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麗麗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肺康復護理的價值。方法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威海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肺康復護理,對比2組護理效果、肺功能、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6 min步行距離測試(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6MWD)、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OPD assessment test,CAT)評分、呼吸困難評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2.82±0.81)L、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98±0.25)L,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康復護理可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質量,亦可縮短住院時間,值得參考。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康復護理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ng Lili. Weihai Central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264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the acute exacerbation stage.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7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1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35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for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pulmonary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are compared. Results The 6MWD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AT score and mMRC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FVC(2.82±0.81)L,FEV1(1.98±0.25)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s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can improve their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can also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are
中圖分類號:R56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3-0111-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3.037
COPD作為呼吸系統常見病之一,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臨床特征,受自身免疫力、環境、飲食等影響COPD可反復發作,導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當疾病處于急性加重期時可出現焦慮、消瘦、乏力等癥狀,為避免病情持續加重多通過代償性呼吸肌活動改善患者病情,促進其肺功能恢復。近年隨著臨床對該項研究的深入,發現在治療同時輔助展開肺康復護理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在提高運動耐力的同時延緩病情進展。為準確評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肺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遴選2020年4月—2021年4月威海市中心醫院收治的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展開對比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威海市中心醫院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57.14±4.62)歲,病程6~15年,平均病程(10.42±2.34)年,體質量指數均值(21.05±2.62)kg/m2。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51~77歲,平均年齡(57.24±4.54)歲,病程6~16年,平均病程(10.24±2.14)年,體質量指數均值(21.11±2.58)kg/m2。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存在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癥狀者[2];急性起病且需改變原本用藥規則者;年齡≥20歲者;處于急性加重期者[3];精神及心理狀態正常且依從性較高者;自愿入組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合并支氣管擴張或其他限制性肺部疾病者;溝通及交流障礙者;6 MWD禁忌者;近期存在COPD加重住院史者[4];合并肺癌者;存在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者;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精神及心理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協助其翻身拍背,做好營養支持、吸氧操作,遵醫囑指導其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在用藥期間密切觀察其臨床癥狀變化,發現異常及時上報醫師處理。
觀察組采用肺康復護理。(1)評估及宣教。參考自我評估測試(CAT)問卷評估患者生活質量,采用改良英國呼吸困難指數(mMRC)評估患者呼吸困難程度;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宣教,使其明確COPD發病原因、治療方案、康復重要性等,使患者了解戒煙、戒酒及飲食控制對改善預后效果的價值[5]。(2)呼吸道管理。指導患者在進餐前、進餐后加強口腔清潔,避免因進食發生誤吸。指導患者進行咳嗽、排痰訓練,必要時可進行霧化排痰及體位引流。(3)控制性氧療。指導患者進行氧療,PaO2控制在60~70 mmHg(1 mmHg=0.133 kPa)或動脈血氧飽和度控制在90%~93%。(4)呼吸鍛煉。縮唇呼吸,即指導患者將口唇縮成吹笛狀,用鼻呼吸,屏住呼吸后緩慢呼出氣體,且吸氣、呼氣時間比例為1∶2,一般情況下吸氣時間為2 s,呼氣時間為4~6 s,每次鍛煉10~15 min,3~4次/d。腹式呼吸,即指導患者選擇舒適體位,一手放置在上胸部,一手放置在腹部,呼氣時緩慢移動置于腹部的手,并對腹部進行按摩,盡量回縮腹部,呼吸時避免進行活動,并注意胸部起伏變化,每次鍛煉7~8 min,3次/d。全身呼吸操,即指導患者在站立時呼氣,前傾時呼氣,單臂上舉時吸氣,雙手按壓腹部時呼氣,通過反復訓練過渡至平穩呼吸,2次/d。持續訓練2個月。(5)合理飲食。合理膳食對患者康復尤為重要,應鼓勵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少食油膩、辛辣食物,禁止食用致敏食物,如兔、蝦等異體蛋白。(6)心理護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往往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應盡快解除患者心理及思想負擔,嚴防情緒波動而加重病情。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給患者以心理支持,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7)環境管理。舒適安靜的室內環境對患者的康復尤為重要,在康復期間保持室溫在26~28 ℃,濕度60%~70%,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受涼感冒,此環境不但能避免氣道黏膜受冷空氣侵襲,而且濕潤氣道,增強氣管纖毛運動,降低氣道分泌物的黏度而有利痰液排出。室內應禁放花草,禁止吸煙及油煙等刺激性氣體產生,避免致敏原。(8)出院指導。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加強功能鍛煉以及康復鍛煉,包括腹式呼吸鍛煉、縮唇呼吸法、體力訓練等。加強營養支持,確保每日攝入營養可滿足機體需求。當氣候發生變化時,需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
1.3 觀察指標 (1)根據6 MWD(醫務人員在呼吸科選擇一段地面堅硬、筆直平坦、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盡量減少外人干擾的走廊,折返長度為30 m,在起點和終點處作出醒目的折返標記;試驗開始前患者在起點處至少靜坐10 min;試驗時,按下計時器計時的同時,患者自起點開始根據自己情況按自身日常活動步速行走,在30 m終點處轉身折返,每次患者回到起點均應記錄往返的周期數;若出現頭暈、胸痛等癥狀即刻停止試驗)、生活質量(參考QOL量表從心理、生理、社會等維度評價生活質量,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CAT評分(從8個維度評價,每個維度0~5分,總分0~40分,得分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住院時間、mMRC評分(根據改良版英國醫學研究會呼吸問卷評估,分值0~4級,0級僅在劇烈活動時感到呼吸困難,1級在平地快步行走時感到呼吸困難,2級平地行走較同齡人慢且需停下休息,3級在平地步行數分鐘后需停下來休息或喘氣,4級在穿衣或脫衣時感受到呼吸困難)等評價護理效果。(2)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測定FVC、 FEV1變化。(3)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從針對性、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等維度評價生活質量,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護理效果 觀察組6MWD、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CAT評分、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2組肺功能 觀察組FVC、FEV1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對比2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4個維度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研究發現,COPD加重期患者在第1次入院后及早進行隨訪,可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出院3個月后展開進一步隨訪及評估可提高患者對出院后康復相關知識認知度,亦可確保患者遵醫囑展開治療[6]。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康復護理除藥物治療外,需進行多環節、全方位的物理治療,在入院后通過病情評估給予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治療等知識有系統認知;加強氣道管理及口腔清潔工作,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在減輕呼吸肌工作負荷的同時,改善其呼吸肌疲勞程度,并緩解呼吸困難癥狀,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加強康復訓練,通過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方式可糾正患者錯誤呼吸方式,避免氣道陷閉,在促進肺泡氣體排出的同時,減少肺腔殘氣量,改善患者肺功能[7-10]。本研究中,觀察組FVC、FEV1高于對照組,證實肺康復護理在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中可行性較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6MWD、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CAT評分、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證實經肺康復護理后患者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提升,通過改善其呼吸肌疲勞程度,可提高其生活及呼吸質量,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病情,避免頻繁的急性發作導致患者肺功能惡化,影響預后效果。肺康復訓練中通過呼吸訓練及運動康復訓練,可幫助患者改善通氣功能及運動耐受能力,既可幫助患者達到呼吸與機體運動平衡狀態,亦可增加患者對運動耐受性,改善其心肺功能;長期的訓練可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COPD反復發作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4個維度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由此證實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恢復中采用肺康復護理可改善護患關系,確保患者積極配合進行檢查、治療及康復護理。在肺康復護理中,通過心理疏導可緩解患者患病后不適感,加強環境管理及飲食管理,營造舒適、安靜的康復環境,提高其治療信心及依從性;結合患者身體情況給予其營養指導,指導患者在生活及康復中選擇可促進機體恢復的食物,做好戒煙、戒酒、保暖等工作,規避高危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在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恢復的同時,降低疾病復發率[12]。
本研究證實肺康復護理可改善患者對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但整體滿意度分值在95~96分,考慮護理中未充分體現個體差異性,后期臨床需加強對醫務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使醫務人員在面對或服務患者過程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護理方案,提高護理針對性。在護理中根據病情進展優化護理方案,避免某一措施反復實施增加患者身心不適感。
本次研究方案設計較為簡單,存在納入樣本數量有限、對比指標少、研究范圍窄等問題,通過對比僅證實肺康復護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呼吸困難癥狀,尚未明確該護理方案對患者舒適度、依從性等影響。鑒于此,后期需優化研究設計方案,通過多指標、大數據對比為臨床護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參考,為肺康復護理的推廣提供指導,在促進我國護理質量提升的同時,對整體護理措施進行優化。
綜上,肺康復護理對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有積極作用,且可提高其肺功能,縮短住院時間,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熊春燕.肺康復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21,59(19):168-171.
[2] 周小榮,曾小娥,張江平,等.BODE分級方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康復干預[J].護理學雜志,2021,36(12):79-83.
[3] 趙剛,施雁,姜金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無創機械通氣患者早期肺康復護理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44-47.
[4] 經瑩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復護理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7):139-142.
[5] 巫瑞,權紅麗,王改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呼吸康復干預的應用研究[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9,45(6):436-439.
[6] 芮祖琴.早期肺康復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應用無創機械通氣下快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9,23(9):1817-1820.
[7] 謝曉紅,薛宇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復護理的應用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5):1913-1914.
[8] 申永春,陳磊,文富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科學委員會報告的臨床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9,39(5):425- 430.
[9] 侯體保,劉銳,何嘉,等.清氣化痰丸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炎性反應、氣道重塑和血栓形成機制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10):74-80.
[10] 鄭貴軍,袁亞松,遆露瑩,等.參麥注射液聯合N-乙酚半眺氨酸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9(6):646-649.
[11] 代靈靈,程哲,王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肺動脈高壓的高危血液生物標志物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1,44(8):729-732.
[12] 方曉明,劉茗,黃燕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開展早期肺康復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9,21(6):531-534.
(收稿日期: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