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蒂紅
【摘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動化教學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模式.文章介紹了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構建思路,強調了學生主體地位和積極參與課堂的重要性,突出了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作用,同時指出了該教學模式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并提出了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課堂構建;教師角色;學生參與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是一種適應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積極參與,以生動、形象、趣味的方式展示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導者,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評估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達到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結合.然而,在實踐中,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構建思路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需要教師、學校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強教學質量的管理和評估,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數學教育.
一、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構建的意義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以興趣為驅動,以體驗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它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體驗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親身實踐和體驗,主動探究和發現問題,并積極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知識與能力的雙重提升.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知識是很難產生興趣的,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如游戲、競賽、演示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而在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學生主動探究和發現問題,教師只是在旁邊給予指導和幫助.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還能夠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中,學生之間需要進行合作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種合作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讓他們學會與他人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共同完成任務.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構建思路中,學生需要通過實際操作和體驗來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這種實踐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特征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是指通過運用具有生動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具,使數學課堂更加有趣、活躍和豐富的教學方式.目前,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與傳統數學課堂相比,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教學內容豐富多樣.傳統的數學課堂通常以紙面教材為主,教師通過板書、講解和黑板操練的方式進行教學.而現在的數學課堂則更加注重引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具、教材和資源,如數學游戲、數學實驗、數學競賽等,使學生能夠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積極參與學習.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傳統的數學課堂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需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而現在的數學課堂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采用探究式教學、任務型教學和項目化教學等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也更多地扮演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通過提問、討論和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環境豐富多樣.傳統的數學課堂往往以紙本教材和黑板為主要教學工具,課堂環境相對單一.而現在的數學課堂則更加注重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環境,如實驗室、活動室和室外場地等,為學生創造更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同時,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和電子白板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師能夠更加直觀地呈現數學知識和技能.
學生參與度高.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者,缺乏主動參與和實踐的機會.而現在的數學課堂則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通過游戲、實驗、討論和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思考、實踐和探索,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現狀是內容豐富多樣,方法靈活多樣,環境豐富多樣,學生參與度高.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小學數學生動化教學的課堂構建的策略
(一)使用生動的教具和游戲化的方式引入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常會感到枯燥乏味,對算術、圖形、數字等基本概念的掌握也缺乏有效的認識和方法.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教師使用生動的教具和游戲化的方式引入非常必要.
1.生動教具的引入
生動教具是指一些能在學習過程中帶來直觀視覺體驗的教具.教師通過引入生動教具,可以引起小學生極大的興趣,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數學知識,從而深入理解、掌握概念.
(1)使用幾何形狀的模型.教師可以使用平面圖形構建各種實際的立體圖形模型,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等,讓學生在模型的呈現中更為直觀、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各種邏輯關系.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教具附帶的配套卡片或者程序讓學生進行形狀、角度、面積和體積等方面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覺和對立體圖形的感性認識.
(2)使用易于辨認的卡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帶有顏色和圖形的卡牌,使學生更加自然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例如,可以使用顏色區分數字分類,如以黃色卡片代表減法前數字,綠色卡片代表減法后數字等.在操作中,學生可以背熟每一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從而更加容易地完成數學習題.此外,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帶圖形的卡牌,在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等運算中,使用卡牌代替數字,讓學生通過卡牌的形狀、顏色等特點暫時展示出運算過程,從而強化運算方式.
(3)使用提升興趣的玩具.小學生通常更喜歡與玩具打交道.因此,利用玩具制作可視化模型來探討數學問題是非常有用的教學手段.例如,利用木頭塊、積木、拼圖或者其他形狀的物體,學生通過操作能理解圖形、數字、分數等內容,從操作中逐漸成熟,從而掌握數學知識.
2.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引入
游戲化教學策略是指將游戲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智力解謎游戲或者其他角色扮演的游戲等方式,達到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的目的.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而且能夠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1)數字迷宮游戲.數字迷宮游戲是一種基于數學規則的益智大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解謎的過程中充分領會并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數字迷宮,將每個數字試著表示成另外兩個數字的和;然后,讓學生通過數字的相互加和、減和、乘和、除和,利用隱式計算打通所有道路,達到通關的目的.通過數字迷宮游戲,學生可以練習計算規則、關系運算和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字感知和推理思維能力.
(2)數字拼圖游戲.數字拼圖游戲可以教學生如何把數字拆分成性質相似的部分,讓學生感知數字的組成和還原規則,從而進行知識補充和拓展.例如,針對數字拆解,設計一些如何區分數字大小的游戲和操作,可以分別從形狀、顏色、數字、算式等角度對數字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數字組合,打造出有趣的數字拼合圖案.
(3)數字解題游戲.數學趣味游戲可以通過制作一些有趣的題目進行知識培養,例如,通過數字游戲模式分析一些數字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掌握一些快速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二)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
小學是教育領域最為關注的階段.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認知方面發展最快的階段.在學習數學時,小學生在認知水平上存在的差異較大,在學習習慣方面也會因人而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個性化教學策略,實現差異化教育.
學生認知水平差異性問題是小學階段教育方面需要關注的重點,主要表現在運用思維方式和策略方面存在的不同以及數學理解和演練方面的個體差異.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在研究某一數學概念時遇到困難,而且其認知水平差異也很大,教師應當通過個性化教學,使學生自發、自主地學習,盡量實現學生的認知差異化.
而在學習習慣的差異方面,首先,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方面的差異.因為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息息相關,如果一個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那么他的學習習慣可能也會很差,這時候教師不僅應該關注其習慣上的問題,還要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其學習.其次,學習效率與學習時間方面的差異.每名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時間都不相同,這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狀態和習慣來制訂不同的計劃和建議,以便讓每名學生都能夠實現目標.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采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例如,給不同學生準備不同難度的作業.許多學生在數學理解方面有較大困難,并且以前很少接觸到這些概念.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學生互相輔導的方式,讓每名學生都能夠獲得解題思路上的引導.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每名學生都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獨立思考能力是成功的決定因素之一.教師應該創造氛圍,鼓勵不同學生在思考、探索、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
(三)引導學生進行“手腦并用”的練習
當涉及小學數學知識時,教師通常采用直接講解的方式,希望通過口頭講解使學生掌握知識點.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忽略了人類學習知識的基本過程,即“手腦并用”的過程.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進行一些“手腦并用”的練習,以便在實踐中掌握數學知識.在實踐中,他們能夠更好地發現數學規律,理解數學應用,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可通過設計一些數學操作性比較強或者實際應用性較高的題目,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加深記憶,提高應用水平,這樣的教學能夠更好地推動小學生的數學學習.
教師可以設計比較實際的操作題目.例如,在學生熟練掌握加減乘除等基本計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在一定的時間內使用小白板進行挑戰賽,學生可以結合題意自主選擇如何計算,通過操作練習來掌握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是比較重要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際應用題目,讓小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例如,讓學生自主測量教室的長、寬、高,根據所測數據計算教室的面積和體積,這樣的題目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了實際應用經驗,還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化,采取有效的個性化教學策略,讓小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和有益.學生需要“手腦并用”,需要在實踐中掌握知識.通過實踐中的練習,小學生將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更好地掌握知識.
結 語
總而言之,生動化教學是一種注重學生參與、體驗和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如游戲、實驗、討論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動化教學能夠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和方法更加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此外,生動化教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運用生動化教學的思想和方法,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李萍.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如何開展興趣教學[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6):7-8.
[2]曹彬,金保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J].科普童話,2019(34):125.
[3]王秀丹.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65):96.
[4]江文艷.小學數學課堂生動化教學研究[J].新智慧,2019(20):99.
[5]高英蘭.巧用課件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9(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