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統籌性、整體性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基于此,闡述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大單元教學的概念,分析了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大單元教學的優勢,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大單元教學的具體策略,旨在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有益借鑒,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大單元教學;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夏小梅(1981—),女,江蘇省南京市竹山中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大單元教學對于學生形成整體認知,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有著積極的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成為教師當前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應立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認識到大單元教學的優勢,并通過優化大單元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系統掌握知識,為學生今后進行更深入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概念詮釋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突出體現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它的提出旨在培養具有愛國意識、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等素質的綜合性人才[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第一,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的最基礎體現,是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基礎,包含四個方面,即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學生只有充分發展語言能力,才能為今后深入、高效地學習英語知識奠定良好基礎。第二,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衡量學生思維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英語與漢語存在語義、語法、語用等多方面的差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要不斷提升思維能力,拓展自身的跨地域、跨文化思維空間,為良好文化意識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文化意識。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探索各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這能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進而發展學生的文化品格。第四,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利用有效的方法或技巧去獲取和運用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激發自身內在潛力,實現自己在知識獲取、理解和運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為其他素養的培養提供支持。
(二)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是以大主題或大任務為中心,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等,以形成結構化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掌握知識。大單元教學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自然單元,即以教材內已經編排好的單元開展教學活動;另一種是基于重組單元展開教學,即根據特定的目標和任務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對學科教學單元內容進行二度開發和整體設計,以提升教學過程的整體性與系統性[2]。
二、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大單元教學的優勢
(一)整合知識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實施大單元教學。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創新性教學方法,是對傳統孤立、分散的教學模式的挑戰和突破,其以單元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通過對單元內容進行提煉和整合,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清晰的知識框架中學習知識。在實際教學中,以英語學科素養為導向開展大單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注重邏輯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大單元教學以單元主題為核心,將單元內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通過合理鏈接知識內容滿足學生的素養發展需求,最終實現教學目的。大單元教學注重知識的邏輯性,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讓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構建,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促進師生互動,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
核心素養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去探究體驗,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思考、分析、感悟。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標和學情去開展大單元教學設計,并在教學中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實踐應用中感知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高效初中英語課堂的構建。
(四)提高教學效率,落實新課標要求
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大單元教學不僅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還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明確的大單元教學目標,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在互動交流和實踐中高效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模式符合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方向,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率,是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落實新課標的重要舉措。
三、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大單元教學的策略
(一)立足素養要求,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
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整合取向的創新理念,與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在教學方法、目標設定、知識形態以及課程資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大單元教學立足于大概念、大觀念,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掌握和真實應用,是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立足英語教材內容,把握教學主線,確定大單元教學目標。這個過程離不開教師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入理解與詳細分解,如此才能確保教學目標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滿足學生全面成長需要。
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中的自然單元“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圍繞學生的學校生活展開,旨在讓學生在問話討論中掌握表示課程名稱的詞匯,能夠用英語簡單討論自己的學校生活。立足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教師可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教學目標。語言能力培養目標:掌握which、best、biology、geography、history等單詞,School Open Day、the parents'meeting、at the school gate等短語,以及“Which of the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等句型。思維品質培養目標:第一,掌握人稱代詞主格與賓格的使用方法;第二,掌握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數量提問用法。文化意識培養目標:了解不同國家學校教學內容的差異,培養跨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培養目標:第一,課后利用信息技術搜索本單元學習資源,強化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第二,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加強與他人交流合作。
(二)根據新課標和學情,開展大單元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設計時,要緊密結合新課標和學生的實際學情,以助力初中英語教學的高效開展[3]。新課標作為先進英語教育理念的體現,突出了不同年級和不同層面的總體目標以及分級目標,是指導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學情是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教師只有依據學情開展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的。因此,教師需要基于新課標和學情明確教學主題,并以此展開教學設計。
例如,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主題為“我們的學校生活”。在步入初中生活后,學生要明確初中階段都有哪些學科,不同的校園生活場景具有什么樣的意義,要在交流中加深對初中生活的認識,展望初中生活。根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教師應激發七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聽懂、讀懂簡單的英語故事,能圍繞日常熟悉的場景進行交流對話。基于對學情的分析,“Welcome to our school!”單元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符合學生學習興趣,此外,經過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與積累,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基本語法、一定數量的單詞,這對于學生的初中英語學習有一定的奠基作用。在明確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主題,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學生進入初中校園的場景,讓學生初步了解該單元的內容,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展開思考,這有助于驅動學生自主總結大單元教學主題,在思考和探索中明確學習方向。之后,教師可依據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優化對學生各環節學習成果的評價,將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內容,從而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開展大單元主題活動,提升教學效果
在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單元主題,為學生創設真實情境,設計情境任務,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所學內容從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升英語教學效果[4]。
“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學主題為“我們的學校生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主題,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今天是學校開放日,你帶著自己的媽媽參觀學校。你要怎么介紹自己的學校呢?怎樣介紹才能讓媽媽更了解你的初中生活呢?”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了解學校的開放日活動,明確其開展的意義。首先,學生要向媽媽介紹自己要學習的科目、自己最喜歡的科目是什么以及理由;其次,向媽媽介紹自己學習與生活的區域,如哪里是教學樓、哪里是圖書館等等;最后,向媽媽介紹學校的日常活動有哪些,不同日常活動有什么作用等。在這三個環節的介紹中,學生需要綜合運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并積極轉換自身思維模式。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可以進行互動交流,這樣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語法問題并加以糾正,從而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單元重點句型,促進高效初中英語課堂的構建。
(四)改進評價體系,對大單元教學進行全面評估
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重要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效果,從而促進教與學質量的提升[5]。相對于傳統單一的評價,大單元教學評價強調將單一的知識掌握評價轉變為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評價,提升評價的針對性和全面性。這意味著評價應貫穿于大單元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既要注重結果性評價,也要注重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使學生正視自己的學習行為,并進行針對性改進,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評價方式的選擇方面,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還可以采用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從而以全面的評價反饋助力學生高效掌握知識[6]。
在“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行為進行評價,明確自己應該達到的目標和已經達到的目標,思考這兩者的差距,并采取有效方法進行彌補,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比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的結果,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薄弱點,使其能更全面地審視自身的學習成果,進而采取針對性改進措施。學生學習成果是教師教學效果的直接反饋,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有助于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認識到大單元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并根據學情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推動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結語
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形式,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初中英語教師要認識到大單元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積極應對這一挑戰,立足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開展大單元教學設計、組織大單元主題活動等,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健康地發展,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月娥.初中英語學科素養下大單元教學的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4(4):72.
[2]鄭莉娜.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智力,2024(7):24-27.
[3]張坤芬.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3,(32):33-34.
[4]林小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校園英語,2023(29):100-102.
[5]徐文英.聚焦核心素養 融合單元知識: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3(20):15-16.
[6]牛春艷.基于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思考[C]//新課程研究雜志社.新課改教育理論探究論文集(二十四).武漢:新課程研究雜志社,202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