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英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5.060
[摘 要]建筑施工企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在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也在不斷發展。與此同時,隨著稅務體系的不斷改革,國家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更加嚴格。當前,稅務管理活動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科學的稅務籌劃對于企業而言至關重要。文章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工作進行分析,探討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及風險防范措施,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隨著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稅收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制訂科學的稅務籌劃方案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迫在眉睫。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可能發生的風險,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確保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流程更加科學。基于此,本文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與風險防范策略進行分析,以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
1 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監管要求
隨著我國金稅系統的不斷升級,稅務機關監管體系從傳統的手工管控轉變為數字化管控,企業的稅務籌劃、稅務風險管理等活動都是稅務機關監管的內容。在這一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要認識到稅務機關監管的要求,對各項涉稅活動進行動態優化,保證企業管理環節中各項活動的合理性。相較于金稅三期的以票控稅,金稅四期以資金流實現控稅,建筑施工企業在發展環節的每筆資金都將被監控。稅務機關通過對企業每一筆資金流進行分析,關注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情況,重點監控采購、施工等環節的交易活動,實現對企業資金流的監控與分析,對于企業可能存在問題的環節予以預警。例如,稅務機關對企業公戶、微信、支付寶等相關收支進行監控,并在監控的基礎上掌握企業涉稅活動的數據信息,發現不同管理流程出現的問題,讓不同類別的成本費用信息變動被稅務機關所監控。稅務機關對企業各項工作進行實時控制,若企業在涉稅工作中違規,將會被第一時間查處。因此,在當前時代,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籌劃與稅務風險管理的環節,要嚴格按照稅務機關監管的要求來開展工作。
2 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與風險防范問題
2.1 稅務管理工作要求不明確
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稅務籌劃與風險管理環節,要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明確具體崗位的工作職
責[1]。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籌劃與風險管理環節工作流程存在一定的漏洞。首先,未明確具體的稅務管理工作要求,內部人員不了解稅務管理工作要點,再加上部分企業未成立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僅由財務部門實施稅務管理,導致各項稅務風險無法被及時發現與處理。其次,不重視信息溝通。建筑施工企業在開展稅務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視信息溝通,確保信息能夠被不同層級的人員所掌握。但是部分企業不重視信息溝通,各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孤島”問題,嚴重影響了稅務管理工作的開展[2]。
2.2 稅務籌劃不完善
稅務籌劃是降低企業稅務成本、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方法。首先,在供應商選擇環節,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不重視對供應商的管理,盲目選擇價格低的供應商,忽視了可能帶來的稅務負擔等。其次,在用工環節,很多建筑施工企業會與個人簽訂勞務分包合同,但與個人簽訂合同需要繳納社保,且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存在風險,導致企業被稅務機關稽查。第三,投融資管理活動不完善。建筑施工企業在開展投資管理活動時,要全方位關注融資以及投資活動的稅負與風險。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不重視各類活動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稅務負擔與風險,增加了企業的稅務負
擔[3]。最后,異地項目管理不當。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異地項目管理環節中,通過科學的稅務籌劃可以降低稅負。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不重視異地項目的管理,沒有通過設立子公司等形式控制稅負,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2.3 風險防控不力
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風險防控時,要充分關注風險點,做到對稅務風險的防控。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稅負風險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可能影響到企業的運營。首先,在甲供材方面,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材料由供應商提供,發票卻由甲方開具,這樣的方式容易發生稅務風險。其次,在供應商選擇環節,部分建筑施工企業未與信譽高的供應商合作,選擇的供應商信譽較差,很容易導致風險蔓延[4]。最后,采購管理是稅務風險管理的重點,部分建筑施工企業未形成明確的稅務風險管理辦法及采購管理策略,在采購環節如果發生風險,將嚴重影響企業的運營[5]。
3 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與風險防范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組織架構
首先,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管理環節應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稅務管理部門負責對企業的稅務籌劃以及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管控,統籌建筑施工企業不同項目的稅務管理活動。當前,稅務機關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要求不斷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構建科學的稅務管理體系,讓全員主動參與到稅務管理活動中,形成全員參與、全環節控制的管理機制,提高稅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6]。其次,稅務管理部門要和其他部門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讓各級人員都參與到稅務管理活動中。建筑施工企業要建立健全稅務管理配合制度,在明確各崗位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形成各級人員緊密配合、有序協調的工作機制。稅務管理部門要將稅務管理工作的要求下發至各部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確保人員能夠主動了解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點并防風險。第三,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稅務管理環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養和管理,使員工掌握與涉稅工作相關的要求并樹立良好的工作理念,提升專業能力和工作素
養[7]。最后,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要將稅務管理要求融入企業文化,將企業文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確保企業各級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掌握稅務管理要求,主動參與稅務管理活動。
3.2 建立信息溝通機制
第一,建立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8]。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部門要定期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與反饋,避免稅務問題的發生影響企業的整體運作。在此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要高度關注稅務工作流程的要求及稅務風險點的情況,全方位分析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點。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部門和其他部門要積極溝通稅務管理要求,并相互學習和交流,確保稅務籌劃工作更加科學。例如,稅務管理部門要和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溝通和交流,詳細了解各部門的稅務管理活動情況,包括采購部門發票獲取情況、合同簽訂情況等,分析企業在物資采購等環節是否存在違規問題,判斷采購是否符合“四流一致”的要求。在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之后,能夠判斷企業進項稅發票金額、名稱等是否準確,重點關注企業是否會發生稅務風險。同時,在稅務管理環節要詳細溝通涉稅信息,保證涉稅活動的規范性,全面關注各部門工作的開展情況。稅務管理部門在全面收集各類涉稅信息之后,能夠對各類信息進行及時處理,形成對企業有價值的管理結論,確保涉稅工作趨于完善。第二,強化企業與外部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為確保企業的稅務工作流程更加規范,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通過建立良好的溝通體系,幫助企業優化自身的內部管理工作環節,促使稅務工作更加規范、科學。
3.3 完善監督機制
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稅務管理環節,要形成完善的監督措施,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點,并針對可能存在問題的環節制訂合理的控制方案。在內部監督方面,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對各類稅務風險情況進行監督之后,關注涉稅活動的合理性,包括檢查稅務籌劃的合理性、涉稅發票管理的規范性等,分析管理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及不足之處,對于發現的不足及時落實整改要求,以確保稅務風險管理的要求得到執行。在外部監督方面,建筑施工企業要積極與稅務師事務所等機構進行溝通,幫助企業發現管理環節中存在的薄弱之處,及時彌補管理活動中的不足,以動態優化企業稅務管理體系。
3.4 加強供應商管理
增值稅有“以票控稅,鏈條抵扣”的特點,建筑施工企業在供應商管理環節,要關注增值稅發票管理,獲得足夠的進項稅發票用于抵扣,有效降低企業的稅負。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不同的供應商能夠獲得的增值稅抵扣額度不同,這給企業稅負帶來較大影響,并影響企業的稅后利潤[9]。為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充分關注稅后利潤,全面分析不同供應商的管理要求。在與企業進行合作時,要優先與一般納稅人開展合作,如果與小規模納稅人合作能夠獲得更低的價格,讓企業提高稅后效益,則可以與小規模納稅人合作。與供應商合作環節,要充分考慮發票抵扣問題,關注價格、稅務成本、結算方式、開具發票的類型等,合理計算出利潤平衡點,以選擇最佳的供應商[10]。
3.5 加強用工管理
通常建筑施工企業在用工方面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與勞務分包企業合作,二是選擇直接與工人簽訂合同。在個人所得稅改革的背景下,在申報環節會存在一系列問題。同時,建筑施工企業要為工人繳納社保,且工人存在明顯的流動性、臨時性,在繳納社保環節會存在一系列問題,很可能導致企業被勞務保障部門或稅務部門稽查,提高了企業稅務風險。基于此,建筑施工企業在用工管理環節應該積極采用勞務分包的方式。勞務分包所支付的資金由分包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能夠以進項稅抵扣,降低企業的成本負擔。為此,建筑施工企業要高度重視勞務分包的方式,與勞務分包公司進行合作,在合同條款中列明具體的合作方式,以有效降低稅務風險及成本[11]。
3.6 優化投融資管理
第一,建筑施工企業會經常使用到挖掘機等,可以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讓企業在支付租金抵稅的同時獲得進項稅發票,從而降低企業增值稅稅負。第二,建筑施工企業要在有稅收優惠的地區進行投資,這樣可以享受稅務優惠政策。在選擇組織形式方面,要高度關注子公司的實際情況,判斷相應的風險及稅務負擔。若新成立的公司稅務風險較小,前期可能產生虧損,那么應成立分公司,與總公司合并納稅,降低整體稅務負擔。若新設的公司能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那么應成立子公司,將稅務風險進行分離,且讓子公司獨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3.7 加強異地項目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在發展環節普遍存在很多異地項目,異地項目需要預繳稅款。通過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能夠降低企業的稅務負擔。第一,成立子公司,規避異地項目預繳稅款的問題。預繳稅款可能比當期實際繳納的稅款更多,導致企業的現金被占用,給企業帶來資金壓力,使企業的成本增加。同時,成立子公司能夠獨立申報納稅,避免由于預繳稅款帶來現金流被擠占而產生的稅務風險。第二,注冊小規模納稅人,規避被稽查的風險。小規模納稅人在開票便捷性方面與一般納稅人相同,但是小規模納稅人在月銷售額不足10萬時可以免征增值稅,且小規模納稅人在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方面有一定減免。同時,很多建筑施工企業獲得的原材料,包括石子、砂石等,這類供應商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若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將導致稅負提高。此時,企業可以通過小規模納稅人身份進行采購,避免由于無法獲得增值稅發票而使稅務負擔增加的問題。再加上部分地區對小規模納稅人企業采用核定征收,能夠有效規避企業由于自身的核算不準確、發票不合規導致被稽查的風險。
4 結語
本文對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和風險防范進行研究,結合企業所存在的稅務風險點,探討了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籌劃環節的對策,確保企業在降低稅負的同時,規避相應風險,不斷優化稅務籌劃與風險防控工作,確保企業實現有序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文杰. 新時期建筑企業稅務籌劃和風險防控分析[J]. 中國中小企業,2020(10):164-165.
[2]徐磊. 基于增值稅的建筑企業稅務風險防控研究[J]. 納稅,2019,13(28):29.
[3]趙福忱. 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完善稅收風險防控的思考[J]. 稅務研究,2019(9):118-122.
[4]龍維發. 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稅務籌劃與稅收風險防控[J]. 科技經濟市場,2019(8):81-83.
[5]李玲芳. 建筑企業稅務風險研究[D]. 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5.
[6]蘇小青. 淺析企業稅務管理與風險防范措施[J]. 全國流通經濟,2021(27):59-61.
[7]詹玥. 淺析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防控[J]. 財經界,2021(11):174-175.
[8]韓麗紅. 淺談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J]. 中國總會計師,2023(12):55-57.
[9]張天亮. 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及路徑研究[J]. 財會學習,2023(27):134-136.
[10]張瑞帥. 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應對探析[J]. 納稅,2023,17(8):37-39.
[11]梁甜. 建筑施工企業納稅籌劃及風險防范策略研究[J]. 西部財會,2022(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