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玲?張陳杰



摘 要|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創新旨在改變“電商內容更新快與教材內容過時的矛盾、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忽視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思想深度”的現狀。基于“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以項目為驅動、以評價為保障”的教學理念,不斷實踐“四性·五維·三元”的創新思路,推動教學內容的重塑、教學模式的創新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電子商務”教學創新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效,學生實踐能力明顯得到提升,在學科競賽和大學生創新項目中也表現優異,教師在教研和實踐技能上也得到提升,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效和成果。
關鍵詞|新文科建設;電子商務;教學改革;教學創新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四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文科建設聚焦時代需求、立足中國實際,通過理論創新、價值引領、文化傳承、交叉融合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完成對傳統文科的重構,促進新文科視域下“以人為本”的育人模式變革[1]。
“電子商務”課程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的專業課,涵蓋了商業、金融、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是一門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關聯緊密的課程。“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創新旨在改變“電商內容更新快與教材內容過時的矛盾、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忽視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思想深度”的現狀。課程緊跟我國電子商務的新發展,通過重塑課程教學內容,革新課程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不斷深化課程教學內涵,并推廣教學改革成效和影響力。
1 “電子商務”課程學情分析及痛點分析——以T學院為例
1.1 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T學院“電子商務”課程主要面向大三、大四經濟與管理系高年級學生開設,這部分學生群體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了解,有部分學生已經有網上開店的經驗,也有學生經營著自媒體賬號,實踐經驗豐富,但對電子商務的內涵理解不夠透徹,理論知識的廣度、深度儲備相對欠缺。
認知特點:“00后”學生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邏輯思考,因此在案例分析和專題討論環節表現出一定的畏難情緒。
學習動機:作為經管類專業的學科專業課,學生一方面表現出對課程濃厚的興趣,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較高;另一方面學生行為的目的性和實用性顯著,因此唯分數、缺乏實踐創新的現象普遍存在。
1.2 痛點分析
1.2.1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與教材內容過時的矛盾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物流體系的完善、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政府政策的支持、電子商務平臺的創新等多個方面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也導致電子商務課程的內容上也要隨之變化和不斷地更新。而教材的內容有滯后性,如2023年出版的教材,所用的數據、案例等一般是2021年甚至2020年的數據,當中的時間差足以讓一個電子商務行業從興起到衰退。因此,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時俱進,掌握電子商務發展脈搏,并不斷去更新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程的時效性。
1.2.2 電子商務涵蓋內容多與課時有限的矛盾
“電子商務”課程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的專業課,涵蓋了商業、金融、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涉及互聯網技術、物流、數據安全、電子支付等多個技術內容,每個領域內容都包含很多理論知識,而T學院該課程的理論課部分為34課時,不足以將各個領域的知識講深講透。學生每次學習這門課程時對電子商務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對每個領域知識理解不深不透。
1.2.3 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與社會需求脫軌的矛盾
電子商務是一門交叉學科,理論性和實踐性要求都很強。一直以來,電子商務課程教育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許多學生在學校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缺乏與真實世界的實際接觸。雖然T學院2017年設立了一個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室,安裝了一套簡單的模擬實驗系統,但還不足以滿足社會需求,當代社會對創新、溝通和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無法培養出具備全面素質的人才。
1.2.4 高度專業化的模式與加強人文素養培養的矛盾
我國的高等教育幾乎都是高度專業化的模式,高度專業化的模式比較注重對專業知識的重視,往往忽視了對倫理道德和人文價值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仍然有不少教師認為人文素養教育是人文學科教師的責任,自身的責任就是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因此往往只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學及就業率,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在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教學并不僅是傳授給學生一種知識,而是向學生傳遞一種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
2 課程教學創新設計
2.1 教學創新理念和思路
2.1.1 教學創新理念與目標
“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創新旨在緊跟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重塑課程教學內容,革新課程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不斷深化課程教學內涵,并推廣教學改革成效和影響力。課程基于“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以項目為驅動、以評價為保障”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重點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中心,是課程教學理念的核心,以項目為驅動、以產出為導向、以評價為保障均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學習效果。
根據教學理念,結合T學院“地方性、應用性、開放性和國際化”的辦學定位,“電子商務”課程以“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為中心,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實踐運用能力和品德的培養,使學生在面對未來的個人發展和社會需求時具備必要的競爭力。
知識目標:理解電子商務內涵;掌握電子商務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加強電子商務前沿知識學習;拓寬學生視野和跨學科知識。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媒體運營、溝通協作、實踐創新和自主學習能力。
素質目標:通過注重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念,使他們具備正確的行為準則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各種困難和挑戰。
2.1.2 創新思路
(1)以“四性”特點,重塑課程內容
首先,課程內容會結合我國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重構課程內容體系,體現時效性特點;將理論專業知識與實踐充分融合,在T學院現有電子商務模擬實驗的基礎上,增加電子商務實戰性項目,體現實踐性特點;電子商務內容綜合性較強,而課程課時是有限的,本次課程內容重點聚焦商務,如模式、營銷等商務方面的內容,體現聚焦性特點;引導學生了解電子商務專業和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培養學生建設電商強國的熱情和信心,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互聯網思維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和電子商務初步職業能力,體現思政性特點。
(2)以“五維”方式,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內容直觀化、理論知識實踐化、學習活動參與化、課堂互動線上化、案例分析思政化的設計。通過“五個維度”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3)以“三元”內容,形成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體系
課程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對“理論知識、實踐成果”采用結果性評價,對學生的“課堂參與”采用過程性評價。“三元”評價體系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互動和結果產出。
2.2 重構“四性”教學內容
電子商務的核心是商務而不是電子,結合T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商務性”人才培養定位,將電子商務課程內容聚焦在商務,不涉及電子內容。
具體內容章節上,課程共有五個模塊,包括:認識電子商務、新零售、新模式、新營銷、跨境電子商務。內容緊跟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系統介紹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現狀、商業模式、即時零售、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內容電商、新營銷、跨境電子商務等內容;同時,凸顯課程思政引領,從家國情懷、社會責任、個人成長等層面構建課程思政體系,引導學生了解電子商務專業和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培養學生建設電商強國的熱情和信心,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互聯網思維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和電子商務初步職業能力,爭當“數商青年”,成為未來中國的蓬勃向上青春力量。此外,采用項目教學思想,強調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融合,項目體驗以真實環境操作和模擬實驗為主,強化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融“教、學、做”于一體。同時,設立了主題討論、網絡探索、團隊合作、知識鏈接等特色活動欄目。
2.3 采用“五維”教學方式
“五維”是指以“觀、論、例、踐、網”為主要教學方式,通過“五個維度”的教學方式滲透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課程參與度。
觀,直觀教學法,指運用示范、圖像及體驗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可看見的、可感受的、可體驗的圖像中,同時,將與學科知識相關聯的生活情境有機融入課堂,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將學科知識“可視化”,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論,小組討論法,指的是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人一組的小組,向小組提出一定的任務或問題,要求各個小組同學熱烈地參與討論,通過討論,共同完成,共同解決。這種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案例教學法,通過選擇典型案例,敘述案例的產生、發展的歷程、問題等,以便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示和體會。如新零售內容講解了盒馬鮮生、小米之家等案例,新模式模塊內容分析了拼多多商業模式,新營銷模塊介紹了完美日記社交媒體營銷的案例等。
踐,實踐教學法,以項目驅動為主要教學方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實踐項目包含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和項目實戰,項目實戰以真實環境操作為主,教師提供不同實戰主題供學生選擇,如表2所示。學生選擇主題后需要提交作品及方案說明,使得學生既可以鞏固理論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
網,線上社群討論,通過建立微信群,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后,由于課堂上討論時間有限,學生可繼續在社群上發表意見和看法,同時也可以通過社群向老師提問,這種方法倡導學生自動、師生聯動,能為學生創設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實現高階思維的提高。
2.4 構建“三元”評價體系
課程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對“理論知識、實踐成果”采用結果性評價,對學生的“課堂參與”采用過程性評價。
理論知識考核,即對學生所學專業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考核方式采用開卷考試,學生可攜帶相關教材、課程筆記作答,占比35%。實踐成果以學生小組的電子商務項目實戰業績及方案進行考核,占比35%。課堂參與考核包括課堂討論、線上討論、案例分享、課后作業等,占比30%。如表3所示。“三元”評價體系是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一種有效的綜合考核方法。既強調了學生的平時課堂參與互動,又注重結果產出,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 課程教學創新改革成效
“電子商務”課程開展創新教學改革以來,有近1300名學生參與課程學習,課程通過率和優秀率逐年提升。電子商務創新改革對于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綜合素養、互聯網思維和實踐能力都有促進作用。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大為提高,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思考實踐;剖析問題的深度,思考問題的廣度,解決問題的靈活度都有所改善。實踐中學生自愿結合形成小組進行項目創業,小組中的成員互相之間認可度高、配合默契、溝通暢快。此外,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近年來,通過實施項目實戰教學改革創新,有學生抖音賬號粉絲暴漲,有學生小紅書賬號接到商單,有學生開通了微信小程序賣貨,并為本校學生提供上門送貨服務,有學生通過閑魚銷售產品實現了上萬的銷售額等等,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并獲得較好成績。
教師的教研和實踐技能也得到提升,通過對電子商務內容不斷打磨,教學方法不斷改進,獲得2023年校課程思政教案優秀獎,近幾年來發表教研論文5篇,指導學生發表論文1篇。主持省級和校級教研項目共8項,指導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5項,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4 結語
在當前新文科建設的大背景下,進行課程教學創新改革已是勢在必行。“電子商務”課程基于“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以項目為驅動、以評價為保障”的教學理念,以“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先導,不斷實踐“四性·五維·三元”的創新思路,推動教學內容的重塑、教學模式的創新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為中心,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實踐運用能力和品德的培養,使學生在面對未來的個人發展和社會需求時具備必要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賈瑞琪,楊保軍.民族院校商科專業新文科建設路徑與目標實證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3,42(11):23-28.
[2]高恩新.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創新[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3(4):113-124,144.
[3]張耀春.“新文科”背景下外國文學教學改革思路探析[J].才智,2024(4):105-108.
Innovation and Reform Design of E-commerc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Hu Xiaoling Zhang Chenjie
Tongji Zhejiang College, Jiaxing, Jiaxing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he “E-commerce” course aim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fast updating of e-commerce content and outdated textbook content, the emphasis on theory ove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negl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ideological depth”. Based on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student-centered, output oriented, project driven, and evaluation guaranteed”, we continuously practice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four qualities, five dimensions, and three elements” to promote the reshaping of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l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e-commerce” has achieved certain teaching results,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y have also performed excellently in subject competitions and college student innovation projects. Teachers have also improved their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have achieved certain teaching results and achievements.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E-commerce;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