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演進特征與未來展望

2024-03-04 05:46:43靳蔭雷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評價指標

靳蔭雷

[摘要]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基礎環節,其結果可以用來衡量學生培養質量和教育發展水平,并進一步促進學生發展。學生評價政策是科學實施學生評價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學生評價功能的順利實現。文章以52份國家層面關于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的教育政策為研究對象,運用NVivo 12plus軟件,根據三級編碼操作程序對政策文本進行規范的質性分析和深層解讀。研究發現,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演進在價值定位、評價標準、評價指標、組織運行機制等方面具有鮮明特征,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因而,需要繼續堅持育人導向,深化素質教育發展理念;深入理解學生評價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增強其科學性;進一步注重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評價素養;拓寬溝通渠道,高質量發揮組織實施效能。

[關鍵詞]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文本分析;評價指標;價值定位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6120(2024)02-0075-15

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基礎環節,其相關政策是科學實施學生評價、促進教育發展、加強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學界研究教育評價政策較多,研究學生評價政策則較少。針對前者,研究者一般是基于一定的理論、視角或方法,對不同評價形式、不同學段、不同學校類型、不同地域等的教育評價政策文本進行分析,主要集中在政策議程設置[1]、執行境遇[2-5]、職責分析[6]、演變歷程[7-10]等方面。針對后者,研究者主要是在宏觀上把握政策的演變歷程,對不同評價形式、不同學段、不同學校類型等方面的研究較少,例如,較多研究對全學段學生評價政策進行分析[11-12]。其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教育部等相關部委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有關學生評價的政策文本,對不同學段的具體目標、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方面有所不同,有必要分學段對學生評價政策進行研究。

對于基礎教育階段而言,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各方面內容在國家政策層面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有哪些特點或規律?基于此,是否可以準確預測未來學生評價政策的發展方向?如果可以,未來學生評價變革表現在哪些方面?這些問題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因而,本研究圍繞這些問題,以政策文本分析為手段對相關政策進行分析,以期對學生評價政策研究有所助益。

一、學生評價的內涵闡釋

評價是人類的本質活動之一[13],是以事實把握為基礎的價值判斷活動,即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學生評價作為對學生的評價,本質上也是一種價值判斷活動。其中,學生發展過程與結果是該活動的客體,社會與個人是該活動的主體,學生評價是對學生發展過程與結果是否滿足社會和個人需要所作出的一種價值判斷。當然,這一活動也是教師或其他評價主體在把握學生發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和最終結果等事實性證據的基礎上作出的評價。換言之,學生評價強調在系統、科學、全面地搜集、整理、處理和分析學生信息的基礎上進行評價[14],即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15]7,其中,事實判斷是價值判斷的手段,價值判斷是事實判斷的導向因而,學生評價既是事實判斷,更是價值判斷,是一種兼具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特點的活動。

事實判斷強調符合事實和客觀規律,價值判斷強調符合道理和某種標準,融匯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特點于一體的學生評價自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標準、要求等。有學者認為,學生評價是指評價主體運用“科學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評價理念”[12],“依據一定的標準,運用多種評價方法”[15]7,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體質、社會適應性以及勞動技能等各個方面進行價值判斷其中,評價理念是指現代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價值觀念落實到學生評價實踐中所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性觀念,評價標準是指與教育目標、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等一脈相承的具有評判、導向和監督功用的價值尺度以及界限,評價方法是指應用于整個評價過程且體現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手段或策略。總的來說,學生評價是基于學生發展,依據現有評價理念、標準、方法等對學生發展過程與結果作出價值判斷。更重要的是,要將評價結果最終反饋并作用于學生自身,為了學生發展而評價,在當下也就是指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評價。

學生評價政策是科學實施學生評價的重要保障,對高質量人才培養具有導向和規約作用基于上述對學生評價內涵的具體闡釋,結合國家相關政策頒布的具體情況(主要是指政策內容),本研究認為學生評價政策是指包含或體現學生評價理念、標準、方法以及評價目標、主體、內容、機制等方面要素的廣義的政策文本,分為完全契合學生評價主題的專門政策和部分契合學生評價主題的非專門政策,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和工具。

二、研究設計

(一)政策文本的選擇

本研究首先以“學生評價”為檢索關鍵詞(輔以“學生測評”“學生評估”“學生評定”“學生發展”等),通過三種渠道對學生評價相關政策進行檢索,分別是:國務院、教育部等部門官方網站;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百度文庫等文獻檢索平臺;“政眼通”政策大數據分析服務系統(智庫版)和法意科技——中國法律資源庫等政策檢索平臺。此次檢索為第一輪篩選,主要是梳理改革開放以來(以改革開放為起點,主要基于三點考慮:其一,政策提出的連續性;其二,政策內容的本土化;其三,政策檢索的有限性)在國家政策層面相關的政策文本。之后,為保證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需要對已梳理的相關政策進行第二輪篩選,篩選原則是權威性和相關性。權威性是指研究樣本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以權威、公開的方式發布的未失效政策文件,包括通知、意見、方案等;相關性是指依據本研究所明確的學生評價內涵,研究樣本需與“學生評價”具有較高的關聯。第二輪篩選主要是通過仔細閱讀政策文本內容,剔除已失效、相關性低(包括學段不是中小學,未體現學生評價理念、目標、方法等具體要素即僅出現字眼而不含具體內容)等政策文本。經過兩輪篩選,共得出1978—2022年的52份政策文本作為研究對象,部分政策文件統計見表1。

(二)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采用綜合性的教育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即通過編碼、分類等方式,對文本內容進行數據挖掘與信息提取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文本進行分析,最終要走出文本,走出文本的過程也就是從具體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過程,是文本讀者運用多種“解讀”文本的方法和視角通過文本與文本生產所處的歷史脈絡對話以發掘文本“深層結構”的過程,是文本理論化的過程[18]。本研究主要借助質性分析軟件NVivo 12plus對相關政策文本進行編碼和分析,其在理論建構、文本解讀、可視化操作等方面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三)研究過程

1.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學生評價政策劃分時期

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52份關于學生評價相關政策文本的系統梳理,可以發現學生評價主要聚焦于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達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結果。其中,發現有幾個關鍵節點具有針對性強、承上啟下、突出重點的關鍵作用,例如,2002年、2014年、2020年。2002年發布的《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關于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對之后的教育評價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此之前,學生評價政策發展屬于一種醞釀期,評價理念、內容、目標等依托于教育方針,不夠明確,該階段的評價政策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發展而逐步發展。2014年,作為《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配套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以“下定義式”的語言形式對綜合素質評價作了概念界定,這兩個政策文本是我國全面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直接政策依據,標志著我國推進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19]。因而,2002年至2013年可以看作是綜合素質評價在政策文件中從誕生到逐步發展所經歷的一個探索期。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系統部署,共設計五個方面22項重點任務,對之后的教育評價(特別是學生評價)改革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20],因而,可以作為學生評價政策發展的重要節點。2014年至2019年,是學生評價政策發展的穩步發展期,2020年至今是學生評價政策發展的深化期。

2.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學生評價政策進行編碼

本研究采用三級編碼操作程序。首先,分解原始的政策文本,并尋找可能的參考點,為此,逐句閱讀導入的52份政策文本,形成開放式編碼(也稱孫節點、參考點);其次,尋找參考點的上位概念,形成更具抽象性、概括性和綜合性的分析范疇,即子節點;最后,根據子節點的核心含義,并結合開放式編碼的內容對子節點進行調整、合并,形成高度概括的父節點作為學生評價政策的主要維度,之后再返回開放式編碼和子節點對父節點的概括性進行綜合考慮,使之進一步完善。

之后,要通過二次編碼對編碼結果進行驗證。NVivo 12plus軟件支持不同使用者在同一計算機上使用相同的資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研究傾向,利用軟件中的“編碼比較”功能,可以比較不同研究者編碼的一致性,并且通過Kappa系數加以表征,可作為檢驗研究可靠度的參考依據。一般認為Kappa 系數在0.61~0.80為高度一致性,0.81~1為幾乎完全一致。由于本研究的研究者只有筆者一人,所以運用了二次編碼的方法對編碼進行了一致性檢驗。為減小誤差,第二次編碼與第一次間隔為一個月左右,其間基本完全擱置該研究,并著手其他研究以轉移注意力并削弱相應記憶。之后利用軟件中的“編碼比較”功能,通過Kappa系數對兩次編碼的一致性加以表征,結果顯示一致性檢驗結果Kappa系數均在0.61~1之間(見表2),因此,政策文本的編碼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本研究最終形成5個父節點作為學生評價政策的主要維度,分別是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與方法、評價組織與管理、評價結果運用(見表3)。評價原則是學生評價政策目標、內容等確立的基本準則,包括堅持方向性、堅持育人導向、秉持科學公正、客觀性、尊重發展性和過程性。評價內容主要體現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包括高利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除基本的六方面外,還包括勞動素養、信息素養等后進入或之后強調的素質能力。評價方式與方法體現多樣性,包括多形式、多主體、多工具、多維度。評價組織與管理是學生評價政策落實的主要方面,包括評價前高度重視、統籌協調等,評價時過程公開、即時測評等,評價后申訴復議、責任追究等。評價結果運用主要是指學生評價結果一般作為衡量學生發展質量、學校和地區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三、研究結果

(一)詞云分析

從詞云圖(見圖1)中,可以看出“學生”“評價”“綜合”“素質”“教育”“考試”“發展”“學校”“招生”等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主題詞。

同時,根據不同父節點編碼參考點數量制作扇形統計圖(見圖2),可以發現評價組織與管理和評價內容這兩個父節點的參考點數量占比較多。由此可見,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重點在綜合素質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兩個方面,其研究主題主要聚焦于評價組織與管理、評價內容兩個維度。新高考采取“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方式,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受到極大關注,且進一步延伸到初中,在規范性上也結合信息技術、大數據等搭建了信息平臺。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體系逐漸完善,組織管理更加標準,因而,在詞云圖中有明顯的體現。另外,考試招生一直是學生評價的重點主題,學生評價政策的發展離不開對考試制度的改革,“一考定終身”等招生理念逐漸被淘汰,考試招生乃至學生評價有更清晰的導向和更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

(二)不同時期學生評價政策內容特點

通過對不同時期五個維度學生評價政策內容參考點的梳理(見表4),可以發現,在較長時間的發展中,學生評價政策已經形成了基本完善、規范、細致的內容體系,各個維度體現出時代性和連續性特點。時代性是指每一時期都有體現時代特點的社會價值理念的基本訴求,學生評價政策在關切或回應這一訴求的過程中每一維度都會“沾染”時代性;連續性是指每一維度在不同時期的發展中具有秉持不變的理念、邏輯等,例如,促進學生發展,踐行素質教育等,因而各個維度在這些理念、邏輯的連續作用下體現連續性。以“評價內容”為例,在醞釀期,素質教育理念剛剛興起,評價內容需要扭轉“應試”趨向,朝向素質提升;在探索期,學生評價體系基本明晰,綜合素質評價觀念帶來一股“熱潮”,評價內容從提升素質精確為提升哪些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等;穩步發展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基本完善,形成基礎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框架,評價內容指向更加明確;深化期,評價內容在堅持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繼續深化育人導向,體現核心素養本位,具有時代特色。四個時期,素質教育、育人為本理念貫穿始終,并在時代變化下逐漸深化,體現時代性與連續性的統一。

四、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演進總體特征分析

(一)價值定位:在“游走”中正向加強

回顧、總結和檢視我國學生評價政策的演進之路有助于明晰學生評價政策的價值取向,從而可以為今后的政策制定提供經驗和智慧。基于四個時期政策文本的梳理,可以發現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的價值定位體現在部分話語表述的細微變化中。例如,《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4年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包括綜合性評語和等級兩部分[21],2010年《教育部關于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提出將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2014年《意見》中其相關表述則有些變化,評價方式方面強調通過寫實記錄評價學生、形成檔案,評價結果運用方面強調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據此可見,學生評價政策的話語表述呈現一種“游走”態勢。“游走”在這里不是一個負向詞,并非認為某項政策不適合或不準確,而是體現政策發展充滿生命力。盡管這在字面意思上更像是一種“干擾”“阻斷”,其實,“游走”更說明思想、理念、智慧在運動、在進步、在提升,而不是在“搖擺”“見風使舵”甚至倒退,這是因為某一主題的價值核心將之固定在一個沒有“回頭路”的位置上,只要“游走”,就會朝目標更進一步。學生評價的價值核心就是促進學生發展,基于此思考“重要依據”與“重要參考”,看似評價結果的地位下降了,其實操作性在增強[19]。簡言之,學生評價政策的價值定位在“游走”中正向加強。

(二)評價標準:從單一標準到多元分類

評價標準是指在評價過程中對評價客體加以衡量的準則[22],應與評價原則、評價內容等具有一致性,是學生評價政策的核心內容,引導著學生評價的基本遵循和學生發展的具體指向。在醞釀期,學生評價政策處于重建之后的初步發展階段,評價標準依據教育方針的相關表述制定,較為單一。在探索期,綜合素質評價開始出現,素質教育發展進入新階段,伴隨尊重學生、尊重規律等理念的出現或發展,學生評價標準除提倡依據教育方針外,還有課程標準、學生發展規律。此時,評價標準已出現分類評價的意識,但在類別劃分中存在交叉、寬泛的現象。例如,2002年的《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個方面的評價標準,為之后的綜合素質評價奠定了基礎。在穩步發展和深化期,綜合素質評價受到重視,學生評價標準逐步細化,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綜合素質評價清單等方式來規范綜合素質評價。在考試招生制度方面,此時倡導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不同類別、水平、階段的考生評價標準有所不同,例如,藝體特長生的錄取方式。同時,2017年的高中課程標準以及2022年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提出要依據課程目標、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學業質量標準等確定評價標準,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的評價標準不同,也體現評價標準的多元性。

(三)評價指標:在發展中逐漸豐富與完善

評什么,即應該確定用哪些主要指標來評價學生發展狀況,是實施學生評價的首要問題[23]。縱觀我國學生評價教育政策的發展脈絡,其政策內容呈現逐漸豐富和完善的特征[12],評價指標與評價內容一致,也呈現同樣的特征。例如,自2004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4年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在國家教育政策文本中出現“綜合素質評價”開始,其內涵與指標就在歷年的發展中逐漸充實。首先是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24],2014年提出將藝術素質測評[25]、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和成效[26]、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27]、體質健康測試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并進一步明確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五個方面[28]。2015年又提出將學生參與具體勞動情況納入,2016年提出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納入,2020 年提出將勞動素養納入,2022年提出將思政課學習情況納入,等等。另外,逐漸豐富與完善的學生評價指標,不僅有助于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要求,還有助于促進整個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更加科學、連貫。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學校評價、教育質量評價等具有內在一致性,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旨歸,不同教育評價政策在評價內容與評價指標等方面遵循統一的邏輯。作為整體,教育評價需要統籌所有評價類型,把控內在關聯,建立更加科學、連貫的評價指標體系。

(四)組織運行機制:在變革中更加規范有序

關于學生評價政策的組織實施,涉及實施主體、實施原則、實施方案、實施方法等,各部分在評價制度變革的影響下形成更加規范有序的組織運行機制。組織運行機制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這種復雜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從評價主體看,在學生評價政策編碼結構中,多主體評價子節點表明學生評價具有多元性,不僅包括學生自評和教師評價,學校、社區、家庭等關聯人員,教育督導、教研機構、教師培訓等機構人員也可以參與學生評價。因而,實施學生評價政策需要考慮眾多評價主體之間的差異和聯系,主體越多,聯系越密,組織運行機制自然越復雜。以往學生評價政策更多關注評價內部制度建設,如關注評價方式是否多元、評價內容是否合理、評價過程是否嚴謹等,組織運行機制相對弱化。隨著綜合素質評價興起以及社會對高考改革的呼吁,學生評價結果尤其是綜合素質評價與考試招生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其“重要依據”或“重要參考”,由此帶來高利害考試制度的變革,從而吸引更多實施主體參與進來。為保障評價實施,主體之間需要形成更加規范有序的組織運行機制,如責任分工、誠信制度、申訴復議制度等。這些措施有助于減少評價制度尤其是考試招生制度變革背景下可能出現的不公平、不科學、不規范等現象,進而完善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體制機制建設。

五、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實踐反思與未來展望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1985年以來,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不斷發展,雖已經取得不錯成績,但在實踐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評價價值在選拔性與發展性之間有時搖擺不定,學生評價標準與課程標準、學習內容以及社會需求等依然存在不連貫的問題,在技術浪潮下教師的評價與信息素養存在某種程度的缺失,以及評價組織效能運行不暢、發揮不力等,這些都需要引起足夠關注并積極進行調整,以更好應對學生評價政策改革與發展的未來挑戰。

(一)繼續堅持育人導向,深化素質教育發展理念

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評價的育人導向……引導學校實施素質教育”育人是評價的根本導向,如何評價并且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做到以人為本,促進學生成長,是學生評價改革要考慮的重要問題a ,也是深化素質教育發展理念的關鍵所在。在實踐中,學生評價偶爾面臨在“選拔性”與“發展性”之間搖擺不定的問題,需要全社會深化素質教育發展理念,繼續以育人為本踐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要求,準確定位學生評價的價值取向。

第一,扭轉應試思維,淡化競爭意識,引導學生發展多方面能力。禁止給學生貼標簽、根據學生成績排隊等,試行“等級+評語”“成績+評語”等評定方式。例如,2017年,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30]。第二,評價要體現進階性、差異性。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學生發展水平不一致,即使同一年級學生水平也可能出現較大差異,因而,評價標準不可統一,要因學生發展水平而異,以滿足學生最近發展區為準。第三,嚴格落實“四個評價”,尤其重視增值評價。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31]。增值評價“是一種發展性評價”[32],以發展“增量”作為評價指標,有助于真正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育人理念。第四,進一步規范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是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強化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導向作用。

(二)深入理解學生評價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增強其科學性

學生評價標準根據學生評價活動的現實需要制定,是“用于衡量學生發展變化程度及其價值的一套具體化的、情景化的規則”[33],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實踐依據[34]。好的評價標準直接關切甚至提高學生評價的整體質量。什么是“好”,“好”即“科學”,科學的學生評價標準需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制定。依據國內外學生評價標準制定的重要表述和有效經驗,可以將準確性、適宜性、可行性、應用性等作為學生評價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深入理解這些基本原則,有助于增強學生評價標準的科學性。

第一,學生評價標準準確性。準確性是學生評價標準的硬性指標,是學生評價標準科學性增強的重要表現,提高準確性意味著要規范評價過程,包括對信息的核對、資料的審查等。第二,學生評價標準適宜性。適宜性主要是指學生評價標準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滿足學生發展需要,與課程標準、學業要求等相契合。例如,199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評價標準應符合教育方針、義務教育的性質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第三,學生評價標準可行性。可行性主要是指學生評價的各項內容、要求等能夠在現實中順利實施,能夠吸引其他主體參與進來,在照顧主體差異的同時與其他教育評價類型要求一致。例如,《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評價標準既應注意對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35]。第四,學生評價標準應用性。應用性堅持育人為本,以促進學生發展、教育質量提升等為重要導向,主要是指對學生發展真正“有用”的評價內容和要求,即對學生發展具有診斷、監督、指導價值。

(三)進一步注重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評價素養

教師是學生評價的主要參與者,是以學校為主要場域的學生評價活動的領導核心。在學校中,教師的評價素質、能力如何,直接影響教師參與學生評價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發展質量。因而,重視學生評價,要將教師放在重要位置,進一步注重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評價素養是保障學生評價質量的重要措施。教師評價素養是教師評價意識、評價知識、評價能力、評價倫理的綜合體現,提高教師評價素養,需要在四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評價意識是教師評價素養的前提。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接納評價、使用評價,自覺學習先進的評價理論,敢于創新評價方法,為實施評價做好意識準備。例如,通過課例研討、聽課評課等方式反思自身評價觀念和態度。第二,評價知識是教師評價素養的基礎。教師需要具備先進的教育評價理論知識,熟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掌握“四個評價”的內涵、方法等,能夠準確理解學生評價目標、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第三,評價能力是教師評價素養的核心。教師需要在評價意識指引下,借助評價知識,形成評價信息收集與分析能力、評價方法創新與應用能力、評價實施與反思能力等。第四,評價倫理是教師評價素養的保證。研究發現,評價倫理是教師評價素養培育的薄弱項[36],需要引起重視。評價倫理具體表現為: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能夠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能夠克服評價的偏見,擺脫對學生的“暈輪效應”,避免對學生隨意貼標簽;能夠秉持公正,一碗水端平,賞罰分明。

(四)拓寬溝通渠道,高質量發揮組織實施效能

我國普通中小學學生評價政策的組織運行機制在評價制度改革中雖趨向規范有序,實施主體基于各自部門或人員職能為服務學生評價政策實施提供最大助力,但在具體實施中,可能存在因各主體之間職能交叉、協調不足等引起的組織效能運行不暢、發揮不力等問題。因此,需要拓寬主體間溝通渠道,以便高質量發揮組織實施效能。

第一,搭建信息平臺,涉及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公開等功能。不同實施主體相關人員需要在信息平臺支持下開展工作,包括上傳活動日志、活動材料等,遵循公開、公正、透明原則,探索不同主體間合作機制,加強合作交流。第二,設置專門熱線,提供咨詢、建議等功能。學生、教師是與學生評價政策關聯度較高的直接作用群體,其權利、義務需要得到充分保障,通過設置專門熱線,可以相對減少冗雜程序,方便基層主體發表意見,方便落實其權利實施。第三,建立座談制度。提倡不同實施主體“串門”,加強信息互通與交流,促進優秀經驗分享,同時落實互相監督機制,有助于提高實施主體的積極性,促進不同實施主體自省自檢,進而提高組織實施效能。

參考文獻:

[1]包水梅,韓冰玉.基于多源流理論的我國教育評價政策議程設置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6):33-46.

[2]陽榮威,劉偉豪.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政策執行的阻滯因素與紓解路徑[J].大學教育科學,2023(2):51-60.

[3]楊聚鵬.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政策的實踐困境與推進策略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181-190.

[4]楊聚鵬.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政策的價值意蘊、執行阻力與改革路向[J].教育學報,2022(5):106-117.

[5]閆闖.鄉村小學教育評價政策執行的主體困境及規避[J].當代教育科學,2022(5):79-86.

[6]劉國瑞,張怡.省級政府履行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職責情況分析:基于10省份教育評價政策文本的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2):92-99.

[7]朱濱,張新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評價政策:演變、特征及展望[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2(6):94-101.

[8]司林波,裴索亞,王偉偉.新中國教育評價制度變遷的影響因素、基本規律與實踐啟示:基于教育評價相關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21(6):69-77.

[9]司林波,裴索亞.中國共產黨百年教育評價制度發展的歷程、特征與展望[J].現代教育管理,2021(10):1-11.

[10]蔡旻君,古立春.我國基礎教育評價政策的演變:基于1999年以來的政策文本分析[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1(4):73-79.

[11]安富海,劉甜甜.守正創新:我國學生評價政策的回顧與展望[J].課程·教材·教法,2023(4):75-82.

[12]鄧凡,余亮.我國學生評價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基于NVivo 11的政策文本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22(4):91-106.

[13]裴娣娜.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291.

[14]金娣,王剛.教育評價與測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296-298.

[15]田友誼.當代學生評價的理論與實踐[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6]張敏.學生評價的原理與方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8.

[17]王景英.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56.

[18]涂端午.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應用[J].復旦教育論壇,2009(5):22-27.

[19]王洪席.我國綜合素質評價政策的演進歷程及特征分析:基于(1999—2014年)政策文本的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6(12):28- 34.

[20]周洪宇.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解讀[J].紅旗文稿,2020(22):8-12,1.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4年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04-02-25)[2023-07-03].http://www.moe.gov.cn/s78/A06/jcys_left/s3732/201006/t20100610_89030.html.

[22]張爾秘,史萬兵.地方高校人文學科教師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優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22(3):76-82.

[23]丁吉念,王新華.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亟待破解的四個問題:《總體方案》背景下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12):45-65.

[24]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和進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8(5):41-42.

[2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2014-01-10)[2023-07-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1401/t20140114_163173.html.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EB/OL].(2014-04-01)[2023-07-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404/t20140403_167213.html.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2014-03-30)[2023-07-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EB/OL].(2014-12-10)[2023-07-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808/120180807_344612.html.

[29]李孔珍,賀千紅.育人導向的普通高中過程性評價[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157-163.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通知[EB/OL].(2017-12-05)[2022-1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712/t20171211_321026.html.

[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2-12- 06].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32]謝小蓉,張輝蓉.解讀學生成長百分等級模型:義務教育學校考試增值評價的突破口[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3(8):108-119.

[33]張樂樂,陳恩倫.新時代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評價的現實困境及其變革路徑[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0(3):193-199.

[34]吳陳兵,肖景蓉.文化回應教學:理論模式與操作標準[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1):117-128.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EB/OL].(2002-12-18)[2022-12-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7054/200212/120021218_78509.html.

[36]趙士果.小學教師課堂評價素養的現狀研究:基于上海市Y區1 032名小學教師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8):53-59.

猜你喜歡
評價指標
智能電網風險評價研究
陜南生態移民生產生活水平評價及后期扶持
編程類課程實踐教學考核方案研究
我國上市銀行成長評價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5:43:24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理論與實證分析
科學與管理(2016年5期)2016-12-01 19:18:45
中國藥品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4:01:18
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50:25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00:01:08
資源型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33: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网址|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看片a| 亚洲伊人电影| 亚洲成人在线网|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91视频青青草|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黄色网|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熟女AV|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色图|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午夜综合网|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a毛片|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久草视频一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网|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va|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不卡在线|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一在线|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aa视频|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欲色天天综合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激情综合|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天天躁狠狠躁|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 国产在线小视频|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另类| aⅴ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