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的重要性愈發顯著。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時期,小學英語教學方法與成效備受矚目。教師可以將繪本融合閱讀,使其成為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語言能力的“高效杠桿”。精心挑選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且貼近現實生活的繪本,結合生動的圖畫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構建概念圖示,教師能夠營造出一個輕松又富有吸引力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助其積累閱讀經驗,進而有效提升閱讀能力。本文將對這一“高效杠桿”的運作機制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概念圖示;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解析
作者簡介:沈潔,蘇州市吳中區藏書實驗小學。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概念圖示作為一種直觀且高效的教學工具,正逐漸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教師將復雜的信息以圖形化的方式呈現,能夠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所學知識,把握教材內容的結構與邏輯關系。這種視覺化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繪本、概念圖示,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掌握知識,并加深理解和記憶,從而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取得更加顯著的進步。
一、精心選擇合適的繪本與圖示類型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精心選擇合適的繪本與圖示類型極為重要。在選擇繪本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興趣點,確保繪本內容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且便于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繪本的語言難度要適中,能夠挑戰學生的語言能力又不至于使其感到過于困難而失去信心。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繪本內容,教師應根據繪本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匹配的圖示。不同類型的圖示各有其優勢,能夠幫助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記憶繪本內容。精心選擇的圖示與繪本內容完美融合,可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支架,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水平。
比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7 “Happy Birthday!”時,在初步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興趣、愛好,選擇The Birthday Surprise這一繪本進行融合閱讀教學。該繪本講述了Grace的爸爸媽媽為她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生日驚喜——他們設計了一個充滿趣味的方式,Grace需要跟著繩子一步步前行,最終找到隱藏的生日禮物。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生日”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梳理繪本中的關鍵信息和詞匯,如“birthday surprise”(生日驚喜)、“rope”(繩子)、“clue”(線索)、“gift”(禮物)等,幫助學生鞏固和記憶這些重要的語言點。如此可以將繪本與教材內容有效結合,借助圖示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水平,讓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且富有成效。
二、利用概念圖示進行繪本閱讀梳理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繪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再配合圖示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與質量。思維導圖、流程圖或概念地圖等圖示能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繪本中的復雜信息和邏輯關系。通過繪制有關主要人物、事件發展、關鍵詞匯等的圖示,學生可以清晰地把握故事脈絡并深化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圖示還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和深度學習。在繪本閱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共同繪制圖示,以促進學生對繪本內容的回顧與總結,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如此可以有效驗證利用圖示進行繪本閱讀梳理,是撬動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高效杠桿”的重要策略。
比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教師可以根據單元主題“動手制作食物”,精心選擇The Little Chef這一繪本進行融合閱讀教學。該繪本講述了一個小廚師在雨天感到無聊,決定去市場尋找食材準備晚餐,然而小廚師逛市場時發現市場已經關門,自己被困在市場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困境,小廚師并未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挑戰,利用市場里剩余的一些食材發揮創意,最終成功地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故事中的關鍵信息,包括小廚師的冒險經歷、如何克服困難、最終準備的晚餐包含哪些食材等。通過圖示,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和角色之間的關系,同時加深對英語詞匯和句型的記憶。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繪制一份關于小廚師制作晚餐的概念圖示。圖示包括小廚師在市場尋找食材、被困市場、勇敢面對困難、利用剩余食材制作晚餐等關鍵節點,以及相關的英語詞匯和句型。這樣的活動能夠促進學生對繪本內容進行回顧與總結,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如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概念圖示,使其成為撬動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的“高效杠桿”,在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與質量的同時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三、融合概念圖示與拼讀提高閱讀能力
在繪本融入閱讀教學后,融合概念圖示與自然拼讀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流程圖等直觀展示英語單詞的拼讀規則,如元音字母在不同組合中的發音規則、輔音字母的發音特點等,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單詞發音與拼讀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容易掌握閱讀技巧。教師還可以結合繪本中的具體詞匯,引導學生運用自然拼讀法進行拼讀練習。在練習中,學生可以不斷鞏固所學拼讀規則,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性。這種融合了概念圖示與自然拼讀法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單詞的發音,還能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素養。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為例。這一單元主題是“動物朋友”,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和描述各種動物的特點。教師以教材為基礎挑選了與動物相關的繪本Peter Rabbit Tales。該繪本講述了小兔子彼得的故事,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魚骨圖直觀展示英語單詞中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的發音規則,如“a”在“cat”中發/?/,在“apple”中發/e?/等。通過這樣的圖示,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單詞發音與拼寫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容易掌握自然拼讀法。教師還可以結合繪本中的rabbit、garden、carrot等詞匯引導學生進行拼讀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示范拼讀,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己拼讀,最后進行集體糾正和鞏固。這樣的練習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拼讀規則,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準確性。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單詞的發音和拼寫,并提高開展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投入閱讀中,促進閱讀能力不斷提升。
四、依托概念圖示深度解析繪本內容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繪本之后,教師可以巧妙地依托圖示引領學生深入解析繪本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故事主線,并引導學生挖掘繪本中的細節和隱含意義。通過精心設計問題“How are the elements in this illustration represented in the picture book?”“What do you think is missing from this diagram, and why?”等,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鼓勵學生圍繞圖示展開討論,運用聯想和推理從不同角度解析繪本,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繪本,還能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個人見解的熱情,真正實現繪本融合閱讀的高效與深度。
比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課文取材于安徒生童話,通過一個幽默而富有諷刺意味的故事,揭示了虛榮與真相之間的較量并傳遞了深刻的道理。為了深化學生對故事內涵的理解,并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依托概念圖示將繪本融入閱讀教學中。選擇The Foolish Old Man Removes the Mountains這個中國寓言故事作為輔助教學的繪本后,教師可以先繪制一個概念圖示,展示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發展以及所蘊含的道理。圖示中可以突出愚公堅定不移的決心、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最終感動天神得到幫助的情節轉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The king's new clothes”與The Foolish Old Man Removes the Mountains兩個故事的內容。教師提出“這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各有什么鮮明特點?”“哪個故事說明的道理對你的啟發更大?為什么?”等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鼓勵學生圍繞圖示展開討論,運用聯想和推理從不同角度解析兩個故事的深層含義。如,有的學生會指出兩個故事都反映了堅持與放棄之間的選擇,但側重點不同;有的學生則從文化背景的角度,探討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對于堅持與毅力的不同詮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繪本和教材的內容,還能在比較與反思中提升用英語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也學會了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從而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運用概念圖示復述與創作繪本故事
(一)借助概念圖示精準復述繪本內容
繪本閱讀不只是視覺和聽覺的享受,還是提升語言和思維能力的寶貴資源。在小學英語課堂借助繪本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導學生利用圖示進行內容復述,這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還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有效提升。通過繪制或觀察圖示,學生能夠清晰地把握繪本的主要人物、事件發展、情感變化等關鍵信息。在復述時,學生可以根據圖示中的線索,有條理地組織語言,將繪本的精彩內容條理清晰地講出來。這樣的復述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使其在實踐中鍛煉英語表達能力,進而使語言表達更加流暢、生動。
比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說明了弱小也能戰勝強大的道理,通過生動的情節和角色塑造為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后,教師可以巧妙地融入另一本同樣富含哲理的繪本The Fox and the Grapes,借助這兩則故事之間的共通性和差異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欲望。在完成繪本閱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繪制一個綜合性概念圖示,對兩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發展、情感變化以及寓意等關鍵信息進行對比和整合。圖示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兩則故事中的獅子與小老鼠、狐貍與葡萄之間的不同關系,以及它們各自面對困境時的不同態度和策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借助這個綜合性概念圖示,嘗試復述兩則故事的內容,并表達自己對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悟。在復述過程中,學生可以參照圖示中的線索,有條理地組織語言,將兩則故事的精彩內容串聯起來,進行連貫而富有邏輯性的敘述。如此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故事的內容和寓意,還能學會如何運用概念圖示進行信息的整合和表達。
(二)運用概念圖示激發繪本創作靈感
在小學英語課堂的繪本融合閱讀中,使用圖示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還可以引領學生根據所學到的概念圖示進行創作,使學生從閱讀者轉變為創作者,進而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雙重提升。
圖示通過簡潔明了的圖形和線條,將繪本中的關鍵信息如人物、情節、情感等要素進行梳理和呈現。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有助于學生把握故事的整體結構,還能激發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聯想和想象。在閱讀的基礎上創作繪本故事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法,選取或創造新的角色、設置新的情節、表達新的情感。而圖示則成為學生創作的起點和靈感源泉,通過借鑒和改造原有的圖示結構,學生可以搭建起自己故事的框架,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填充細節、豐富內容,最終創作出一部完整的繪本作品。這樣的創作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繪畫技巧,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觀念。學生將學會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和語言形式,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此舉在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還能使其在閱讀與創作的過程中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與成就感。
六、結語
總而言之,概念圖示作為撬動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的“高效杠桿”,在提升閱讀效率、深化故事理解、激發創作靈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精心選擇合適的繪本與圖示類型、利用圖示進行繪本梳理、融合圖示與拼讀提高閱讀能力、依托圖示深度解析繪本內容、運用圖示復述繪本內容并創作故事,學生能夠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在實踐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獲得了一個展示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舞臺,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到成長的樂趣與成就感。概念圖示是小學英語繪本融合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小學生的閱讀之旅插上想象的翅膀,引領其飛向更加廣闊的知識天空。
參考文獻:
[1]姚甜.小學英語教學延伸繪本閱讀的實踐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1):190-191.
[2]王燕濱.巧借思維圖示 助推小學生開展英語深度學習: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Last weekend” Period 1 “Sharing weekend time”為例[J].校園英語,2023(27):12-15.
[3]王曉玲.繪本閱讀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遷移與應用[J].第二課堂(D),2021(12):42-43.
[4]鄭燕.讀寫課中的圖示簡筆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8):157-159.
[5]馬天明.基于意義建構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3):51-57.
[6]謝瓊菁.小圖示,大作為: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20(2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