發揮出自己教自己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偏差
在現代化的教學改革當中,教學理念的變化使得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思考. 如何應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探索. 有些教師認為新的教學理念并不適用于全體學生,特別是對于一些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如果采用“讓教”思想進行引導,會出現相反的作用,這些教師還認為在初中的教學過程當中,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提升,缺乏自主學習的學生,會逐漸產生學習上的落差,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 所以這些教師會對“讓教”思想產生抵制情緒. 特別地,對于一些思想激進的教師來說,他們強烈推崇教育改革,但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也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 所以,在“讓教”教學理念下,學校要不斷地對教師進行培訓,要讓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科學的方式,把新的教育理念同實際教學工作進行有機結合,真正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3. 教師要進行教學思想的培養
教師也要不斷地進行教學思想的培養,因為良好的教學思想會對教學工作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讓教”思想,要幫助學生提高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 教師要欣然接受學生的提問,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同時,教師要做好榜樣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通過自身來帶動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
結束語
總之,為了促進“讓教”思想在初中數學課堂當中的實際應用,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外,還要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維模式的建立,要讓學生在探究和分析問題的過程當中,實現自主能力的提升,并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為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