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元
摘 要:文章通過對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結構的分析,指出有效運用體育游戲,要有明確的游戲目的、相關理論知識、場地器材、游戲規則和操作程序。然后介紹了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與創編原則。最后詳細闡述了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目的的設定、游戲規則的制定、場地器材的選擇和操作程序的安排。希望為體育教師和教練員在實踐中運用體育游戲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足球;訓練;體育游戲
足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受到廣大初中生的喜愛。然而,傳統的足球訓練往往過于單調和枯燥,缺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因素。因此,如何在初中足球訓練中引入體育游戲,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
1 體育游戲的結構分析
通過對大量游戲活動實踐的分析可知,體育游戲的結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游戲目的、場地器材、操作程序、游戲規則和相關理論知識。第一,游戲目的是體育游戲的核心,游戲目的是進行體育訓練。因此,每個游戲的設計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以目標作為體育游戲與足球訓練的指導。在確定目標后,再制定游戲規則和動作。第二,場地器材是體育游戲開展所需的物質基礎,不同的游戲需要不同的場地和器材,教練員應根據游戲的類型選擇適合的場地和器材。如果條件不允許,則應根據現有的場地器材選擇合適的游戲類型。第三,操作程序指游戲實施的具體方法,包括參與游戲的人數、時間和區域等。教練員需要根據參與游戲的人員和場地進行適當的調整。第四,游戲規則是體育游戲的基礎。游戲的本質是“玩”,但并不意味著毫無規則、隨心所欲地玩,學生需要在一定規則的約束下,有目的地進行體育游戲,這樣才能達到訓練足球技巧的目的。第五,相關理論知識是設計體育游戲的基礎,以運動生理學、訓練學和足球理論知識為基礎,為學生參與游戲提供保證,使體育游戲能夠順利進行。
2 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與創編原則
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與創編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體育游戲的目標要與初中足球訓練的目標一致。體育游戲應幫助學生達到初中足球訓練的目標,如提高技術水平、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身體素質等。游戲的規則和要求應與足球訓練的要求相符合。二是游戲的趣味性與挑戰性。體育游戲應該具有足夠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其參與度。同時,游戲也應該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和積極性。三是游戲的安全性。體育游戲應該注重學生的安全,避免過于激烈或危險的動作。游戲的場地和器材應該符合安全標準,確保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會受傷。四是游戲的多樣性與綜合性。體育游戲應該具有多樣性,包括不同的游戲形式、規則和要求,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游戲應該具有綜合性,能夠通過綜合運用不同的技能和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五是游戲的教育性與實用性。體育游戲應該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能夠通過游戲的方式傳授足球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游戲應該具有實用性,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應用到實際的足球訓練中。
3 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的具體運用
3.1 運球、掩護與搶斷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第一,保護球游戲。以培養學生運球和掩護技術、提升身體適能為目的。2 人為一組,每組配一個足球。每組球員劃線分到一個邊長為10 米的正方形比賽場地內。1 名球員帶一個球站在正方形場地里面,他的搭檔站在正方形場地外面。不帶球的球員(防守者)進入比賽場地,同時嘗試將運球者的球踢開。運球者必須采用正確的技術來掩護球,以避開防守者。運球者必須突然改變速度、方向,或者同時改變速度和方向來避開攔截,將球傳給搭檔。完成一個回合的時間是30 秒。在完成一個回合之后,球員之間交換角色并重新開始比賽。如此完成若干個回合的比賽。如果運球者的球被撥出比賽場地,會被扣1 分作為懲罰。在完成幾個回合之后,被罰分最少的球員贏得比賽。訓練技巧:擴大比賽場地,為足球初學者提供更大的空間。對于技術成熟的球員,可以將每個回合的時間加長至45 秒或更長的時間。
第二,釋放“獵犬”。訓練學生在運球時轉變方向和改變速度,以熟練掌握假動作為目的。教師設置一個邊長為30 米的正方形比賽場地。將球員分成兩支人數一樣的球隊。一開始可以指定一支球隊作為“獵犬”——這些球員可以在場地里隨意間隔開然后固定位置。另一支球隊作為“獵物”,“獵物”在場地里隨意運球并在“獵犬”之間跑動,同時不斷地改變速度、方向,并運用迷惑性的運球動作。教師隨時發出釋放“獵犬”的命令。命令發出后,“獵犬”開始破壞“獵物”的運球。“獵物”和“獵犬”不斷交換角色,完成幾個回合的比賽。
第三,錐桶游戲。此游戲旨在培養學生使用迷惑性的步法和身體假動作來擾亂對手;練習突然改變速度和方向;提高不帶球時的靈活性和移動性;增強有氧耐力。2 人為一組,每組配一個足球。每組球員在比賽場地的邊線或底線位置間隔10 米放置兩個錐桶或其他標記。兩名球員在兩邊的線和標記的中間面對面站著。一名球員作為進攻者帶球,另一名球員則作為防守者。防守者在標記的位置定位之前,進攻者可以試著在任意標記的側邊運球,但不可以穿過中間的線。比賽持續進行90 秒。在稍作休息之后,雙方交換控球權并重復比賽。共完成6 個回合的比賽。
3.2 傳接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第一,正方形傳球。培養學生只通過兩次觸球就可以做好準確控球和傳球準備的能力。將體能訓練和技術訓練合并在一起為游戲的目的,學生4人為一組,一共分成4 組。使用邊長為10 米的正方形場地,每組球員在正方形的四個角落(A、B、C、D)排成一隊。角落A 與角落C 斜對,角落B 與角落D 斜對。角落A 和B 的第一名球員帶球開始比賽。過程:角落A 和B 列隊中的第一名球員沿著正方形的斜對角將球分別傳給角落C 和D,接著沿正方形的側邊快速交換角落位置。傳球員A 跑到角落B 的終點位置,而傳球員B 跑到角落A 的終點位置。同時,角落C 和角落D 的第一名球員做好第一次觸球和接球的準備,接著在第二次觸球時將球返回角落A 和角落B,然后兩名球員交換角位置。比賽持續進行,球員沿著正方形的斜對角傳球,接著從側邊快速跑到相對的角落。訓練技巧:改變跑動和傳球的模式。例如,球員先沿著正方形的斜對角傳球,接著跟著傳球跑到該角落;或者球員從側邊將球傳給相鄰角落的球員,接著沿正方形斜對角快速跑動。強調傳球以及向下一個區域跑動的重要性。
第二,躲球游戲。提升學生傳球和運球技能,以培養靈活性、移動性和身體適應度為目的。8 人為一組,兩組一起參與游戲。使用邊長為32 米的正方形比賽場地。A 組球員在區域里面不帶球;B組的球員在區域外面,每名球員帶一個球參加比賽。按照命令,B 組球員運球進入區域內并嘗試傳球,讓球擊中A 組球員。所有的傳球都必須使用腳內側或外側,同時必須擊中A 組球員膝蓋以下的部分。被球擊中的A 組球員會被淘汰,需要離開比賽場地單獨練習顛球直到比賽結束。比賽持續3 分鐘或直到將A 組的所有球員都淘汰。接下來調換角色重復比賽。
3.3 足球射門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運用
第一,運球射門。以提升運球射門的能力為目的。5 人為一組,可分為1 名守門員與4 名射門者。使用一個18 米×27 米的長方形場地。在每條終端線的中間設置一個正規的球門。射門者站在球門相對端且斜對的角落里。在每個角落放置一些球。在每名射門者的前面設置若干錐桶,以制造運球時的障礙。每個球門前各站1 名守門員。訓練過程:教師發出命令“開始”后,射門者運球穿過各自的障礙路徑并帶球前進,接著射門。在完成射門之后,球員繼續向前繞過球門跑動,同時在角落撿起另一個球,接著運球穿過障礙路徑并嘗試再次射門。每名射門者完成3 次完整的路徑巡回以及總計6 次射門。得分:以最短時間完成3 次完整路徑的射門者可以得1 分,射門者的每次射門可以得1 分,每個回合最高可以得7 分。射門得分最多的球員在該回合勝出。
第二,金靴獎。以練習射門和運球射門、在壓力下完成訓練和提高體能為目的。3 人為一組,其中有1 名守門員和2 名射門者。在正規場地的一端練習。球員配對進行對抗。1 名球員帶著十幾個球站在距離球門32 米左右的位置。搭檔站在罰球區距離球門16 米左右的角落。守門員站在球門位置。訓練過程:教師發出命令“開始”后,站在距離球門32 米左右位置的球員以最快的速度朝球門跑動并嘗試在距離球門14 米左右或更遠的位置射門。如果射門者進球,那么他可以立刻返回距離球門32 米左右的位置并運球再次進行射門。如果射門者射門失敗,那么他必須跟站在罰球區角落的搭檔交換位置;搭檔立刻快速跑到32 米左右的位置運球并嘗試射門。訓練持續進行,直到所有的球都使用完或超過了規定的時長。重復進行幾次訓練。
4 結語
初中足球訓練中體育游戲的運用,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足球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體育游戲可以成為初中足球訓練的有效工具,提升訓練效果和趣味性。本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樣本數量有限、實驗環境的差異等,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驗證和完善。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類型的體育游戲在初中足球訓練中的應用效果,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陳寶蘭.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學中足球游戲化探究[J]. 啟迪與智慧( 上),2022(5):35-37.
[2] 胡進安. 初中體育足球教學與足球游戲的結合分析[J]. 新課程,2021(29):224.
[3] 李彤. 足球游戲在足球訓練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風尚,2021(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