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泉 馮士鵬 唐輝 朱洪濤


*項目來源: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信陽學院新工科(土木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教高〔2022〕358 號);信陽學院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對口單招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2022YJG008);2022年度信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調研課題“新時期應用型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2022JY070)。
作者簡介:楊子泉,副教授,信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教學副院長;馮士鵬,助教;唐輝、朱洪濤,副教授。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02.006
摘? 要? 新時期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隨學科專業發展和社會對專業人才新需求而完善。信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在土建類應用型人才培養中以立德樹人為一個根本,以本科教學為一個中心,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教師發展為基礎作為兩個發展,以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產學研合作為三個支撐,以教學質量監控為一個保障,構建了土建類專業“一一二三一”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體系,培養新時期高素養土建類人才。經實踐取得較好效果,可為同類高校完善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 立德樹人;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發展;教學質量監控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02-0006-05
0? 引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地方高校要確立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培養新時期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1]。應用型人才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界定,綜合學者對應用型人才的觀
點[2-4],筆者認為可從培養的專業人才服務社會的角度來講,應用型人才指經過系統的專業教育,能夠較為熟練地應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具備良好思想道德素養和職業精神,具備一定的創新性思維和較高的學習能力。信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基于新時期新工科發展背景及信陽打造未來宜居城市建設布局,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應用型(培養適應工程建設、管理、服務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地方性(服務豫南革命老區工程建設)、高素養(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依托豫南革命老區建設基
礎,服務地方、面向全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養土建類專業應用型人才,構建土建類專業“一一二三一”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體系。
1? 一個根本: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土木工程學院在人才培養中始終將學生道德教育與成才教育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將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貫穿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趙國利[5]認為立德樹人就是“以德立人,樹人以德”。立德是樹人的基礎,在人才培養中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培訓學生養成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樹立堅定的政治信仰,為樹人奠定堅實基礎;樹人是立德的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實現立德目標。
1.1? 以史育人
信陽是革命老區,擁有大量的紅色故事和革命遺跡,有以“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為內涵的大別山精神。據統計,信陽有479處革命遺跡,4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國防教育基地[6]。充分挖掘信陽紅色文化資源蘊含的育人功能,并與立德樹人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團體活動,如參觀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觀看優秀黨課視頻、何家沖重溫入黨誓詞等,繼承和發揚大別山精神,讓大別山精神真真實實地進入學生頭腦,提升學生思想意識水平,做到內化于心。
1.2?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到每門課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達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統一的目標。圍繞“為什么要開展課程思政”和“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兩個問題,學院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河南教育廳發布的《關于推進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意見》、信陽學院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并進行了開展課程思政的大討論,制定了《土木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組織教師參加全國建筑類院校教師課程思政職業能力提升培訓班、課程思政線上研討會、課程思政經驗交流、課程思政說課比賽等活動,全方位、多維度、多渠道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及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育人水平。以工程質量、職業規范、基建強國、大國工匠、工程倫理、優秀傳統文化等為課程思政切入點,制定了含有明確思政育人目標的教學大綱,要求每門課程要有思政元素,要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目前有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8門(建成5門)。
1.3? 言傳身教、教學相長
教師要遵循“明德敬業,博學善育”的教風,學生要遵循“篤學敦行,自強不息”的學風。教師將充滿愛的教育情懷內化于心,外化于言行,教師言行示范不等同于引導學生循規蹈矩而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言和行上展現出不同于其他高校學生的風貌、氣質和能力。
引導教師加大教學投入,要遵循《信陽學院課堂教學基本規范》,切實做到課前有準備、講課有水平、課堂有管理。制訂專業課程課后輔導計劃,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開展課后輔導活動,解答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青年骨干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通過校賽、省賽、國賽,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設計模型,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教師通過指導學科競賽,清晰地發現學生在專業知識上存在的短板,以此來調整教學內容及授課方式,實現教學相長。
2? 一個中心:以本科教學為中心
2.1? 制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圖1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流程[7]。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深入地開展社會調研,邀請河南融圣建設有限公司、信陽市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等用人單位座談,充分了解用人單位、產業發展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對未來土建類專業發展動態進行精準分析與預判,梳理出未來十年土建專業本科生畢業5年左右實現的目標;以OBE理念為導向,結合學院應用型、地方性、高素養的人才培養定位,更新人才培養目標;明確畢業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細化到工程知識、問題分析、構建解決方案等12項;為了畢業要求的實現,對課程體系進行分類調整,落實到課程,實施課程教學改革,支撐畢業要求的達成;根據本科、專升本、對口單招生培養要求分別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其中本科、對口單招生分建筑工程、巖土工程兩個專業方向;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32%左右;為了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設置了相應的人文與社會科學、藝術科學選修學分。
2.2? 注重課程體系建設
圖2為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整個課程體系分為通識課程平臺、專業基礎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開設建筑工程、巖土工程兩個專業方向課程群)、素質拓展課程平臺。為加強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組織多次專題研討會研討教學大綱,制定符合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的教學大綱,有效地支持人才培養目標。引導教師開展課程建設的教育教學研究,建立課程資源庫(主要包括課件、課程教學設計、課程思政案例、習題及參考答案),使用線上課程資源教學或建設課程網絡資源。為了更好地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重視專業學生“第一任職能力”的訓練,按照與社會需求接軌的要求,構建了分層次、分方向的實踐教學體系,與信陽市多家設計施工企業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用于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為了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管理,提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切實做到真題真做,制定了《土木工程學院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對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開題、中期檢查、初稿、二稿、畢業答辯等環節做了具體要求,實施以來效果明顯,有效地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規范性和質量,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
2.3? 加強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水平直接關系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學院高度重視課程建設,對標一流本科課程“兩性一度”要求,即課程目標要突出高階性,教學內容要突出創新性,課程設計要具有一定的挑戰度[8]。開展教學經驗交流、教師說課、示范課、觀摩課、聽評課、教學新思想討論等特色活動,助力提升教師課程建設能力。目前,普通地質及工程地質野外教學、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計算機輔助制圖、地下工程施工技術4門課程獲批信陽學院校級一流本科課程,普通地質及工程地質野外教學獲批河南省社會實踐類一流本科課程。工程項目管理獲批信陽學院雙語示范課程立項建設,工程概預算獲批信陽學院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在教材建設方面,一是選用近五年出版的規劃教材,二是鼓勵教師編寫融合課程思政元素及學科專業發展新成果,適用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材。
2.4? 實施牽手名校工程
2016年土木工程學院實施了“牽手名校”工程,與湖北工業大學共建了聯合培養人才基地,常年聘用其專家教授來校參加一線專業教學和實習指導工作,在專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BIM實訓、科研、學科競賽、教學條件建設、學生素質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效提升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2.5? 舉辦教學節
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和改革創新,激勵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打造展示先進課堂教學理念與方法、優秀教學成果、樹立教師典范、促進師生交流的平臺,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一是通過搭建交流平臺,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在教學節中,通過開展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實驗教學技能競賽、優秀課程教學設計評選、優秀課件評選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二是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將參加省級、國家級學科競賽的選拔賽與教學節緊密結合起來,讓更多的學生深入了解學科競賽、根據所學專業參與學科競賽,在競賽中通過設計、思考、團隊協作完成賽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以賽促學”良好氛圍的形成。三是通過開展學生課堂筆記大賽,引導學生逐漸養成聽課記筆記的良好習慣。
3? 二個發展: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教師
發展為基礎
3.1? 以學生發展為目標
通過思想引領,使學生明方向、學榜樣、立目標。邀請學科帶頭人為大一新生做入學專業教育,主要介紹學科發展、專業特點、課程設置、學分要求、就業及待遇以及解答學生現場提問,通過專業教育使得大一新生盡快地認識專業。結合學校開展的全員德育導師活動,幫助新生解決在剛進入大學初期學習上的不適應及心理上存在的困惑等問題,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習。開展職業規劃等活動,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學院歷來高度重視學風建設,各項加強學風建設的文件、規定完備,同時通過新生入學教育、畢業教育、考風考紀教育、文明守紀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誠信教育、三無課堂等,進一步樹牢學風,使學生養成我要學的良好習慣。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獲省級獎14項、國家級獎3項)、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獲省級獎35項、國家級獎18項)、數字建筑創新應用大賽(獲省級獎20項、國家級獎13項)、挑戰杯競賽(獲省級獎5項),逐步形成“以賽促學”的濃厚氛圍。
3.2? 以教師發展為基礎
實施青年教師成長助力工程,為新進青年教師配備指導教師,從師德師風、教學水平、科研能力全方面進行培養。加強教師業務培訓,讓教學名師講示范課、觀摩課,起到名師引路示范的作用,推動觀念的轉變,促進學院青年教師的成長。派遣青年教師外出參加“河南省民辦高校土建類專業專業課骨干教師培訓班”“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入職教師省培示范性項目”等各類培訓及學術會議,讓青年教師更新教學觀念,了解專業發展動態以及行業發展情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派遣教師假期到企業掛職鍛煉,或讓教師參與企業計劃或正在實施的工程項目并承擔其中一部分工作;教師深入施工現場,將遇到的工程問題提煉為項目,與現場工程技術人員聯合攻關,提升工程實踐能力。
4? 三個支撐: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
產學研合作
4.1? 實驗室建設
根據土木工程學院“地方性、應用型、高素養”的辦學定位,實驗室建設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開設的實驗項目有驗證性、演示性、綜合性、設計性四類,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強化工程訓練、增強工程設計能力[9]。學生可以根據學習需求承擔學生科研項目,通過信陽學院實驗室管理系統查看、申請實驗室,將學生科研項目、學科競賽與實驗室開放結合起來。目前建設有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材料力學實驗室、土工實驗室、工程測量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BIM實訓中心、巖土樣本實驗室、結構綜合實驗平臺共計15個分室,實驗室安全、規范,具有良好的育人與科研環境,為學生理論實踐與創新、科研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實踐平臺,2020年獲批了信陽市裝配式建筑重點實驗室。
4.2? 實習基地建設
學院先后與河南五建第二建筑安裝有限公司、信陽碧桂園等10家工程單位建立了土木工程實踐教學基地,建立了學校與行業、企業聯合的協同育人機制。為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搭建平臺,將課堂向工程施工現場延伸,把工地搬進課堂,在學校與工地之間建造了一條通道,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與學生就業相結合,實踐環節打破學期、假期、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界限。與河南正弘檢測有限公司共建的信陽學院新工科(土木工程)實習實踐基地獲批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立項建設。
4.3? 產學研合作
2018級土木工程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到河南融圣建設有限公司進行畢業實習,到G107改道工程施工現場參觀實習,在河南萬達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了箱梁的預制過程,同時參觀了一處施工橋梁的箱梁吊裝、連接、張拉等施工工藝。與河南正弘檢測有限公司共建了智能檢測產業學院,與信陽碧桂園、信陽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信陽市裝配式建筑重點實驗室。建立互利雙贏的交流機制,加強溝通,在雙方洽談中了解企業在工程實際中遇到的工程問題,尋找新的合作點,教師把科研項目做在現場,協助企業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科研成果及時轉化應用于地方產業升級發展。為讓教師了解目前土建行業設計新理念,施工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以及遇到的新問題,規范新要求在設計、施工中的具體體現等,委派5~8名青年教師假期到合作企業進行2~3個月的掛職鍛煉,以此來更新青年教師專業知識儲備與提升實踐教學能力。聘請企業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實踐教學環節,如指導學生專業認知實習、專業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并參與畢業論文(設計)答辯。
5? 一個保障:以教學質量監控為保障
土木工程學院以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結合民辦高校辦學實際情況,建立了內外部相結合的反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10],如圖3所示。校內教學質量監控內容主要包括: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試卷專項檢查,學校領導、督導聽課,學院領導、督導、同行聽課,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同行評教,畢業論文(設計)專項檢查,實踐教學專項檢查(實習、實驗教學)。校外教學質量反饋主要包括:一是與畢業生通過座談、電話聯系,調研、了解學生畢業后對學習的知識是否能夠有效支撐工作崗位需求;二是走訪用人單位了解培養的學生是否能夠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學生是否能夠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專業知識是否扎實等。
6? 結束語
“一一二三一”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實施以來,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培養質量,考入雙一流大學研究生的比例提升;畢業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歷屆畢業生的綜合就業率達到90%以上,部分優秀畢業生就職中建一局、中建二局等中央直屬企業及大型國有企業,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學生在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數字建筑創新應用大賽中累計獲省級獎69項、國家級獎34項。土木工程專業獲批河南省民辦高校品牌專業、信陽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土木工程教研室獲評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7?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
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2015-10-
23)[2022-7-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
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 王麗麗,王濟軍.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下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研究與實踐[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0,22(5):43-
48.
[3] 楊彥海,閆羲鈦,張懷志,等.“新工科”背景下交通
土建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20,22(6):639-643.
[4] 田興旺,殷國監,張殿光,等.土建類專業工程應用型
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29-
33.
[5] 趙國利.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理念及其強化[J].長春師
范大學學報,2022,41(5):1-3.
[6] 楊子泉,唐輝.大別山精神融入大學生優良學風培育途
徑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16-17.
[7] 施曉秋.新需求、新理念視域下一流課程建設思考與實
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52-58.
[8] 楊子泉,唐輝,李鵬飛,等.社會實踐類一流本科課程
建設思路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21,(4):63-67,
70.
[9] 粟燕,劉人源,李權,等.土建專業實驗室建設規劃與
發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238-239.
[10] 張麗靖,樓文軍,郭峰.專業認證背景下的高校二級學
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研究[J].教育現代化,
2019,6(A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