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
摘? 要:文章探討了基于藝術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研究。首先介紹了藝術核心素養的概念和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大單元教學的定義和意義;然后闡述了藝術核心素養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包括真實任務情境和大概念的引領,以及“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轉化;接著探討了小單元教學的實踐和知識鏈接成鏈的實現,以及四大核心素養與美術小單元活動的對應和相互促進作用;最后討論了教學成果和評價,以及藝術核心素養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未來發展趨勢,旨在探討如何應用藝術核心素養實現美術教育的價值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藝術核心素養;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
藝術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它與學生在未來社會面對的挑戰息息相關,對推動美術教育的發展和變革具有重要意義。大單元教學是一種針對真實任務情境展開的教學模式,它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究知識、解決問題和進行實踐創新。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藝術核心素養應用于美術大單元教學中,通過真實情境的引領和小單元教學的實踐,實現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本研究還將討論教學成果和評價,以及藝術核心素養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未來發展趨勢。
一、藝術核心素養及大單元教學概述
(一)藝術核心素養概念及其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
藝術核心素養是指以藝術核心觀念和思維、藝術知識技能和實踐為基礎,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藝術價值觀,從而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它包括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這四個方面的素養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是現代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術教育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向。
在美術教育中,藝術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藝術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而藝術核心素養正反映了這種修養和素質。其次,藝術教育在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這也正是藝術核心素養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將藝術核心素養融入美術教育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二)大單元教學的定義和意義
大單元教學是一種以真實任務情境為依托,以學科大概念為引領,按照“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邏輯推進,由各環節不同性質學習活動的小單元組成的研究型教學模式。它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和進行實踐創新,從而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大單元教學的意義,不僅在于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科知識的深度學習,還在于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情境化的學習任務,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和感受學科知識的價值和意義,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而且大單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促進學科知識的系統化和整合化,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跨學科綜合能力。
二、藝術核心素養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
(一)真實任務情境和大概念的引領
藝術核心素養是適應信息時代和未來社會的挑戰,用藝術核心觀念與思維、藝術知識技能與實踐解決復雜藝術問題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真實任務情境是構建藝術教育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方向。同時大概念作為學科概念,可以深化學生對主題和任務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全面把握美術大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美術學習過程的轉化
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是將藝術家的思維和創作過程轉變成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從而提升美術作品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技法和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去觀察、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等。
(三)六個單元環節的構成及其變換
美術大單元教學的“主題—欣賞—技法—構思—創作—展評”六個單元環節是美術教育的核心要素。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其特定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策略,能夠使學生全面、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各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此外,這六個環節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進行合并或順序調整,使教學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
綜上所述,藝術核心素養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真實任務情境和大概念的引領,學生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任務和主題;通過“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和學習過程的轉化,學生可以掌握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通過六個單元環節的構成及其變換,教學可以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藝術素養。
三、基于藝術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大單元教學實踐路徑
(一)融合小單元教學和知識鏈接
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小單元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小單元教學是指將一個大的教學目標分解為若干個小的教學目標,每個小目標獨立完成,最終匯總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小單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為了實現知識的有機鏈接,教師可以采用橫向鏈接和縱向鏈接兩種方法。
橫向鏈接:跨學科融合。橫向鏈接是指將美術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相結合,進行跨學科融合。美術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聯系,例如語文、數學、歷史等。將美術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可以實現知識的橫向鏈接,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縱向鏈接:知識遷移和延伸。縱向鏈接是指將美術知識與不同年級的知識相結合,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延伸。美術知識是一個系統性較強的知識體系,需要不同年級的學生逐步學習和掌握。將美術知識與不同年級的知識相結合,可以實現知識的縱向鏈接,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小學美術大單元“色彩與情感”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拆分小單元、設計多門課程,使學生逐步掌握關于色彩和情感的知識,同時通過跨學科融合,將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知識與美術知識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在縱向鏈接方面,教師可以將小學、初中、高中的美術知識相結合,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全方位提升學生藝術素養
藝術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從審美、表現和文化理解三個方面入手,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 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和評價藝術作品,讓他們懂得欣賞美和發現美,培養其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2. 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通過創作實踐和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繪畫、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的表現能力,使他們能夠自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3.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在教學中引入多元文化和跨學科內容,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文化理解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表達。
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藝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和價值的實現。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觀美術館、畫廊等藝術場所,增強其審美體驗和鑒賞能力;在創作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繪畫、設計等比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信心;在教學內容設計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元文化和跨學科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將核心素養運用于美術小單元活動
美術小單元活動可以通過多種藝術形式的欣賞和對比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靜物畫時,教師可以邀請學生觀察、比較不同畫家的作品,從中學習如何欣賞、感知并表達畫面中的美感。在學習水彩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顏色和水的流動之美,并將此感受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在美術小單元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創意實踐,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人物造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創意造型,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美術小單元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主題的設計,引導學生了解不同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從而加強他們的文化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中國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如山水、花鳥等元素的含義和用法,從而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通過實踐案例分析,可以更具體地了解四大核心素養在美術小單元活動中的實際運用和效果。例如,在一個學期的美術課程中,教師分別安排了靜物畫、人物畫、風景畫、水彩畫等小單元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藝術表現能力、創意實踐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學生創作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他們的個性和創意,而且傳遞了他們對生活和世界的理解、感悟。
(四)實施大單元教學的難點和解決途徑
1. 難點分析。其一,任務情境設計的難點。大單元教學要求設計出具有真實性、情境性和挑戰性的任務情境,而教師在設計任務情境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如何做到既有挑戰性,又能夠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是一個難點。其二,知識遷移和延伸的難點。大單元教學要求學生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遷移和延伸,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這需要學生具備跨學科的能力和創新的思維方式,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長期的實踐和訓練。其三,師生互動和合作的難點。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密切的互動和合作,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和創作,而這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同時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2. 解決途徑。其一,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科知識和教學能力,了解教育教學的最新理論和方法,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和改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設計任務情境、引導學生的學習和創作,并處理好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關系。其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實踐,并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三,情境化任務的設計與實施。教師需要設計出具有情境性和挑戰性的任務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和創作,促進學生跨學科的知識遷移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在實施過程中進行及時調整和改進,確保任務情境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參與度。
3. 案例分析。為了更好地闡述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本文以某小學的美術課程為例,進行實踐案例分析。該小學的美術課程在大單元教學中引入了藝術核心素養的概念,以此為引領,開展了一系列小單元教學活動。在審美感知的培養方面,教師展示了大量的經典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激發了他們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在藝術表現能力的提升方面,教師指導學生掌握色彩、線條、構圖等基本技法,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水平。在創意實踐能力的發展方面,教師組織學生參加主題創作比賽,鼓勵他們從生活中汲取素材,進行創意實踐,提升了學生的創意思維。在文化理解能力的加強方面,教師講解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讓學生了解了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引入藝術核心素養的概念,采用大單元教學法和小單元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實際的情境和任務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基于藝術核心素養的美術大單元教學實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引入跨學科融合、情境化任務設計等教學策略,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實現教育教學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張丹妮,李潤洲. 基于大概念的小學藝術素養教學:以小學美術教學為考查中心[J]. 課程·教材·教法,2023,43(03):154-159.
[2]蘇秋湘. “4413”教學模式在高中創意美術校本課程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教育研究,2023(11):66-68+72.
[3]姬春旭. 混合教學模式在高校藝術體操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2):49-52.
[4]曾德平. 關注學科素養,拓展藝術思維:小學美術教學策略的有效設計[J]. 試題與研究,2023(26):91-93.
[5]林麗.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傳統民間藝術的策略探究:以皮影戲為例[J]. 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3(06):139-141.
(責任編輯:鄭?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