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創平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小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解題技巧、思維能力等存在不足,在解題時可能會在審題、計算、思考等環節出現錯誤.錯題能夠直接反映小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為教師針對性完善教學方案提供良好指引,因此教師要重視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與教學應用,科學整理錯題,充分利用錯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文章基于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方向,對錯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從多角度探究了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與教學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資源;錯題應用
小學是學生學習知識和發展各項能力的重要時期,數學學習對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學習習慣等大有裨益,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知識能力發展都不夠成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錯題恰恰能反映學生在數學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弱項,因此教師在學生出錯時不能一味批評,而要思考如何科學利用錯題資源完善教學方案,這樣開發并應用錯題資源可以使數學教學更有針對性.因此,積極探索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策略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方向
(一)優化教學方案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一開始多會遵循自己既往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也是相對固定的,但是不同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很多學生并不適應教師的原有教學方案,從而出現了重復犯錯等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對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錯題資源的整理和分析,要從中發現學生的知識缺陷和思維缺陷,倒推自己的現有教學方案是否存在知識體系上的漏洞、授課進度的快慢是否得當、導入的習題難度是否適中等,當學生的犯錯率比較高時,數學教師一定要將錯題資源作為優化自身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這樣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和方向,提升教師設計教學方案的水平,進而確保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發展學生的解題思維
小學生個人的學科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邏輯思維能力也相對較弱,所以面對相對復雜的題目時是容易犯錯的,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對此,很多教師習慣于給學生安排很多習題進行訓練,但是學生可能會因為知識或思維上的缺陷而重復犯錯,“題海”戰術未必能夠實現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數學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分析錯題產生的原因,找出學生的知識盲點和思維缺陷,然后進行針對性的糾正,必要時可以將其納入錯題集,進行重復性的訓練和記憶,這樣可以對學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促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積極分析、思考、尋找解題的方法,及時糾正自身的思維偏差,最終形成正確的解題思維模式,促進學生數學解題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對錯題資源進行開發和教學運用,不僅可以彌補學生的思維缺陷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小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發展也大有裨益.一方面,學生在反思和整理自己錯題的過程中,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對待錯誤的正確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整理錯題和找出錯誤根源,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可以很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總結反思的能力,助力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數學學習中錯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基礎知識,如概念、定理、性質、計算法則和規律等,這些知識是學生解題時的基礎和根本依據,任何習題的解答都要依靠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因此學生只有重視基礎知識學習,打牢根基才能在解題時靈活運用,保證解題的正確率.在實際的數學學習中,很多學生由于學習不認真或學習能力有限而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例如對數學概念的內涵、性質等理解不透徹,對定理的應用條件掌握不熟練,對相似的內容產生混淆和理解偏差等.很多學生在做題時不能準確應用各種知識,導致解題出錯.例如,學生在學習“數的認識”時,對于“計數單位”和“數位”兩個概念經常發生混淆,應用中出錯較多;在學習“分數”時,很多學生對于帶單位的分數與不帶單位的分數的意義理解得不夠深入,在做題時容易出錯.
(二)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年齡較小,專注力、耐心有所欠缺,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是導致出現錯題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小學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粗心馬虎時有發生.很多小學生在做題時不夠認真嚴謹、粗心大意,導致審題時看錯題目中的文字或數字,書寫時抄錯數字,計算時點錯小數點等問題經常出現,例如,把“多”看成“少”,把“隔幾天”看成“每幾天”等,計算時列豎式抄錯數字、忘記點小數點等,導致了錯題的出現.另一方面,很多小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導致錯題較多.例如書寫習慣,有的學生書寫潦草、數字書寫不清晰,導致計算看錯數字而出錯.而且大多數小學生都沒有檢查驗算的意識和習慣,對于出現的錯誤不能及時發現,也會導致數學錯題的增多.
(三)小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存在不足
小學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要求較高,需要學生通過思考理解抽象的數學內容,構建知識框架,尋找解題思路.同時,小學數學內容較為繁雜,解題方法多種多樣,需要學生具備靈活、發散的思維.當前很多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不足,導致解題能力有所欠缺,這是出現錯題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很多小學生看待各個知識點都是獨立的,沒有在新舊知識點之間建立連接,缺乏構建知識框架的思維能力,導致在解題時無法游刃有余地運用知識,很有可能出現解題錯誤.再比如,有的學生思維不夠靈活,遇到問題容易形成思維定式,按照以往固定的思路去思考,導致無法找到解題思路和突破口,影響了解題的正確率.
三、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與教學應用策略
(一)對錯題資源進行科學收集和整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保證錯題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和應用,科學收集和整理錯題資源是重要前提.基于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錯題管理意識,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錯題整理方法.教學實踐證明,建立標準規范的錯題本是非常有效的錯題管理途徑,當前小學生錯題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都較弱,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標準錯題本,為錯題資源利用打下良好基礎.錯題本的建立包含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收集和記錄錯題.教師應指導學生將日常學習中出現的錯題記錄到錯題本上,不僅包括課堂練習中的錯題,還包括課外練習和考試中的錯題,對于難度過大、超綱的錯題可以剔除.在記錄過程中,學生要將答題時的錯誤答案也記錄在冊,便于進一步分析總結.其次,將錯題分類.記錄錯題不能毫無章法地隨意記錄,要注意科學分類,為以后復習做好準備.再次,分析錯誤原因.教師要讓學生針對錯題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是知識、方法、審題還是計算方面的錯誤,找到自身數學學習的薄弱點,及時查缺補漏.此外,學生還要將題目涉及的知識點寫下來,通過錯題進一步鞏固知識點.最后,定期復習錯題本,針對錯題反復練習,掌握相關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
(二)應用錯題資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錯題的原因雖然有多個方面,但是知識掌握不牢固是最為核心的原因,錯題直觀地反映了學生數學知識的薄弱點,也就是知識學習鞏固的重點,因此應用錯題資源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更有針對性和效率,是錯題開發應用的核心方向.基于此,教師要科學分析錯題,了解學生能力水平和弱點,然后提供個性化輔導.一方面,對于錯題中的共性問題,教師可以統一進行針對性講解和練習,消除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例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針對這樣一道題目“54+32-32+54”,很多學生是這樣計算的:54+32-32+54=(54+32)-(32+54)=0,出現這類錯誤的原因是學生對混合運算中加減括號的知識掌握不牢固,運用不熟練,這是很多小學生的共性問題,教師講解過后可以再出幾道類似的題目,如“36+14-14-36,125-48+18-25”等,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另一方面,對于不同學生出現的個性化錯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水平開展分層指導.每名學生的數學水平和薄弱點各不相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錯題情況分類指導.對于基礎性錯題較多的學生,教師要重點幫助其鞏固基礎的概念、公式、定理性質、計算法則等,多設計一些基礎習題安排學生練習;對于基礎較好,錯題集中在拔高題方面的學生,教師要重點幫助其拓展思維和知識面,設計問題解決類習題,如利用分數解決問題,利用最小公倍數、最大公約數解決問題等,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三)應用錯題資源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結 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開發和應用至關重要,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薄弱點,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效率,因此教師要重視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利用,通過錯題提高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等,降低錯題再次發生的可能性,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林艷輝.淺談如何有效利用小學數學錯題資源[J].考試周刊,2021(67):76-78.
[2]過敏慧.借“題”發揮 精準提升———淺談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小學教學研究,2021(01):69-70,73.
[3]李莉.數學課因“錯”而“生”———小學數學課堂中錯題集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4):65-66.
[4]張夢茜.基于數學表征的小學數學錯題類型及對策研究———以上海市一年級學生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31):1-3.
[5]闕志發.小學數學計算易錯題的干預和跟進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110-111.
[6]張義.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及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2(09):259-260.
[7]時麗花.豐富資源 優化教學———關于小學數學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生(中旬刊),2022(0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