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佩云
摘 要: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對提升初中生音樂鑒賞、審美、分析能力,開發初中生音樂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育理念的現狀,從多個角度探討了依據核心素養培育要求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音樂;教學實踐;策略探討
在初中音樂學科的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從培育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角度出發,音樂教師要不斷優化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發展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此,初中音樂教師需要進一步完善本學科綜合素養教學課堂的構建方式,以豐富學生的參與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育理念的現狀
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既注重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又注重學生音樂情感等方面的培養。與傳統的音樂教學相比,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的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教師可將陶行知的生命教育、創造教育等思想引入音樂課堂教學中,將被束縛在教室中的傳統音樂課堂轉變成發散性的音樂課堂,有效拓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讓學生的音樂情感得到升華和發展。音樂教師要善于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音樂教學理念、理論與教學方法,并將其與音樂教學相結合,促進音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使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從而為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許多學校都意識到了新課程標準的重要作用,對課程進行了改革。但是,部分中學音樂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也沒有積極探索適應新時期音樂教育發展的新教學模式。他們在音樂課程中講授的內容并未發生變化,只是單純地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在信息時代,學生能通過信息技術接觸到許多新的東西,如果教師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就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學習的興趣。部分初中音樂教師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不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無法幫助學生提升音樂學科能力;部分初中音樂教師雖然意識到了核心素養培養對初中生音樂學科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但不知該從哪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科綜合素養。對此,初中音樂教師必須結合班級學生音樂學科能力開發現狀做出一系列的改變。
二、依據核心素養培育要求開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策略
(一)根據教材內容和核心素養培育要求構建特色化教學情境
在培養學生音樂學科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過程中,為了使教學更加貼合學生音樂學習的實際情況,激發他們的情感,初中音樂教師必須立足于音樂教材,為學生創設合適的音樂鑒賞教學情境,以此有效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例如,在教授《新疆是個好地方》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教學主題找一些與新疆相關的音樂視頻,為學生深入感受樂曲的旋律以及了解新疆人文風景提供相應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在音樂視頻的引導下對這首樂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情感感知,從而實現借助課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1]。
音樂教師應關注音樂課堂情境的構建,豐富課堂教學情境的內容,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欣賞音樂,以此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第一,創設情境。初中音樂教師要積極創設合適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相應的知識,獲得能力的發展。在構建情境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重視課堂互動的效果,將互動話題與課程知識融入情境中,讓學生能通過情境提升音樂核心素養。第二,參與活動。教師應將互動活動融入情境中,為師生有效互動奠定基礎。在教學環節,教師應選擇合適的互動話題,有效利用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情境活動。第三,總結轉化。教師要重視課堂總結,關注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以《竹管奇聲》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是欣賞課,為提升學生的欣賞效果,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在課堂上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學習基本知識,而后為學生播放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情境中賞析,最后再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以此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依據培養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設置課堂任務并進行演唱示范
教師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深度,提升初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為此,初中音樂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提前完善課堂任務設置計劃,并基于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一些個性化的教學任務,以使所有學生都能夠通過教學任務來實現個人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課堂參與效果,可通過多種手段,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充分發揮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第一,情感喚起。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引導學生關注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以此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第二,情感深入。教師要在情感喚起的基礎上讓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解讀。此時,教師應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賞析作品。第三,情感外化。在深刻體會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后,學生需要進行情感外化。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演唱教學讓學生表達自身的內在情感。
例如,在教授《山歌好比春江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從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設置多層次的課堂教學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問題:在欣賞這首歌曲時,你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么?同時,教師可以設置音樂鑒賞以及音樂表演任務,通過實踐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促進學生音樂學科思維品質的發展[2]。
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需要正確示范,讓學生通過模仿實現音樂演唱能力的提升。第一,示范講解。在授課環節,教師要先范唱,讓學生了解相應的演唱技巧,以此保證音樂課堂演唱教學的質量。第二,參與練習。教師要結合教材的重點演唱內容,讓學生完成課堂訓練。教師要關注學生演唱訓練的參與度,保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訓練,獲得有效提升。第三,自主學習。教師要營造自主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音樂演唱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演唱方法,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地球,你好嗎》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并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歌曲的演唱技巧,讓學生結合教師的示范,自主練習。音樂藝術的滲入,是以“美”為中心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趣味,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音樂是一門具有抽象色彩的聽覺藝術,初中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使其能充分體會音樂的美。因此,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音樂,獲得美的熏陶。
學生的音樂素質是由天賦、后天教育、生活經歷、文化底蘊等多種因素決定的。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音樂水平,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他們的音樂學習情感和觀點,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可以了解相應的歷史和文化,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力,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3]。
(三)立足核心素養培育要求積極引進優質的課外教學資源
在信息時代,學生很容易就能夠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不同手段引入一些課外音樂資源,以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在此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課外音樂資源搜索和篩選能力,以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課外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比如,在《幾內亞舞曲》的欣賞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一些經典音樂故事,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以此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四)立足核心素養培育要求開展小組合作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性格開朗,但心智還不夠成熟,無法真正理解學習對他們今后人生的重要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性不強,容易分心。對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為學生構建一個交流經驗、表達觀點的平臺,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建構初中音樂高效課堂,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教育工作。教師應結合當前音樂教學的現狀,根據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的要求,積極優化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此有效解決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揮音樂教學的育人價值,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
(五)立足核心素養培育要求打造快樂互動課堂
教師打造快樂互動音樂課堂,能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成為有能力、有思維、全面發展的人才。然而,在實際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正視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音樂課堂上,學生音樂欣賞、音樂演唱以及音樂知識學習興趣的產生通常是以其主觀態度為基礎的。初中音樂教師打造快樂互動課堂,能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初中音樂學科的學習,不斷獲得能力提升。
課堂參與不單指學生的課堂參與行為,還包括教師的課堂參與行為,只有教師和學生同心協力,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快樂互動音樂課堂的打造也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同心協力。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參與效果,并根據學生對待音樂學科的態度,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從而為快樂互動音樂課堂的打造奠定基礎。
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將現代化教育技術與民族音樂教學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不僅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比如,在欣賞《在那遙遠的地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作品的創作背景、歌曲旋律、歌曲風格等,以此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4]。
結語
不少初中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投入的精力較少,這不利于其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初中音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改革,優化教學方法,創設合適的課堂教學情境,設置合適的課堂教學任務,積極引入優質的課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音樂,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潘麗琴.基于核心素養的音樂學科單元教學整體設計:以初中音樂《亞非拉掠影》單元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22(10):64-69.
倪穎.德育滲透:滋養學生健康成長的“必需品”:以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活動為例[J].第二課堂(D),2021(5):71-72.
覃璜.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學探討[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出版者不詳],2018:471-473.
陳靜.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實踐[J].家長,2022(9):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