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迪

摘 要:在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有效貫徹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推進產業化教學工作,將對深化課程教學產生積極影響。為此,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應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案例,探索中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產業化模式的應用思路,要提高認知重構課程體系,引入多元課程資源和要素,以項目化和主題活動為抓手增強教學活力,實現市場營銷產業化教學的創新,積極推進產業化實訓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關鍵詞:市場營銷課程;產業化教學;新能源汽車;職業素養;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2-0117-04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期職業學校教育工作進行再部署。《意見》明確要求優先選擇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產教資源,開展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可見,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對中職學校而言,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要錨定產業化發展路徑和模式,積極推動“產教融合,工學一體”,為學生理論水平、知識能力、應用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同步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相關課程教學中,產業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更具現實意義。
一、中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產業化應用背景
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是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傳授市場營銷基礎理論知識、開展市場營銷實訓等為主要目標,在培養高水平市場營銷專項人才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市場營銷課程具備突出的產業化、崗位化、企業化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脫離產業場景與企業崗位進行教學,應與產業運行形成內在融通和契合。近年來,隨著中職學校產教融合實踐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營銷課程的產業化教學之路也愈發寬廣,產業化教學模式受到更多關注。以新能源汽車相關課程為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秉持產教融合方針,設定產業化項目與任務,實現任務導學與崗位導向下的實踐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實現學校教學與產業育人的融通。
二、中職市場營銷課程產業化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中職市場營銷課程具有典型的產業化、專業化、崗位化特征,屬于與市場動態密切關聯的課程門類,因此推進產業化教學十分必要。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為例,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引入新能源汽車的案例,設計更新奇、更有趣味性的教學任務,實現產業化教學與學生實務能力培養的兼容。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教學具有鮮明的職業性、技能性、實用性等特征,要求學生在實景環境中進行實訓與經驗積累,因此產業化的課堂設置十分必要。專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平臺,打造產業化課程模塊,夯實教學根基,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滲透力。
其次,以產業化教學和育人為目標。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的教學直接與學生的未來就業和長遠發展存在內在聯系,因此產業化的融通舉措具有現實必要性。培養市場營銷的高水平人才,就是要求學生在第一線參與學習體驗、實訓實習。而此類人才必須懂技術、會操作、能管理、善溝通,因此教師要按崗位群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需求進行考核,制訂產業化的教學計劃,確保學生盡快融入崗位環境,掌握真才實學,形成專業化技能[1]。
最后,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飛速發展,對產業化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這也給高水平產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 310萬輛,同比增長67.13%;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53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總量的23.05%,與上年相比增加240萬輛,增長率達81.48%。相關數據充分說明,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我國汽車銷售增長的重要引擎,未來汽車產業的新能源化也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中新能源汽車相關案例的引入及關聯性課程的構建,無疑更加凸顯其現實必要性。專業教師要把握產業化融合要求,圍繞新能源汽車設計市場營銷教學項目,豐富產教融合教學形式和課程內涵,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背景下的實踐化教學。
三、中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產業化路徑
(一)課程體系重構:充實產業化教學資源
課程是中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的依托,而現有的標準課程模式囿于觀念、教材內容、編排方式的制約,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匹配產業化教學要求,與產教融合、工學一體取向也存在偏差,因此亟待改進[2]。教師要拓寬教學視域,將市場營銷課程體系的重構、充盈作為教學的先決性條件,主動強化與相關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共同打造教學資源與教學素材庫,豐富產業化課程教學資源,為深化課堂教學創造條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教學過程中,課程體系的重構與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優化。
1.現有課程與教材的優化。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教學為重點,專業教師要從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營銷模式入手,以市場營銷課程為核心,對教學案例進行充實。同時,兼顧做好營銷策略、品牌管理、市場營銷研究、國際營銷、商務談判、企業文化形象等教材與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現有課程素材,進而打造產業化理論教學模塊,夯實教學基礎。
2.數字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課程為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推進要突出重點,對接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平臺,充分利用數字化課程資源。如,教師可以對國內近3年來造車優勢企業的市場營銷模式和方法進行總結,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化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搜集并開發數字資源,打造特色教學模塊。如我校重點搜集了蔚來、小鵬、理想、比亞迪、廣汽埃安等頭部汽車企業的營銷案例和數據,制作數字化課程,打造典型案例,為課堂教學提供實體范本。通過數字資源的整合利用,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認知,使學生能夠從多維度對新能源汽車營銷模式進行探究,提高營銷感知度,養成職業素養。
3.校本課程的共建共享。中職學校可以通過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店鋪的合作,共建共享校本課程,為產業化教學提供要素支持。如,我校加強與本地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聯動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產銷校本課程”“新能源汽車產品營銷課程”“新能源車市場推廣與營銷課程”等,為專業教學提供多維度支持,進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營銷實務能力。
總之,借助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開發和重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更具新時代意義,與產業、企業、崗位的聯系緊密度不斷加強。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營銷教學應該貼近學生訴求,為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與應用能力提供產業化資源支撐。
(二)項目教學牽引:增強產業化教學動能
項目化思維是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教學為例,教師通過設計教學項目,布置學習任務,可以實現“以小見大”的微任務教學,讓學生在解讀任務、攻克任務、回溯總結的過程中形成一體化思維,了解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的產業化與崗位化要求,從而積累學習經驗,增長見識,增強能力。從這個維度看,項目化教學的有效優化,對提高市場營銷教學質量大有裨益。專業教師要推動教學項目的分解和落地,使之更好地推進產業化教學,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成長[3]。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營銷新玩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遞進式的項目,以探究式任務驅動學生進行產業化調研、探究,逐步深入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中,從而深化學生的認知、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幫助學生養成職業素養。如教師可以從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營銷方式的調研入手,設計探究項目:(1)要求學生自由結組,開展1—2周的產業化調研,針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營銷方式與營銷舉措進行案例和數據的搜集;(2)結合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營銷策略、營銷特點、營銷效果、營銷評價等進行專題研究,總結提煉出小組研究報告;(3)重點探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市場營銷中使用的新手段與創新性舉措,并加入個人思考,撰寫出研究報告。通過項目的引領,讓學生圍繞特定的任務進行逐層深入的探究,以突出項目驅動特性,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遵循項目要求進行學習,深入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新型營銷舉措”進行全面復盤和總結。學生通過項目探究可以發現: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營銷方式與傳統汽車企業截然不同,前者的互聯網思維、粉絲經濟策略、更細分的領域深耕、專業化的營銷隊伍構建與“大破大立”的營銷思維,都是傳統汽車企業難以企及的。也正是因為沒有傳統汽車企業的產業束縛與思想包袱,才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瘋狂內卷”,催生了新能源汽車營銷熱潮的到來。
(三)主題活動驅動:豐富教學形式與技法
在中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從產業化教學的需求入手,教師應把握市場營銷課程特點,圍繞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的實務需求,組織開展動態化、周期性的主題實踐活動,使之成為理論教學、實訓教學的重要補充。一方面,主題實踐活動可以增加教學“彈性”,在課堂、實訓空間之外開辟“第三空間”,從而拓寬市場營銷教學的范疇,提高教學輻射力。另一方面,主題實踐活動為市場營銷教學的形式和技法創新提供了“試驗場”,為學生驗證所學知識、檢驗現有技能、提升實操能力搭建了“實體平臺”,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和應用能力的錘煉[4]。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課程中主題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要靈活有序,完整嵌入到課程教學各個環節中,使之發揮最大功能。
1.課堂主題活動。專業教師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營銷需求與要點,策劃課堂主題實踐活動,比如“小組合作活動”“情境探究活動”等。通過實踐活動的引領,讓學生轉換學習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與探究興趣。教師要適時組織開展課堂主題活動,調節教學氣氛,提高課堂活力。
2.體驗類實踐活動。按照日常教學的安排,教師可以定期安排學生參觀、訪問本地區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展銷基地與相關4S店,近距離感受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的氛圍,在“觀察+體驗+思考+聆聽+參與”的過程中逐漸熟悉新能源汽車的營銷內容與要點,進而形成思維層面的認知躍升,為參與深度實訓創造條件。
3.實訓類主題活動。在產教融合平臺的基礎上,專業教師與企業師傅通力合作,定期開展實訓主題活動。如在新能源汽車企業組織下,教師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汽車新品的推廣、宣發與營銷工作,按照實習生的標準對學生進行營銷考核,評估學生在實習周期內的各項表現,然后作為實訓教學的考查依據。通過參與實景式營銷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訓實操感受,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能。
4.競賽類實踐活動。教師以產業化教學為切入點,打造競賽類的主題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訓能力。例如,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和推廣為主題,學校與新能源汽車企業共同組織“迎新杯·主題營銷活動”“國企促銷·主題展銷活動”等競賽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參與,最終按照營銷業績、銷售量、顧客好評率等指標對學生的競賽表現進行評價與考核。通過安排學生參與競賽,可以提高學生對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的認知度,磨煉其職業技能。
總體而言,借助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的開展,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可以與產業運行、崗位需求形成深度對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產業化氛圍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營銷實務工作,感受營銷氛圍,打磨營銷認知與技能,提升職業素養。
(四)實訓教學引領:增強學生職業化技能
從本質上看,在產教融合基礎上的市場營銷教學必須走實訓化之路,即通過多種形式、多重途徑、多個維度的實訓,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應用能力,使之適應市場營銷環境要求,從而能夠參與到市場營銷的產業化競爭中。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中職生在參與市場營銷實務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營銷特點與營銷需求,還要掌握營銷管理、客戶維護、營銷公關等方面的實務知識。對專業教師而言,開展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的產業化教學,要突出實訓教學的價值引領,設計多途徑的實訓方案,豐富實訓教學形態,增加學生參與實訓、實習的機會,確保學生市場營銷職業化技能的養成。
如表1所示,專業教師可以將中職市場營銷課程的產業化教學分解為“校內實訓”與“產業化實訓”兩個維度,分別開展產業化實訓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促進教學向縱深發展。以新能源汽車市場營銷為例,上述實訓教學工作可按以下思路推進。
“校內實訓”工作:專業教師可以對接現有教材,以課堂為基地開展實訓;同時,充分利用校園實訓基地,檢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磨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中職學校通過打造高標準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專門的“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室”,定期設計營銷活動項目,要求學生從新能源汽車營銷需求、營銷流程、營銷問題處置、營銷售后服務等方向開展項目實訓,引導學生掌握新能源汽車營銷技巧和方法,形成務實能力。專業教師可以運用相關營銷理論,定期對學生的實訓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及時優化校內實訓教學流程。
“產業化實訓”工作:利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企業師傅深度參與到實訓教學中,能夠以企業、崗位為依托,開展校外實訓;同時,企業師傅可以設計實習(見習)項目,要求學生參與產業模擬與崗位實操,積累市場營銷經驗,增長營銷職業技能[5]。例如,中職學校可以與附近新能源汽車4S店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由經驗豐富的汽車導購員與學生結隊,幫助學生熟悉新能源汽車營銷流程和銷售要點。在企業師傅帶領下,學生深度參與到4S店新能源車日常營銷、推廣、銷售與售后工作中,逐漸掌握汽車營銷的技巧,逐步熟悉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方法。
綜上所述,隨著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優勢,積極推進課程產業化教學,已成為一線教師重點思考的議題。專業教師要把握高標準育人工作的總要求,發揮產教融合平臺的功能,促進產業化教學的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作用,組織開展項目化教學,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與應用技能的增長。同時,校企雙方既要通力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實踐活動,充實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內涵,提升學生營銷實操能力;又要細化實訓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輻射力,促進學生市場營銷職業化素養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洪麗容.體驗式教學在中職市場營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9):112-113.
[2]朱麗.依托綜合實訓平臺,挖掘市場營銷專業新亮點[J].質量與市場,2022(3):79-81.
[3]蘇琳,朱晶晶,龐婷.產教融合視域下獨立學院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文教資料,2020(23):169-171.
[4]王永珊.試論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科技經濟市場,2021(9):145-146.
[5]唐小翠.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探究[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3):97-100.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