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瀟瀟 周大帥
摘要:機械專業英語既是機械類的專業課,又是英語類課程。機械專業英語的詞匯、語法、閱讀、寫作等方面的教學要求,與公共英語既有重疊之處,又有明顯的不同之處。為有效地開展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高效利用課堂,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機械專業英語知識,提高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從詞匯語法、長難句研讀、寫作等方面著重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對機械專業人才的英語水平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校;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方法;詞匯語法;長難句研讀;寫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7-0021-04
基金項目:六盤水師范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項目(項目編號:LPSSYylzy2205)
機械專業英語是以機械專業知識為內容的英語課程,授課對象為機械類本科生,以培養能進行英漢雙語溝通交流的機械專業高層次人才為目標[1]。高校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機械專業詞匯和常用表達法的基礎上,能運用英語語法進行英漢雙語的互譯和交流,要求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能實現知識、信息和觀點的互換[2]。此外,通過機械專業英語的學習,學生還能夠拓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范圍,提高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象、聯想等能力,并對國外機械專業知識有一定了解,從而更好地應對不斷發展機械專業環境,以提高就業競爭力。部分高校在機械類本科培養方案的擬定過程中,出于人才培養的需要和學科合理分配的考慮,沒有給機械專業英語這門課配給充裕的學時[3]。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和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到教學時長、教學方法、教學重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的積極性和惰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從詞匯、語法、長難句研讀、寫作等方面,探討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傾向于將背誦單詞和學習語法分開來進行,因此在機械專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也沿用了這種學習習慣。但機械專業英語的詞匯和普通英語的詞匯在其意義和用法上,往往是大相徑庭的[4]。例如,bench在普通英語的意義上是“長凳、工作臺”,但是在機械專業英語里,bench的意思卻是“鉗工臺”;tolerance在普通英語的意義上是“容忍、寬容”,而在機械專業英語里,其意義卻是“公差、偏差”;assemble普通英語的意思是“集合、收集”,而機械專業英語的意思卻是“裝配、安裝”。同一個詞匯,在普通英語和機械專業英語里的意義大相庭徑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學員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聽歌曲,還是看影視作品,接觸的都是普通英語。這時,如果強行讓學生誦記普通詞匯的專業意義,由于其與日常生活的使用場景不吻合,就會因為不實用而導致遺忘概率大,事倍功半。
機械專業英語的語法所涉及的時態主要是一般現在時、現在完成時,涉及的語態有真實語氣和虛擬語氣,而所涉及的語態則包含了大量被動語態。英語一共有16種時態,每種時態都有自己特定的運用場合。而在機械專業英語的寫作與閱讀中時,一般只會遇到2種時態。
虛擬語氣在普通英語里主要用來表達“所設條件為假”的語境。而在機械專業英語里,虛擬證據的使用語境是“未發生的事件或實驗”,而非普通英語里的“所設條件為假”。為什么同樣一種語法點,在普通英語里和機械專業英語里所應用的場合會如此不同呢?因為機械是一個非常講究事實和經驗的行業,所以為了嚴謹起見,盡量不用真實語氣來陳述其內容,而是選用虛擬語氣。如“It is obvious that the two parts would have to remain together,and in the even of one having to be replaced, the fitting would have to be done all over again.”是一個語境為真的條件句,但筆者仍用了虛擬語氣來完成句子的陳述,就因為這句話陳述的不是確有其事的具體事件,而只是假設了零件配合所發生的條件。可見在用英文進行機械專業文本的撰寫時,要時時秉承嚴謹和實事求是的寫作態度。
就語態而言,在專業英語里多數既可用被動語態又可用主動語態的場合,一般都要使用被動語態來強調動作的承受者,而忽略動作的發出者。這樣寫作是為了在論述的過程中盡量去除作者的主觀態度,而站在專業和事實的角度來表達內容[5],使文本能保持正式和嚴謹的風格。例如“基于計算機三維技術,依實際需要,很容易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的圖樣”,用英語表達時則用被動語態“Working in three dimensions with the computer, graphics will be produced easily in two or three dimensional modes depending upon the application.”。這種盡可能使用被動語態以增強文本客觀性的寫作要求,與普通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是風格迥異的。
這里出現一個教學方面的疑問,即在普通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為什么可以把詞匯和語法當成英語的亞學科來學習呢?因為學生在運用英語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會遇到普通詞匯和語法。這兩者是英語運用的最重要元素。而我們在使用英語來進行聽說讀寫的運用時,不僅要面對詞匯和語法,更要或被動或主動地在大腦里建構整個英語世界的生活場景和文化內涵,而英語世界的生活場景和文化內涵又會反過來加深學生對英語詞匯與語法的理解。例如,在《仲夏夜之夢》里,莎士比亞這樣寫道:“Hoary-headed frosts fall in the fresh lap of the crimson rose.”有了莎士比亞的使用先例,和對《仲夏夜之夢》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讀者就會學習到表示因衰老而導致的頭發變白,在英語里可以用hoary-headed這個詞,而不是想當然地使用“white”這種字面翻譯。同樣,在一般的英漢字典里“親生父親”的英語翻譯是“biological father”。而這個詞的準確的英文表達則是如《威尼斯商人》里莎士比亞所寫的“true begotten father”。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諸如此類的詞匯、語法和英文世界文化之間的學習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可是在機械專業英語里,學生無法借助文化背景和英文大師的創造性運用來學習詞匯,也無法通過詞匯來理解文化。因為機械行業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實操性,就規定了機械專業英語的通用性、高效性。因此,從詞匯、語氣、時態、語態這幾方面都可以看出,機械專業英語和普通英語的應用場合和學習方法都是大有迥異的[6]。
在機械專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必要也沒有辦法像學習普通英語一樣,把詞匯和語法當成英語的亞學科來學習。因為既沒有這樣的教學需要,也得不到盡如人意的學習效果。可行的教學方法就是盡量把對詞匯和語法的學習放在課堂上來完成。例如,“The finish(表面粗糙度)is used for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hydraulic struts(液壓支柱), for hydraulic cylinders(液壓缸), pistons(活塞)and piston rods(活塞桿)for O-ring packing(O型密封圈), for journals(軸頸)operating in plain bearings(滑動軸承), for cam faces(凸輪表面), and for rolls(滾柱)of antifriction bearings(滾動軸承)when loads are normal.”這個句子里出現了finish、hydraulic strut、roll等13個機械專業詞語。教師可把這些詞語放在句中來講解,而不要單獨講解。這樣,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有意識地記憶專業詞匯的拼寫,又可以通過句子的上下文來理解詞匯的運用。學中有用,用中有學。也就是說,教師應該盡量把詞匯和語法放在機械專業英語的課堂中來教授,而不要把這些知識點當成機械專業英語的亞學科剝離出來單獨教學[7]。
英語屬印歐語系,是長句的語言,而反過來說,漢語是短句的語言,這就給學習英語的中國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8]。其困擾有二,一是如何解讀英語的長難句,二是在理解了英語長難句的基礎上,如何將其譯成通順的漢語。關于如何解讀長難句的問題,很多教師和學生在處理“長難句理解”的問題上,都傾向于借助語法來解決困難,但這個方法并不是行之有效的。雖然語法確實是一門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閱讀英語材料的時候,語法卻不是閱讀理解的關鍵因素。學生們已經花費了十一年的時間來學習英語的語法,如果因為學生在閱讀機械專業英語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而再研習語法,這種教學方法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的。
那應該怎么在學習英語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進行長難句的學習呢?方法就是直接讀。學生在閱讀英文文獻時,首先要克服的困難不是知識儲備的不足,而是心理上的畏難情緒。因為一看到長篇幅的英文,覺得很難,所以會想求助于簡單一點的學習途徑。而閱讀專業文獻,是沒有簡單的學習途徑的,只能慢慢地讀。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能獲得獨立進行英文文獻閱讀和歸納的能力[9]。因此,解析長難句最好的方法就是日積月累,多做長難句閱讀練習,以便熟能生巧,突破長難句閱讀的困難。
在課堂上,教師應帶著學生一起閱讀,首先引導學生識記并背誦句子里的每個單詞,然后使學生理解句子里的每個小成分,之后試著翻譯句子,最后反復地翻譯直到學生深刻理解句子意思并能通順地翻譯。例如,在讀“In the annealing process the metal is heated to a specific temperature or temperature range, referred to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r critical range, and allowed to soak until thoroughly heated.”這個句子時,教師應該首先帶學生識記anneal、process、heat、temperature range、critical temperature、soak、thoroughly這7個專業詞語。然后,可以把句子分解成“In the annealing process”“the metal is heated”“a specific temperature or temperature range”“referred to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r critical range”“allowed to soak”“until thoroughly heated”6個相對獨立的小成分,要求學生理解并翻譯。在學生把句子的每個小成分都吃透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把整句話串聯起來翻譯。一般來說,學生很難一次就成功翻譯長句,要么出現語序不符合漢語規則的問題,要么會出現誤譯。此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多譯幾次,或者讓不同的學生翻譯同一句話,直到譯文通順為止。長難句的研讀沒有捷徑,研讀的過程看起來也是比較單一甚至枯燥。但這種研讀的基本功,教師一定要陪學生去練。每次課都練上幾句長難句,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英文語感就會有大幅提升。
英語寫作一直就是教學中的難題,因為詞匯、語法、長難句的研讀等,都是一種輸入式的學習,但寫作是輸出式的學習。學生有沒有記下專業詞匯的正確英文表達、有沒有理解專業英語的語法和句式、有沒有能力用英語進行專業領域的溝通,都可以通過英語寫作的表現來檢測。正因為如此,寫作教學是機械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會讓教師覺得無從教起,學生也無從下筆。而實際上,在機械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引導有方,帶領學生進行一些有成效的寫作訓練,就能達到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書面寫作能力的目的。
教師在布置寫作作業時,不能一開始就要求學生寫篇幅過長的文章,也不能布置主題與學生近期所學的專業知識相去甚遠的寫作作業。教師應留意學生近期所學的機械類專業課程,并有意挑選一些跟學生近期課程相關度大的英語文獻作為課堂教學的課文[10]。例如,可以教學跟“金屬工藝學”“計算機制圖學”“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等學生接觸比較多的具體課程的相關機械專業英文文獻。在學生學習了專業英語課文、背誦了專業詞匯以后,再布置寫作短文作為作業,短文的篇幅一般以80詞左右為宜。教師可以把80詞的文章大任務分解成8句話的小任務,讓學生逐句完成,以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信心。而即使如此,要把每個句子寫對、寫好,也并非易事。教師可以把完成每句話的時長定為1.5分鐘,設置倒計時鬧鐘,以此來督促那些有拖延習慣的學生及時完成寫作任務,即要求學生在1.5分鐘內完成10個單詞左右的書寫任務。這樣,把任務拆解,能讓學生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能力上,都有完成可能性和緊迫感。
在機械專業英語的寫作任務完成過程中,一些學生在句子的漢語意思還沒有理解時,就急忙開始用英文來重新組建句子。出現這種情況,不是由于學生的性子急,而是由于他們在造漢語句子中遇到了困難,所以只好去解決英語翻譯的問題,從表面看似乎就把寫作能力不足的困難轉變成了英語翻譯的困難[11]。而實際上,如果學生的寫作意圖不明確、思路不清晰,那么即使把翻譯問題交給翻譯軟件來完成,那么句子仍然是不完整、不通順的。語言的用途是表達思想,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先在腦海里對所構思的內容進行整理,然后利用英語進行表達,最后糾正句子的詞匯和語法問題,這樣就可以順利完成寫作任務了[12]。
高校機械專業英語是以英語為授課語言的機械專業類課程,要求學生不但掌握機械工藝學、制圖學、機械制造學、數控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英語知識,更要能夠靈活運用,以達到機械專業素養和語言溝通能力的復合提升。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課內對機械專業英語的詞匯、語法、長難句的研讀、寫作等方面進行攻堅教學,在課外多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籍和學習途徑,以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生不僅要改變普通英語的學習習慣,以科技英語的視角來閱讀和學習原文專業書刊,培養翻譯國外設備技術文件的能力,而且要鞏固已有專業知識,了解機械專業的發展前沿和發展趨勢,為今后進行專業交流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范其香,唐啟峰.機械工程學科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海外英語,2021(18):135-136.
[2]李彥,范亞萍,孫平平,等.機械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3,29(05):87-91.
[3]張美娟.郭超來.高職機械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04):60-62.
[4]袁英才,柴承文.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42):180-181.
[5]徐常利.立德樹人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5(04):125-128.
[6]顧小穎.產出導向法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3(07):127.
[7]何慧娟.高職公共英語與機械專業英語教學的關聯性和教學法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3(06):46-51.
[8]吳菲.文化自信背景下藝術專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12):188-189+192.
[9]黃連華.泛在學習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困境及策略[J].教育評論,2023(05):144-148.
[10]李穗婷,龍翔.機械專業英語特點及其翻譯原則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2(03):91-97.
[11]范其香,唐啟峰.機械工程學科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海外英語,2021(18):135-136.
[12]李桂兵.面向表達能力培養的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校園英語,2019(30):30.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s in Universities
Ma Xiaoxiao, Zhou Dashuai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Guizhou Province, Liupanshui 553000, China)
Abstract: Mechanical English is not only a specialized cours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ut also an English course.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for vocabulary, grammar, reading, wri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Mechanical English overlap and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Public English.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English, make efficient use of the classroom,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grasp the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English,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mechanical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eaching reforms in terms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 reading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writ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for mechanical talents and improve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tudy long and difficultsentences;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