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玲
【摘要】為提高英語課程的質量,教師應該根據英語學科的特征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逐步提升學習能力、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使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受到情境的吸引認真閱讀文章,能夠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文章對應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價值和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活動既是學生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基本是通過講解新單詞、帶領學生分析句子、傳授語法知識、組織鞏固練習的流程來實施教學。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比較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得整個閱讀教學的效率比較低下。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機會和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深度學習英語知識、有效發展多方面能力。
一、應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需要注重情境的真實性,讓學生理解閱讀材料描述的內容,并據此學習閱讀材料涉及的語言知識,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基于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思考教學問題,鼓勵學生參與游戲、討論、表演等活動,學生會因此獲得豐富的感受與體會,他們自然也會對參與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學習英語知識更感興趣。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需要結合閱讀材料的具體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更深入地分析閱讀材料、理解閱讀材料蘊含的語言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降低學生閱讀的難度,因為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文本中發現語言知識,獲得更為深切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質量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有效鍛煉。
(三)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聯想與想象,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閱讀氛圍中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有效掌握語言知識。這樣的閱讀課堂具有較強的趣味性,也充滿生機與活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
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
(一)創設直觀化教學情境
初中英語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展示圖片、視頻等資源,將與閱讀文章有關的內容具象化,讓學生受到視覺和聽覺影響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感知和理解[1]。
在教授部編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教材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帶領學生閱讀Section A的閱讀文章“The Shirt of a Happy Man(Part Ⅰ)”時,教師就可以創設直觀化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閱讀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掌握make的具體用法,并能夠結合自身實際經歷理解快樂的真正含義。經過兩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他們能夠比較自覺地學習英語知識,也能夠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一部分感受,為了讓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完成英語表達,同時提升他們的閱讀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借助直觀化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討論文章內容。
在課堂初始階段,教師可以播放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借這首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隨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比如“Do you like this song?”“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ong?”“What is the song talking about?”等,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在享受音樂的魅力的同時,討論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感受。接下來,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同學們,如果你們也陷入了對昨日的懷念,你們覺得要如何走出悲傷、做一個快樂的人呢?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關于快樂的文章吧!”至此,教師順利地導入閱讀文章,并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
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感悟,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在后續的英語課堂上更積極地投身閱讀活動,有利于教師達成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目的。
(二)創設問題式教學情境
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問題,借助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由淺入深地推進閱讀教學活動,拓寬學生閱讀的范圍,讓學生深度參與閱讀教學活動[2]。
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教材Unit 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帶領學生閱讀Section B的閱讀文章“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時,可以結合相應的閱讀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閱讀問題,引導學生逐步完成閱讀任務。教師可以先出示以下四個問題。
1.What are the opinions of Liu Yu's parents and Liu Yu?
2.What is the key point of argument between Liu Yu and Liu Yu's parents?
3.Whose viewpoint do you support more?
4.What's your dream job?
接下來,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完成對閱讀文章的分析與解讀,確保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抓住重點,了解Liu Yu和Liu Yu's parents觀點的差異,能夠據此進行交流和討論。
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抓住重點,并逐步掌握有效閱讀的方法與策略,提升閱讀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為豐富的體驗,為學生后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與實踐奠定基礎。
(三)創設表演式教學情境
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表演式教學情境,讓學生表演閱讀材料的內容,避免學生進入被動學習的狀態,而是通過表演主動展示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感想。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主動狀態,而且可以促使他們更加深入地探究閱讀內容,從而有效發展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3]。
在教授部編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教材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帶領學生閱讀Section B的閱讀文章“Hansel and Gretel”時,為了讓學生明確闡述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等要素的方法,知道如何講述一個故事,教師可以創設表演式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表演。本篇閱讀文章是戲劇劇本,為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理解故事背景及人物性格特征、把握文章的主旨及情感基調、了解戲劇的基本要素(演員、觀眾、故事和劇場空間),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嘗試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去表演。教師還應提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他們需要關注故事主人公的行為、了解整個故事發展的歷程、劃分故事發生的場景,再以此為基礎確定具體的表演內容。在學生確定表演內容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排練,給每一個小組的學生自由發揮、自主展示的空間,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當學生完成表演任務之后,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的學生說出自己對主人公Hansel的理解,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遇到困難時勇敢機智、沉著冷靜的優秀品質。
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讓學生有豐富的體驗,還可以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考與理解,有利于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提升。
(四)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補充相關的生活化資源,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展開閱讀,對閱讀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4]。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會讓學生感到熟悉,也會讓閱讀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可以更順利地指導學生運用從閱讀文章中學到的單詞、句子等進行對話,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在教授部編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教材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帶領學生閱讀Section B的閱讀文章“A Christmas Carol”時,為了讓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掌握賓語從句的具體用法,教師可以展示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有更強烈的體驗感,產生學習和探究興趣。而在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在小組內討論和交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析中外傳統節日背后的深層含義,增強文化認同感及文化自豪感。此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從閱讀文章中學到的單詞、句子,用英文表達自己的討論成果,讓學生鍛煉表達能力。
這樣的教學活動在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中展開,學生會更有討論和表達的意愿,教師可以順利地引導他們閱讀、分析和交流。
(五)創設生成性教學情境
課堂是動態的,在實施閱讀教學時,教師也有必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創設生成性教學情境,讓學生生發更多的思考,在深入分析中發展思維能力。
在教授部編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教材Unit 13“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帶領學生閱讀Section B的閱讀文章“Rethink,Reuse,Recycle!”時,考慮到這篇文章的內容適合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分享生活經驗,再據此創設生成性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文章,讓學生了解Amy Hayes、Jessica Wong、Wang Tao為保護環境做出的努力。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分享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廢物改造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分享的故事。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說出的內容創設生成性教學情境。比如在發現學生沒有弄明白“be made from...”和“be made of...”的用法,錯誤地說出了“The pen holder is made from mineral water bottles.”這樣的句子后,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回顧文章中的句子“And the gate in front of her house is made of rocks and old glass bottles.”,讓學生了解“be made from...”和“be made of...”這兩個短語的正確用法。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創設了生成性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回顧閱讀文章,讓學生明白自己出現的問題,從而有效掌握英語知識,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科學、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讓閱讀教學活動更為直觀、形象、生動、具體,在增強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閱讀,對閱讀文章產生創造性的理解,并逐步提高閱讀質量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瑞軍.情境教學策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智力,2021(11):47-48.
[2]楊欽.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4):173-174.
[3]張寶珠.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究[J].校園英語,2021(3):213-214.
[4]梁歡.深度學習下初中英語閱讀課情境教學探究:以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le 8 Unit 2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2020(2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