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賦能大學課堂是當今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文章首先介紹了數字賦能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法,討論了混合式教學融合產出導向法的思路和方法。然后,以大學英語教學為實例,闡明了產出導向法與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有機融合過程。最后,闡述了數字化背景下,大學英語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虛擬仿真技術;產出導向法;大學英語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倡導高?!俺浞掷眯畔⒓夹g,積極創建多元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建設或使用在線開放課程、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課程、虛擬仿真實驗課程等精品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鼓勵大學英語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線上線下自主學習路徑和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同時,傳統教學法偏重學生的語言輸入,忽視學生的語言輸出。因此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產出導向法結合的教學法,并且輔助虛擬現實技術,為應用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
一、問題的提出
在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講授方式。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講解英語語法和單詞知識,學生課下亦重視單詞記憶和閱讀練習,忽視了課下口語和寫作的輸出練習。學生學習考核評價方式單一,主要還是依靠期末考試。課堂上,主要是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基于這一現狀,筆者提出了產出導向法融合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輔助以虛擬現實技術,并采用多元化評價的方法和思路。
二、路徑與方法
(一)信息技術數字化賦能
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無線網絡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信息技術數字化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推動著大學英語教學數字化迅速發展。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大學英語數字化主要可以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虛擬仿真實驗。在國內,關于混合式教學的概念,最早由何克抗(2004)在香港第七屆全球杰出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壇上提出,他強調混合式教學是一個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師優勢和應用現代數字化技術或計算機網絡化教學模式的師資優勢相結合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既可以進一步發揮教師中的教育主導作用,又能更好地體現出學生自身的社會主體地位。通過混合式教學方式,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和雨課堂貫穿大學英語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有效記錄學生學習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應用于高校英語課堂。謝蓉蓉提出虛擬學習環境能為學習者打造更具沉浸性、多感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的學習體驗。張璐妮等大學英語虛擬仿真實驗表明,虛擬仿真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語言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
(二)課程思政融合
第一,牢牢抓住課程思政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特點,結合混合式教學特點,重構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同時,重構教材內容,結合地方應用型高校培養目標,將思政育人理念和地方文化融入混合式教學的教學內容中,建設線上教學資源庫。在此基礎上,將立德樹人的育人觀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有效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其次,劉正光提出語言發展促進思維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培養有助于提升情懷格局和語言能力。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要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情懷格局。應用型高校要積極探索適合應用型特點的混合式教學模型,系統化規劃混合式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每一個環節,使得課程思政教學真正融入英語課程,而不是口號式地生搬硬套在大學英語課堂。
(三)產出導向法
文秋芳教授提出產出導向法。產出導向法三個階段包括驅動、促成、評價。POA(產出導向法)促進一切教學活動與應用緊密聯系,將學與用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習通平臺融合POA模式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融合產出導向法的思路和方法
產出導向法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分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課前包括線上驅動,課中包括線下促成,課后包括線上線下反饋。
三、融合案例分析
基于前述方法,以《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2》Unit1“Living green”為例,提出產出導向法與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有機融合的具體方法。
(一)驅動階段
利用學習通在上課前一周為學生推送有關綠色環保的視頻(該視頻使用虛擬仿真技術),作為聽說任務,督促學生在上課前一天完成聽力任務,并且在學習通平臺根據視頻,用口語回答問題“What should people do to protect environment in Shaanxi Province?”,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了解環境保護實施的舉措,同時激發學生的產出能力。線下課堂,教師設置談論綠色生活的情景,組織學生開展對話。在對話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重點圍繞以下三個問題“1. Why is it important to live green? 2. Which things can people do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3. How will you live green in your own life? ”,通過產出驅動任務,學生認識到語言能力不足,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機。最后,教師介紹單元教學目標:口語目標是用簡單的單詞和句子描述可以減少使用的物品和可以重復回收的物品;寫作目標是寫一篇關于如何綠色生活的文章。
(二)促成階段
1.內容促成?;诘谝粏卧恼隆睹撾x電網的生活:一家城市居民如何發現了簡單生活》(Living off the grid: how a family of city-dwellers discovered the simple life)《自由自在的一家人:郊區的無車生活》(The free-wheeling family: car-free in suburbia)、《中國的太陽能屋頂熱水器》(China's solar roof water heaters)設計以下課堂活動:(1)提煉三篇文章中綠色生活的內涵;(2)在三篇文章中,歸類綠色生活做法;(3)歸類三篇文章中提到的有關綠色生活的好處。在提煉和歸類活動中,學生逐漸完成產出寫作和口語任務。
2.語言促成。在詞匯層面,教師從三篇文章中選取與后面產出任務相關的高頻詞做成相關填空練習,幫助學生學用結合,正確使用語言表達。
We can" " " " " "plastic bottles. (recycle)
She is going to" " " " " "useful rubbish.(recycle)
在句子層面,教師選取與產出任務相關的句子,要求學生改成復合句或用特殊詞匯搭配。
When we leave a room, all the lights should be turned off. (使用“It is ...that...”強調句改寫)
We don't spend much time on understanding that we should save water. (使用It takes sb time to do sth改寫)
在篇章層面,教師用一個段落示范作者如何用主題句闡明觀點,用哪些具體詞闡述作者的觀點。
例如:In addition, we are also trying to make other changes. They include reducing the amount of trash we generate by 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growing our own organic vegetables, and reusing and repurposing things that we would normally toss. We also want to produce our own eggs and goat's milk in the near future.
本段中,作者首先使用主題句,闡述“我們”一家嘗試做出其他改變。本段呈現出總分結構。主題句后面繼續闡述作者一家人還做出哪些改變,并列舉了一系列例子。
3.結構促成。結構是段落和語篇有效性的標志。本次教學實驗結構促成通過兩個舉例說明的語篇實現。筆者提供《脫離電網的生活:一家城市居民如何發現了簡單生活》(Living off the grid: how a family of city-dwellers discovered)和《自由自在的一家人:郊區的無車生活》(The free-wheeling family: car-free in suburbia)兩個語篇(兩篇文章均是分總結構,均使用多個例子支撐主旨句),設計了結構提取練習,要求學生找出主旨句、結尾句、語篇中的作者為了闡述主題句所使用的例子。提取結構之后,組織學生以此結構為框架,將如何踐行綠色生活的例子填入,實現結構遷移。
(三)評價階段
在產出階段,學生在課上完成產出任務,根據促成階段學習,完成如何綠色生活的作文,制定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標準。利用超星學習通,進行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四、課程考核多元化評價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傳統“期末一考定成績” 的評價方式,不符合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大學英語多元化的考核評價,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課程改革實踐中,結合應用型本科培養要求和大學英語培養目標,確立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課程評價方式,促進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
針對學生考核評價要多元化。首先,改革考核內容,由固化試題內容轉向增加地方文化、跨文化內容考查,加大對學生深度語言理解力、應用能力、分析能力及表達能力的考核。作文和翻譯,可以涉及地方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相關內容。比如說:寫一封信給你的外國朋友,推薦陜西旅游文化景點并說明原因。這一作文題目考查了文化知識掌握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涉及跨文化交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考評,同時,也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課程思政的掌握程度。通過這樣的考核評價,將使課程思政的實施更加具有針對性,也能確保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取得良好效果,讓學生真正從大學英語課堂學會綜合文化知識,培育良好的思想品質。其次,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從教學各環節改革考核方式。課程考核評價主要可以由超星學習通課前線上學習,超星學習通測試,POA產出成果評價,課外實踐評價和期末考試構成。前四個部分為平時過程性評價,最后一部分是終結性評價。線上學習情況和隨堂測試,由超星學習通直接提供數據,可以真實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教師也可以根據線上學生學習情況,測試水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POA產出成果評價,利用超星學習通進行線上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通過自評和互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同伴學習和自主學習。教師線上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教師的反饋,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此外,還要對課外實踐活動進行評價。比如課下英語角活動,促進學生進行外語實踐。這些活動以教師評價為主,有助于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多維度考核,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提高學生語言輸出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建立針對教師的多元教學評價。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符合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應用型人才,要求地方行業發展相一致,因此可以聘請行業專家進課堂,因此可以采用學校督導、行業專家加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方式。這一評價方式,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聘請行業專家進課堂,幫助教師調整教學內容,使得教學更加貼近行業培養的要求。
五、結語
吳巖提到高等教育數字化不是一般的策略問題,而是影響甚至決定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越來越重視數學化賦能大學英語課堂。混合式教學和虛擬仿真技術應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數字化平臺可以有效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為教師調整及時教學內容實時作出反饋。利用產出導向法可以有效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在英語課堂中,重構教學內容,保證課程思政育人貫穿其中。基于數字化背景,多元化考核評價方法可以保證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課程選課人數較多,利用數字化賦能大學英語課堂可以顯著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根據地方實際,進行數字化資源建設可能受到教師授課前工作任務量大、經費有限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混合式教學輔助虛擬仿真技術在應用型本科高校會得到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6.
[3]劉正光,郭應平,施卓廷.主題統領二次開發實現課程思政、思辨能力與語言能力三位一體培養新目標[J].外語教學,2023(4):56-62.
[4]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547-558,640.
[5]吳巖.打造引領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風向標:《無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報告》[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3(1):3-4.
[6]謝蓉蓉.數字化學習背景下三維虛擬學習環境的模式與分類研究:以二語習得語境為例[J].遠程教育雜志,2015(1):87-92.
[7]張璐妮,唐守廉,劉宇泓.語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探索、實踐與評述:以“大學英語虛擬仿真實驗”公共選修課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8(5):75-81.
作者簡介:朱海博,西安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