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于洪梅 孫明哲 吳威 李雪璨
摘要: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國家重視。推進“中高本”一體化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推進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重大決策?;诖?,文章以高職教育中的食品類專業為例,探討食品類專業“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路徑,包括目標確定、課程設置、標準制定、校企合作、校校聯合、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創新舉措,以推動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改進,更好地滿足行業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職業教育;食品類專業;“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路徑;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C96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3-0053-04
基金項目:全國食品產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23年度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食品類專業‘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路徑研究”(課題編號:SHK2023094);吉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研究項目“高職院校通識選修課與美育教育互通互融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23ZCZ046)
職業教育中的“中高本”一體化是指中等職業教育、??茖哟温殬I教育及本科職業教育三個教育層次的銜接,各層次之間的連通或承接,旨在使學習者能更加順暢地、無重復地,從低一層次向高一層次過渡[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一體化設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各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方案銜接,支持在培養周期長、技能要求高的專業領域實施長學制培養?!备呗氃盒=ⅰ爸懈弑尽币惑w化人才培養模式,對于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素質提高具有積極意義。而職業教育的食品類專業應用一體化培養模式,可有效培養更多優秀的食品行業人才。
“教學評”一體化的核心是逆向教學設計,其教學設計思想方法是教學從終點,也就是學生預期的學習目標或學習成果開始[2]。因此,高職院校在應用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時,要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一體化教學活動。
1.扎實的食品專業理論知識
學生應獲得扎實的食品科學和技術知識,包括食品成分、加工工藝、食品安全、品質控制、食品法規等方面的知識。學生應該能夠理解和運用最新的食品研究成果與技術進展。
2.熟練的食品相關實際操作技能
學生應具備食品生產和加工的實際操作技能,包括食品制備、加工、包裝、儲存和運輸等。學生應能夠操作現代食品生產設備和工具,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
3.創新研發的意識和能力
創新與研發是食品類專業學生必備的關鍵素質,因為食品行業不斷演進,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口味不斷變化,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和提高產品質量。學生應具備新產品開發的能力,需要深入了解不同食品成分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優化產品的味道、質地和營養價值,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創新和研發通常需要團隊合作,學生應具備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成員協作的能力,以集思廣益,推動創新項目的成功。
4.良好的職業道德
良好的職業道德對于從事任何職業都至關重要,特別是在食品行業這樣與公眾健康和安全直接相關的領域。食品專業的人才應將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標準和法規,確保生產的食品符合最高標準,以保護消費者的健康。食品專業人才從事食品行業應秉持誠實和透明的職業道德原則,也應秉持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環境影響。食品專業人才還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在學校學習和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適應行業的不斷變化和創新。
“中高本”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素質培養目標可根據具體的學生情況分層確定,并按照具體的素質目標模塊確定各階段的具體目標內容。
食品專業應用“中高本”一體化教學模式應做好教學內容的建設,并做好“中高本”一體化的銜接準備。教材內容應體現中、高、本的貫通合作。
1.中職階段
學生應學習食品科學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包括化學、生物學、微生物學和食品化學等,以理解食品的組成和特性。學生應熟悉食品制備和加工的基本原理與技巧,包括食品加工設備的操作、食材處理、烹飪技巧等。學生應接受食品安全和衛生方面的培訓,了解食品安全標準、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以及食品衛生實踐。學生應了解基本的營養學原理,包括食品中的營養成分、飲食的健康影響以及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
2.高職階段
高職階段教學內容是在中職階段的基礎上的繼續深化,學生應深入學習食品工程和生產工藝的高階知識,包括工藝流程設計、食品生產設備的操作與維護、生產線管理等。學生應進一步學習食品成分的化學特性和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組成和特性,并能夠進行更高層次的食品分析。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研發能力,以使其適應市場需求和競爭壓力。
3.本科階段
學生應深入學習更高層次的食品科學知識,進行食品工程、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化學和食品工藝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學生應深入了解更高層次的食品分析技術,包括質譜分析、分子生物學技術等,以進行更精確的食品分析和檢測。學生應學習食品企業管理的原則,包括市場戰略、財務規劃等。高校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層次化,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冗余。
實施“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要求學校建設標準化課程體系,以確保學生在中職、高職和本科階段都能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培養高素質的食品專業人才[3]。學校培養食品專業人才應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在中、高、本階段統一采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課程形式,以保證學生既掌握理論知識又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為他們日后在食品行業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應按照不同的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質,將課程體系劃分為不同層次,包括通用基礎能力、崗位基礎能力以及崗位核心能力。
制定食品類專業“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路徑的課程標準是確保學生在不同階段都能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的關鍵步驟。制定課程標準的目的和目標,主要是滿足食品行業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確保畢業生具備必要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學校應積極邀請行業企業專家、教學專家對課程標準進行修訂,以確保課程標準的實用性和適應性,使各個學科都有相應的課程標準。相關部門應對課程標準進行定期審查和更新,以確保其與食品行業的發展和需求保持一致。學校要圍繞課程標準規范課程設計流程,由任課教師申請,教研室、教學單位、教務處初審和終審,最終明確課程規劃[4]。
加強校企合作可以促進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實踐經驗積累,提高他們在食品行業就業的競爭力。學校應與食品行業的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合作的目標、范圍、責任和權益分配等方面的內容,確保合作順利進行。學??梢耘c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在企業進行實習和實訓的機會,幫助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開展項目,例如研發新產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或改進生產流程,要求學生參與到項目工作中,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學校可以邀請食品行業的專業人士來擔任兼職教師或開展講座,以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趨勢一致,并提供實際經驗的指導。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指導和就業機會。在校企雙方的合作中,應確保知識產權的權益明確,包括專利、商業機密等,以防止潛在的糾紛。校企雙方可共建實訓基地,便于學生和企業員工的交流與合作。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決定投入資源,包括實驗室設備、食品加工設備、培訓材料等,確?;鼐邆渥銐虻馁Y源,以支持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培訓需求。學校要根據食品行業的實際需求,制訂與實訓基地相關的課程計劃,應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以使學生獲得全面的培訓。學??膳c食品行業協會、政府部門等合作,推廣實訓基地,吸引更多的學生和企業參與合作。
“中高本”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需要中、高、本等學校相應專業的融會貫通,需要建立明確的課程體系和教育合作機制,以確保學生在不同階段之間平穩過渡,有序協同發展。不同層次的學校應共同制定并實施一致的課程體系,確保學生在不同學校之間的學分轉換和課程對接更加順暢,包括食品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選修課程和實踐課程的統一規劃。學??芍贫▽W分互認和轉移政策,使學生能夠在不同層次的學校之間無縫轉移學分,這有助于學生在“中高本”一體化教學模式下靈活選擇學校[5]。不同層次的學校可以共享教師資源,允許教師跨校授課或提供在線教育,這有利于確保教學質量的一致性,減少學生資源較差等問題。學校要推動跨校合作項目的開展,如研究項目、創新競賽和社會實踐等,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際能力的發展。學校要共同建立跨校的評估機制,監測學生的學術進展和綜合素養,以確保質量的一致性。
為促進不同層次學校之間的深入交流,學??删褪称奉悓I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成立教育合作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教育政策、課程設計、資源共享等事宜,確??鐚W校合作的達成。學??梢越⒐蚕斫逃Y源的平臺,如在線課程庫、教材共享平臺等,以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彌補各層次學校之間的差距。不同級別的學校之間可就一體化教學模式定期舉辦跨校的教育研討會和培訓活動,讓一線教師們、專家們分享經驗、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
“中高本”一體化的教學中,學校應建立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合理設計評價標準及相關的細則,使整個教學評價能夠達成教學評的一致性[6]。
1.選擇評價方法
各學段的學校應選擇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以確保全面評估學生的學術表現和實踐技能。考試是常見的評價方法之一,可以測試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于食品類專業,期中和期末考試可以涵蓋食品科學、食品安全、食品工程等領域的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撰寫研究論文或學術報告,以展示他們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學生可以選擇與食品類專業相關的主題,如新產品開發、食品質量控制或食品營養研究等。針對食品類的實驗學習,學生可以撰寫實驗報告,詳細描述實驗設計、數據收集和分析過程,以及得出的結論等。教師可根據實驗報告對學生展開評價。學生可以參與項目工作,如食品加工項目、食品品牌設計或食品創新項目,他們的項目成果可以作為評估的一部分,用來評價實踐技能和創造性思維。對于職業教育,實際技能培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實際實訓成果來展示他們在食品生產、食品安全管理或食品營銷等領域的技能和實際經驗。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學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在食品類專業的學習中得到全面培養,提高他們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2.制定評價標準
學校和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來評價教學質量,制定評價標準。制定評價標準時,應考慮到學生所需展示的特定技能。除了以教學目標為評價標準外,還可基于行業標準、職業能力要求、學科標準或國家教育標準等來制定。例如,在食品安全課程中,可以參考國家食品安全法規來確定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應該清晰、可測量和可衡量,以便能夠準確評估學生的表現。評價標準應具備明確的標準項和標準級別,以幫助評估者明確何為優秀、良好、合格或需要改進。每個評價標準應該與相應的評估方法相關聯,評價標準應該能夠適應不同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多層次的評價標準可以幫助教育者更準確地評估學生的能力,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以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技能水平。
3.明確評價指標
明確的評價指標是用于衡量學生在特定領域或任務中表現的具體標準或標志,評價指標應是具體、可測量和可衡量的,以便評估者能夠明確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評價指標模塊可為學術論文、項目報告、實驗報告、口頭報告、實際技能表現等。針對每項評價指標模塊,學校應明確具體的評價指標。以實際技能表現為例,具體的評級指標為:學生是否能夠正確執行特定的實際任務,如食品加工、實驗操作等;學生是否遵守安全規定和操作規程;學生是否能夠應對實際問題和挑戰,采取適當的行動;學生的實際操作結果是否符合質量標準等。明確的評價指標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具有針對性和客觀性,也可用于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改進自身的表現。
4.確定評價主體
教師是課程評價的主體之一,負責設計課程評價任務、制定評價標準和評分體系,收集和分析學生的評估數據,然后提供反饋和成績。食品類專業,行業專家可以作為評價主體之一,參與課程評價,以確保課程內容和標準與實際行業需求相符。學生要在評價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積極參與自我評估、課程反饋和課程改進的過程,以促使教師更好地滿足大家的需求。企業也應參與課程評價,以促使職業教學能夠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多樣化的評價主體可確保課程評價的多樣性和客觀性,收集多維度的反饋和評估數據,從而更好地了解課程的質量,滿足學生的需求,確保食品類專業“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推進。學校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評價體系應根據中、高、本不同學段的培養目標來確定,以符合學生的實際學情。
綜上所述,食品類專業的“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課程體系為基礎,明確培養人才的素質,旨在培養適應食品行業需求的多才多藝的專業人才。實行“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核心是注重教學內容的銜接,依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建設課程體系,制定課程標準。作為職業教育的種類,食品類專業還應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應用“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加強校與校之間的聯合,使人才一體化培養具有系統性、連續性、完整性。應用“中高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要注重教學的適應性,結合各學段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標準,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食品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溫秀紅.中、高、本銜接的教學模式及課程體系建設[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07):53-54+58.
[2]徐騫,周麗娜,沈南山.“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方法與案例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2023,30(22):15-17.
[3]任昭,李會榮,李俊濤.“中高本”貫通視域下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開發探究[J].陜西教育,2023(08):71-73.
[4]曹昌仁.基于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以“數控銑加工”一體化課程為例[J].信息系統工程,2023(11):149-152.
[5]張開江,苗興國.現代職教體系下中高本人才貫通培養路徑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36(06):81-97.
[6]郝淑卿.在教學評一體化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J].試題與研究, 2023(35):55-57.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alent Training Path for Food Majors with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iu Jia, Yu Hongmei, Sun Mingzhe, Wu Wei, Li Xuecan
(Chang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33,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tructure,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country.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is a major decision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hina’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takes the food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talent cultivation path of "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in the food major category, including innovative measures in goal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standard formul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 school collabor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food majors,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food related majors; integr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and undergraduateeducation;talentdevelopment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