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高中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提上了新的高度,備受各高中體育教師的重視。高中體育教師的教育焦點就是要培養和提升高中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加強學生未來在社會中的適應能力。高中體育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分析如何實現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問題。只有這一問題被實現,才能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高中體育教師要實現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需要把學生的綜合情況以及教學大綱相結合,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在教學實踐中優化課程教學,與時俱進地設計體育教學新模式,為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奠定基礎,所以,這要求高中體育教師首先在教學思維上要有所改變。在新時代用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在教學方式上有所突破,體育教師要把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核心素養培養策略,以恰當的方式融入日常體育教學中。
一、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作為社會公民應該具有責任意識,這也是高中生所需要承擔的道德責任,是對自己的,也是對別人的,更是對社會的。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道德責任意識,這有利于學生在學校里的學習和身心健康成長。
(一)加強責任感教育的意義
體育學科的教學具有實踐性和集體性這兩個特點。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讓高中生感悟到不能僅看重個人任務,還要重視在任務中與人合作的部分,很多事情是需要與他人協作才能高效完成,責任感也是在這樣的鍛煉中逐漸培養和形成的。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在教學中設計集體活動項目,以這樣的活動為教學載體讓學生不斷感受到集體責任感存在的意義。當代高中學生普遍具有興趣愛好廣泛、思維開闊靈活、注重個人感受等特點,被動、單一的體育教學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要,遠遠落后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體育教師既要注重高中學生體能上的鍛煉,更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心理體驗,使學生身心都能夠得到發展,借以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建設。
(二)在活動教學中傳遞責任感
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集體責任感在很多教學活動中都有所體現,比如在田徑接力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的流程,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體育教師首先要把接力活動的細節、要領以及技巧向學生講解清楚,以確保體育活動順利有序開展。然后把學生分成小組,活動開始時,教師要讓學生練習原地交接棒,進而在慢跑的動態過程中進行交接棒的動作練習,通過這樣不斷地磨合練習,小組成員之間能夠配合默契,精誠合作地完成接力活動。
教師在這樣的體育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還要懂得與他人合作,只有出色的合作才能順利完成整體活動。小組成員們在接力賽跑的過程中,親身的活動體驗更能加深和強化合作和競爭意識。體育教師也要在各類體育教學活動中總結教學經驗,因為在類似這樣的集體體育教學活動中,更能加強高中生的責任意識、團隊合作意識,所以這也反向推動了高中體育教師不斷優化體育教學活動,優化體育集體團隊教學,并在設立的集體活動中注入激勵、競爭的元素,使高中生在體育活動中逐步提高核心素養。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高中階段的學生從六七歲時就開始接受正規學校的教育,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時間已經較長,思維發展不夠靈活和開放,這是多年傳統教育體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也是國家給教育提出了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所在,也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要更重視對高中生創新思維的引導和培養。固化的思維模式勢必會影響高中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固有的教育模式也逐漸顯現出它的弊端,已經跟不上社會對人才需要的標準。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優化,把禁錮學生思維的無形枷鎖打開,讓學生實現一次又一次思維上的突破,從而實現高中生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是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要從自己的思想上對創新思維有所認識,才能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所體現。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主要體現在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創新體育活動的規則或者方式,而學生如果想要在原有的方式之上進行創新,就必須熟悉原有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教師在學生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扮演引導者的身份,多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進行實際實驗探究。誠然,學生能夠提出的創新終究是有限的,教師也要參與到教學實踐的創新過程中,多與同事交流所思所想。例如,教師間可以每周舉辦一個創新交流會,互相展示這一周的進展,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夠推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充分發展,才能夠充分鍛煉我國學生的體育素質。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鼓勵學生將體育運動融入自己的生活,從而促使高中生全面協調發展。教師要不斷總結新的教學形式,并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和豐富教學形式,使之多樣化和更適合高中生年齡階段的心理需求。
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競爭無處不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初步感受競爭對自己所帶來的激勵作用,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在競爭中學習他人的長處,并且看到自己的短處,取長補短。
(一)設置競爭機制,促使學生發現自身不足
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將適合的體育活動改成具有競爭性質的比賽,這樣學生可以在競爭過程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進一步提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參與感和成就感。當然,教師必須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因為只有良性競爭才能讓一個人走得更加長遠。同時競爭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必須合理地在體育教學日常中設置長效機制,不斷激勵各層次的學生在競爭中都能有所收獲,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改進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在體育教學競爭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體育核心素養。
這要求高中體育教師不再限制于往日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而是要學習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核心素養培養策略,以一種更恰當的方式融入日常體育教學中,充分結合學生的想法,設置一系列的競爭機制,將體育運動和競爭機制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運動中競爭,在競爭中運動,不斷發現自身體育運動的不足,并且解決問題,達到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目的。新課改的提出讓很多體育教師也想通過改進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讓高中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得到提升,但在教學實踐中也會出現偏差。體育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不能降低教學標準,所謂的愉快教學并不是給學生“放羊”,任由他們自由發揮,教師要起到正確的引導,如果降低教學標準,讓體育教學中每個人都合格,體育項目每個人都達標,雖然是皆大歡喜,但失去了教學的意義,沒有通過一定的難度和考核鍛煉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就失去了體育教學的本質。但教師也不要本末倒置,不要讓競爭成為課堂的主體,而主要是讓學生關注到體育運動本身,增加體育運動的標準性、廣泛性,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
(二)融入競爭意識,鼓勵學生自我挑戰
如果說競爭意識的培養是鼓勵學生將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那么挑戰自我意識的培養則是偏重于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運動鍛煉的意識。近幾年,我國不斷將德育滲透進體育教學中,鼓勵每個學生挑戰自我,完成更好的自我轉變。因此,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高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加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這是一項更加長遠的目標,也是對我國體育素質教育的綜合要求。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體育特長,每個學生的體育素質也不盡相同,而體育教育的目標,并不是把每個人都培養成體育冠軍,而是為了激勵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不斷挑戰自我,將體育當作人生道路中的愛好,并且當成一項長期的事業來完成。
在體育教學中鼓勵學生挑戰自我,教師就要在課堂中充分地讓學生接觸各種體育活動,讓學生不斷挑戰新的體育項目,建設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堂,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深層次興趣,而不只是讓學生認為完成體育運動的目標就是為了應付每一次的體育課和體育教師的指導,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最終目標是提高每一個學生的體魄,讓學生將在體育運動中學到的精神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學習生活中,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收獲更加完善的人格。
體育教師要把握好高中體育這門課程,組織好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讓學生把體育精神融入學習的生活中。只有學生不斷地通過運動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才會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提供健康的身體做支撐。體育教師要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找到自己的感覺,并將體育運動的內容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發現體育運動的魅力。高中生通過日積月累的體育運動可以不斷地提升心理承壓能力和不怕吃苦的競技精神。
四、培養學生的互助意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強調競爭的重要性,也要強調互助在體育活動中的重要意義,互助意識的培養是鼓勵學生在團體體育活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組進行比賽,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能力進行分組,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
(一)互助意識培養的意義
互助進行體育運動項目的意義不僅在于個人可以取長補短,提高自身體育素質,還在于可以將自己的經驗與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共享,使得整個小組都達到一個更高的體育成績。學生也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新體驗中交流經驗,從而共同達到一個更高的臺階,這種共同努力換來的成績,可以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進而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
體育運動有競爭也有互助,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體育綜合素養的全面內容,才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得到全面的鍛煉。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樂趣,讓學生身心都得到舒展,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的核心素養在高中生的身上迸發出它的魅力。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難度幫助學生結成體育互助學習小組,讓學生吸取彼此的優點,規避自己的不足。體育學習小組不僅有助于讓學生大膽互助交流,還有助于將體育學習延伸到課外。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會積極交流,而且在課堂上沒有練習好的體育項目,可以在小組內進行課下練習,這樣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合理教學,發揮互助優勢
有研究表明,合作互助的學習環境更有助于學生的成功體驗,帶給學生自我肯定。所以體育教師要引導教學環境向輕松愉快的方向發展,給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合作創造更多的機會,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真心的肯定,使處于青春期的高中學生跟體育教師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教學合作關系,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嘗試更多可能,提升體育綜合素養。
學習互助小組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在小組內找到成就感。但并不是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都適合結組進行,比如短跑類項目適合個人賽,而健美操運動或球類運動才適合學生結組進行比賽。學生在結成互助小組之后,要學會利用自身優勢,幫助小組取得最好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的是,部分學生只跟自己關系好的同學結組,這樣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教師注意到這一點之后,應當適時定期地幫助學生更換小組成員,讓學生多和不同的同學磨合,這有助于學生發現自我優勢。當教師發現成績優異的小組時,應當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激勵其他小組成員共同進步,這樣才能夠給予學生體育自信,幫助學生愛上體育課,愛上體育學科,并且幫助學生在體育這方面有更長遠的熱愛。
五、結語
在新課改大背景的前提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地創新教育模式,培養高中學生樂于運動的意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的身體動起來,從而提高體育綜合素養,真正愛上體育運動,讓學生終身受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整體教育水平和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旭. 同課異構在中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探討[J]. 學周刊,2021(24):155-156.
[2]張永軍. 關于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的探討[J]. 學周刊,2021(24):161-162.
[3]趙雨鑫,陳婧文. 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21(24):163-164.
(責任編輯:張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