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有直觀性、生動性、交互性等優勢特征,不僅為美術教師的“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為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提供了較大助力。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導入環節的趣味設計,教學環節中的直觀演示、情境創設,并注重“評”的優化,以更好地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美術;運用策略
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趣味性、互動性不足,初中美術教師的“講”總是大于學生“學”“畫”的時間,使不少學生產生了厭倦心理。在信息技術融合教學背景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促進學生對“美”的真切感受,強化對學生審美能力、繪畫素養的培養。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充分認知、把握信息技術的優勢,并融合信息技術,恰當應用多元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加強對學生多種能力的鍛煉,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運用素養。
一、趣味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整個美術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導入環節是否順利開展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以往初中美術教師往往會忽視導入環節,直接開展課堂教學,這導致很多學生在并沒有對美術課程內容產生興趣的情況下,就被“拉”入了學習中,學習狀態不佳。那么,信息技術的應用,則為導入環節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美術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使導入更有趣,快速激發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提前根據美術課程教育內容,選擇符合初中生興趣特點、審美特點的相關繪畫作品、繪畫視頻,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課“小伙伴”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導入環節,以提升“教”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初期就能被吸引,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人”大笑、哭泣、微笑、低頭等表情的“特色鏡頭”所形成的視頻,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過程中,部分學生也產生疑惑:“為什么要放這樣的視頻?”并將視線集中到了課本上,了解到本課程內容主題。在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再動態呈現多幅具有各種表情的人物肖像素描畫,并向學生提問:“你們想先看哪幅畫作?”再根據學生的具體選擇用鼠標定格畫作,并引導學生對畫作進行欣賞,引出本節課程內容要具體學習的內容。這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趣味導入,能夠快速實現課間時間與課堂時間的過渡,使學生的思緒由課間活動快速地轉移到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直觀演示,突破教學難點
微課依托于信息技術產生,是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中的一種新形式,能夠通過直觀的演示,幫助學生攻克繪畫、美術學習中的重難點,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部分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不足,無法在一節課中快速地理解、把握相關的繪畫技巧,并進行具體應用。這時微課就能提供幫助,它與教師的“講”不同,更具生動性、直觀性,且能夠突出繪畫技巧的關鍵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述,使學生快速掌握繪畫技巧。此外,課堂上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發展情況也有所不同,依托微課視頻,還能讓每位學生在平板電腦上針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反復觀看、學習,逐漸熟練應用繪畫技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設計紋樣”內容時,就涉及“線描寫生”“鋼筆淡彩寫生”“影繪寫生”等多個知識點,對很多學生來說,理解存在困難。教師就可以提前根據課程內容制作好相關的微課視頻,直觀演示、呈現出多種紋樣寫生方法的繪制方式,以輔助學生進行學習。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這些微課視頻投放到多媒體大屏幕上,引導學生認真、仔細觀看,在具體的紋樣繪制過程中體會藝術之美,并把握一定的知識點。在學生觀看完畢后,教師可再進行一定的提問:“紋樣寫生的方法有哪幾種?”“紋樣變化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引導學生結合微課視頻進行回答,以檢驗學生學的成果,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詳細的講解,以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深層理解。然后教師可再開展紋樣設計活動,鼓勵學生根據所學創作出相關的作品。并在學生設計紋樣的同時將“微課”發送到學生平臺上,以使學生能夠隨時根據微課內容進行學習,突破學習重難點。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微課視頻,能將美術課本上的知識點以直觀的形式“演示”“呈現”出來,能夠降低課程教學難度,更方便學生記憶、理解,使課堂教學質量、效率獲得較大幅度提升。
三、創設情境,發展創造思維
傳統初中美術教學模式多是設計“主題式”的教學內容,局限于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流程往往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品析,再引導學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教學過程無聊,無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繪畫潛能、創造能力。信息技術的應用便于多樣情境的創設,在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方面具有較強作用,能夠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突破框架,創造出更多優秀、有創意的美術作品。所以,教師在當前美術教育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要注重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將美術學習與多學科內容、學生生活聯系到一起,以發揮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鍛煉學生美術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美術審美、繪畫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春天的暢想”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多元情境,促進美術與多學科的融合,連接美術與學生生活,為學生構建更開放、自由的學習創造空間,使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夠得到快速發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春》這篇散文中的生動文字描寫,并播放《惠崇春江晚景》的音頻,再播放有關于“春”的真實場景視頻,使學生在多樣化視聽刺激中,真切地感受到“春”的美好,對“春”產生無盡暢想?;诖?,教師再開展情境探索活動:“探索畫作中的春天”,并展示多幅關于“春”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品鑒,觀察、了解到春天到來的信息,品析作者的不同繪畫手法,活絡學生的思維。在此情境引導下,學生對春天也有了多種多樣的想法,且了解到了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教師可“趁熱打鐵”,布置繪畫任務:“那么你們想象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你們能否選擇一種表現形式,將‘春天’畫在紙上?”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創造力,創作優秀的作品。在學生創作時,教師可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與“春”有關的音樂,以構建適宜、舒服的創作環境,使學生在音樂的熏陶、感染下產生更多的創作靈感,順利地完成作品,將自己腦海中的“春天”真實呈現到繪畫畫紙上。這樣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情境創設,以情境引導帶領學生進行課程學習,能夠營造濃厚的美術學習氛圍,使課堂中彌漫春天的氣息,深化學生理解、感悟,且也能夠不斷活絡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促進學生對“美”的感知、創造,提升學生的美術繪畫水平,推進初中美術教學向先進化、信息化方向變革。
四、展示點評,提升學習效果
信息技術在“展示”“點評”環節也具有較大助力,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也能讓全班學生一起加入點評隊伍。以往部分教師并沒有完全發揮出點評的作用,只是對部分學生作品匆匆進行點評、指導,評價缺乏針對性、全面性,學生在點評中也無法獲得較好的建議,無法認知自身的不足。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能夠迅速利用平板電腦拍攝作品內容并上傳到學生平臺,教師也能夠直接通過平臺觀察學生的作品,并將學生作品快速投放到多媒體大屏幕上,放大學生“畫”的細節,與學生共同進行點評,指出畫作的優點與缺點,使學生能夠認知自身的不足。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作品發送到不同學生的平板電腦上,讓學生互相點評,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使學生都能夠參與點評環節,發揮出點評的真正作用,充分挖掘初中學生的感知力與表現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借物寓意”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計練習作業,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畫一幅花卉或蔬果寫意畫,并表達出情趣。在學生完成繪畫作品后,教師再融合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展示、點評環節,以“評”促“改”,以“評”促“學”,督促學生不斷反思,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在學生將作品上傳到學習平臺后,可及時進行觀看,選擇幾幅典型性作品投放到大屏幕上,然后與其他學生共同點評。教師在評價環節中,還可以恰當地采用一些問題,如:“從這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幅作品畫得‘好’嗎?‘好’在哪里?”“你能否結合所學說一說這幅作品的不足之處?”以“問”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鑒賞、點評,并在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情況。在學生點評結束后,教師再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性評價,根據這幾幅學生作品指出學生在繪畫時存在的錯誤,并加強繪畫技巧的傳授,以督促學生改正錯誤。在整體性點評完畢后,教師再將學生的作品打亂順序,依托學習平臺發送到學生平板上,鼓勵學生根據剛剛“評”的內容、方式對分配到的作品進行點評。這樣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展示、評價環節,能夠更好地彌補傳統評價方式的不足,使評價環節更活躍、熱鬧,且這樣的評價方式也能推進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在評價中更清晰地認知自我,并獲得相關繪畫技巧,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與現代教學融合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掌握信息技術,并結合初中生心理、學習特點,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手段,以強化美術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引入趣味圖片、視頻、音頻,優化導入環節,激發學生興趣,并利用微課加強直觀演示,引領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并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情境活動、展示點評,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發展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實現“美”的創造。
【參考文獻】
[1]崔俊杰.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家長,2023(23):141-143.
[2]唐中珊.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初中美術教學實效性[J].教育藝術,2023(5):59.
[3]朱曉婷.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策略探究[J].中小學電教,2023(3):31-33.
[4]呂建新.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23(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