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課程的內容涉及語音、詞匯、句型、語法和文化意識等,對于剛接觸英語不久的小學生來說,容易出現知識混淆的情況。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大多缺乏完整的教學體系且容易出現碎片化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教學將主題意義探究和語言活動實踐相結合,體現了單元教學的整體性、關聯性、實踐性和意義性。本文結合課堂實例,闡述了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策略。其包括:提煉單元主題,實現化零為整;優化單元目標,開展整體探究;歸納主題框架,拓展課外練習;引導體驗探索,融合實踐發展。
關鍵詞:主題意義;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作者簡介:陳洪娟,福清市龍田第二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教師要立足單元主題意義探究教學策略,并根據主題意義明確學習目標、細化單元目標,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融入單元各課時教學中,從而建立起整合、關聯、平衡發展的單元整體教學架構。
一、單元整體教學概念及主題意義下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單元整體教學立足于整體教學理論,以課程語篇為基礎,構建語篇內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不同的課程可以有不同的視角或深度,教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教學設計,通過重組、整合的方式建立更完善有效的教學體系。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教師需要根據單元主題與單元中各語篇子主題間的聯系,構建富有整合和結構化等特點的單元教學藍圖,為學生開展整合性學習,發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二、目前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不同單元的主題可能是相關聯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對單元整體教學的認知不足,備課時忽視課時之間的關聯,無法整體把握單元內容,把整個單元切割成若干模塊,碎片化呈現知識點,以至于教學中單元內容沒有關聯性,無法在知識點間建立聯系,無法形成完善的知識框架。有的教師并不清楚單元目標與各課時目標之間的聯系,導致各課時目標的設置未體現出遞進性,并不能促進單元目標的達成。此外,部分學生受到家庭條件的限制,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學習視野受到局限,不能做到根據主旨詞對單元內容展開獨立思考,也無法在課堂設置的語境中進行溝通交流等,課堂學習氣氛變得沉悶,影響學習效率。
三、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提煉單元主題,實現化零為整
主題意義指單元文本內容所突出的中心議題。單從英語文本內容看,各個單元有許多話題,這些話題均以不同內容形式展現出單元主題。教師要確定各個板塊的語篇內容與單元主題之間的邏輯關系,由此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他們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并提高語言能力。教師應從單元整體出發,分析單元各部分文本內容、語言框架、文本內涵、語用功能等方面的關聯,并分析學生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心理特點、實際需求與單元文本的關聯,最后提煉單元主題,實現化零為整。
1.分析單元各板塊的關聯,明確意義指向。教師首先要有單元整體意識,整體分析單元內容,解讀單元中的語音、詞匯、句型、語法、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知識及相應的語言學習活動等,具體分析單元各板塊的關聯,明確意義指向。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8“Summer vacation”為例,這一單元共包括三個部分,涉及的話題是暑期計劃, 展示了要求學生著重了解的詞匯、句子以及其他知識點。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要初步掌握“Summer vacation”話題的語言交際技能,學會運用重點問答句靈活地詢問他人的暑期計劃,同時會用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并學會嘗試制訂自己的暑期計劃。教師在主題意義下將該單元所有知識點打亂、整合,并利用思維導圖整理脈絡,使側重點清晰明了,幫助學生掌握關鍵知識點,以便高效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2.分析文本與學生的關聯,明確單元主題探究的現實意義。分析單元各板塊關聯后,教師需要分析單元文本與學生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心理特點、實際需求的關聯,以此探究單元文本和學生生活實際的關聯,明確單元主題探究的現實意義。在此基礎上,分析和主題相關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結合實際生活進行主題內容探討等。在本單元授課前,教師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被動聽從家長或者教師的安排,暑期活動比較單一乏味;他們很少跟同學交流暑期計劃,只有小部分學生能主動制訂自己的暑期計劃?;趯W情和單元內容,對本單元主題意義計劃探究的現實意義有以下兩個層面:一是學會運用重點問答句靈活地詢問他人的暑期計劃。二是會用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并嘗試制訂自己的暑期計劃,包括學習、旅游等,注重勞逸結合。能夠由書本知識的小課堂延伸到實際生活的大課堂,真正做到“從課本中來,到生活中去”,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少年,實現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因此,主題意義應立足于學生生活實際,從而改變其觀念和行為、提升其認知,并達到學科育人的目的。
(二)優化單元目標,開展整體探究
教學目標引導著教學方式,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是否依據學生情況,教學活動是否圍繞著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極大地影響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解讀了單元內容間的關聯及單元內容與學生的關聯、確立主題意義探究落腳點后,需設計體現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融合發展的單元整體目標,并據此設定體現關聯性和遞進性的課時目標,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得以有效培養。
1.基于主題意義,設定單元整體目標。教師要從單元整體視角解讀教材,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出發點。通過語言知識、技能的訓練,充分挖掘文本的內涵和外延,多角度、有目的、有層次地設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以達到對單元主題意義進行有效探究的目的。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8“Summer vacation”為例,基于本單元的主題意義,該單元的整體目標設定如下。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
(1)正確聽、說、讀、寫相關新詞匯,嘗試借助拼讀規律記憶單詞并懂得運用。
(2)能正確使用句型“Will you play basketball in summer? Yes, I will. /No, I won't.”“What will you do in summer? I will...”,靈活地詢問他人的暑期計劃,會用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
(3)嘗試制訂自己的暑期計劃,包括學習、旅游等,注重勞逸結合,由書本知識的小課堂延伸到實際生活的大課堂。
(4)學習以s、x結尾的可數名詞變為復數時,在詞尾加es的正確發音。
(5)讓學生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以上單元整體目標由語言目標與非語言目標構成,主要起統領單元教學的作用,并彰顯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谶@個框架細化各課時目標,才能更好把握單元教學方向。
2.基于單元整體目標,細化各課時目標。教師要確保課時目標的設置是為了服務于單元整體目標的達成,做到課程內容六要素能夠有機整合、有所側重,不可脫離主題意義或碎片化地呈現。單元整體目標是單元教學的主體框架,在此基礎上設定可達成、可操作、可檢測的各課時目標,以此逐步實現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在本單元中,各課時目標的設定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教師基于單元整體目標,細化各課時目標如下:
第一課時:學生能夠正確聽、說、讀相關新詞匯,在此基礎上能正確理解并流利朗讀、復述語篇內容;嘗試運用所學句型提問,合作學習文本;復習學過的交通方式;結合實際初步探討暑期計劃,對暑期的到來有一定的期待,促發其制訂暑期計劃的好奇心。
第二課時:能夠說出幾個長音節詞匯的構詞規律,嘗試借助拼讀規律記憶單詞;創設真實語境,通過支架能夠就暑期話題進行提問,準確說出一般將來時特殊疑問句的問句和答句的構成;學習詢問暑期計劃的問答句型,并通過觀察、歸納,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will后面所跟動詞的形態,并能初步根據規則模仿造句。
第三課時:掌握以s、x結尾的可數名詞變為復數時,在詞尾加es的正確發音,并舉例說明;能夠自己說出will后面所跟動詞的形態;能用句型“Will you play basketball in summer? Yes, I will./No, I won't.”“What will you do in summer? I will...”進行暑期話題的問答,深入了解他人的暑期計劃。
第四課時:知道并能準確讀出以s、x結尾的可數名詞變為復數時的發音并做進一步的區分; 準確理解繪本故事,并在此基礎上正確朗讀語篇,并能換位思考,能對繪本主人公的暑期活動進行評判;通過看圖對比了解在暑期旅途過程中有哪些行為是不文明的,探討其背后的原因;梳理本單元思維導圖框架,進行暑期話題的寫作, 描述自己的暑期計劃。
第五課時:能歸納總結本單元相關的詞匯和句型,并進行靈活運用;能準確理解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繪本,了解繪本人物的制訂相應暑期計劃的意義;和家人交流探討,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訂勞逸結合的暑期計劃。
(三)歸納主題框架,拓展課外練習
歸納單元主題框架,有助于提高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核心單詞和句型,引導學生對單元的知識點加以分析、總結和概括,構建自己的英語學習框架,為后續的拓展活動打下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結合單元主題和學生生活實際,拓展課外練習。例如,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8“Summer vacation”的主題是“談論暑期活動”,在學生明確單元整體知識目標并構建單元主題框架的基礎上,通過觀看福建景點視頻集活動,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暑期活動的探討,對話分別從“Where” (目的地)、“What”(活動內容)和“How”(交通方式)三個角度展開。
學生通過對話拓展練習,鞏固了基于主題的知識框架,達成語言學習目標。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收集信息,增加對各地不同地理知識和傳統文化的了解。比如,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福建的特色文化有白茶文化、畬族文化、土樓文化、媽祖文化等。對主題意義下單元整體性認識的拓展,有助于學生梳理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升其認知水平。
(四)引導體驗探索,融合實踐發展
基于新課標的要求,為保證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教師需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引導其體驗探索,在學習過程中促進其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并實現較大幅度的提升。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8“Summer vacation”的教學為例,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設計了繪本閱讀環節,從初步整體感知繪本內容,到利用知識框架理解并歸納繪本內容,再到引導學生體驗探索這些暑期計劃如果在生活中實施是否合理,最后引導學生梳理結構化知識,寫下自己的暑期計劃,完成融合實踐發展、遷移創新的主題意義探究活動。
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圖片、歌曲等作為教學拓展資源,引導學生了解插入的相關圖片,如旅行途中的不文明行為,引導學生分辨這些行為是否可取,并展開討論,引導學生體驗探索的思辨能力,實現融合實踐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具有明顯優勢。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單元整體教學的作用,正視目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教師要確定不同板塊的文本內容和單元主題間的邏輯關系,堅持化零為整原則;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優化單元目標,開展整體探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整體水平拓展整體內容,強化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引導體驗探索,實現融合實踐發展。學生在更加系統且完善的學習環境中能更好地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薔.新課標解析與教學指導.小學英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張海娟.淺析主題意義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思考[J].校園英語,2022(9):181-183.
[4]王晶.小學英語主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2(8):58-60.
[5]李寶榮.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英語學習,2020(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