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霞


摘 要:學習情境是為了特定教學目標而精心設計的包含一定學習元素和相關背景信息的語文學習任務、活動或問題場景。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的“真實”,是指創設真實性的情境,并不要求把生活原型照搬進課堂。在寫話教學中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能將寫話內容轉化為“趣味任務”,有效推動寫話教學。寫話教學中真實的學習情境,需要有“背景”、有“問題”、有“結構”。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情境;寫話教學;真實情境
學習情境是“為了特定教學目標而精心設計的包含一定學習元素和相關背景信息的語文學習任務、活動或問題場景” [1]。真實的學習情境中的“真實”,是指創設真實性的情境,并不要求把生活原型照搬進課堂。它可以是現實中的真實,可以是“可能的真實”,還可以是“虛擬的真實”。[2]榮維東在《交際語境寫作》一書中提出:真正的寫作應該是基于生活、工作、學習以及精神、心靈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真實語境下的表達和交流。寫話教學的難度在于低年段學生對于寫話較為陌生,且很難明白寫話的意義所在,不知道為什么寫、寫給誰看。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能將寫話內容轉化為“趣味任務”,有效推動寫話教學。寫話教學中真實的學習情境,需要有“背景”、有“問題”、有“結構”。
一、情境有“背景”,讓寫話知來處
主題、人物、事件、物品、時空關系等元素都屬于情境的一部分,寫話內容只有借助特定的背景來設計,才會變得有意義、有趣味。
(一)組裝故事
當寫話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現時,學生總是興致勃勃。我們可以根據寫話主題,從學生熟悉的故事入手,進行改編或重新組合,建構起“故事背景”。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的寫話內容是“我的好朋友”。教材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三個問題:好朋友是誰?長什么樣子?你們經常一起做什么?結構清晰,適合模仿。依據目標,從名字、外貌、交往等方面用幾句話簡單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對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并不難,真正的難點在于他們不知道如何寫出好朋友的外貌特點。于是,我借助繪本《我有友情要出租》,設計了一個“大猩猩尋找好朋友咪咪”的故事背景,并據此與學生展開如下對話:
師 森林里有一只大猩猩,他很寂寞,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好朋友咪咪。他等了好多天,咪咪還是沒有來。于是,他在樹上貼了一則尋友啟事。
(出示“尋友啟事”,指名學生讀。)
生 我的好朋友叫咪咪,她有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我找不到她了,如果你看到她,請聯系我,謝謝!
師 這則啟事吸引了森林中的動物來圍觀,他們議論紛紛。
(教師讓學生扮演動物讀。)
生
(扮演小象)圓圓的腦袋,一定是熊貓!
生
(扮演小松鼠)不對不對,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一看就是小猴子!
生
(扮演小兔子)圓腦袋、大眼睛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是誰。
師 好多天了,大猩猩還沒有找到咪咪。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 圓腦袋、大眼睛的人太多,大猩猩沒有把咪咪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寫出來。
師 是呀,大猩猩沒有寫出咪咪外貌中最特別的地方,所以小動物們找不到。瞧,老師帶來了大猩猩和咪咪拍過的一張照片,我們一起來幫他改一改啟事吧。
“幫助大猩猩改寫尋友啟事”這一有“背景”的情境,巧妙地突破了“介紹人物外貌要抓住特點”這一難點,讓學生在情境中自己去發現。在之后的教學中,圍繞“找到咪咪”“介紹自己的好朋友給大猩猩”這些環節持續推進,學生始終沉浸在故事里學寫話,好玩又有趣。
(二)聯結生活
我們可以結合具體學情、單元主題、寫話內容,適時適度地引入生活中可利用的背景資源,整合提取后,創設真實學習情境。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的“字詞句運用”板塊要求學生根據提供的“高興、生氣、害怕、難過”四種表情說一說、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如何喚起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是本課教學難點。我用一棵熟悉卻又不尋常的“心情樹”串起了整堂課的學習情境。
師
(板畫一棵大樹)
瞧,老師畫了什么?
生 大樹!
師 這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它是——心情樹。
(板書:心情樹)
心情樹上有許多表示不同心情詞語的樹葉。仔細看,下面的動畫中藏著哪些心情詞語呢?
(播放視頻,根據學生發言依次貼詞語。)
心情樹上的心情樹葉可真不少。請你們小組合作,讀準這些心情詞語吧!
(出示下頁圖1,學生自由認讀。)
師 心情樹葉是五顏六色的,是因為每片樹葉里都藏有我們不同的心情故事。瞧,這是小女孩菲菲的心情樹,今天她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聽聽她怎么說。
(播放音頻,學生邊看圖邊聽菲菲生氣的故事。)
師 什么事情讓菲菲生氣?
生 她的大猩猩被姐姐搶走了,她還沒有玩夠,她很生氣。
師 小朋友們,生活中什么事會讓你生氣呢?
生 我寫不完作業時會很生氣。
生 哥哥來搶我玩具的時候,我很生氣。
生 守門員攔住我的球,球進不去,我很生氣。
師 這幾位同學把生氣的事情和原因說得多清楚!心情樹上還有這么多不同的心情樹葉,請你從中選擇一片,和同桌說說這片樹葉的故事。
此環節借助“心情樹”這一背景展開,并引入學生的同齡伙伴“菲菲”這個角色來分享自己的“生氣故事”,既聚焦生活中“生氣”這一典型心情,又自然呈現了表達范例。學生在與他人分享中產生共鳴,在模仿中再創造,巧妙地聯結了生活,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產生了表達欲望。
(三)設計活動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的寫話是根據范例仿寫出自己心中的小“問號”,旨在讓學生學會提問。“提問”這個話題學生非常熟悉,但如果不能以有趣生動的方式點燃學生表達的熱情,便難以真正激發他們的寫話動機。因此,我們不妨設計一些輕松愉悅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積極表達。
師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
生 喜歡。
師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仔細聽,和你們平常聽到的歌有什么不一樣呢?
(播放動畫片《大耳朵圖圖》主題曲《問題小孩》的提問部分,歌詞有部分改編。)
師 這首歌有什么不一樣?
生 歌里都是一個個問題。
師 是啊,這可是好奇寶寶寫的歌呢。今天好奇寶寶——圖圖也來到我們班級,邀請我們和他一起創作,成為一名會提問的好奇寶寶。
本節課以和卡通人物圖圖一起創作歌詞為活動背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問。整節課的學習圍繞“我會提問—我會趣問—我會圍繞一個主題慧問—我會唱問”這些步驟依次展開。課堂最后,當學生上臺展示時,一個個都跟著節奏非常投入地唱了出來,寫話時也全神貫注。可見,有意思的活動背景能讓寫話更有吸引力。
二、情境有“問題”,讓寫話能驅動
將寫話內容轉化為一個核心問題,再圍繞問題探究的多個環節形成一個個連續不斷的學習情境,也是驅動寫話的有效策略。核心問題從何而來?我們要關注教材內容,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以及可能存在的認知空白。
(一)整合聚焦教材中的重點問題
我們可以從單元主題出發。首先著重分析單元主題與寫話內容之間的內在關聯,對整個單元進行結構化分析;接著再聚焦寫話內容的重難點,依托文本找準突破口。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安排了關于貓和老鼠的看圖寫話。如果教學時只將其當作一篇看圖寫話,重點就容易放在如何看圖以及怎樣寫清圖上所畫內容的方法指導上。然而,如果將其置身于整個單元的主題編排中,就會發現教學重點并非如此。“想象”是本單元的主題,教材編排了《古詩二首》《霧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課文,從詩人筆下的山、草原等自然景象,到童話里的霧、雪等自然現象,讓學生感受到奇妙的想象之美。不僅如此,教材編排重點更在于指導學生學會想象:《古詩二首》學習借助圖片想象;《霧在哪里》需要展開想象,學習文中句式仿寫練說;《雪孩子》需要鼓勵學生想象續編故事。語文園地中的內容也大多和想象有關。由此可見,這次寫話的重點應在想象,借助圖片展開想象才是本次寫話需要突破的難點。聚焦這一問題,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首先,將靜止的畫面置于“鼠小弟歷險記”這一具體的情境中,接著借助“放大鏡”“演電影”的方法讓學生寫清楚圖中貓和老鼠的樣子。但這些“想象”的方式依舊停留在畫面本身,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更進一步,我為畫面創設了“開心”“傷心”兩個不同結局,并以“傷心寶盒”“開心寶盒”的方式提供情節線索圖,為學生的想象提供支架。這一環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巧妙地打開了學生的想象之門。學生創編的故事結尾妙趣橫生,個個都成了神奇的“想象家”。
(二)順應學生發展中的挑戰性問題
真實學習情境的創設不僅要緊扣教材內容,還要牢牢關注學情,順應兒童好奇的天性,注重其具身體驗,同時又要精準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引領他們向上“跳一跳”。
仍以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寫心情”為例,在學生已經能將自己的心情故事說出來時,如何從“會說”過渡到“會寫”就成了接下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閱讀和模仿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捷徑,我先和學生一起欣賞了女孩菲菲寫的心情故事,以具體的語言圖式提供了模仿支架。接著我出示了事先設計的寫話單。這張寫話單中既有微提綱,又有“思路妙趣角”這樣的自由寫話和畫圖空間;既是構思導圖,又是為學生表達提供不同形式的“施工圖”。這樣的情境創設,幫助學生高效把握了學習選材、理清思路的策略。
三、情境有“結構”,讓寫話有層次
日常教學中,上課起始階段,教師往往會通過視頻、圖片等創設一些情境展開教學,但在之后的學習中便不會再與課始的情境發生勾連。這樣的情境只能是教學的一種導入手段,而不是真實的學習情境。真實的學習情境不是在某一個教學環節播放一段音樂或呈現幾張圖片的簡單走過場,而是一個情境鏈——在創設一個大情境的同時,同步呈現由此細化的一個個互相關聯推進的小情境,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流程。這樣的情境貫穿語言實踐活動的始終,支撐并引導整個學習過程,為學生完成寫話任務提供必要的線索或條件。
(一)厘清“整體結構”
教材如何編排寫話內容,是需要我們首先厘清的整體結構。在低年段教材的課后習題以及語文園地的“字詞句運用”板塊中均安排有寫話練習:一年級主要是為寫話做準備,所以大多是一些抄寫、仿寫、練寫句子等內容,更加關注寫話格式的規范;二年級則正式編排了寫話板塊,讓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寫話。可以說,寫話是從二年級上冊真正開始的。當然,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適應主題寫話,除了在一年級安排了鋪墊性的寫話練習,二年級的教材中也有很多基礎性的練習,如補充句子、擴展句子、仿寫句子等。有了對整體結構的把握,真實學習情境的創設會更有針對性。
以二年級上冊為例,語文園地三主題為“寫自己喜歡的玩具”,屬于紀實類話題;語文園地四的“字詞句運用”、語文園地七主題分別為“看圖想象寫故事(多幅圖)”“看圖編故事(單幅圖)”,屬于想象類話題;語文園地四主題為“學寫留言條”,屬于應用類話題。我們可以此為依據創設真實學習情境。
(二)明晰“單篇結構”
“單篇結構”既指對單元結構的了解,也指對某一篇寫話內在結構的把握。仍以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為例,根據單元主題和文本特點,我設計了“我是奇妙想象家”這一單元學習的大情境,然后將此依次分解為三個小情境:“詩詞中的想象”——從《古詩二首》中學習借助圖片想象、在語文園地中“跟著詞語去旅行”;“童話故事中的想象”——在《霧在哪里》中想象霧的淘氣,仿寫句式,在《雪孩子》中放飛想象,續編故事,獲得情感體驗;“寫話中的想象”——以“鼠小弟歷險記”創設寫話情境,激發興趣。這樣的情境分解是在“我是奇妙想象家”這一大情境的統整下進行的,而且由易到難,由扶到放。
再以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中“字詞句運用”板塊為例,這是單篇寫話教學。整節課中,我以“我的心情樹”這一學習情境串聯起所有教學環節,如圖2所示。
以上幾種策略,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融會貫通,但真實的學習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寫話興趣、提升寫話能力的有效路徑,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創新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榮維東,劉建勇.語文學習情境的學理闡釋與創設策略[J].語文建設,2022(3):15.
[2] 薛法根.用語文“做事”:素養導向的任務設計要義[J].語文建設,2021(24):6.
*本文系江蘇省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自然生長:低年級兒童寫話教學實踐研究”(編號:L/2020/02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