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鳳
【摘? 要】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應用小學語文教材所劃分的教學課時開展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小學語文課堂內容互相孤立,小學生形成呈現碎片化的語文知識結構。利用大單元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語文教學方式的不足,使學生在大單元學習過程中產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整體性認知。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了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現狀,最后圍繞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策略與實施進行了探討,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相關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策略,不僅影響著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還影響著小學生核心素養與語文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使得大單元教學方式內容豐富,凸顯了教學效率高的優勢。在應用大單元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時,能夠推動學生開展語文課堂中的獨立思考活動,進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準確把控大單元的教學主題,進而充分發揮大單元的教學優勢,豐富學生的語文課堂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現狀
(一)大單元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語文課文往往是以單元的形式呈現的,通過一定的整體理念,比如愛國理念、感恩之情、思鄉之情等對語文課文進行整合,形成單元教學目標,借助單元教學目標能夠開展更加系統的語文教學活動。然而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依據教材對教學課時的安排開展逐篇文章的講解,通過單一的講述方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出現此類教學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并未對單元整體以及教材教學活動進行深入了解,同時并未對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進行深入感悟,忽略了大單元教學方式的價值與意義。
(二)大單元教學內容缺乏整體性
由于傳統語文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語文教師并未認識到大單元教學活動的應用方式,以及大單元教學策略的應用意義,使教師的語文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利用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時,小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方式,難以形成更加系統更加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使得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架構呈現碎片化態勢。出現此類教學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小學語文教師并未認識到語文教學單元是系統性整體性的教學單元,通過拆分單元內容進行教學時,忽略了小學語文教學單元之間的聯系性,進而使得學生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難以建立語文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大單元教學方法較為陳舊
小學生的生長環境使得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思考能力。在大單元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往往應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使得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并未得到充分激發與調動,進而影響了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大單元教學活動時,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通過討論等教學方式,使學生了解大單元教學活動的意義,產生單元學習意識。
二、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策略與實施
(一)單元導讀使學生形成大單元意識
開展單元導讀是應用大單元教學策略的基礎環節,借助單元導讀能夠使學生明確大單元的教學主題以及包含的語文學習要素。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文章多以單元的形式進行編排,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更注重單篇課文的講解,并未將單元導讀的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影響著小學生大單元意識形成。因此,教師在應用大單元教學策略時,要合理設置單元導讀環節,使學生明確本單元教學的主題,并嘗試由學生自主通讀課文,了解本單元的文本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傳授相應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在單元導讀環節形成大單元學習意識,提升單元學習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一花一鳥總關情”這一單元時,教師要通過完善單元導讀環節的內容,學生明確本單元的文章主題,進而在導讀環節中形成單元學習意識。首先,教師要制作本單元的教學課件,并將本單元課本的單元導讀頁的文字與圖片呈現在教學課件當中,引導學生觀察單元導讀頁的內容嘗試說一說在觀察時發現了什么。學生在觀察單元導讀頁的圖片不難發現有著一朵盛開的花,花中有著花蕊、花瓣,也有著花瓣上的露珠,空中飛翔的鳥。學生能夠在圖片的觀察當中產生聯想,比如聯想到徐徐微風、美麗的田野等。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單元導讀頁中的文字,即一花一鳥總關情,認識到本單元的內容是與花鳥自然相關的,單元中的文章通過描寫花鳥等事物表達一定的情感。最后,教師將本單元內的四篇課文進行呈現,使學生觀察本單元四篇課文的題目與主題,發現這四篇課文是通過描寫鳥花等具體事物來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在單元導讀環節內容當中教師能夠對本單元的主題及教學目標有一定的基礎認識。隨后教師開展本單元第一篇課文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對本單元所表達的情感有基本的感悟,進而強化學生對本單元第一篇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完善單元導讀環節的內容,能夠使學生在分析與認識單元導讀內容的基礎上形成對本單元課文內容的整體認知,進而形成一定的大單元意識。
(二)學情分析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開展大單元教學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情況分析,以此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明確大單元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進行評估,比如教師通過回顧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初步評估。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預測大單元的學習效果,分析學生在完成大單元學習后能夠掌握多少生字、生詞與造句方法,或者在大單元學習后學生能夠形成哪些核心素養,進而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
比如在進行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單元教學時,教師要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與評估。在開展小學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習時,小學生經過小學一年級與小學二年級上學期的語文學習后,已經掌握了簡單的漢字與詞語,同時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然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并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使得二年級小學生在單元學習過程中的聯想能力較弱,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了解語文課文所表達的內容。同時,教師要通過本單元的單元教學預測,學生要掌握“圈”的多音讀法,并理解本單元中的寓言故事所表達的道理。隨后,教師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首先,在本單元的教學當中,學生要掌握本單元的41個生字,并會寫25個詞語,理解本單元中亡羊補牢、揠苗助長這兩個成語所表達的基本含義,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語言運用素養。其次,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后,學生能夠復述本單元中四個寓言故事的內容,并體會寓言故事所表達的基本道理。最后,在完成大單元教學后,學生能夠根據本單元的課文內容聯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與閱讀經驗,談談自己對寓言故事所表達內容的看法,進而培養小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與創新創造能力。
(三)自主預習加強重難點理解
通過小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中,開展自主預習與自主思考,不僅能夠使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同樣也能實現語文學科的深度學習。教師通過開展問題引導,使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開展自主討論,并通過自主閱讀單元文章,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總結能力。同時,學生也可以將難以理解的問題與困惑進行記錄,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通過師生互動與學生討論交流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與困惑,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也能提升大單元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生學習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時,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不難發現該單元的單元主題是“可愛的生靈”,通過動植物的描寫體現出大自然的美好,與春天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布置自主預習任務時,要求學生對本單元的文章進行預習,并了解本單元的講述主題,思考本單元各個課文是以什么樣的角度描寫春天的,并指出各個課文描寫春天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通過此類自主預習任務,學生能夠在預習過程中了解本單元的描述主題,同時對本單元中所包含的文章結構進行基本的了解。同時,在分析各個文章描寫春天的手法與內容時,學生的總結能力與敘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過學生完成對本單元知識的整體把握后,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進而提升大單元的教學效果。
(四)創設情境豐富大單元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大單元教學策略,教師要將小學語文知識進行系統整合,開展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提升學習能力與語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多樣化的單元教學情境,將語文單元教學內容與學生相聯系,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開展思考與討論。
比如在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包括《草船借箭》《景陽崗》《猴王出世》《紅樓春趣》以及口語交際、習作。從單元中所包含的課文來看,本單元屬于名著閱讀單元,因此要將單元教學目標設置為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并嘗試進行讀后感寫作。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本單元的單元導語,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閱讀經驗,談一談對劉備、宋江、唐僧、賈寶玉這四個人物的看法,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設計古典名著我來演的小劇場,由學生通讀本單元的課文后,初步介紹本單元四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人物情節。隨后教師引導學生編排課本劇,通過適當改編故事內容,設計符合課文中人物身份與性格的臺詞、動作與表情,做好劇場的彩排與演出。在編排課本劇的過程中,學生要加強交流與討論,積極發表自己對課文中人物的看法,以此在感受主要人物性格特點的基礎上,設計優秀的課本劇。最后,借助劇場評論會使學生在演出過程中注意觀察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況,同時在聯系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寫出讀后感與觀后感,以此表達自己對劇場演出以及古典名著閱讀的看法。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課程兼備社會性、工具性與人文性,因此,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對小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語言邏輯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利用大單元教學方式,能夠有效落實素質教育觀念。將大單元教學策略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使學生產生大單元學習意識,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大單元的教學目標,豐富大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更符合小學生的大單元教學策略,以此有效發揮大單元的教學優勢,推動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應燕飛.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3(2):51-55.
[2]王暢.大單元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策略設計與實踐[J].體育畫報,2022(23):82-83,85.
[3]王曉文.對小學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2(1):59-61.
[4]朱雪玲.大單元教學背景下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的提升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2(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