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核心素養在我國學校教育中占據了核心地位,政治認同作為這一框架的關鍵,體現了新課程的價值導向,是學生道德和法治觀念形成的根基。為切實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政治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其內涵和特點,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本文在此基礎上,結合教育主體、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思考,提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培育策略,確保學生在全面、系統的教育引導下,真正實現個人成長和社會價值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政治認同;核心素養
一、對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認識
政治認同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思想基石,是對“為誰培養人”這一時代課題的深入解讀,超脫簡單的歸屬感,升華為對愛國愛黨的堅定信念與忠誠。這種信念與忠誠猶如指引前行的明燈,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照亮了道路,激勵著每一位中國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日常生活與工作。
在政治認同的構建過程中,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我們對國家、對執政黨有深入的理解和真心的擁護,對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要認識到其歷史形成的必然性,深刻領悟其在新時代的先進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道路,也是一條充滿希望和未來的道路,是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更是指導我們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培育青少年的政治方向就是要通過系統的教育與引導,使其在成長過程中逐步樹立起對黨的信仰與對國家的深厚感情。
價值取向是中國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和踐行,是我國人民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產,也是新時期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青年的價值導向,要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容和現實需求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精神追求及行為準則。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和實踐體驗,青少年在親身參與中感受價值觀的力量,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踐行力。
家國情懷則是政治認同的情感基礎,連接著個體與家庭、家鄉、祖國之間的深厚情感紐帶,這種情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共同情感。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就是激發青少年對家庭的責任感、對家鄉的歸屬感、對祖國的榮譽感。通過家國情懷的培養,教師引導青少年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培育特性
(一)時代性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國際環境的復雜性與多變性也帶來了諸多挑戰,特別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加強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培養顯得尤為關鍵,要求我們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前進。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時代的解讀者及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必須站在時代前沿,不斷學習新知識,把握時代脈搏,將最新理念與實例靈活融入教學。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采用新媒體、新技術、新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方式讓思政課更加生動、形象,具有吸引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認同,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堅實基礎,為民族復興大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在這個過程中,思政課教師的作用不可或缺,承載著時代的使命,為學生的未來指引著方向。
(二)導向性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蘊含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為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培育過程中,明確目標群體至關重要,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作為我國高中學校的思政課程,旨在培育新時代愛國愛黨的合格人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對政治認同的深層次理解和實踐,這種認同主要聚焦于學生對國家、對黨及其執政理念的堅定信念,深刻回答了教育領域中“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根本問題。
教師必須精確界定培育的內容,采用有正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政治的時代性,引導學生既重理論學習,也要重實踐體驗。這樣的引導期望加深學生對黨的政治立場、思想理論和情感聯系的認同,進而堅定他們的“四個自信”,這樣的培育路徑既體現時代的新穎性與前瞻性,又確保了內容的豐富性與深刻性。
(三)發展性
政治認同的形成是一個漸進過程,包括情感認同、理性思考和實際行動三個層面,與中學生的成長階段密切相關。培養政治認同的核心素養需要長期努力和持續關注。由于社會經歷的差異,高中生對政治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實踐,因此在指導他們時,教師應該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獨特性,避免急功近利。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因材施教,共同提高。政治認同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需要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在探索中不斷進步。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實施政治認同核心素養原因
(一)新課標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本質要求
新課標高中思想政治融合了核心素養,也突出了對學生政治素養的時代性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對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精神和個性培養的重要課程。政治素養是學生的時代要求,體現著學生的愛國思想和政治品質,也是評估思政教育成效的關鍵所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所蘊含的政治立場和思想深度,既界定知識體系,又彰顯思政課程的獨特魅力,著力培育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正是對這一課程特質的深入實踐以及有力彰顯。
(二)高中學生成長的內在規律
高中學生身處人生的黃金時期,這是塑造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寶貴時光,盡管高中學生尚未完全融入社會,但社會化的腳步已悄然逼近,從單純的“自然人”向“社會人”“政治人”的過渡,正是高中生與社會建立聯系、實現融合的重要環節。因此,對高中生進行政治認同核心素養培育,對于促進其社會化的順利進行具有深遠意義。因此,對高中生進行正面教育引導,培養他們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可以為他們提供心靈的慰藉,激發認同情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政治生活,這既是青少年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他們發展的迫切需求,教師必須將培養青少年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來抓。
(三)時代背景的現實要求
黨的十八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進了一個新的時期,對國民的道德與法治素質都有了全新的要求,黨的二十大又一次強調了要將立德樹人放在重要位置上。作為完成這項工作的關鍵步驟,它所具備的內部政治認同和培養學生的目的有著密切的聯系。致力于培養具有堅定立場和高尚理想的中國公民,是對新時代的積極回應,更是對當前社會背景的深刻思考與務實行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當今社會迫切需要集專業知識和能力于一身的綜合型人才。核心素養教育理念順應時代需要,不斷被學校重視,教師在教學中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引入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中學是形成學生思想和價值判斷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這對他們的終身發展非常有益。為此,政治教師應以新時期我國的教育方針為指南,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政治觀念,樹立遠大的抱負與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理想。
四、新時期增強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加強對教師政治素養的要求
1.教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在新時代,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學校領導一定要讓政治信念堅定的教師來引導學生,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所在。教師的日常行為和語言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德育工作要堅持黨中央關于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創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技能,從而堅定自己的信念,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政治形勢,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2.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思想政治課以其獨特的功能在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新時代教師的政治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教師不但是國家政策與教育方針的傳遞者,也是塑造學生思政精神的領航員,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為此,政治教師必須拓寬思路,堅持“大思政課”的理念,不斷增強政治敏感性和教學能力。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科的探索者。為了加深學生的政治認同,教師應該把課堂轉變為宣講國家政策的舞臺,自己也應該成為政策的詮釋者和傳播者。教師還需要敏銳地捕捉學生的思想變化和實踐需求,找到政策與學生之間的共鳴點,幫助學生將國家政策內化為個人堅定的信念,這一切都促使教師不懈地提高自己,以便更好地肩負起這一光榮使命。
(二)以學生為本進行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實踐
1.明確學生的認同層次
教師必須用與時俱進的眼光,以新時代教育思想的視角觀察學生、教育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政治認知方面的進步是有時代特點的。為了真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師應該深入探索他們的認同水平,并認真制訂個性化的培養策略、教學目標和評估標準,以滿足每個學生的獨特性。通過密切關注學生的真實情況,教師可以更有效地加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可以提高政治教育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體現教育人文關懷和深度個性化的新趨勢。
2.深化政治認同情感
深厚的政治認同情感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政治理論并付諸實踐的關鍵力量,為培養這種情感,教師需要實現情感引導與理性分析的完美融合。政治認同情感的培養旨在激發學生對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和深厚感情,這種感情建立在對真理的深刻認識之上。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緊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將生動的實例引入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深刻領悟政治的重要性,通過關注時事政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國家的發展方向和政策內涵,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既嚴謹又具有啟發性,能夠有效加深學生的政治認同情感,并激勵學生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政治教師應努力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對話平臺,使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工具,實施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增強政治素養,實現高效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策略既能顯示出教師的專業水平,又能展示出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很有助于學生通過互動和思考,真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提高政治認同核心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貴忠.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情境式教學實踐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3):152-153.
[2]徐杰.培養政治認同感,形塑核心價值觀[J].新教育,202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