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結合《汽車維護與保養》專業課程特點,以真實工作情境為導向,深入挖掘思政資源,在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融入正確的意識形態、思想理念、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思政元素,構建思政元素引導與專業知識傳授并重的教學設計框架,并在探索與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為其它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思政元素 教學設計 汽車維護與保養
在我國職業教育中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的目的旨在進一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精神,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得產業與教育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遴選優質企業,校企聯合在開展學徒制教學過程中,同時要根據課程特點充分挖掘各類課程,尤其是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借助多元化的育人載體將開放包容、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誠實守信、遵規守紀、工匠精神、職業規范、團隊合作、創新意識、終身學習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過程中,實現對學生品行、德行培養和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從而培養出既具有工匠精神,又具有愛國意識、遵規守紀意識、服務意識、創新精神和較高道德修養的“又紅又專”的高技能人才,為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和中華名族偉大復興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
1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現狀
1.1 課程教學目標
《汽車維護與保養》是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獲得汽車維護與保養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正確使用汽車維護作業中常用設備、工具、量具、儀器、儀表的能力,能獨立完成常規汽車維護和保養工作,為后續從事汽車維護與保養、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相關崗位打下基礎。
1.2 課程思政現狀
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和中國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社會、企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越來越高,筆者多次赴上汽車享家、奔馳利之星等合作企業開展深入調研并與企業相關人員開展了充分交流,獲知當前汽車服務企業比較重視員工(學生)具有遵規守紀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安全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環保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按時高效完成相關工作任務等品質。但長期以來,在學校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專業理論知識講授與專業技能培養為主,思政教育在課堂上體現較少。另一方面,當前大多專業教師課程思政意識不強,思政水平不高,對我國總體政治狀況把握不夠,不能及時、靈敏地捕捉和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資源,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企業師傅更是只注重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認為把積累的經驗傳承下去就可以了,忽略了對學生思想意識、政治意識的的正確培養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甚至一些專業教師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個人修養,不能身體力行、為人師表,口頭說教和自身行動相背離,嚴重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導致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專業課教師和企業師傅應該不斷嘗試在與專業相關科學史、行業發展史、專業和行業發展前景、行業內的勵志人物事跡、行業相關熱點新聞事件等方面挖掘、提煉思政元素,然后將思政點與課程內容自然銜接,達到課程教育與思政引導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
2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2.1 研究制定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綱
本課程內容直接與汽車服務企業的維護保養相關工作崗位對接,在學徒制教學背景下,首先遴選優質企業開展合作,共同組建課程思政融合創新研究團隊,以學徒制為導向重構本課程的項目任務、課程內容、挖掘出與以實際工作崗位和個人發展相吻合的思政元素,發揮黨員教師、技能大師、技術能手的模范、引領作用,強化以德育人、以技育才,強調意識形態、道德品質、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考核并重,制定《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綱,如表1所示。
2.2 在課程各教學環節中融入思政元素
2.2.1 課前
教師通過智慧職教、微信群等平臺發布項目任務和思政教學任務,學生利用手機、電腦通過查看學習任務清單、觀看相關視頻,知道本次教學的主要知識點、需要掌握的技能要求以及相關思政元素,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初步認識走入課堂,帶著問題聽課,讓學生有準備、有目的性的學習,提升課堂效率。
2.2.2 課中
真實工作情境下學徒制教學,根據課前發布的教學任務和思政任務,初步掌握學生的課前學習準備情況,采用知識育人和思政育人相結合的模式進行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傳授。比如在講解汽車轉向系統的維護與保養的時候,首先對轉向系統的作用、結構進行簡單的講解,引出轉向系統對汽車安全行駛的重要性,引入思政點:汽車轉向系統需要定期保養與調校,才能把握住正確的行車方向,不會跑偏,車輛才能安全到達想去的地方。車有方向,人生也有,每個人都要明確并不斷調整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系好遵紀守法的安全帶,才能到達我們人生理想的地方;在講解汽車車身美容與清潔內容時,通過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內部和外部保持清潔不僅可以使汽車清潔亮麗、光彩如新,還可以防止車漆劃傷、防腐蝕,增加漆面使用壽命,延長內飾的使用期,保持車內空氣清新、環境舒適,有助于避免細菌對人體的傷害,引入思政點:平時生活、工作中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良好的儀表、儀容,儀表整潔、端莊、大方既體現了一個人的精神風貌,也是自尊自愛的表現,儀表美還體現了一種認真嚴謹的作風,一份社會責任感和一種熱情、自信、向上的精神面貌。
2.2.3 課后
在學徒制現場教學過程中通過專業教師、企業師傅實操演示給學生傳授相關專業實踐技能,課后,學生真實參與企業真實車輛保養與維修工作任務,學生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項目實操,確保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真實工作情景中完成相關實操項目。在企業開展現場教學,面對的是真實的客戶和真實的服務項目,更容易讓學生直觀感受優質企業規范的運行、服務流程,更容易了解企業、行業最新技術,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培養遵紀守規、誠實守信、嚴謹規范的工匠精神。
2.3 優化考核方式,強化過程及思政教育效果考核
對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采取多維度多方位的考核方式。緊扣課程教學目標,提高過程考核分值,注重思政德育的過程及效果評價。不僅考察課前預習、上課表現、課堂分組實操、項目測試和職業素養,還包含課前測驗、課前線上的學習進度、出勤、學習態度、團隊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圖1、2所示)、課后技能提升和企業、客戶滿意度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價。讓學生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注重實踐、思考和職業素養提升。課程評價表(含思政目標達成度測評)如表2所示[3]。
3 結語
在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背景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創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同時也融入到《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教學之后,已經獲得初步成效,企業師傅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的“德育”顯化于實踐操作中;教師通過課堂授課,使學生的“德育”隱藏于理論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素養,還能把知識、技能傳授與價值觀的引領有機統一起來,課堂的出勤率、團隊協作能力、實操能力都有所提高,通過真實工作情境下專業教師和企業師傅的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了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安全意識、規范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環保意識大幅提高,實現了育人有溫度,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基金項目:2022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職教20條政策背景下高職院校開展精準崗位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22SJYB0777)。
參考文獻:
[1]涂杰,王仁群,毛青松.精準崗位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以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學院汽車專業群為例[J].內燃機與配件,2020(04)271.
[2]王孝如,馬幸榮.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探析[J] .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7)4-6.
[3] 秦詠梅. 汽修實訓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與實踐——以《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為例[J].時代汽車,2022(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