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階段,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時間較短。如何在短時間內激活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化學學習中,是每一個化學教師應重點思考的問題。教師也應思考如何通過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以化學實驗為依托,分別從激活興趣、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三個角度入手,分析如何有效實現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科學素養
作者簡介:裴元(1985—),男,江蘇省淮陰中學教育集團清河開明中學。
科學素養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分別是了解科學知識、知曉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產生的影響。在化學學科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化學知識、掌握化學實驗的研究過程與方法、意識到化學能夠對社會和個人產生影響。基于此,筆者借助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旨在幫助學生夯實化學知識基礎、熟練運用化學研究方法。
一、依托實驗,激發興趣,奠定培養科學素養的基礎
(一)動畫展示
部分教室已經安裝電子黑板,教師能夠借助電子黑板為學生生動地演示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這對剛剛接觸化學知識的學生有重要的啟發意義,能夠切實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1]。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應合理利用電子黑板,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奠定培養科學素養的基礎。
以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1章第2節“化學研究些什么”為例。在學習此課知識時,學生需要了解以下內容,分別是“物質的變化與性質”“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用途與制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借助電子黑板展示動畫視頻,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
筆者從蠟燭燃燒入手,引導學生思考。筆者提問學生:“請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思考,蠟燭在燃燒前、燃燒中、燃燒后有哪些變化?”學生的回答較為籠統。顯然,學生對蠟燭燃燒的現象沒有足夠的觀察。對此,筆者展示動畫視頻。在視頻中,蠟燭被點燃后,火苗逐漸由小變大,火焰層次逐漸清晰,時而會產生黑煙,隨著蠟燭主體的燃燒,火焰被逐漸拉長。學生在觀看動畫視頻的同時會思考:蠟燭燃燒與化學學習有怎樣的關系呢?這時,筆者便將學生的注意力由動畫轉移到課堂,為學生分析蠟燭燃燒時是如何進行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如蠟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與水,這是化學變化;固態的蠟燭熔化為液態,這是物理變化。在完成上述知識分享后,筆者繼續為學生播放關于“粗略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方法”的實驗視頻。視頻中,學生將點燃的紅磷迅速放置到集氣瓶中,并塞緊瓶口,而后用導管連接集氣瓶和裝有一定量水的燒杯。在紅磷進行充分燃燒后,打開導管上的彈簧夾,只見密封瓶內水面上升了。這一實驗主要說明紅磷燃燒對氧氣的消耗,造成瓶內氣體體積減小,進而使得壓強減小,因此,當彈簧夾打開時,燒杯中的水便流進密封瓶中。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筆者展示化學實驗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化學實驗的過程。這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奠定基礎。
(二)實際操作
教師可以采取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的方式,讓學生親自嘗試接觸化學實驗,以此達到鞏固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2]。在此階段,教師可以選擇操作簡單的化學實驗供學生練習,這樣既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化學實驗的樂趣,也能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
以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2章第1節“性質活潑的氧氣”為例。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氧氣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兩部分內容。其中,物理性質主要是氧氣的外在,如顏色、狀態、氣味、水溶性等,而化學性質則需要借助實驗進行探索。筆者指導學生開展“木條實驗”。實驗內容是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木條是否會燃燒。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親自進行實驗操作,他們會存在緊張、不知如何操作實驗的情況。筆者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在實驗中,學生會發現當帶有火星的木條放置在集氣瓶中時,能夠復燃。接著,筆者引導學生按照實驗步驟,開展硫分別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并讓學生觀察硫在燃燒后產生了怎樣的化學現象。學生可以發現,在空氣中燃燒的硫,火焰的顏色為淡藍色,而在氧氣中燃燒的硫,火焰是明亮的藍紫色,并且放出一定的熱量。
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體驗,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深層次地學習化學實驗知識,實現培養科學素養的目的。
二、依托實驗,自主思考,搭建培養科學素養的橋梁
(一)課前預習
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思考中,不斷提升科學素養。基于此,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便可借助課前預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了解化學知識、思考化學知識。
以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2章第2節“奇妙的二氧化碳”為例。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學生需要知曉以下知識內容:第一,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循環的知識,知曉溫室效應及其存在的危害,樹立“低碳生活”的意識;第二,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其三態轉化;第三,掌握二氧化碳的部分化學性質;第四,了解判斷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的方法。基于此,筆者為學生布置化學預習作業,其中包括基礎知識預習與實驗預習兩部分內容。在基礎知識部分,學生需要根據對教材的梳理,補全缺失的重點內容,從而掌握有關二氧化碳的基礎知識。在化學實驗部分,學生需要預習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對此,學生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填寫實驗流程與現象等內容。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對化學基礎知識、化學實驗等內容形成初步的認知;同時,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預習對自身學習、思考的作用,這對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習慣有重要意義。
(二)實驗問題
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教師一方面應引導學生思考實驗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應引導學生基于實驗提出自己的疑問與見解[3]。這樣,學生才能有效掌握實驗內容,并逐漸樹立正確的實驗態度。
以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2章基礎實驗1“氧氣的制取與性質”為例。在開展實驗教學時,筆者根據實驗的進程,對學生進行實時提問;學生需要做到及時思考、自主思考。在實驗開始前,筆者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根據實驗進行分析,此次實驗用到哪些藥品與器材?”此問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實驗知識基礎是否牢固。學生可以說出使用的藥品與器材,如高錳酸鉀、水、木炭、細鐵絲、蠟燭、澄清的石灰水、酒精燈、試管、集氣瓶、單孔橡皮塞、導管等。接著,筆者提問學生:“實驗需要做到哪七點?”學生根據教材回答:“查、裝、定、點、收、離、熄。”在組裝實驗器具時,筆者繼續提出學生在實驗中的常見問題:“在對試管中的高錳酸鉀進行加熱時,試管口是向上傾斜,還是向下傾斜?在常規操作中,為什么要在試管口處放置一團棉花?在收集氧氣時,為什么需要將導管插入集氣瓶底部?在實驗結束后,是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動導管,還是先移動導管再熄滅酒精燈?”上述問題是學生在實驗操作時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問題。分析上述問題的過程,是學生逐漸深入掌握實驗重點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應重視對實驗問題的整理,同時重視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回答。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實驗態度,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依托實驗,合作探究,提升培養科學素養的成效
(一)協同實驗
協同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同學共同完成的化學實驗。協同實驗意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基于此,在教學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實驗要點與實驗注意事項。
以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4章基礎實驗3 “物質燃燒的條件”為例。在此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強化對燃燒條件的認知,進一步理解滅火原理,并借助實驗增強合作意識、樹立綠色化學理念。在筆者的幫助下,學生分小組準備好白磷、紅磷、薄銅片、熱水、燒杯等實驗藥品和儀器。在協同實驗中,學生發現銅片上的白磷在燃燒,紅磷沒有變化,放置在熱水中的白磷也沒有燃燒。這時,筆者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討論物品燃燒需要滿足的三個條件。通過小組探究,學生認識到物品燃燒的三個條件為物品本身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接著,筆者再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學生發現,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滿足了三個燃燒條件;紅磷沒有燃燒,是溫度尚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是未與氧氣進行接觸。筆者提出問題:“如果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燒,應采取怎樣的措施?”學生根據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后回答:“向水中通入氧氣即可。”
在上述協同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按照實驗流程進行思考、探究,且小組中的每名學生都能夠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可見,協同實驗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成效。
(二)探究實驗
探究實驗是指學生按照實驗步驟,獨立自主地完成化學實驗。探究實驗意在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4]。在探究實驗中,由于學生需要獨立操作實驗,因此,教師可以選擇難度較低的實驗供學生探究。這樣可以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同時,充分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以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5章基礎實驗4 “常見金屬的性質”為例。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這部分知識時,學生需要完成“判斷Mg、Zn、Fe、Cu 的活動性”的實驗。在實驗中,學生采取對比的方式進行操作。如在A組實驗中,學生分別向試管中放入鎂條、鋅粒、鐵釘、銅絲四種物質,而后再分別加入稀鹽酸,并觀察四種物質的反應;在B組實驗中,學生同樣向試管中加入上述四種物質,而這次加入的溶液是稀硫酸。學生發現,在稀鹽酸溶液中,鎂條反應的速度最快,氣泡持續不斷地冒出,鋅粒的反應速度比鎂條慢,氣泡的產生速度也慢于鎂條;鐵釘發生反應的速度最慢,銅絲則沒有任何反應。學生同樣記錄下在稀硫酸溶液中四種物質的反應情況,并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探究實驗,學生可以知曉四種常見金屬物質的活動性順序。
在上述探究實驗中,學生需要仔細觀察每種金屬的反應情況,并記錄下相應的反應現象,而后再根據反應現象分析金屬的活動性。這既考驗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也考驗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提升的必由之路。
結語
在開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能夠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樹立科學探究的意識;另一方面,能夠切實鍛煉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綜上所述,教師應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胡曉梅.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策略初探[J].學周刊,2023(3):73-75.
[2]唐愛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17):128-130.
[3]王宏泰.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20(38):3-4.
[4]李學明.淺談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智力,2020(2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