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鳳云
摘 要:職業教育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職業教育必須進一步深化現代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做好謀劃設計,建立與城市產業結構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職業教育;城市高質量發展;能力提升
The Abi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Serve the Urba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hi Fengyun
(The Humanities and Artist Design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attern.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further deep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do a good job in planning and design,establish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dapted to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contribute wisdom and strength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urban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urba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ability improvement
發展職業教育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積極助力作用,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貢獻智慧和力量,是職業教育面臨的時代問題。
一、職業教育服務城市發展的現狀
(一)適應城市產業結構的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存在一定的協同錯位
產業結構布局與調整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最直接的體現,往往是動態、即時的,這就需要職業院校在基于行業產業發展的角度,以產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科學準確定位,不斷適應和滿足城市產業發展需求,打造品牌、特色專業,建設產業適應性快、校企融合度高的優勢專業和專業群。但目前很多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仍然存在與產業結構適應性不足的情況,一些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亟需的專業設置較少,導致專業服務和提升產業的作用發揮不充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則,新興專業不成熟。雖然院校緊隨市場變化進行了設置,但對其專業內涵的把握還有難度。如大數據專業,各個學校以自身的特色為依托進行開設,其側重點則可能大不相同,或偏重理論、或偏重應用,或偏重學科交叉等。二則,新興專業發展基礎薄弱,辦學條件較差,同時投入較少,導致出現配套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不到位的情況。再者,新興專業的崗位需求雖然數量很可觀,但較為分散,還沒有形成成熟、穩定的產業崗位群,對招生和就業存在較大影響,很難形成吸引力。同時,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個整合的過程,現階段還存在一定的盲區,這從根本上制約了院校專業和專業群的建設。
(二)企業深度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還不夠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重要的辦學形式之一,社會普遍認識到企業和學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企業雖然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員工培養成為高技能人才,從而提升生產效率,但普遍而言,企業往往只注重一般性的工作經驗的培養,對于高技能人才所應具備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等則常常缺乏長遠規劃。同時,由于政策、法律、市場等多方面的原因,企業與職業院校的深層次人才培養合作還不足,在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項目合作等方面的聯系較為淺層次,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的快速提升。
(三)高技能型人才培養形勢依然嚴峻
從城市整體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高技能人才的數量、結構和素質依然不能適應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據了解,很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不愿意在傳統的制造業就業,而對于在互聯網行業、傳媒娛樂、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就業的意愿則比較強烈,因此造成很多高技能崗位后繼乏人。
高技能人才的成長邏輯還需要進一步明確,院校應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積極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加強高技能人才儲備。新修訂的教育法明確規定要開展本科教育,這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本科教育將打破現狀,破解專科學歷的天花板,讓更多的優秀畢業生能夠有機會進入企業一線,從事高技能崗位工作,使其能夠逐步提高待遇、增強獲得感。同時,人才培養需要相應的高技能、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很多從事技能教學的老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落實專業實操性的技能實訓任務,也直接影響到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高等教育與城市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的實踐路徑
發展職業教育已經成為城市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高技能人才已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新增長極”。隨著職業教育與城市高質量發展關系越來越密切,職業院校應當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依據,深度把握人才成長規律,實現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強化政府主導,激發人才培養活力
政府統籌謀劃,創新教育辦學體制機制,對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具有重要引領作用,能夠有效推進職業院校的優勢,從而深入推進其高質量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因此,政府應結合城市發展實際,進一步做好城市高等教育的統籌謀劃,將其納入城市整體發展規劃中,根據城市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制度引領、示范創建、模式創新等方式,推進高等教育和城市發展相適應、相融合。在此基礎上,著眼于城市發展中的整體格局和重點產業形態,積極牽線搭橋,促進校企深度融合,對接重點、優勢產業,積極推動城市產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服務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科技人才引進培育、科技創新策源等功能。同時在政府的扶持下,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深度融合產業發展實際,轉化優勢資源進入職業院校教學體系,通過政策環境、技術服務、金融支持等,有效彌補職業教育的資源性結構缺陷,促進職業院校取得突破性成績,激發人才培養活力,實現高質量服務城市發展。
(二)強化校企校際聯合,促進集群聯盟協作協同
職業院校要立足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助推形成政校行企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對接城市發展戰略,發展多元主體參與的校企合作,探索符合產業鏈、人才鏈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行現代學徒制和雙元制改革,強化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發揮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優勢,開發符合城市發展需求的教育教學項目,建立全面多元的技術技能培養體系,打造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產教融合深入、育人效果明顯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奠定職業教育深度融入產業實際的基礎。同時加強校際聯合發展,克服自身在戰略發展、服務社會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強化開放多贏的校際集群聯盟合作關系,借助城市科技創新,建立智慧校際聯動機制,逐步打破現有的協同“壁壘”,形成校際共生協同的良性關系,統籌城市區域內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調整、人才隊伍建設和設施資源投入等,建設基于院校特色和集群功能的城市職業教育產業群,進一步整合城市職業院校資源,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強化校際融合力度,不斷尋求人才培養協作機會,共建專業建設標準和人才評價體系。同時建立高效、常態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強化合作內涵,擴展合作空間,加強合作深度,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智慧交互平臺,為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建設提供共享渠道,確保共享共建能落地生根,將現有的職教資源利益最大化。
同時優化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合理調配,發揮場地、設備、人才的最優化作用。
(三)面向城市產業結構,培養“高精尖”技能人才
職業院校應立足城市發展實際,準確定位辦學導向,清晰定位就業層次,堅持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以城市發展特點和需求為目標,面向優勢、特色產業,科學合理優化、調整專業設置,積極建立人才供給和產業需求的聯動機制,致力于實用、能用、好用的人才培養。應積極面向城市產業結構,促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推動教學實際與生產過程對接,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真正落實職業教育的服務功能。尤其要積極對接城市高精尖產業需求,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補足產業鏈短板,培育創新技術產業,打造特色人才引育品牌。同時以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為努力方向,在教育教學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思想,注重德育引領,突出誠信、敬業的素質培養。在此基礎上切實提升城市“幸福感”,優化城市就業體系和人才引進培育機制,建立符合營商環境、智慧創新的人才培育平臺,使人才能夠感受到真切的“存在感”“獲得感”,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四)形成錯位發展格局,找準特色發展定位
在雙高建設的大背景下,職業院校要順時而動,瞄準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立足全面提高創新人才培養核心點,提升創新發展的能力,實現自我突破。尤其是優質職業院校,要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形成輻射帶動的發展氛圍,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職教特色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培育特色品牌,逐漸形成與城市產業結構相匹配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程宇,袁洪艷.順“市”而為:職業教育服務城市發展的行動邏輯及實踐策略——2016 職業教育與城市發展高層對話會綜述.職業技術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18):35-38.
[2]陳昌智.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服務城市轉型發展.教育與職業[J].教育與職業,2017(22):5-7.
(責任編輯 陳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