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喬玉
摘要:培養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是中職會計專業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項目教學法主要借助項目完成對學生的全過程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逐步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具有較強實踐操作性的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以大幅提升中職會計教學質量。文章明確項目教學法的含義和特點,以及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分析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應用措施,旨在為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提高提供助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中職教育;會計教學;實踐能力;實踐項目;項目任務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081-04
項目教學法以實踐項目為基礎,讓學生通過主動搜集信息、獲取知識、探討方案、實施項目等活動,在項目完成的全過程中逐步積累實踐經驗并達到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要想與社會發展實現同步,必須確保畢業生能夠將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做到融會貫通。這就要求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項目教學法可以提高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實踐性,幫助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進行整合和實踐應用。因此,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師應將項目教學法合理應用于會計專業教學活動中,以幫助學生鍛煉會計專業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為學生未來實現更好就業提供保障。
1.項目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教學法是將實踐項目作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完成項目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1]。項目教學法能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與理解,促使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使用項目教學法,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
2.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第一,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項目教學法中的教學內容更接近于學生未來參與工作的實際情況,學生通過參與項目學習不僅能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提前熟悉與適應,還能夠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實踐工作進行有效對接,這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
第二,教學過程具有開放性和自主性。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能夠促使學生對會計知識進行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夠有效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學生自主利用各種資源進行主動學習[2]。
第三,教學評價具有發展性和多元性。在項目教學法中,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經驗,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整個過程中,教師并不需要過分追求問題的唯一答案,而是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多元性、發展性評價,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專業能力。
1.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會計課程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這使得部分學生覺得課程缺少趣味性,因此在學習理論知識時不主動[3]。項目教學法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的特點。中職會計專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及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將項目教學法貫穿于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全過程,能夠消除學生單純學習理論知識時枯燥乏味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具體來說,一方面,項目教學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還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的專業知識和會計操作方法的意識,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會計專業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還可以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4]。教師在實施項目教學法時會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樣,學生便可以從項目任務中感受到主動獲取知識的快樂,進而實現對會計課程學習興趣的顯著提高。
2.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會計課程圍繞會計實際工作設計教學任務,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大有裨益。然而,在傳統的中職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主要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并不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情況,這使得部分學生難以有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在學習完會計學理論知識后并不能熟練進行實踐操作。這樣的會計學學習會給學生以后的就業造成較大障礙。項目教學法強調為學生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創設類似實踐環境,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借助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任務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對企業文化、工作崗位的認同感,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對學生將來步入社會、適應社會發展非常重要。
當前,在中職會計實際教學中,受教學硬件條件與傳統授課方式的限制,教師應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仍然較少,這使得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較低,難以真正達到教學預期目標,亟須改變。
1.重理論、缺實踐,教學結構不合理
在實際教學中,受客觀條件的限制,部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傳授,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較少。這使得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呈現嚴重的重理論、輕實踐,教學結構不合理的狀況,直接影響會計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5]。
2.教學方法單一,學習效果不顯著
部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習慣于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學生對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較低[6]。在講授法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負責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整理、輸出,而學生只需要通過聆聽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記錄。雖然教師在課堂上講的知識很全面,但是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因此難以深入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更難以全部吸收,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不顯著。
3.教學評價重結果、輕過程,激勵作用不明顯
教學評價是教學實踐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節。傳統教學評價是以考試結果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因此要想教學評價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就需要采用更有效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例如,針對對會計專業知識學習興趣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對其進行激勵,以促使其對會計課程的學習動力得到提升。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會計專業教師并不重視改進教學評價策略,很少借助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導致學生在會計專業領域學不到豐富的專業知識[7]。
筆者結合中職會計專業特點和學生學情,針對中職會計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1.根據學生學情制定項目內容和任務
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項目內容和項目任務,以幫助學生明確并達成學習目標。
(1)立足學情,確定項目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實施項目教學法時,需要立足學生學情進行統籌規劃,以確保項目任務更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師要按照“完整性”“指導性”“適應性”等原則選擇課程內容,合理安排項目實踐作業任務。“完整性”是指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實現流程完備,有豐富的項目成果,讓學生可以從整個項目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得與失,完成整體概括和總結。“指導性”是指在學生完成項目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輔助和指導,要有明確的指導方向。“適應性”是指學生在完成項目作業時能夠在自身能力基礎上通過協同合作完成項目任務,由于這些任務與學生的實際能力比較符合,所以可以促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逐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實現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中職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具有獨立性的特點(如填寫記賬憑證、編制賬簿等都屬于獨立內容),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學習基礎等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向學生展示項目實施的范例。例如,在“庫存現金業務核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小組,每個小組5人~6人,然后讓學生以分組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實踐學習。在分組角色扮演活動中,各小組要分別安排學生扮演出納人員、業務經辦人員、會計人員等角色,并讓這些學生模擬企業庫存現金業務的操作流程進行情景表演。在具體情景中,學生需要結合會計理論知識與企業業務內容,選擇合適的記賬憑證進行憑證填寫,并完成一整套業務流程。在任務完成之后,小組成員需要共同探討并反思這些做法是否正確、憑證填寫是否完整,并將小組過程性材料上交給授課教師。與此同時,教師可通過觀察,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指正和講解,并針對一些重點內容示范問題解決的具體流程,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2)制訂計劃,明確項目內容。在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提前制訂會計課程的項目學習計劃,并將各個項目之間的聯系展示給學生,以幫助學生明確項目內容。但是,由于教學內容中涉及的單元內容較多,因此教師需要將這些單元內容進行分解,并指導學生合理利用項目方案完成實踐作業。例如,針對部分功能較多的單元內容,教師可以制訂完善的單元項目教學計劃,并將大單元內容合理分解為多個小內容。這種方式能夠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掌握項目知識,從而高質量完成整個項目學習任務。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會計專業知識進行重新組合,對一些知識內容進行重構,以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知識的聯系性,以此讓這些知識內容更接近實際工作,更有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賬簿登記規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以幫助學生明確這部分項目學習內容。教學實例:小劉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公司,小劉表妹小王負責出納工作,其在工作中利用公司會計、出納、蓋章等業務均由其一人負責的便利,挪用公司資金進行私人股票投資。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這家服裝加工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應該怎樣做才能對資金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通過這些案例分析,能讓學生結合會計知識進行討論,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
2.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實效
會計專業知識較為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中職會計專業教師需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
(1)組建合作小組,發揮分工協作作用。教師在實施項目教學法時,可以先對項目任務進行分解,再組織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實踐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然后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每個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都能發揮潛能。這樣,小組內的優秀學生便可以充分發揮帶頭作用,有效實現“先進帶動后進”,使整個小組實現共同進步。例如,在“流動負債業務核算”教學中,教師要提前定好崗位,讓學生熟悉財務主管、會計、出納、采購員等崗位職責。教師要為每個小組安排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組長,并確認小組每個成員的具體分工。教師要先與組長交流任務完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然后由組長和每個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以確保大家可以在互相配合下完成“流動負債業務核算”項目任務。小組成員間或者小組間可以進行崗位互換,即交換分工,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充分體驗到不同崗位,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教師適當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教師不直接對學生進行任務講解,而是將任務布置給每個小組的負責人,然后由小組負責人在小組內與成員進行交流,并對任務進行分工和細化。在整個項目任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主動權,以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任學生自由學習,其要求教師在不直接干預學生完成項目過程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例如,在“如何編制資產負債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每個小組明確“資產負債表”的定義,然后讓學生通過互相問答的形式了解不同表格的詳細內容。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對學生進行分類,并鼓勵每個小組中的優秀學生教會不擅長Excel應用程序的學生制作表格。另一方面,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其答案,而要通過引導讓學生自主探尋正確答案。在完成以上教學工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自己制作的“資產負債表”,并以小組為單位對表格內容進行一一核對,以幫助學生發現項目任務完成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減少失誤的出現。教師在項目教學法中采用啟發性、引導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指導,并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機會,可以促使學生自主探究,進而提高對會計專業知識學習的主動意識。
3.創新評價模式,多維度引入評價
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應用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與技能,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機會[8]。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應采用合理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1)教師評價。來自教師真實有效的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成效感和自信心。教師設置的教學評價內容要體現多元化特征,不能只針對學生項目完成的結果進行評價,還要針對學生參與的過程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完成項目后及時了解自身在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科學調整項目任務完成的方法,促使學生更高效、更主動地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
(2)學生互評。學生互評就是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其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來自同伴的鼓勵和認可,進而提高學習自信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討論主題,鼓勵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可以針對同學的見解進行評價。評價可以采用“先揚后抑”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接受來自同學的表揚和批評,使學生在互評中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學習中的不足,并在互相評價中一起成長。
(3)學生自評。學生自評就是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主要是對自身實踐能力與會計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與反思。通過自我評價與反思,學生可以認識到自身在項目學習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正確對待這些不足,并制定科學的改進方案,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我心理建設能力逐漸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對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有很大作用。因此,在新時代中職會計教學中,教師要借助項目教學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根據項目要求合理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合作小組,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項目學習氛圍,并對學生完成的項目任務進行多元化評價,以使學生的綜合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專業課程學習信心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石賀元,蔣東霖,王慶成.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單片機應用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23,39(02):89-91.
[2]李汀.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9):225-226.
[3]王晨.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研究———以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為例[J].科教文匯,2021(10):132-133.
[4]武德軍.為中職化學課堂加一劑“催化劑”———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和思考[J].華夏教師,2022(12):82-84.
[5]李春濤.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園林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評《園林專業教學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11):65.
[6]遲曉怡.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研究[J].華夏教師,2021(32):95-96.
[7]陳曉華.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32(03):98-99+120.
[8]方英.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9(09):44.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Accounting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Zhong Qiaoyu
(Fujian Province Changting Vocational School, Longyan 366300,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operational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majors.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mainly guides student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ject completion, which can help them gradually accumulat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i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teachers can us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s with strong practical operability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and proposes specific application measures, aiming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Key words: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unting teaching; practical ability; practical projects;project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