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闡述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特征,分析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困境,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實踐課程內容體系建設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學生對創新創業認知不到位,師資隊伍建設不足,項目落地率較低等問題,并從“工作室”實訓模式、項目教學實踐模式、以賽促創模式方面探索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提出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即建設具有實戰背景的師資隊伍,建立多元實踐平臺,搭建項目孵化基地,政企校多元協同育人。
[關鍵詞]創新創業背景;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最早開始于20世紀早期的美國高校,隨后逐漸發展。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則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由清華大學率先嘗試與推廣。此后,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高校紛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并進行推廣與完善,學術界也開始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展開研究。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近幾年,隨著國家電影產業不斷發展,影視技術迭代更新,影視行業作為新時代的朝陽行業蓬勃發展起來。然而,當前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須解決,如實踐課程內容體系建設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學生對創新創業認知不到位,師資隊伍建設不足、項目落地率較低等。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發揮自身專業特色,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職業教育人才培育全過程,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培育出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影視類專業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實現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
一、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特征
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以培養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團隊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和開拓能力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的實踐課程內容體系應體現特有的實踐性、操作性、創新性,且實踐課程的實施與開展應依托于一定的實踐平臺。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根據影視行業需求及實踐需要建立相應的影視實踐教學基地,并配備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專業實踐教師隊伍,真正有效地開展創新創業實踐,不斷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參與項目,開展實踐學習,使學生真正融入專業實踐課程與項目方案實施的全過程,從而找到適應時代需求與行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有效途徑。
二、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困境
(一)內容困境:實踐課程內容體系建設缺乏系統性、規范性
目前,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的實踐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主,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實踐基地進行實踐實訓。然而部分實踐課程融入專業課程缺乏獨立完整的內容體系,實踐教學模式較滯后、流于形式,這都不利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和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的實踐課程與創新創業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影視類專業實踐課程要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發揮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的塑造,真正實現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1]。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調整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課程體系,形成真正有助于專業發展和學生培養的實踐課程內容體系。
(二)認知困境:學生對創新創業認知不到位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及其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功能存在認知偏差,導致創新創業實踐流于形式,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不到位,甚至將“雙創”教育與畢業實踐相混淆,未能真正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與內涵,不利于在實踐過程中激發積極性,增強內驅力,提升創新創業能力。這具體到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無論是影視攝影與制作、影視多媒體,還是影視動畫以及影視節目制作等,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導致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滯后于影視行業發展,不利于人才培養滿足行業需求。
(三)師資困境:師資隊伍建設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仍停留在理論層面,實踐教學有待加強,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缺乏企業任職經歷,創業實戰經驗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對“雙創”教育重視不足,尤其是“雙創”教師的培訓和激勵措施不到位,不利于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深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因此,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加強建設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師資隊伍,為專業實踐教學和“雙創”教育提供人力保障。
(四)孵化困境:項目落地率較低
受限于辦學條件、行業資源、扶持力度等,部分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缺少多元項目孵化平臺,不利于加強校企合作,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項目僅停留在創意策劃階段,項目落地率較低。因此,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鼓勵教師創新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以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為導向,通過真實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三、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一)“工作室”實訓模式
在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的“工作室”實訓模式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分工合作,開展各項實踐業務,其中由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工作室”負責人,其他學生則根據個人能力及興趣愛好負責項目承接、生產管理、市場推廣、業務經營等,各盡其職,有序地開展各項實踐,并通過制訂《工作室經營管理制度》,確?!肮ぷ魇摇表樌\營,更好地發揮實訓和創新創業教育功能。同時,教師也應鼓勵學生以“工作室”為依托,承接各類影視項目,參與影視設計大賽,通過實訓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藝術創作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
(二)項目教學實踐模式
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的項目教學實踐模式充分體現影視類專業的應用性,將項目引入實踐教學,以真實創新創業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課內外課程實踐。在項目教學實踐模式中,學生自行組建團隊,完成項目的方案策劃、實踐拍攝和后期制作,通過市場調研、策劃、宣傳、營銷、拓展、實施等各環節商業運作過程,加深對行業的了解,提高專業技能,增強創業意識,鍛煉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社會適應力。同時,為了保證項目教學實踐的順利開展,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也應設立相應的鼓勵機制,對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給予資金資助、學分認定[2]。
(三)以賽促創模式
目前,影視設計比賽可以為影視類專業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如中國好創意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以創新創業競賽為契機,鼓勵學生通過參與競賽,提升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以賽促創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參賽,更加了解行業的市場需求,提升創意實踐能力、項目操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從而助力搭建教學成果轉化平臺,以賽促教,使優秀教學成果轉化顯著。同時,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也應建立學科競賽獎勵機制,完善學科競賽管理細則,通過對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比賽項目、媒體創作比賽、自媒體運營比賽項目等進行細致的學分折算以及給予一定的物質與精神獎勵,激勵學生的參賽積極性。此外,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還應將比賽獲獎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與自主創業證書等納入學生學習成效評定體系,并設置競賽經費,為學生參賽提供經費支持。
四、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一)建設具有實戰背景的師資隊伍
根據影視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建設“學校導師+企業導師”雙導師制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強化對教師的技術培訓,促進教師根據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調整教學方案,從傳統課堂教學轉向專業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定期到影視公司等掛職學習,及時了解影視行業前沿,提高影視專業技術,熟悉影視運作流程,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實戰經驗。同時,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與影視公司開展項目合作,引入高級技術人才、企業高管等擔任企業導師,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培養提供建設性意見和針對性指導,彌合專業教育與市場行業需求的溝壑,充分發揮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的積極作用,促進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升級與完善。
(二)建立多元實踐平臺
在創新創業背景下,多元實踐平臺是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有力保障。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建立多元實踐平臺,完善該平臺的硬件設施,為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如影視錄音棚、攝影棚、多功能劇場、影視后期實驗室、多媒體實訓室等,打造具有影視全產業鏈專業化實驗室及設備的良好實踐平臺、真實的實訓環境、完善的硬件設施。
同時,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也應完善多元實踐平臺的軟件資源,搭建專業實踐教學網絡系統,配備專門實驗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實驗室硬件設備實踐操作及安全培訓,為學生提供技術支持,以保障學生順利開展攝像、剪輯、后期等實踐環節,并配備創新創業工作人員為學生提供相應的信息咨詢、管理運營、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指導,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保障。
(三)搭建項目孵化基地
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通過搭建項目孵化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促進優秀項目成果孵化,甚至將優秀成果作為企業產品進行孵化與推廣,從而促進教學成果轉化,實現產學研一體化,進一步縮小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同時,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也應鼓勵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創造商業價值,積累職場經驗,提高社會適應力,為求職與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實現學生、企業、學校共贏。
同時,為了促進創新創業成果交流,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也應依托學校定期舉辦項目推薦會、創新創業論壇及成果交流會,展示與推廣項目成果,并邀請一些創業成功的校友、青年企業家分享相關經驗,為學生提供交流創新思想、創業經驗的平臺與機會;定期舉辦項目培訓會,邀請影視行業人士、企業家開展有關創新思維培育、創業能力訓練、創業成功經驗及國家創業政策的講座,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家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影視行業發展動態等。
(四)政企校多元協同育人
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依托學校加強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的交流合作,實現政府、企業、學校協同培育影視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局面,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堅實的保障。政府有關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與科學規劃,對影視行業資源進行全面協調和分配,為校企合作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高職院校應鼓勵影視類專業加強與企業合作,實施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項目實訓模式,為學生搭建專業實踐實訓平臺,培養學生成為影視類專業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將優秀項目成果轉化為企業生產力,與區域行業、企業實現良性發展和雙贏局面。
五、結語
在影視行業不斷革新和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應用性、實踐性特點和優勢,結合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形成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為導向,通過真實項目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高職院校影視類專業也應鼓勵教師向創新創業導師轉變,強化實踐教學,從而培育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王甜甜,孔繁蕊.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傳媒類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傳媒論壇,2023(09):76-78.
[2]鞠寧.創業教育背景下項目式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以中國民航大學創新創業課程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17):225-227.
[作者簡介]劉芳(1982—),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光華學院電影學院教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