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鄉村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在課改深化的育人背景下,有著獨特的價值。這樣的教學實踐旨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啟迪學生的思想智慧,培養學生積極的價值觀。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鄉村中學;核心素養
《高中英語教學大綱(2017版)》提出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教育革新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基于對新課程方案的深刻理解,英語教師逐漸意識到:單純依賴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已不足以滿足學生提升閱讀技能的需求。因此,推進開展英語原版書籍閱讀的教學觀點,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然而,一些教師早已習慣了對教材上短小的閱讀材料“精耕細作”,面對如何引導學生閱讀完整的英文原版書籍則顯得茫然無措。一些教師不恰當地采用了碎片化閱讀教學,使學生對語篇理解支離破碎,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在農村初級中學的教育過程中,上述問題顯得格外突出。
鑒于學生在英文閱讀方面的能力不足,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開展適合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技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具體案例,旨在闡述如何在鄉村中學有效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
一、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案例解讀
(一)課例背景
1.授課內容
課程采用了“The Man Who Enjoyed Grumbling”一書,該書是《陽光英語分級閱讀》系列中初二上冊的一本故事性讀本。故事主要講了孤獨的老頭Mr. Ratchett和他的鄰居山羊相處的故事。故事旨在讓學生懂得要善待生活中有缺點的人,并且學會如何與他們相處。故事文筆流暢幽默,詞匯量達到了536個。書中還含有圖解,以輔助學生深入領會情節。
2.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無錫市某鄉村學校八年級學生。該班大部分學生愛好閱讀,有一定的詞匯和知識面的積累,愿意協作完成任務;但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擅長英語表達。該班學生有一年的《陽光英語分級閱讀》的閱讀積累,但因考慮到七年級所用閱讀素材過于淺顯,他們大多數閱讀活動都是自主在課余時間完成,很少有機會在課上展開互動和討論,這導致他們缺少在閱讀策略和技巧上的系統培訓。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并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及自我表達的技能,筆者打算在本節課上實施完整書本的閱讀教學,以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
(二)中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施
1.課前任務
教師在課前布置了聽錄音朗讀活動和完成故事情節發展、主要人物情感變化的兩張思維導圖的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前預讀,并利用書后詞匯單掃除字詞的障礙。根據兩張思維導圖,以小組為單位初步梳理故事情節發展和各階段主要人物情感態度的變化的思維導圖。
2.課堂導入
(1)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觀察本書的封面,梳理故事主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的喜好,引出主要人物之間的基礎問題。
整理并復述故事中的情節發展及關鍵角色的感情走向。
(2)教學過程
Step 1問答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封面、標題進行回答,并對課前預讀進行檢測。
【設計目的】提出問題,檢測學生對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喜好和主要人物的居住關系的掌握,了解學生對整個故事的初步感知情況。
Step 2校對和復述
教師通過提問,校對學生課前任務,指導學生梳理故事的情節線和主要人物的情感線。
學生利用故事情節線和主要人物的情感線進行分板塊和分角色復述。
【設計目的】通過檢查學生課前任務,了解學生對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情感態度的初步概括和整合情況。在板塊和主要角色的復述活動中,組內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帶動和幫助基礎較弱的學生,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
3.課堂活動I(應用實踐)
(1)教學目標
分析和判斷山羊一家兩次搬家的原因。
歸納分析評價主要角色的個性特點及其判斷依據并對此提出建議。
(2)教學過程
Step 1 討論與分析
在學生對整本書的脈絡和人物關系有了一定掌握后,教師針對山羊一家兩次搬家的原因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與組內討論。
【設計目的】通過小組活動,幫助學生分析兩次move的目的,指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梳理、整理、剖析并做出歸納,以便深刻闡釋文本內容,并構建有條理的知識框架。
Step 2 基于證據的主要人物分析
教師為各組分派關鍵角色(即Ratchette先生或山羊),供其剖析并需呈現相應證據來佐證其分析結果。在規定時間內,討論、分析和整理后,請學生代表上臺把描述主要角色的單詞或詞組寫在黑板上并向全班學生說出證據和推理。
【設計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解析、推測及歸納技巧,并激發他們的深層次思考。該階段學生表現出的熱情參與與所產出的學習成果均令人喜悅。
Step 3分析與建議
緊接著上一個活動,教師針對Mr. Ratchette的人物分析,提出問題:
What did Mr. Ratchett enjoy grumbling?
教師接著提問:
Would Mr. Ratchett and the Goat family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after the goats moved back?
What advice can you give him/them ?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提出建議,進一步深化對主題的理解,同時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能力。
4.課堂活動II(遷移創新)
(1)教學目標
遷移創新,聯系實際,引導學生聯想到現實生活中愛抱怨的這類人,對此進行分析。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與身邊有缺陷的人相處。
選一個人物續寫山羊搬回后,Mr. Ratchette與他們的相處故事。
(2)教學過程
Step 1聯系生活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組內討論身邊愛抱怨的人,并探究其原因后,之后提出深層次的問題。
How can we get on well with the people with shortcomings?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聯想并分析實際生活中的愛抱怨的人。在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提出個人建議,并把討論上升到如何與有缺陷的人相處,引導學生探究主題意義,實現精神成長。
Step 2 續寫故事
在課堂活動I的Step3階段,學生分享了對Ratchette先生及山羊家族未來相處的設想與指導意見。為了迎合學生想要發揮想象力和創作才能的需求,教師安排了編續故事的課堂活動。學生按小組分工合作,挑選角色撰寫關于羊群回家后發生的故事,并在班級面前進行分享。
【構思宗旨】本次活動旨在讓學生深度回顧故事細節,并圍繞故事核心策劃出合情合理的情節發展。通過創編,促成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提升了學生的推理、想象和創造能力。
二、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反思
基于本課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整本書閱讀取得較好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和自信心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中心設置的,由于班內學生的英語基礎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設計課前任務、課堂活動和課后反饋任務時,教師都會注意層次性,以便各個水平的同學都有任務可做。
如以本課課前任務為例,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跟讀錄音朗讀故事,根據書后詞匯表學習新單詞和詞組。基礎較強的學生除了讀懂故事,還需要厘清文章脈絡和主要人物的特征,完成思維導圖。又如在本課課堂導入梳理故事情節的環節,教師設計了分板塊和分角色復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學生覺得這樣的課堂是自己可以參與,可以學到東西的。
(二)提升小組合作活動的有效性
小組互助合作也是整本書閱讀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在課前任務環節,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初步梳理并嘗試完成故事情節線和主要人物情感線的思維導圖。在共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各抒已見、相互啟發,對故事有初步了解。在課堂活動I應用實踐環節中,組員們通過對圖像與文本的解讀,探究主要角色的性格。在交流、討論與相互補充的過程中,思想的激情迸發,從而使對作品及其角色的認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組員們不斷體會到了合作使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得到提升,更易于問題的解決。
(三)提升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不同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本節課以學生的視角設計課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向深度學習,真正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
在課堂活動II(遷移創新)環節,聯想身邊愛抱怨的人,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媽媽、爸爸、奶奶等。當他們深入洞察親朋好友頻繁牢騷的根源時,筆者通過學生對親人的洞察力、寬容及濃厚情感感受到了他們的體貼與關愛。這系列的活動鍛煉了他們的深層次思維和評判性思考,并且增強了他們的解析與表述技巧。
(四)提升學生的現象力和創造力
整本書閱讀通常會運用編寫對話、角色表演和故事續寫等教學環節,使學生在深度理解原先故事的基礎上,融入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和想象力,展現了學生對作品后續的獨特見解。
在課堂活動II(遷移創新)續寫故事環節,在部分學生故事中,Mr. Ratchett依舊嘮叨,但從嘴里蹦出的都是令人愉悅的語言,山羊一家有空就幫著老頭在花園里種菜、捉蟲。兩家人一有空就一起跳踢踏舞,好不熱鬧!還有一個小組,聯想到老頭獨自一人居住,續寫到山羊們幫助老人和他的家人們解除誤會。最后,老人和家人們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通過學生聯手續寫出的故事,不僅展現了學生的仁愛之心、智慧才情及樂于助人的品德,也折射出對美好和諧生活的深切向往。
三、結束語
高中全面的閱讀課程改革打破了舊有的教學常規,將課堂焦點放回到學生身上,著重于提升學生對閱讀的掌握能力,激發起學生對讀書的熱愛和自信心,并提高了他們主動閱讀的意欲和熱誠。這正符合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所倡導的目標,即秉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英語教育理念。現代英語課堂的內涵已經不限于語言信息的獲取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它還應該包含觀察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思維等多元的認知和情感活動。同時,在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應更好地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使課堂真正變為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啟迪學生的心智,提升學生的表達和創造能力的教學改革的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