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偉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并不斷深入推行,小學數學教育需要關注到教學模式的創新構建,要優化課堂結構,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在此背景下,簡約化課堂便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教學模式.簡約化課堂的核心就是簡約而不簡單,在保證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前提下,讓課堂盡量簡化,這正好契合了“雙減”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首先針對頒布“雙減”政策的相關背景及其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簡約化課堂的內涵、教學意義及構建原則,并提出了相應的構建措施,希望可以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簡約化課堂;構建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讓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擁有完整、快樂的童年,成了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雙減”政策的頒布,給義務教育帶來了重大變革.基于這一背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應切實把握“雙減”政策的根本要求,對其形成深層次理解,以相關的理念、要求為導向,積極展開教育活動創新構建,將“雙減”政策有效融入教育教學,推動教育活動實現發展進步.
一、頒布“雙減”政策的相關背景及其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一)頒布“雙減”政策的相關背景
“雙減”是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出臺的一項政策,在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認真貫徹落實《意見》,將“雙減”切實融入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指導義務教育改革.之所以會提出“雙減”政策,和近些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嚴重“內卷”現象密不可分.近年來,各種校外培訓機構大量出現,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其報各種培訓班、興趣班,使孩子從小就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下,缺少快樂的童年.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增加了家長的焦慮和壓力.為了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還學生快樂的童年,緩解家長的焦慮,國家層面正式提出了“雙減”政策,并且要求各地區嚴格執行.“雙減”政策一經出臺,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支持,大量校外培訓機構也迅速關停,推動義務教育向良性方向發展.
(二)教學影響
數學課程,在小學階段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通過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常識和理論知識.“雙減”政策的提出,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數學教師需要予以清楚認識.第一,對教學內容的影響.在“雙減”背景下,數學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讓教學內容呈現出簡約的特點,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有效掌握相關知識.第二,對教學方法的影響.基于“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應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對教學方法展開創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從而減少課后負擔.第三,對教學評價的影響.以往大多教師通過考試測驗來評價和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但是在“雙減”背景下,很多地區已經要求學校不再進行考試測評和成績排名了,這樣一來如何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反饋學生的學習問題就值得教師深入思考了.
二、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雙減”政策的提出,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在具體模式上進行優化創新.以往的教學模式,在該背景下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難以滿足“雙減”的要求.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數學教師應予以清楚認識.第一,課堂中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尊重,學習被動,參與度偏低.學生是教育活動的核心主體,只有發揮出學生個體的學習功能,才能使其有效掌握知識.但是在傳統模式下,課堂教學多以教師的理論講解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聽講,自身沒有參與思考和探究,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第二,作業設計單調,重數量不重質量.在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作業指導學生實踐練習,以加強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但是在作業設計方面,不少教師只是單純將教材上的習題布置給學生,此外還會增加一些其他的紙面作業.作業安排過于看重數量,輕視質量,導致學生陷入“題海”之中,作業負擔較大.第三,課堂中的實踐不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當堂掌握情況不佳.在當前教學中,不少教師未能給學生安排足夠的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牢固,需要將大量課外時間投入數學學習當中,從而加重了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
三、簡約化課堂的內涵、教學意義及構建原則
簡約化課堂實際上并不是新出現的事物,其在以前就已經存在,只不過長時間以來并沒有得到太多人的關注.而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簡約化課堂逐漸被重視起來.因為簡約化課堂本身就和“雙減”存在很強的契合性,構建簡約化課堂對于落實“雙減”具有積極幫助,因此受到了很多教師的關注.對于簡約化課堂,教師需要理解其內涵特征,并且把握其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和構建原則.
(一)簡約化課堂的內涵
簡約化課堂也被稱為簡約化教學,是一種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教學設計,主要表現出教學流程簡單,教學形式、內容講解通俗易懂,課堂環境輕松等特征,讓學生可以有效掌握課程知識.簡約化課堂和傳統課堂是一個相對性的教學模式.傳統課堂的教學流程較為煩瑣,內容復雜多樣,導致一堂課中涉及的教學元素很多,學生理解存在困難.而簡約化課堂,便是要剔除不必要的內容元素,精簡教學流程,將課堂中不實用、不合理的環節和內容剔除,重構教學流程和內容,讓課堂教學從整體上簡潔明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簡約化課堂實際上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貼合學生的現實學情,更加容易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意義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構建簡約化課堂,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首先,簡約化課堂的構建,有助于落實“雙減”政策.在當前教育環境下,落實“雙減”政策既是宏觀要求,也是教師必須做好的工作.簡約化課堂與“雙減”政策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其次,教師通過構建簡約化課堂,能夠提升數學教學效果.以往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發展,不符合當前小學生的個體特征.通過簡約化課堂優化數學教學,推動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并且和小學生個體實情形成契合,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最后,構建簡約化課堂可以促進數學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升.構建簡約化課堂的根本目的在于貫徹落實“雙減”政策,這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是一個新事物.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數學教師逐步對“雙減”和簡約化課堂形成正確認知,并內化吸收,從而可以達到提高自身教學素養的效果.
(三)構建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簡約化課堂,教師需要把握相關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三個多用”:
首先,一材多用.數學教學離不開各種素材的使用,以往教師會引入很多不同素材,表面上看起來課堂內容豐富,但實際上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因為小學生身心發育還不健全,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就比較短暫,引入的素材過多,反而會對學生形成干擾,使其抓不住重點.因此,簡約化課堂強調一材多用,也就是減少素材引入,對一個素材進行多次利用,以一個素材貫穿整堂課的教學,讓學生將這個素材完全吃透,以此提升教學深度.
其次,一法多用.數學課程的教學,有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多媒體教學法、圖像法、問題導學法,等等.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對教學方法的使用進行控制,避免在一堂課中使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減少所用教學方法的數量,對一種方法進行多元化使用.比如對于多媒體教學法,教師就可以將其應用于多個教學環節,貫穿整堂課.
最后,一題多用.數學課程的教學,自然離不開各種數學題目.尤其是在學生練習實踐這個環節,往往需要以實際的數學題目作為練習載體.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教師在構建簡約化課堂時要一題多用,也就是對一個題目進行變化,演化出多種形式,從而減少題目數量,避免讓學生陷入“題海”.
四、“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構建簡約化課堂的策略
為了充分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小數數學教師要積極構建簡約化課堂,不斷優化數學教學.
(一)簡化教學內容,靈活使用素材
根據構建簡約化課堂的相關原則,“一材多用”是需要優先予以把握的.教師應通過對教學素材的靈活使用,達到簡化教學內容的效果,為簡約化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教師要歸納、整理教學內容,實現內容精簡.小學數學的內容安排較為多樣,一個單元涉及的知識點雖然有限,但是內容安排較多,其中一些內容對知識點的學習掌握并沒有直接的作用.為了讓課堂內容體現出簡約化的特點,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歸納和整理.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這種圖示工具,將一個單元的知識歸納出來,構建起一個知識體系,這樣就抓住了教學重點.比如對于圖形運動章節,教師就要抓住“平移”和“軸對稱”這兩個要點,繪制思維導圖,總結“平移”和“軸對稱”的相關知識內容.
其次,教師要靈活使用素材,合理開展教學.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對于教學素材的使用,教師應當立足不同的教學流程靈活運用.比如,教學小數除法的知識時,在正式講解之前,教師可以引入具體的素材,引導學生思考.如:“小明和兩個伙伴在公園打籃球,回家路上口渴了,小明去便利店買了3瓶礦泉水,打折后一共4.8元,那么單瓶水多少錢?”這樣一個簡單的案例,就涵蓋了小數除法的內容.教師可通過這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之后,教師可結合案例,對小數除法的知識進行講解,詳細說明小數除法在計算過程中需要把握的要點規則.而在講解之后,教師還可以使用這個素材指導學生進行小數除法的練習.此時,教師需要對素材進行一些改變,如將3瓶水改為4瓶、將價格4.8元改為7.2元等.通過改變素材中的數量關系,形成不同的小數除法計算,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一個素材中進行多次計算練習,從而加強學生對小數除法知識的掌握.
(二)活用教學方法,簡化課堂教學
除了對教學素材進行靈活運用之外,教師還需要在“一法多用”原則的指導下,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選用,達到簡化課堂教學的作用,進一步推動簡約化課堂的構建.具體來說,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選用,需要教師抓住一種教學方法的特征,在不同環節對其進行運用.比如,多媒體教學法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構建簡約化課堂.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相關知識時,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多個不同的長方形,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分析長方形的幾何特征.之后,在針對長方形的周長或是面積等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也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具體的圖形,對周長或面積的計算展開講解,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直觀了解相應的計算方法.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長方形物體,標注出幾何關系,讓學生嘗試計算多媒體中長方形的周長或面積.以多媒體教學法貫穿導入、講解和練習環節,讓整堂課的教學非常簡約.
(三)一題多練,優化練習作業設計
在數學教學中,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都是不可缺少的,這是鞏固學生知識掌握的重要環節.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舍棄以往的“題海戰術”,基于一題多練的思想,對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進行優化設計,為簡約化課堂的構建打好基礎.具體來說,就是要減少題目數量,增加題目的開放性,讓學生可以從一道題目中實現多次練習.比如,教學混合運算的知識后,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混合運算的計算規則,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題目:“小明從一堆撲克牌中隨機抽了六張,這六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4,6,2,3,8,5,如果你是小明,你能通過混合計算,利用這些數字算出24的結果嗎?(要求至少使用3個數字)”這道題有多種不同的組合形式,如6÷2×8=24,8÷2×6=24,4×8-3-5=24等.組合方法多種多樣,讓學生基于這一問題開動腦筋,盡可能地找出全部的計算組合,能夠讓學生深入掌握混合運算知識.
結 語
“雙減”政策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數學教師要理解“雙減”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構建簡約化課堂,實現教學創新.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簡化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素材及教學方法,并且優化練習作業的設計,多管齊下,真正實現“減負增效”.
【參考文獻】
[1]魏相和.“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03):48.
[2]夏冬一.“雙減”目標下小學數學有效性作業的設計策略[J].遼寧教育,2022(01):39-40.
[3]高丙顯.“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5):109-110.
[4]張建安.小學數學“簡約”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36):75.
[5]董忠輝.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簡約化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上),2019(10):36.
[6]蘇國相.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簡約、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