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飛
[摘? 要] 幾何直觀主要是指運用圖表描述和分析問題的意識與習慣.能夠感知各種幾何圖形及其組成元素,依據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根據語言描述畫出相應的圖形,分析圖形的性質;建立形與數的聯系,構建數學問題的直觀模型;利用圖形分析實際情境與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 圓周角;幾何直觀;猜想;驗證
“幾何直觀”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之一,幾何直觀主要是指運用圖表描述和分析問題的意識與習慣. 能夠感知各種幾何圖形及其組成元素,依據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根據語言描述畫出相應的圖形,分析圖形的性質;建立形與數的聯系,構建數學問題的直觀模型;利用圖形分析實際情境與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幾何直觀有助于學習者把握問題的本質,明晰思維的路徑.
活動一:情境引入,發現新知
課前播放足球射門的精彩瞬間的視頻.
思考:如圖1,在足球比賽場上,甲、乙兩名隊員互相配合向對方球門MN進攻,當甲帶球沖到A點時,乙已跟隨沖到B點. 從射門角度看,此時甲是自己射門好,還是將球傳給乙,讓乙射門好?
設計說明? 踢足球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從學生喜愛的足球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通過欣賞足球射門的視頻,學生感受到數學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同時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無處不在.
活動二:復習回顧,引入新知
復習回顧圓心角的定義(頂點在圓心的角叫作圓心角)及其性質(圓心角的度數等于其所對弧的度數).
思考1:改變圓心角的頂點P的位置,這個點P除了在圓心,還可以在哪些位置呢?(圓內、圓上、圓外)
思考2:嘗試給這三個角命名. (圓內角、圓周角、圓外角)
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圓周角”.
設計說明? 復習回顧圓心角的定義和性質,通過改變圓心角頂點P的位置,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圓內角、圓周角以及圓外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前后的連續性.
活動三:類比學習,探究新知
(一)圓周角的概念
思考1:類比圓心角的學習,圓周角將從哪些方面來學習?(定義、性質等)
思考2:對于頂點在圓周上的角,改變角的兩邊與圓的位置關系(如圖2、圖3),得到另兩類頂點在圓周上的角,判斷這兩類角是否是圓周角.(不是)
思考3:根據黑板上的圖形以及你對圓周角的理解,嘗試給出圓周角的概念(頂點在圓周上,兩邊與圓相交的角)
判斷:如圖4,∠P是圓周角嗎?(是,角的兩邊是射線)
思考4:回憶圓心角的定義(頂點在圓心的角),為什么圓心角的定義只要滿足一個條件,而圓周角的定義卻要滿足兩個條件?
設計說明? 根據圓周角的圖形,讓學生自行歸納出圓周角的定義,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區別圓心角和圓周角定義的不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練習:如圖5,弧CD所對的圓周角是______;
∠ACB所對的弧是______;
弦BD所對的圓周角是______.
設計意圖? 通過這道題目,讓學生感受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不止一個,但一條弧所對的圓心角卻只有一個,進而引導學生發現一條弦所對的圓周角也有無數個,且可以分為兩類.
設計說明? 通過類比圓心角的學習過程來探究圓周角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圓周角的概念比圓心角的概念多了一個條件“角的兩邊與圓相交”,通過一組題目讓學生感受為什么要加上這樣一個限制條件,以加深學生對圓周角概念的理解.
(二)圓周角的性質
猜想1: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實驗驗證1:幾何畫板驗證“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通過幾何畫板的演示,我們發現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思考: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為什么會相等?(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是同一條弧)
設計意圖? 通過畫圖、度量、猜想、幾何畫板驗證,讓學生初步感知“同弧(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通過改變弧的長度,讓學生再次感受圓周角的大小與其所對的弧有著密切的聯系.
猜想2: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是圓心角度數的一半.
實驗驗證2:幾何畫板驗證“同弧(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是圓心角度數的一半”.
設計意圖? 通過畫圖、度量、猜想、幾何畫板驗證,讓學生初步感知“同弧(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是圓心角度數的一半”.
對于這兩個猜想,我們用幾何畫板進行了驗證. 當然,要說明這兩個猜想是正確的,必須要給出數學證明.
我們先來證明第二個猜想: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是圓心角度數的一半.
教師展示如圖6所示的圖形(來源于學生):
思考1:大家所畫的圓周角和圓心角的位置關系和這幅圖一樣嗎?
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不同畫法(如圖7、圖8).
思考2:三幅圖的不同點在哪里?(圓周角和圓心角的位置不同).
思考3:大家想先證明哪一幅圖?
我們在研究一類圖形的時候,常常是從特殊到一般. 圖7最為簡單,用外角即可解決. 圖6、圖8均可通過添加適當的輔助線轉化為圖7來解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未知的知識轉化成已有的知識來解決,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究未知的知識.
設計說明? 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過程,一步步地來探究圓周角的性質,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兩個猜想,到底先證明哪一個呢?其實只要證明了“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是圓心角度數的一半”,就能得到“同弧(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對于“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是圓心角度數的一半”的證明,又要分三種情況來討論,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①為什么要分類?②分類依據是什么?③三種情況又分別如何證明?教師層層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
活動四:課堂小練,鞏固新知
思考: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所對的圓內角、圓周角、圓外角之間的大小關系如何?(如圖12)
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所對的圓內角>圓周角>圓外角.
設計說明? 通過一組題目的訓練,既夯實了本節課的兩個重要的知識點,又為接下來引出圓周角、圓外角以及圓內角之間的大小關系做好鋪墊,更為接下來解決“情境引入環節”遺留的“足球問題”埋下伏筆.
活動五:情境再現,學以致用
思考:如圖13,在足球比賽場上,甲、乙兩名隊員互相配合向對方球門MN進攻,當甲帶球沖到A點時,乙已跟隨沖到B點. 從射門角度看,此時甲是自己射門好,還是將球傳給乙,讓乙射門好?
設計說明? 再次回到課前的情境引入,不難發現之前的難題已經迎刃而解. 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由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活動六:課堂小結,提升新知
(1)圓周角有何特征?與圓心角有何異同點?(2)在證明圓周角定理時,你積累了哪些重要的方法?(3)你還有哪些疑惑?
設計說明? 通過一組問題串,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要點,構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提升本節課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學反思
本節課設計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圓周角概念的得出. 從學生熟悉的足球射門入手,并埋下伏筆,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通過復習圓心角的概念和性質,幫助學生回憶圓心角的學習過程,進而引導學生發現:圓周角的學習可以類比圓心角的學習過程來進行. 第二個環節是探究圓周角定理.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先畫再度量,最后猜想并驗證,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思考探究、歸納猜想、理論證明等一系列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證明“圓周角的度數等于它所對弧的圓心角度數的一半”這個定理時,沒有直接給出三種類型,而是讓學生在自我實踐中發現:這個圖形有多種可能性,必須分類討論,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就是學以致用. 用今天所學的內容來解決與圓周角有關的問題,從而解決了課前情境引入中的足球射門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借助幾何直觀,通過自主探索、發現和再創造,讓學生體驗數學創造性的學習歷程,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弗賴登塔爾曾說過:“幾何直觀能告訴我們什么是可能重要、可能有意義和可接近的. ”運用幾何直觀,學生的思維便有了一定的載體,不再空洞乏味,由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從而邁向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讓學習者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學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