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軍 唐立 吳洪龍

【摘? 要】 立德樹人是學科教育教學遵循的根本,學科教育教學特別強調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具備系統思維能力,熟練掌握教材,以課程標準為基礎,合理設置教學單元,梳理單元教學的整體邏輯和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應構建整體教學架構,以解決真實的問題貫穿單元主題,領悟學科大概念。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質量和效果,確保課堂活動的連貫性和互動性,讓學生在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科思維能力,潛移默化地習得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單元整體教學
在日常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在學校學習了很多知識,但當他們面對真實世界中的問題時,卻難以合理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全面提升全體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意味著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再僅僅關注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加凸顯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一、基于核心素養走向單元整體設計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的關鍵。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育人的價值所在。學科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需要從系統化的角度來建構課程教學體系;需要從落實核心素養的根本要求去整合教學內容;需要把握單元整體設計的原則,梳理單元整體教學中是如何從學科大概念的核心知識體系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后習得核心素養。
(一)單元整體設計的原則
1. 內容系統化原則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是課程設計的綱領性要求,遵照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提煉學科大概念,挖掘概念群,梳理和構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通過“學科核心素養—標準內容要求—大概念—概念群—單元目標”分步落實,將學科核心素養融會在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
2. 活動項目化原則
項目式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整合現有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更符合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進行單元設計時要以學生為本,通過真實問題的項目設計,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進行系統化的學習,通過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不斷發現問題,不斷總結,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學科思維,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 評價多元化原則
在項目學習活動中,依據課標(學業質量水平)要求,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的每一個學習活動中,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可以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厘清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大概念的內涵和核心知識
信息技術學科大概念是計算機科學最基礎、最關鍵的概念,也是課程內容的核心。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大概念包括數據、算法、信息系統和信息社會四個核心要素。在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必修1“數據與計算”這門課程主要聚焦于數據和算法,必修2“信息系統與社會”這門課程主要聚焦于信息系統和信息社會。這四個核心要素相輔相成,在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某個現實問題時,可以利用基于數據的算法來構建或應用信息系統,以服務于信息社會。
教師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依照課標和教材的要求,在必修模塊部分,可以根據數據、算法、信息系統和信息社會這四個學科大概念的內涵和核心知識來指導教學。這些學科大概念可以作為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礎,為教學提供參考依據(詳情見表1)。
二、聚焦學科大概念落實單元整體設計
(一)基于目標合理地選擇單元整體教學的單元設計形態
一般來說,大概念統領的單元整體教學策略通常以單元為單位,這個單元可以是教材中的一個自然單元,也可以是基于教學目標重新構建的新單元。此外,還可以通過整合教材中的幾個自然單元形成一個大單元,也可以是自行設計的專題單元。根據教學需要,基于目標、合理選擇單元設計的形態,圍繞素養目標,做好單元規劃。
(二)依照課標與核心素養確定單元學習目標
回顧課程改革的歷程,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即從雙基目標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立足課標、理解教材和貼近學情,是確定單元學習目標的三個關鍵要素。通過深入分析課標,教師可以明確單元學習目標的具體要求,確保教學與課標緊密相連;理解教材則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把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安排,從而更好地確定單元學習目標;貼近學情則是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確定學習目標,使教學目標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好地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立足課標、理解教材、貼近學情是確定單元學習目標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只有充分考慮這三個要素,融入單元整體教學中才能制訂出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單元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
(三)依據單元目標確定單元學習內容
單元學習目標確定后,根據課程標準中的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標、內容要求、學業質量等要求來確定單元學習內容,使單元學習內容緊扣單元學習目標。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學生的學習內容符合課標要求,并能夠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具體而言,需要聚焦教材中的單元所涉及的大觀念、大問題、大任務等,從中提取學科大概念,并將其轉化為單元核心問題。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習目標,結合真實情境問題分解核心問題的子問題,根據子問題設計具體的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學什么、學生怎么學以及學生學到什么程度等具體的學習活動。
(四)采用多元化的單元整體評價設計
在學習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學業質量水平來設計評價,主要是在目標指引下進行評價任務構建,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方法,其關注重點是學生在參與項目活動中完成項目具體任務的過程中的各方面表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目標的達成度。這種評價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
目標導引下的評價任務,一是要明確學生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是具體、可衡量的,以便在評價過程中進行評估。二是根據學習目標,設計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任務。任務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并展示用學科知識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科思維水平。三是為了確保評價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要制訂一套評價量規。評價量規應該明確指出哪些表現和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同時,評價量規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四是在評價過程中,及時向學生提供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反饋應該具體、明確,指出學生在任務中的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鼓勵學生根據反饋進行自我調整和提高。五是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針對學生在某個領域的薄弱環節,可以提供更多的練習和支持。六是目標導引下的評價任務設計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完善任務和評價量規,以確保學生能夠持續地提高和發展。目標導引下的評價任務設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通過明確學習目標、設計有趣的任務、制訂評價量規、提供及時的反饋以及調整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幫助他們實現更好的發展。
(五)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的過程設計
課標的學業質量水平是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依據,為學生學到什么程度較好給出了參照,課標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為學科教學、學生學習結果評價指明了方向。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融合教、學、評的一種教學模式,終極目標就是要實現教、學、評的統一。
一方面,在單元教學中強調學生知識理解、技能掌握以及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和全方位的評價,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吻合,讓學生完全體驗知識的內化過程,給教、學、評的協調統一提供了更具有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是密切關聯的,教師的教學活動依賴于學生的學習經歷。課程學習中的教、學、評一體化是連續性很強的學習過程,要貼近學情來設計學習活動進而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是學習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因素。單元整體教學實際上是深度融合教、學、評的一致性,推動學習目標和學習活動以及學習評價任務成為一個整體,保持內在的一致性。
教、學、評要保持一致性,要立足課標、理解教材、貼近學情,抓住信息技術學科的大概念,善于將教學內容合理融合,研究主題、單元和課時的學科知識以及核心素養在教學活動中怎樣潛移默化地達成,來確定單元的教學目標,并將其有效融入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全方位的把握和理解。因此,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的過程設計,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 確定合理清晰的目標
指引教學方向和確保教學質量的核心在于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以課程標準作為基準,準確解讀教材內容并靈活運用教材的同時,深刻掌握學生的認知特性,分析信息技術知識和核心素養的主要特征,通過全面系統的整合方法來設定單元的學習目標。
2. 將學習目標轉變為評價任務
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基于學習目標來開展的,因此,在評價任務設計之前,教師必須以生為本,嚴謹審查目標的科學性和適當性,保證評價的有用性和精確性。教師還需要合理地分解目標,并制訂符合教、學、評的一致性的評價任務。
3. 合理規劃學習活動
構建邏輯合理、思路清晰的單元學習目標以及符合教、學、評一致性的評價任務,為科學合理的學習活動設計指明了方向。教師按照單元學習目標,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系統化的梳理,貼近學情規劃單元整體教學課時,以單元目標的實現為目標,匹配學生學習經驗和學情進行單元學習活動的規劃和設計,在項目式學習中分步實施、穩步推進。
三、結語
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的實施,給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教學帶來全新的挑戰,為了應對挑戰盡快適應教學,教師需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提煉學科大概念,梳理學科核心知識形成概念群,在單元整體教學中以大主題、大任務為引領,在項目式學習中突破核心問題,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任友群,黃榮懷.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 李鋒,程亮,王吉慶. 面向學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單元設計與實現[J]. 課程·教材·教法,2021,41(10):114-119.
[3] 蘭穎.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信息技術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以“數據處理與應用”大單元為例[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3(20):39-42.
[4] 金婧. 以大概念引領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加工[J]. 江蘇教育,2022(4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