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清海 劉愛軍 白麗華 王玲玲 張麗麗 劉晗
基金項目:邯鄲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2022174)
作者簡介:程清海(1969—),男,河北邯鄲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農村老齡化、高職學生健康教育。
摘 要:實施積極的健康教育策略,能顯著扭轉農村老年人落后的健康觀念、延長健康預期壽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采取實地調查與問卷調查結合的方式進行分析討論,認為要破解當前面臨的現實困境,應采取主動性策略,有效轉變農村老年人的健康觀念、構建新時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創設適合農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課程、動員多個責任部門協同參與、豐富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和施教方式。
關鍵詞: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現實困境;紓解策略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正快速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與城鎮相比,農村社區的老齡化程度更甚,而且農村與城鎮老齡化程度的差距仍然在加速擴大。在此背景下,農村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質量等問題,正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利用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課題組對河北省中南部的200多個自然村、2 000多名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邯鄲市中醫院老年科65周歲以上的307位門診就醫者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共收回2 457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2 380份。課題組主要成員對當地的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促進機構以及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67份。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農村老年人的健康觀念、健康教育的戰略目標和基本任務、健康教育實施主體的認知、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5部分內容。
一、農村社區老年人實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健康教育內涵和健康教育主動介入
健康教育是指有計劃、系統性培育特定人群,幫助樹立健康意識、改變不健康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提高自我防范和救治知識與技能的社會教育活動。健康教育主動介入是指在被教育者沒有明確要求的情況下,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積極主動傳授健康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提高健康知識水平,強化健康行為的教育活動。因農村老年人的生理衰退、健康文化滯后及溝通交流瓶頸,對該群體實施積極主動的健康教育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農村社區老年人實施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是可以顯著改變農村老年人的健康觀念。對包括農村老年人在內的人群持續實施健康教育,能顯著改善該人群的健康行為和觀念。根據對老年人實施健康教育后的評估結果,老年人在睡眠、體力活動等方面的時間顯著增加;健康教育的干預能明顯疏解教育對象的焦慮情緒,使他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可以說,對農村老年人實施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改變農村老年人健康知識貧乏、健康意識薄弱、健康觀念落后的狀況。
二是可以有效延長農村老年人健康預期壽命。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2019年公布的數據,如今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卻只有68.7歲。也就是說,每個人平均有8年多的帶病生存時間;據統計,我國老年人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已經超過了4 000萬。開展健康教育,引導老年人改善自身健康水平,能夠顯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
三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進。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讓更多農村人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事實上,我國農村“一個老人病了,撂倒一家人”的事情并不少見,這在當前農村社區以家庭養老方式為主的情況下,是必然而又不容易改變的客觀現實。開展健康教育,幫助農村老年人擁有健康的心智和行為能力,才能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解脫出來,投身于鄉村振興建設的大潮。
二、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農村老年人的健康觀念較為淡薄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以來,農村老年人的健康觀念雖有提高,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對邯鄲市農村社區2 073名老年人的調查數據顯示:92%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對健康概念的理解不符合聯合國衛生組織對健康概念的定義,只有2%的受訪者認為人的健康應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3個部分;一半以上的農村老年人認為“病是吃出來的”,對影響健康因素的理解不科學、不準確,還有15%的人認為患病是命中注定,90%以上的人不注重自我保健;同時,他們對選擇就醫的時間存在誤區,選擇病重后才就醫者超過76%,生了小病從不看醫生的有17%。此外,生病后才開始關心自己健康的老年人占90%;58%的人認為保健品無效,不主張使用保健品(見表1)。
(二)健康教育的戰略目標和基本任務不明晰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屆時健康中國建設主要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調查結果顯示,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服務機構、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對農村社區健康教育的戰略目標和基本任務的了解情況并不理想(見表2)。
(三)實施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缺乏
實施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不僅包括農村全科醫生、衛生保健護理員,也應該包括行業健康管理機構以及高校等。在被調查的農村中,平均每千人擁有1~2名基層全科醫生,這些醫生大都是從原來的農村衛生員轉變而來;平均每百名農村老年人擁有0.5~1名衛生保健護理員;平均每百名農村老年人擁有0.2~0.5名身體健康管理員;平均每百名農村老年人擁有0.1~0.2名心理咨詢員;平均每百名農村老年人擁有0.01~0.1個體育活動指導員(見表3)。實施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多元化,形成責任分擔的“圍觀效應”,反映出責任主體的缺失,這與規劃綱要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四)適合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課程建設嚴重滯后
在回答“您最想得到哪五個方面的健康教育”時,有62%的受訪者最想學習飲食與健康的課程內容,66%的受訪者想學習運動與健康的內容,54%的受訪者想知道如何改善睡眠,55%的受訪者想掌握如何排解疼痛感的知識和技能,47%的受訪者認為應增加生活環境與健康的內容,58%的受訪者想知道如何排解焦慮情緒,65%的受訪者想知道如何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疫情期間,40%的受訪者想掌握傳染病預防的相關內容,53%的受訪者十分關心非傳染病的防范措施(見表4)。
橫向比較來看,不同年齡階段的老年人關注點有所不同,但飲食與健康、運動與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卻始終是他們迫切關注的內容;縱向比較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老年人越來越想掌握如何改善睡眠、減少疼痛的知識和技能。
三、突破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困境的策略
(一)打通堵點:主動扭轉農村老年人的健康觀念
主動扭轉農村老年人傳統的健康觀念,是成功實施健康教育的前提條件。農村老年人健康觀念的轉變一般要經過接觸、交流、認知、體驗和重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不同的責任主體合力推進才能取得成效。主動扭轉老年人健康觀念的責任主體主要有醫藥衛生機構、文化管理部門、企業行業協會、農村社區等。實踐證明,高等職業院校利用自身優勢,能有效改變農村老年人落后的健康觀念。
(二)抓住要點:開設適合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課程
破解當前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困境,創設健康教育課程微信群是基礎,確定健康教育實施主體是關鍵。健康教育課程分三類推進:A類課程主要是談話聊天交心式課程,是最基本的課程,需要實施人深入農村老年人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B類課程主要是身體運動方面的課程,包括小型運動賽(廣播體操、八段錦、彈彈球、門球)等實訓課程,是體能提升與動作訓練類課程;C類課程包括膳食(居家)、太極拳(居住地)、旅游(短期短途)、參觀(工廠、學校、企業)等,可以提升農村老年人的心理疏解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破解難點:動員多責任主體協調推進健康教育行動
多部門協作推進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能夠保持參與部門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在社會上營造濃厚氛圍,使參與人不僅行動要介入,態度也要介入;另一方面是逐步建成“學校、醫院、衛生、養老”等機構聯動機制,保證效果。
(四)打造亮點:創新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徑
實踐證明,利用特色文化娛樂活動吸引農村老年人參與,是推動健康教育效果擴散最簡便有效的方式。要寓教于樂,將健康教育內容融入農村戲臺等文化娛樂活動,借助社區健康教育微信群、抖音、快手等平臺系統推送健康教育小節目、小活動,把健康教育貫穿到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去。此外,創建健康教育小游園、健康教育知識走廊或文化墻,營造健康教育文化氛圍,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五)建構支點: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第一,建立健全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數據平臺,及時、客觀、準確反饋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并提出切實改進方案,更好指導下一步的工作。第二,制訂落實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清單,明確具體的教育對象、內容和課程標準等,使其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第三,建立無障礙健康教育通道,讓更多的獨居、空巢、留守、失能等老年人從健康教育中獲益。
四、結語
讓農村老年人生活便捷、健康幸福地度過余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性質所決定的,也是檢驗社會正義的標準之一。積極主動介入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動,是培育農村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觀念、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條件。隨著農村社會的發展變化,老年人健康教育工作愈發重要,需要更多部門共同參與,找到有效的紓解策略,實現健康中國在農村社區的實質推進。
參考文獻:
[1]張再生.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征及其社會和經濟后果[J].南開學報,2000(1):83-89.
[2]常時越.河北省人口老齡化及對家庭消費結構的影響:以邯鄲市為例[J].北方經貿,2023(2):118-121.
[3]宋欣欣.河北省人口老齡化、人力資本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影響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2.
[4]李芬.生命歷程視角下農村老年人健康狀況及保障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0.
[5]高云.農村老年人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郵電大學,2018.
[6]呂姿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1-2.
[7]包海麗.習近平新時代體育思想的核心要義與國民體育核心素養體系構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2(8):1-6.
[8]朱奕豐,金路瑤,袁婧如.農村老年數字鴻溝的現狀、成因及對策:基于社會包容視角的實證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11):170-175.
[9]王紅丹.老年人睡眠、體力活動對健康的影響[D].長春:吉林大學,2023.
[10]陳小華.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老年急性闌尾炎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3,21(15):53-56.
[11]溫勇,汝小美,尹勤,等.農民的健康狀況、健康知識及需求分析[J].西北人口,2007,28(4):40-44.
[12]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J].營養學報,2020,42(6):521.
[13]顧景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解讀[J].營養學報,2016,38(6):525-529.
[14]張悅,薛喬丹,李熹,等.中國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1,41(10):729-733.
[15]連芙蓉,賈涵頎.社會轉型中農村養老方式的歷史演進與現實困境[J].社會科學文摘,2021(9):61-63.
[16]徐暢.基于灰色綜合評價法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22.
[17]張薇.鄉村振興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農村心理健康工作的路徑[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7):56-58.
[18]滿忠坤,岳蕾蕾.新時代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價值確證與推進策略[J].繼續教育研究,2022(4):29-35.
[19]李電華,張奎.基層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跨部門合作現況分析[J].江蘇衛生保健,2013,15(5):53-54.
[20]邵婧,李丹,杜普達,等.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市場化運作幾種模式[J].河北農業,2023(5):21-22.
[21]林志添,賈振振.文化娛樂活動對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影響研究[J].大眾文藝,2020(19):221-222.
[22]陳佳,陳晟潔,陳富坤.社區教育政策實施效果評估體系的構建與量化:基于湖南省社區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J].湖北開放大學學報,2023,43(1):29-34.
[23]歐祝平,陳石明.論社會公平正義的地位及其實現途徑[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7(4):44-47.
[責任編輯: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