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惠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發展,民辦高校發展越來越規范化,對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對預算的管理也越來越重視,預算管理是學校日常活動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對高校的資金有效使用和未來發展規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現實中存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意識等各方面因素導致預算管理水平不高、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本文就民辦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分析,以提高在預算管理工作效率。
關鍵詞:預算管理;民辦高校;問題及對策
國家大力發展民辦高校,打破公辦高校教學壟斷,形成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同時也對民辦高校的各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預算管理工作貫穿全校所有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對民辦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資金使用計劃、未來教學發展規劃都起到重要的指導意義。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工作能保證高校的科研項目、教學規劃更加順利的開展。因此預算管理工作是高校務必重視的一項工作,為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一、民辦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手工統計誤差大
一是很多高校信息化水平并沒有那么高,尤其預算編制方面大多是表格手動統計,存在表格統計誤差大,表格制作復雜,內部勾稽關系過于復雜,各部門填報無法及時準確提供,表格傳遞錯誤容易導致數據誤刪除或誤修改,一個數據的錯誤會導致整個預算編制結果出現失誤。二是高校中預算科目較多,各個科目之間存在勾稽關系和相關說明,手工統計誤差較大且需要對各個科目提前做相關填報培訓,耗時耗力且效率較低。三是預算管理不夠及時,由于手工統計存在中間溝通傳遞等不及時的情況,手工統計往往也與財務系統脫節,預算管理工作往往達不到預期目的。四是預算編制手工統計也存在各部門對統計工作的理解不到位及復雜的工序不滿,導致配合度不高,再次延誤了整個編制工作的時間進度。
(二)預算編制內容和方法不夠科學
一是預算編制往往先進行部門溝通、匯總,差異分析,再溝通再匯總等多輪反復溝通。預算編制中因為編制的內容缺乏科學依據,編制往復的方法過于傳統,導致預算編制效率低、周期長。二是預算管理方法通常有零基預算、增量預算、滾動預算等。民辦高校較多使用增量預算,即參考歷史數據基礎上做一些調整,此方法工作量較小且有數據依據可遵循,但是需要假定前提條件是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所必需的,且原有的各項業務都是合理的。但是高校中未來很多與教學掛鉤的一些研究及科研課題是存在一定前瞻性的,不可一直參考歷史數據而忽略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預算編制不夠精細化,主觀因素較多。學校大多預算編制按照學年編制會在年中進行,預計下年度的經濟事項難度較大,預算科目涉及到的價格、數量等標準不明確,各部門存在拍腦袋的現象,最后導致整體預算不夠精細化,執行時偏差也較大。
(三)預算管理意識淡薄
一是預算編制工作通常是財務部門牽頭協調工作,各部門會認為預算管理工作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加上預算編制整個工作量大協調跨部門溝通事項較多、手段落后等原因更給其他部門一種推卸的理由。二是各部門預算管理意識淡薄,覺得編不編無所謂,編的質量高低對自身影響不大,真到確需為教學做一些支出的時候往往會提供額外預算,這就導致各學院在編制預算的時候不夠認真對待。三是多數民辦高校存在集團化管理,涉及預算編制工作不僅考慮需要所在高校因素還要考慮集團因素,跨部門溝通及向上匯報存在壓力。有些預算在學校主體可以實現,但是集團層面做通盤考慮的時候會予以否定,所以存在預算溝通效率低,或難以真正執行的情況,加重了各部門配合度差、積極性不夠的情況。四是預算編制時間緊任務重,在執行過程中無法有效銜接,預算編制工作涉及各個部門,應該是全員參與的工作,但是實際工作中往往只有部門的某個對接人在執行,各個部門的角度不同也存在對預算理解程度的不同。
(四)預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
一是預算編制缺乏考核,編制情況和實際使用情況脫節,使用部門如因業務需要有超預算也可以執行,導致考核形同虛設。二是預算編制質量與績效的掛鉤不明確,各指標存在無法匹配的情況,關于預算編制相關績效在執行的時候也存在無法實施或很好的量化考核,對來年的績效調整也沒有實際的指導價值。三是預算管理工作往往依賴財務部門執行,而財務部門對業務的了解并不深入,更注重資金的收支情況和規范性考核,大多高校部門較多、還有各二級學院等特殊性的考慮,缺乏專門的績效管理部門來統籌協調相關績效考核,最終導致預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導致整體預算管理工作質量不高。
二、完善民辦高校預算管理的對策
(一)利用信息化工具進行預算管理
在日新月異高速發展新時代的今天,信息化系統工具已經很常見,但是很多民辦高校存在信息化水平落后,各項信息化工具形成一個個孤島,體現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尤其在預算編制中常用表格來手工統計,用表格在各部門中溝通傳遞,在傳遞中表格數據會被誤操作,手工統計也會出錯。針對預算管理建設相應的預算管理系統,一般分為幾步:
一是整理初始化數據,設置對應預算科目及部門。預算編制對應科目及對應部門,預算編制過程中要與財務的財務報表科目對應,為了區分各部門預算使用及后期對比預算執行數情況,還應該將部門與財務賬套中的部門進行匹配對應。二是確定預算編制流程。一般預算編制自上而下會相對比較容易實現,在設置預算編制審批流中可按照部門先提交部門來年的規劃預算情況,財務部門針對近幾年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后得出標準值再進行下一輪的溝通,在預算細節溝通中可能存在多輪的溝通,最后將雙方達成的相對一致的結果作為最終的預算數據進行下發。往往在整體編制過程中上級領導會進行直接指導范圍,在下達預算指標的時候會更容易讓下級單位接受,否則可能出現各部門超范圍提報。三是數據匯總整理分析及匯報。在進行與各部門溝通后將達成的年度預算及預算相關的說明或補充輔助材料一同進行分析,最后形成書面匯報材料,提交上層領導或集團進行審定。在審定過程中也會存在反復調整的過程,在調整的過程中也要及時對數據的補充說明進行與各部門溝通。民辦高校中很多不可預見性的臨時科研活動,或專項活動需要提前進行預判,還需要與教學管理中心、科研中心保持較好的溝通,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性和教學的敏感性也有適當的要求。四是系統定稿終版預算。將定稿的預算數據確認在系統中,各部門在執行過程中,能實時清楚本部門的預算情況與實際執行數情況,對預算余額有清晰的把握。如果遇到差異較大也能及時調整和分類。五是預算系統的操作說明和培訓。對于信息化本就落后的高校,實時信息化手段初期都會有不適應的過程,各部門的配合和思維轉變也要有過程,在過程中就難免會存在摩擦,這時候對新系統的培訓和操作說明就很重要,在培訓中也要宣貫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后期執行的便利性。前期錄入系統以及初始化數據會有些工作量,但是預算系統一旦執行,在所有溝通的記錄留痕便于日后核對信息,事后預算數與執行數可以實時進行對比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些優勢都是手工統計無法帶來的。
(二)科學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質量
在預算編制中,通常有固定預算、彈性預算、增量預算、零基預算、定期預算和滾動預算等方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便于對比往往采用增量預算的較多。但是此方法過于注重歷史數據,對未來的判斷缺乏預見性。領導層往往參考歷史對比數據,對于超歷史數據的預算會過分糾結其合理性而忽視了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投入,尤其在民辦高校經常有臨時教學任務或者專項科研經費支出,教學發展規劃等這些都是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合理評估預算編制的合理性。科學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常用的預算編制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高校應更多的結合自身發展情況,針對不同的項目使用多種預算編制方法相結合,注重歷史數據的同時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未來教學發展規劃,預算編制需要結合自身實際資源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相結合,明確各教學任務的中長期資源規劃。摸清家底,合理調配資源,各部門各教學單位清晰知道可分配資源情況,做到有的放矢,針對重點項目做優化排序。例如,一些常規的開支人力成本、辦公費、水電費等來年差異不大可以參考歷史數據,人力根據來年規劃的增減人數可以計算出相關人力成本及社保公積金,往往差異不會太大。關于教學科學類的專項支出等需要有發展的眼光做一些預判或專項立項預算來實現,針對年度預算可以結合教學任務以及學校的來年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如來年考慮某個學院大力發展某個專業,或者1+X等考核競賽等重點投入項目規劃可以重點考慮,也增大了各學院的預算編制積極性。二是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等管理機構領導小組來統籌全局預算管理工作。小組成員不僅有財務還應有各部門及各教學單位的重點負責人,讓全員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由該預算管理領導小組牽頭編制預算,經過從上而下征求意見、從下而上反饋需求,可將院系、教師的期望和學校的發展目標與學校的財力有機結合,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合理配置資源。三是預算執行全程跟蹤,做到可控可管理。從編制預算、執行、調整、考核、評價等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高校整合現有資源,有效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四是提高預算編制團隊人才素質建設。高校對人才隊伍建設足夠重視,無論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成員還是各部門提供的預算對接人都應該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能更加客觀公正有效的完成工作,為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對高效適應新時期發展,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強調預算管理重要性,強化各部門預算管理意識
預算管理是內控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體現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的組織機構復雜還涉及學生的很多突發事件等不可預見性的非正常支出。這些因素都要有預見性的考慮,各部門對預算的不重視會導致資金使用規劃不足,對學校整體發展不利,需要聯動各職能部門,各二級學院充分發揮積極性,增強預算管理意識,這就需要將預算切實的與他們自身發展規劃相聯系。加強各部門聯動,落實全員參與并且意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全員參與,落實到人。全員參與預算管理工作,不代表全員參與經營,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份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于資金等業務往來相關的經濟活動中,而預算管理工作就是各個經濟業務活動的提前規劃的過程,全員都有責任參與并且完成與之相關的工作。全員參與的工作心態也不同,從被動被要求工作到主動參與工作,其心態也會發生變化,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加強。全員參與需要有很好文化建設,加強一盤棋思想建設。領導層越重視文化建設,全員的主管積極性會更高。二是適當授權,程序審批相結合。預算內的額度授權管理,給各部門一定的管理空間,最大化發揮各部門的主動能動性,預算外的程序審批相結合。做到事前預算、事中監控、事后考評相結合。整個預算管理工作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個大階段來監控和考評,并與各部門的工資、收入、考評進行掛鉤,各個費用有歸口管理部門,最終歸口管理部門對該預算負責,落實到每個人或每個部門進行分階段管理。形成一整套績效管理機制,通過公示等手段進行宣貫將預算績效考評結果融入到對各職能部門、各二級學院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設置一定的考核權重,將預算績效考評結果與高校選人用人、評優選優等掛鉤,真正促使領導干部重視預算績效考核,實現管理思路的轉變,主動進行預算績效管理,并將預算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到預算調整與實際工作安排中。三是強化監管措施,優化報銷審批。預算執行大多落實在資金使用上,費用預算體現在報銷上,所以優化報銷審批手續,報銷過程中比對預算數據預實際執行數據,進行合理監管,切實讓更多的人感受預算數據的科學合理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預算工作中來。
(四)強化預算管理績效理念
預算編制是一項需要極強的跨部門溝通協作才能很好完成的一項工作,與各部門利益以及全校發展息息相關,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各部門不配合或者覺得做的好與壞一個樣的狀態,主要原因是與預算配套的相關績效管理未落實。良好的預算績效管理可以分階段跟進執行:
一是在預算編制前,全員宣貫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明確各部門預算管理的參與要求,以及啟動預算的具體規劃及時間要求,明確各部門應配合的具體事宜。二是針對預算編制過程中結合績效管理手段,如將預算編制準確性、及時性按照一定權重規劃至年度部門績效考核中。三是預算編制完成在執行過程中進行適當考核,將實際執行數與預算數進行比對,分析差異原因,將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按照一定權重進行規劃至部門年度績效考評中。四是年度預算完成后,針對全校預算整體情況做匯總分析,并與各部門、各二級學院各項科目進行逐項分析,將準確性、合理性、有效性、及時性等按照一定權重進行綜合考評。整個預算管理工作形成切實可行的整體計劃包括編制要求、填報規范、事前中后的管控要求、績效考評方式等明確化,做好相關培訓工作。構建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預算編制的指導意義,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保證高校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恩瑤.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3 (06):55-58.
[2]高曉薇.高校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研究[J].財富時代,2023 (05):76-78.
[3]楊曉麗.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 (18):4-6.
[4]李飛.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納稅,2021,15 (18):139-140.
[5]劉嬋妮.高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20 (2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