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晨讀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班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班主任應積極探索晨讀活動的優化方案,精心搭建晨讀平臺,以詩意和高效的方式推進晨讀教學,在滿足各學科的教學需求條件下,構建晨讀支架,為學生埋下愉悅晨讀的種子,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班級環境,促進班級文化建設,進一步體現晨讀教學模式對班級建設的積極效果。本文將針對小學教師怎樣搭建晨讀支架的問題進行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晨讀;班級建設;有效路徑
早晨,學生的精神飽滿、思維清晰,記憶力也相對較強。晨讀作為一日學習的起點,盡管時間較短,形式較寬松,但它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和拓展具有重要作用。怎樣搭建晨讀支架,怎樣讓學生在晨讀中獲得班級歸屬感,怎樣助推班集體建設都是小學教師需要研究的傳統課題。為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需要從學生實際學習需求與學情出發,在優化晨讀內容設計的同時加強晨讀模式的靈活性、趣味性、實踐性,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在晨讀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推進建設溫馨和諧的班集體。下面將結合實際經驗和具體方法介紹如何搭建晨讀支架,助推班集體建設。
一、豐富晨讀內容,調動起學生的晨讀興趣
因為處在小學時期的學生學習任務并不繁重,大都是語數外三大科目,所以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注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教師在指導學生晨讀時,要突破課本的局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內容。小學生局限性、好動的特點決定了教師要從他們的性格特點出發,開展針對性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晨讀效果。雖然小學生好奇心強、愛動,但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教師可以選擇引入一些童話故事和民間故事,這不僅可以為晨讀課堂注入新鮮感,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例如,教師可以從本班的實際情況出發,開辟“讀書角”,讀書角可以陳列學生喜愛的讀物,不僅有童話故事《丑小鴨》《白雪公主》等,還可以設置《三國演義》《愛——外婆和我》《狼蝙蝠》等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書籍進行朗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每月為學生推薦一些閱讀書目,以便學生有更廣泛的選擇范圍,還可以鼓舞學生交換閱讀,以拓寬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發展,助推班集體的建設。教師也可以開展表演式晨讀,引導學生朗讀自己熟知的篇章,教導學生如何通過調整語調以展現情感。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情感體驗。在此基礎上,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尋找相關作品,通過自己的閱讀體驗深入理解作品內涵。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工具,打破傳統晨讀方式的局限,使學生的晨讀內容更加豐富多樣。為了激發學生的晨讀熱情,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晨讀活動,如“晨讀大比拼”“背誦熟練度挑戰”等,讓學生在競爭和挑戰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學生的優秀或存在問題的口語作業,讓學生互相學習和借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通過這樣的晨讀鍛煉,學生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還可以在晨讀中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文學的魅力。
二、開創競賽模式,激發學生晨讀積極性
教師應深入把握小學生好勝心的心理特征,構建相應的競爭模式,可以通過頒發與晨讀相關的榮譽稱號,激勵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從而逐漸掌握晨讀的方法和技巧。榮譽稱號可以作為一種激勵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養成晨讀的習慣,提高學習效果,點燃晨讀熱情,培養學生對晨讀的熱愛與堅持;也可以通過激勵機制、獎勵制度等方式引導學生保持參與晨讀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通過定期的晨讀成果展示、晨讀心得分享等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進一步增強班集體建設的效果。教師可通過設定分組式的晨讀模式,構建個人榮譽墻,同時舉辦朗讀準確率與課文背誦能力的競賽,激發學生自發投入高效學習,并在競爭中感受學習之樂,從而提升晨讀活動的實施成效。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晨讀能力優秀的學生組成晨讀領導小組,授予他們小榜樣的稱號,讓優秀學生激發學生晨讀斗志,幫助性格內向的同學張開嘴巴,讓整個班級都參與晨讀活動。同時從漢語拼音“ɑ”“o”“e”,到學習每課的生字詞,再到小學高年級的英語單詞,教師都可以挑選晨讀聲音洪亮、發音標準且富有感染力的學生,授予他們“小小領讀員”的稱號,請他們輪流登上講臺帶領全班進行晨讀。領讀者的引導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醒他們此時應專注于語文晨讀。班級齊讀作為一種集體活動,當學生目睹其他同學投入閱讀時,往往會自覺地跟上節奏,不甘示弱。這樣不僅實現了領讀和齊讀的有機結合,還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助于班集體的建設。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選擇設立“晨讀小能手”等榮譽獎項,以表彰表現優異的學生。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晨讀活動,并借助榮譽和獎勵的激勵作用,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通過給予正面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促進他們的學習。
三、關注晨讀評價,提高晨讀活動的指導作用
晨讀課程的品質,需依賴完善的評價體系予以確保。建立提升小學晨讀效益的評價制度,既能讓教師全面掌握班級語文晨讀現狀,從而促使教師適時調整與優化晨讀策略,還能激發小學生參與語文晨讀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語文晨讀的成效。建立小學晨讀評價機制需要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可以包括學生是否按時到校參加晨讀活動、是否主動參與晨讀內容、是否認真閱讀、是否能夠理解所讀內容等。評價標準可以根據學生年級、能力等級別制定,以便更好地評估學生的晨讀水平。另外,建立小學晨讀評價機制還需要與獎懲機制相結合。對表現好的學生可以給予相應的獎勵,比如表揚、加分等獎勵措施,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而對表現不好的學生可以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比如批評、警告等,以促使他們改正錯誤,提高晨讀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設立班級晨讀紀律評價員的職位,由班級學生輪流代理,在晨讀課堂中對全班學生進行監督,對積極參與朗讀的學生,予以評分獎勵;而對不愿參與或表現欠佳的學生,則適當扣分。晨讀分數的評價方式可以采取直接登記在黑板或班級早讀評價表上,也可以在學生桌面放置個人評價表。積極向上的學生可直接獲得加分,當分數累積至一定程度,可向教師兌換心愿或小禮品。對違反規定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實施相應的懲戒措施,如適度罰抄、課后留校背誦、通知家長等。除即時評價學生晨讀表現外,搭建晨讀支架還需評估其晨讀效果。例如,教師可讓學生自主背誦布置的晨讀任務。為檢驗背誦成果,可采取四人或六人組成的晨讀小組,由組長每日檢查并記錄成員背誦情況。此外,教師也可利用聽寫或默寫等方式進行檢測,制訂高效的小學語文晨讀評價機制,它是提升晨讀效率的保障,必須落實到位。
四、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學生獲得晨讀成就感
要搭建晨讀支架,首先需要確定晨讀的內容和形式。晨讀內容可以包括各種類型的文章、詩歌、名言警句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事實上,教師應基于學生對文本的領悟,緊扣小學生身心特點,考慮到他們在識字量和知識面相較于高年級學生仍有一定差距,要避免選用過于復雜的內容,以免造成學生閱讀困難,從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想要提高小學生語文晨讀效率,一定要針對小學生群體制訂相應的晨讀內容,為學生設置適合他們的讀書任務,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安排晨讀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把握課程學習的核心,從而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實現各學習階段的晨讀目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教師在完成《古詩三首》的課堂教學后,可以設置背誦《古詩三首》的晨讀目標,但同時要避免只讀《古詩三首》的情況,還可以穿插一些《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適合閱讀篇幅過長的文章,他們喜歡篇幅較短、朗朗上口的成語、諺語、名句等內容,不適宜早晨反復讀同一內容。因此,教師務必精準掌控各個教學內容的比重,力求避免晨讀內容過于單一的局面。對成功完成《古詩三首》背誦目標的學生,教師應積極表揚,還可以發放獎品讓學生從晨讀中獲得成就感,將晨讀愉悅的磁場不斷放大。對晨讀記憶能力較弱、注意力不集中、未能按時完成《古詩三首》背誦目標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關注,對他們在晨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指正。在這一搭建晨讀支架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積極引導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平時不善于表現的學生,激發他們對晨讀的熱情,使他們能夠自發性地吟誦、展示和釋放自我。
五、調整晨讀模式,優化學生的晨讀方法
晨讀是一項持久的學習活動,只有經過時間的積淀,才能顯現出其教育成效。基于小學生自身特點的限制,他們缺乏晨讀經驗,如教師在晨讀時間放任學生朗讀,學生只能松松垮垮地朗讀,進而阻礙學生語文記憶能力的發展。這種放羊式的朗讀方式,無法讓學生把握文本情感,也無法讓學生體會不同文章的寫作用意。在小學教育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深入的理解,并據此靈活調整朗讀方式。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提升晨讀效果。
例如,在晨讀環節中,教師可以作為學生的閱讀引領者,并在閱讀的基本技巧上給予學生指導。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語氣和發音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正確的示范,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閱讀技巧,從而助力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朗讀基礎知識。教導學生朗讀《觀潮》時要有如錢塘江潮漲潮落的磅礴氣勢,朗讀《秋天的雨》時要用溫和、輕柔的聲音開啟秋天的大門。如果教師忽視在晨讀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學生可能無法深入理解所讀內容,導致課堂氛圍變得散漫,晨讀課堂就變為自由散漫的課堂,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沒有任何意義。同時,教師還可以立足分角色朗讀這一形式,組織大家閱讀《皇帝的新衣》,讓小組成員自己分配角色,體會書中人物的情感。這種分角色的朗讀方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強化學生自身的閱讀體驗。
六、結束語
在實際教學中,搭建晨讀支架,助推班集體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和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但只要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集體建設為目標,積極探索和實踐,以身作則,就可以充分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教師一定能搭建起一個有效的晨讀支架,為班級集體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參考文獻】
[1]王益紅.搭建晨讀支架,助推班集體建設[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23(29):75-76.
[2]高兵云.打造書香校園,讓讀書成為習慣:小學生晨讀初探[J].新課程(中),2016(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