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明
摘要:課堂導入環節非常重要,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看法,讓他們愿意配合教師,在課堂中與教師積極互動。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要合理分析教材、明確導入目標,規范導入環節、精確導入時間,確定導入主題、保證導入內容,完善語言藝術、提高導入效率,結合教學實際、創新導入方法,以充分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和價值,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導入藝術;作用;價值;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9-0101-04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更是基礎中的基礎。教師要認識到數學學科的本質,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抽象思維有一定要求,而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良好的課堂導入藝術,能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究欲望。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藝術的運用,充分發揮其作用,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課堂導入具有一定的引導性,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教師即將要講的內容[1]。課堂導入是教學的啟動環節,只有保證這一環節順利進行,才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從數學教學角度來看,課堂導入需要教師在教學伊始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由此可見,課堂導入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1.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期間容易貪玩,自控力比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從課間休息狀態進入學習狀態,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課堂導入能為學生提供緩沖期,有利于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還可以提前讓學生適應教學節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活躍學生思維,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會對學習效果產生重要影響。學生如果學習態度不端正,就無法投入到課堂中,教師的所有努力就會變成無用功。對于剛結束課間休息的學生來說,學習是非常無趣的事情,很難讓他們打起精神[2]。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課堂導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有趣的課堂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跟隨導入內容逐漸適應教學過程。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好奇心,學習積極性就會被激發出來。
3.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便是教師與學生。教師的教學能力、態度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態度也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不僅要規范自身行為,提高教學能力,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學實踐表明,學生有時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非常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而有效利用課堂導入,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導入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比如,對待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學生,教師可選擇趣味導入、游戲導入,以此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讓他們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對待學習能力較弱、找不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的學生,教師可選擇問題導入、實踐導入,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向,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保證后續教學的有效開展。靈活多樣的課堂導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導入目標不明確
教師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進行課堂導入,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導入目標,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然而,部分教師對課堂導入缺乏應有的認識,只是想借助課堂導入豐富教學內容,增加課堂中的教學活動,沒有明確目標。這不僅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還容易讓學生陷入混亂,不利于后續教學的正常開展[3]。學生思維能力有限,知識儲備較少,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融入元素過多,很容易讓他們認為數學課堂內容復雜,從而產生抵觸情緒,同時還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教學質量。
2.時間把控不精確
課堂時長為40分鐘,學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20分鐘。因此,教師要把握機會,合理利用課堂前20分鐘,避免時間浪費。課堂導入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诖耍處熞侠砜刂茖氲臅r間,避免影響后續教學。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導入過程中,會出現時間把控不精確的情況,在課堂導入環節耗費過多時間。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剛結束課間休息,學生還未靜下心來。此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率低,也無法在既定時間內完成課堂導入。
3.導入內容不全面
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內容時,一定要明確教學主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導入。為體現課堂導入的針對性,教師需要結合學情、教材等內容確定導入主題,以把控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準確的學習方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過分追求課堂導入的形式,耗費大量時間在不必要的師生互動上,無法有針對性地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這不僅使導入環節偏離主題,還會影響學生對課堂導入的看法,無法發揮導入的作用和價值。在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能夠讓學生結合自己以往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并對之后的學習內容進行了解,如果導入內容不全面,缺乏針對性,就無法將新知識與舊知識銜接起來。
4.導入語言不恰當
課堂導入環節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包括教師的語言。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之前,要反復斟酌導入語言,以保證導入環節順利進行。調查發現,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導入時語言過于啰唆,缺乏嚴謹性,無法突出教學重點[4]。此種情況會使學生產生模棱兩可的感覺,甚至還會懷疑教師的專業性,不利于后續教學的開展。另外,教師在利用問題導入時,會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與他們共同討論問題。教師需要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但很容易出現語言不恰當的情況,導致導入環節質量下降。
5.導入方法單一
數學課程涉及內容非常廣泛,知識類型更是多種多樣,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以保證課堂導入的質量。但是,通過了解發現,部分教師忽視這一問題,習慣采用同一種方法進行課堂導入。長時間采用同一種導入方法,會讓學生產生疲倦感,不愿意參與其中。導入方法過于單一,還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不利影響,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合理分析教材,明確導入目標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要合理分析教材,明確導入目標。尤其在利用情境導入模式時,教師要避免導入環節涉及的教學元素過多,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向[5]。為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合理分析,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
以“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為例,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先通過知識講解,引導學生了解加減法概念,然后布置計算習題,以此達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但是,單純進行知識教學會導致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和枯燥,學生無法產生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可借助情境導入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計算的重要作用。教師在設計導入情境時,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可以快速融入其中。比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模擬實際情境引出教學內容。比如,可以超市為背景,隨機選擇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收銀員和顧客,模擬收銀時的情境。教師提前準備一些標有價格的“商品”,讓學生在情境中計算價錢。顧客購買的商品有筆記本一個5元、文具盒一個12元、中性筆一支3元、修正液一支8元,顧客支付50元,收銀員找零。教師要引導學生融入其中:“同學們,大家知道收銀員應該給顧客找多少錢嗎?”此時,學生會積極投入到計算中。部分數學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通過分析情境信息找到解題思路,先計算5+12+3+8=28(元),然后再計算50-28=22(元)。但是,此類學生屬于少數,大部分學生在思考期間都能夠理清思路,卻因為自身計算能力不足,無法計算出答案。此種情況下,學生會充分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此時,教師借機引出“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學生的學習欲望會被激發,課堂教學質量會得到明顯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此種導入模式不僅能發揮導入的作用,還能保證后續教學的高效開展。
2.規范導入環節,精確導入時間
課堂導入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充分結合實際教學開展情況,發現其中的不足,借助課堂導入環節進行彌補。比如,課堂氛圍沉悶枯燥,教師就可以利用趣味性較強的導入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課堂內容煩瑣,教師就可以利用針對性較強的導入方法,明確教學目標,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提高教學效率。為了充分發揮每一種導入方法的作用和價值,教師需要將導入環節控制在合理時間范圍內,避免出現導入環節與教學過程混淆的情況。尤其是在利用游戲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更應該合理規劃導入內容,保證學生在游戲中受到啟發的同時,在合理時間范圍內完成課堂導入。
以“圖形的運動”為例,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但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欠缺,教師如果直接進行教學,就容易影響教學質量,不利于教學的開展。為此,教師可利用學生“愛玩兒”的天性設計游戲,進行課堂導入。為方便游戲進行,教師可直接借助網絡進行游戲,還可利用學生熟悉的象棋進行導入,充分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教師可選擇一名會下象棋的學生,一起進行“對決”,并在下象棋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每個棋子都是如何在棋盤上“運動”的。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能讓學生對圖形的運動有一個初步了解。為了將導入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教師不必與學生下完整盤棋,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結束棋局。在下棋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了解圖形的運動,增強學生感性認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棋子的移動與具體的圖形運動存在的差異,教師可詢問學生:“同學們,大家知道圖形的運動規律與下棋有哪些相似之處嗎?”借助問題,讓學生將導入內容與要學的數學知識聯系起來,為后續教學打好基礎。
3.確定導入主題,保證導入內容
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進行導入,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要講的內容有明確的認知,為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作準備[6]。為此,課堂導入要與教學內容契合,避免出現偏離課堂教學的情況。在此期間,教師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以此為基礎設計課堂導入,以保證導入內容的精準性。
以“年、月、日”為例,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內容時,要注重突出數學特點,利用互動交流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比如,教師可與學生討論一些和年、月、日相關的內容:“同學們,大家知道今年的清明節是哪一天嗎?”有些學生不記得,有些學生記得,并回答道:“4月5日”。教師繼續提問:“勞動節是哪一天呢?”學生都能說出正確答案:5月1日。為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教師可追問:“兩個節日之間相差多少天呢?”學生會嘗試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計算。教師也可通過詢問學生喜歡的日期,如生日,固定節假日等,與學生互動交流。比如,教師可提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日期呢?它有什么意義呢?”學生積極與教師互動,有學生說:“我喜歡6月7日,這是我的生日。”此時,教師便可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4.完善語言藝術,提高導入效率
教師在探究課堂導入藝術時,要著重分析語言藝術在課堂導入過程中的運用。尤其在利用問題導入法引導學生時,教師要注重說話語氣和表達方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速度較慢,需要教師反復講解,最初教師會配合學生,但久而久之教師的耐心容易被消磨掉,說話語氣會愈發強烈。這不僅無法提高教學質量,還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課堂導入環節同理,教師在利用問題進行導入時,會遇到學生完全不懂的情況,對此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語氣要保持柔和,表達問題要清楚,慢慢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漸跟上自己的思路,積極融入課堂中[7]。另外,教師還要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給予鼓勵,并根據學生的特點斟酌語言,以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其敢于表達、樂于表達。
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為例,教師可提前準備一些學具,如撲克牌、撲克牌盒子、紙、紙箱、魔方等。在導入環節,教師可利用這些學具進行輔助,設計合適的問題。為發揮語言藝術在導入環節的作用,教師要從學生特點出發設計語言:“同學們,你們認為自己認識的圖形多嗎?”大部分學生都表示自己認識得多,還點數起來,有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現在,老師為大家展示一些物品,看看誰能說出物品的形狀?!边@樣的語言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物品上。之后,教師可逐一展示物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他們說出物品的形狀。即便是撲克牌盒子、紙箱、魔方等,學生也能答出長方體、正方體。對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同學們的回答非常正確,大家知識儲備很豐富。”這樣的語言,能讓學生獲得自豪感,更愿意與教師互動。隨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5.結合教學實際,創新導入方法
導入方法是課堂導入藝術的關鍵,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新型課堂導入方法層出不窮。對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尋找有教學價值的導入方法,充分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8]。從數學教學內容來看,復習導入法符合教學實際。復習導入指的是利用數學知識具有關聯性的特點引導學生,借助以往所學的知識,引出即將要講解的知識。此種導入方法經常被應用在“運算定律”“簡易方程”等內容的教學中。計算類知識之間存在較強聯系,教師可利用計算習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引出這些內容。另外,教師還可在復習導入環節,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為學生綜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從學生學習情況來看,故事導入法比較符合教學需要。故事導入法的應用較為普遍,此種導入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能引導學生結合故事內容探究數學知識。利用此種方法進行課堂導入,還可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環節尤為重要,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看法,讓他們愿意配合教師,在課堂中與教師積極互動。數學教師在探索課堂導入藝術時,不僅要了解不同的導入模式,還要了解課堂導入在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認識到應用課堂導入法遇到的問題。要結合這些問題,找到真正發揮課堂導入作用的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促進數學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晶.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應用研究[J].江西教育,2023(31):64-65.
[2]王靜.小學數學課堂有效導入實踐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2(25):46-48.
[3]趙琳,課伊始.趣已生———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探析[J].天津教育,2021(30):23-24.
[4]李春基.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廣西教育, 2020(25):112-113.
[5]覃菊妮.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J].天津教育,2020(09):93-94.
[6]李生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04):131-132.
[7]孫麗娟.以導入境因導生情———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方法例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07):76-78.
[8]李亞楠.淺析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J].內蒙古教育,2018(08): 55-56.
Exploring the Art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Zhou Weiming
(Mengba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Zhenyuan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enyuan 744506, China)
Abstract: Th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An attractiv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but also change their views on mathematics, making them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teachers and actively interact with them in the classroom. In th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stage, teachers should analyze the textbook reasonably and clarify the introduction goals; Standardize the import process and accurately import the time; determine the import theme and ensure the import content; improve language art and enhance import efficiency; combining teaching practice, innovating introduction methods to fully leverage the role and value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mathematicsteaching;importart;function;value;teaching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