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前教育中,“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教育工作開展的基本原則。在玩角色游戲時,幼兒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還可以掌握合作技巧、形成合作意識。文章基于幼兒角色游戲的內涵,對組織角色游戲時的準備工作進行探討,并從輪流扮演游戲角色、深度開發游戲內容、注重對幼兒的情感引導三個角度提出利用幼兒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建議。
【關鍵詞】角色游戲;幼兒教育;生活經驗;策略
作者簡介:彭淑君(1982—),女,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福安幼兒園。
在玩角色游戲時,幼兒可以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角色游戲通常有一定的主題,如家庭、商店、醫院等,所以又被稱為主題角色游戲。與其他游戲相比,角色游戲更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通過演繹與詮釋不同角色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而在幼兒園組織不同主題的角色游戲,可促使幼兒積累多方面的生活經驗、發展多種能力。為了有效組織角色游戲,幼兒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幼兒的行為,發現幼兒的發展需求,圍繞幼兒的發展階段及思維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主題,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成長。
一、組織角色游戲前的準備工作
(一)發現幼兒的發展需求
幼兒的發展需求會在其日常行為中展現出來。在開展角色游戲前,教師要注重對幼兒日常行為的觀察,分析幼兒的發展需求,再據此設計角色游戲,以保證角色游戲與幼兒具有較高契合度。
教師可在開展角色游戲前,觀察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現,如觀察幼兒在清晨入園后能否獨立完成更衣任務、是否友善地與環境和同伴互動,分析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與服務他人意識形成情況,確定幼兒在集體環境中生活的經驗的積累情況。在觀察和分析上述情況后,教師便可以基于自己對幼兒的了解,確定角色游戲的大致方向和難度,設計符合幼兒需要的角色游戲。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家長溝通了解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并據此分析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情況,再設計角色游戲。
(二)支持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主題
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需要鼓勵幼兒通過扮演不同角色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設計角色游戲時,教師既要確保游戲難度與幼兒的發展情況相符、游戲內容與周圍環境契合,還要確保游戲類型和主題符合幼兒的期待。在開展準備工作時,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主題,讓幼兒玩他們真正想玩的游戲。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開展角色游戲前,詢問幼兒對什么生活場景、什么工作感興趣。如果幼兒對超市、餐廳、飲料店、醫院等生活場景感興趣,教師可以詢問幼兒他們在這些生活場景中見過什么樣的人,并據此和幼兒討論在玩“超市”“餐廳”“飲料店”“醫院”主題游戲時他們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除此之外,考慮到不同幼兒的興趣點可能不同,教師還可以在幼兒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組織不同主題的角色游戲。比如教師可以同時組織“超市”“餐廳”“飲料店”主題的游戲,讓扮演顧客的幼兒輪流進入不同的場景買東西、用餐。這樣的游戲設置可以讓幼兒積累更具整體性的生活經驗,也會讓幼兒感覺十分有趣。
(三)共同確定角色游戲內容
為了有效地通過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積累生活經驗,教師還可以在設計角色游戲的內容時繼續與幼兒溝通,與幼兒一起設計有趣的玩法,讓幼兒了解相關的生活常識,同時讓游戲內容更加生動、飽滿。
例如,在確定角色游戲的主題為“游樂場”以及幼兒可以扮演游客、工作人員、警察等角色后,教師可提出問題:“大家想在‘游樂場里怎樣玩呢?”在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在游戲場景中添加自己喜愛的內容,思考不同的角色可以如何和環境互動,以及不同角色可能在這樣的場景中遇到什么樣的事。
又如,在確定角色游戲的主題為“餐廳”以及幼兒可以扮演廚師、服務員、收銀員、客人等角色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大家覺得在‘餐廳里,不同角色應該負責什么呢?聯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去餐廳的經歷吧!”在思考、討論后,角色游戲的玩法會逐漸明確,幼兒也會明白自己在扮演不同角色時要分別演繹做菜、打掃衛生和招待客人、結賬、吃飯和付款等內容。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加入有趣的劇情,如在“餐廳”主題的角色游戲中添加“過生日”的劇情,增加唱生日歌等游戲環節。
這樣的討論不僅會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意愿被教師尊重,從而對玩角色游戲更感興趣,也會使幼兒更順利地積累生活經驗。
(四)精心選擇游戲道具
游戲道具在角色游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逼真、形象的游戲道具,能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也能讓幼兒沉浸在游戲中[1]。在確定游戲主題和游戲內容后,教師還需要精心選擇游戲道具,讓幼兒獲得更強的體驗感。當然,在游戲開展后,教師也可以適時調整游戲道具,以調整角色游戲的內容和難度,讓角色游戲具有更強的可玩性。
在組織“面包店”主題的角色游戲前,教師可以根據在討論中確定的游戲角色(面包師、服務員、收銀員、顧客)向幼兒提出問題:“大家覺得扮演這些角色需要用到哪些游戲道具呢?”提出問題后,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讓幼兒留意到他們此前不曾在意的生活細節,并由此逐漸明白不同角色的特點。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讓幼兒想到,在面包店中,面包師往往需要穿上干凈的圍裙、戴上一頂廚師帽;服務員要穿著制服、戴好手套;收銀員同樣需要身著制服,還要站在收銀臺前……此后,教師應當引導幼兒分析游戲場景。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問題:“孩子們,大家覺得‘面包店里應該有些什么呢?”如果沒有引導,幼兒可能只能想到“‘面包店里應該有面包”,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會聯想到真實的面包店里有烤箱、面包柜臺、展示櫥窗、收銀臺和各種裝飾品。而在和幼兒討論之后,教師則應當結合討論內容帶領幼兒選擇合適的游戲道具,以完善角色游戲,增強幼兒在玩游戲時的沉浸感。
二、利用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策略
在開展幼兒園角色游戲時,教師應當鼓勵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幼兒積極地與同伴分享自己對現實生活和環境的認識與自己的體驗,在此過程中了解相關知識,積累生活經驗[2]。在幼兒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幼兒提供教育引導與幫助,確保性格、特點、成長環境不同的幼兒可以順利地參與游戲。
(一)輪流扮演游戲角色,了解多方面知識
角色游戲是集體游戲,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應當協助幼兒組建游戲小組,并引導幼兒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幼兒在玩角色游戲的過程中發展社交技能,同時了解多個方面的生活知識。
例如,在組織“餐廳”主題的角色游戲時,教師和幼兒確定游戲角色包括廚師、服務員、收銀員、客人等之后,可以鼓勵幼兒尋找自己的玩伴或者指定幼兒玩游戲的同伴。接下來,教師則需要引導幼兒和玩伴一同商量彼此要扮演的角色,并提醒幼兒他們應當輪流扮演廚師、服務員、收銀員、客人等角色。
(二)深度開發游戲內容,提升幼兒認知水平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通過游戲了解不同人的生活方式,獲取生活常識。盡管教師應當確保角色游戲按照幼兒的意愿發展下去,但幼兒積累的經驗有限,教師仍需要適度介入游戲,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指引,避免幼兒在玩角色游戲時不知道玩什么,導致角色游戲無法發揮其作用。當然,在介入游戲前,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找到合適的時間和介入方式,確保幼兒的游戲主體地位不被改變[3]。
1.引入新劇情
剛開始玩“餐廳”主題的角色游戲時,幼兒會在輪流扮演廚師、服務員、收銀員、客人等角色的過程中玩得不亦樂乎。但隨著游戲活動推進,幼兒的游戲熱情可能逐漸消退。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及時介入,給角色游戲增加新劇情。比如教師可以扮演活動組織者,告訴幼兒:你們的“餐廳”會承辦表演活動,你們需要為此做準備。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快速整理出表演舞臺、確定扮演表演者的人,并和幼兒一起利用音樂區的游戲材料制作服裝、樂器等表演道具。此后,教師便可以將舞臺交給幼兒,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舉辦“餐廳”中的表演活動。這樣做可以使幼兒的思維能力在角色游戲中得到發展,也會使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角色游戲。
2.開發新模式
在組織“面包店”主題的角色游戲時,教師則可以提醒幼兒:“孩子們,大家是否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的面包店,常常出現某種面包售罄的情況。如果你們的‘面包店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們認為應該如何玩下去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會意識到他們需要面臨補貨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先暫停游戲活動,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開發新的游戲模式以完善角色游戲。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增加貨物采購員、貨物搬運員、倉庫管理員等游戲角色,并鼓勵幼兒設計新的游戲場景。這樣做可以使角色游戲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度更高,幼兒可以積累更多生活經驗,也會感受到角色游戲的趣味[4]。
(三)注重對幼兒的情感引導,使幼兒形成更深理解
在幼兒玩角色游戲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及自身的體驗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師可以在幼兒玩游戲時加強情感教育,讓幼兒在詮釋角色的同時形成豐富的情感,對生活形成更深刻的認識[5]。
例如,在組織“過家家”游戲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回顧自己的家庭生活,想一想爸爸和自己玩玩具、媽媽帶自己出去散步、奶奶和自己看動畫片、姥姥給自己做了香噴噴的飯菜的場景。在幼兒回憶生活場景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家人對自己的關懷并鼓勵幼兒將這樣的關懷帶入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對家人之間的情感產生更深的認識,且由此逐步感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形成歸屬感。與此同時,這樣的引導也會讓幼兒以更加投入的狀態玩角色游戲。
結語
綜上所述,角色游戲對幼兒積累生活經驗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幼兒教師應當認識到角色游戲的教育價值,關注幼兒的發展需求,據此巧妙設計角色游戲,讓幼兒通過玩游戲積累生活經驗。當然,在準備角色游戲時,教師不僅要依據幼兒的發展特點設計游戲內容,也要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參與對游戲主題、游戲玩法、游戲道具等的討論。而在組織角色游戲時,教師則應當適時引導幼兒,使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玩得開心,同時“玩”有所獲。
【參考文獻】
[1]沈燕婷.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方法[J].幸福家庭,2021(9):97-98.
[2]馬文宇.“引”經驗 “導”游戲:淺談幼兒角色游戲的組織策略[J].好家長,2022(34):62-63.
[3]沈娟,陳超,陳楠.在生活中游戲 在游戲中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角色游戲中的實踐[J].好家長,2022(5):4-5.
[4]韓曉.基于幼兒生活經驗開展家庭角色游戲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139-141.
[5]許嘉敏.對小班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建議[J].幸福家庭,2021(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