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與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是國際的通用語言,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閱讀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習活動觀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設計富有啟發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和建構知識。這為中小學英語教師實施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也為解決當前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本研究探討學習活動觀下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在學習活動觀下解決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對策,致力于構建科學合理、易于操作的閱讀教學策略體系,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閱讀速度、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學習活動觀;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作者簡介:劉雯靜,湯陰縣教育發展中心(湯陰縣教育教研中心)。
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工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有序推進,對中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等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倡導通過學習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新課標為學習活動觀下英語閱讀教學對策研究提供了政策導向和理論依據。當前,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方面,學生在閱讀速度、閱讀效率、閱讀習慣和策略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教師在閱讀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利用以及對學生閱讀需求的關注等方面需加以優化。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開展對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習活動觀倡導實踐活動為載體來建構知識和能力,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為教師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學習活動觀概述
學習活動觀強調學習、應用、創新全流程的銜接與循環,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重要補充和發展。學習活動中,每個步驟涉及不同類型的技能,形成了閉環循環,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
學習活動觀的理論基礎是活動理論,該理論認為活動是學習主體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橋梁,是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形式。在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教師需要設計一系列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開展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活動,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教師需深入理解學習活動觀的內涵和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靈活應用這一理念。
二、學習活動觀下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學生缺乏參與感和自我探索的機會,難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時,會對英語閱讀失去興趣,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的學生難以投入閱讀活動中,導致閱讀能力停滯不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大多依賴教師,缺乏自我規劃、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的能力,難以在課后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和閱讀訓練。
(二)閱讀材料單一,教學方法僵化
學生的英語閱讀材料主要是課本和教輔資料,內容有限、形式單一,缺乏多樣化的閱讀材料,不僅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時,教師采用講授式教學法,注重對語法和詞匯的講解,而忽視了對閱讀策略和技巧的傳授,使得教學過程枯燥乏味。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對閱讀材料文化背景的介紹和相關情境的創設。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學生難以理解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由于缺乏相關情境的創設,學生無法沉浸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進行閱讀實踐。
(三)閱讀習慣不佳,閱讀策略缺乏
許多學生習慣出聲閱讀或無聲地動嘴唇閱讀,這樣會顯著降低閱讀速度,因為正常默讀速度幾乎比出聲朗讀快兩倍以上。同時,嘴唇的活動影響眼睛的掃視速度,降低閱讀效率。部分學生習慣于用手指、鉛筆或尺子等指著文字進行閱讀,這種機械的閱讀方式會減慢閱讀速度,并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無法專注于文章的整體內容。
一些學生讀完一個句子或段落后會回過頭去重復閱讀,這會嚴重影響閱讀速度,并使學生忽視對文章整體意義的理解。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從而影響閱讀進程。學生在閱讀時遇到生詞或難句,過分依賴翻譯軟件或查詞典,而不是通過上下文推斷詞義或理解句意,這樣會影響閱讀的連貫性。
(四)教師能力不足,教學資源匱乏
隨著英語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教師由于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和持續的學習,其教學能力難以適應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需要,存在閱讀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閱讀困難的識別和解決能力不足等。當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熟練,教學時只會運用課件,不會應用其他先進技術,從而降低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學校由于資金短缺或其他原因,缺乏必要的教學設施(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導致學生的閱讀資源不足、閱讀環境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此外,優秀的英語教師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保障。在一些學校,由于英語教師數量不足或素質不高,閱讀教學難以有效實施,不僅影響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而且制約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學習活動觀下解決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首要步驟是明確教學目標。詞匯和語法方面,明確學生在不同年級應掌握的詞匯量、基本語法結構,確保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和運用所學詞匯和語法進行閱讀。閱讀理解方面,設定具體的閱讀理解目標,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細節信息、推斷作者意圖等,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樣批判性思維方面,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批判性思考,分析文章中的觀點、論據,形成自己的見解。創新思維方面,讓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的能力??缥幕涣鞣矫妫寣W生閱讀英文原版書籍、文章等,引導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培養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語言能力方面,一是強化閱讀訓練。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準確度和理解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分級閱讀材料,確保閱讀材料的趣味性和適切性。二是加強詞匯與語法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對詞匯和語法的積累與應用,通過情境模擬、例句分析等方式加深學生對詞匯和語法的理解。思維品質方面,一是開展問題導向的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分析文章中的信息,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二是開展討論與辯論。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辯論活動,就文章中的觀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促進學生思維碰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文化意識方面,一是融入文化元素。在閱讀材料中融入豐富的文化元素,如節日、習俗、歷史等,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不同文化的特點和價值。二是跨文化比較。通過對比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點,引導學生形成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增強文化自信。
(二)豐富閱讀材料與教學資源
多樣化的閱讀材料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動力。當發現閱讀材料與自己的生活、興趣或未來規劃緊密相關時,學生會積極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閱讀和學習。在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入不同主題、不同難度、不同形式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接觸多學科知識和更多的文化背景,從而拓寬閱讀視野和知識面。豐富的閱讀材料能夠引導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詞匯、句型和篇章結構,提高他們的詞匯量、語法掌握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材料,逐漸學會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和方法。
為了豐富閱讀材料與教學資源,學??筛鶕W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組織教師團隊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可以包括英文故事、科普文章、新聞報道、詩歌散文等多種類型的閱讀材料,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需求。除了課本和校本教材外,學校還可以積極引入課外閱讀資源,如英文原版書籍、英文繪本、英文雜志、在線閱讀平臺等。這些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選擇,有助于學生拓寬閱讀視野和提高閱讀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線教學平臺等信息技術手段來豐富閱讀教學資源。例如,通過播放英文原聲視頻、音頻材料或展示電子圖書等方式,為學生營造更加生動、直觀的閱讀環境。學??啥ㄆ谂e辦英語閱讀比賽、朗讀比賽、讀書分享會等閱讀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閱讀成果的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此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教師可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系冊等方式與家長保持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并鼓勵家長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和支持。
(三)優化教學方法與閱讀策略
教師應立足中小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與認知習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方法一,分層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將學生分組,實施差異化教學。針對基礎較弱的學生,注重基礎詞匯和句型的鞏固;針對水平較高的學生,則提供更具挑戰性的閱讀材料,以促進其語言能力的提升。方法二,情境教學。教師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英語。例如,在教授購物對話時,創設市場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練習英語表達。方法三,游戲化學習。教師利用游戲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英語閱讀轉化為有趣的游戲活動。如設置詞匯接龍、閱讀理解闖關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
教師應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立足學生主體優化閱讀策略。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制訂學習計劃,以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閱讀等活動,以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共同提高英語水平。
(四)提升教師能力與綜合素養
教師應不斷更新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了解最新的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教師可通過閱讀學術論文、參加教學研討會、參與專業培訓等方式,掌握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和技巧。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英語專業知識,包括語法、詞匯、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關注英語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改革動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師應定期對自己的閱讀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評估,總結教學中的經驗和教訓,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教師應積極參與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分享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此外,教師應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以豐富教學手段和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綜上所述,學習活動觀指明了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全新路徑。針對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從明確教學目標和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豐富閱讀材料與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方法與閱讀策略以及提升教師能力與綜合素養等方面入手,將問題加以解決。在學習活動觀下實施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馮.英語學習活動觀下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三峽學院,2024.
[2]潘志琴.英語學習活動觀下中小學閱讀教學的差異和啟示[J].小學教學設計,2023(21):53-57.
[3]李倩.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以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大賽閱讀文本為例[J].校園英語,2021(33):125-126.
[4]朱曉敏.淺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4(3):185-190.
[5]牟媛媛,韓莉麗.單元整體視域下與主教材融合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究:以《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The New Teacher為例[J].英語教師,2024(18):1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