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琴
摘 要:2018年1月,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為新時代高中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物理課程改革明確了物理學科教學的關鍵在于核心素養的培養。文章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對高中物理課程改革、教師教學實施、學生學習評價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程改革;教學實施;學習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3-0131-04
一、 高中物理課程改革
(一)新課程
新課程改革是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的一次系統性、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改革的宗旨是創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培養實踐型人才,對中國教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新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潛力,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新課程改革還強調了實踐教學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和能力培養,致力于創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培養具有實踐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實踐型人才。這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求教育者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新課程改革還面向世界前沿發展趨勢,促進教育國際化,注重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人才。
(二)新教材
為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教育部門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新教材,新教材采用了全新的課程設計,注重知識融合和應用,在涵蓋科學、人文、社會、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同時,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使學科知識更全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可培養學生建立健全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能力。新教材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多元化需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和應用,激發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教材設計也注重培養學生環保與社會責任意識、全民閱讀素養、科學思維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等綜合素質。同時,新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實踐、創新的方式進行學習,促進學習的互動和合作,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新教材還注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視野,引領學生尊重文化差異,了解國際形勢,掌握國際交往能力和多語種表達能力。新教材的設計和推廣符合時代的需求和發展,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新教材不僅能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塑造新時代合格人才,還可以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高中學生,為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提高中國教育的整體水平,讓更多優秀的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走向世界。
(三)新考試制度
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的推出,為中國教育的改革開辟了新的道路,引入了多元化、全方位、實踐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然而,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和教育理念的創新是無法全面提升教育水平的。與此同時,考試制度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也需要與新課程和新教材相匹配,才能更好地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此,教育部推出了以能力為導向的新考試制度,旨在更好地評價學生的成長過程、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新考試制度有著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創新、思維、文化素養和運動健康等多個方面,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具備競爭力,有助于讓學生成為身心和諧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新考試制度還采用了更具實用性和參考性的評價標準,提升了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讓學生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同時,新考試制度在評價過程中,除了重視學生的發展結果,更重視學生的發展過程,深入把握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情況,采用更加科學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真正呈現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水平。新考試制度的推出,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現代化的重要舉措,為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高中物理教師需要立足于改革的大背景,明確物理學科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指引學生進行高質量學習。課程改革明確了物理教學應該以創新為切入點,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進行優化創新,合理規劃教學過程,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實際問題處理能力的培養,推進綜合性教學活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為了在實踐中全面提升物理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物理綜合水平提升,教師需要全面審視新的物理課程及教學要求,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 教學實施
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是如何將設計好的改革方案付諸實踐,教師只有將自己理解的課程通過有效的教學轉化為學生習得的課程才能實現課程的功能,課程實施的關鍵環節是教學。目前,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1. 教師對物理課程的理解不夠深刻
教師過度依賴于文本,多數教師僅能在文字和概念層面了解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比如教師雖知道物理核心素養的四個要素,但對核心素養與物理知識、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等不甚清楚。再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雖能從形式上通過四個維度陳述教學目標,但仍未能將新課程改革的學業質量標準與教學目標聯系起來,從而導致所制訂的教學目標缺乏合理性。部分教師對物理課程缺乏深入的研究,新課程觀念不夠深刻,這樣就容易在教學實踐中被強大的教學慣性抵抗。
2. 教師對教學方法、技能的掌握和使用過于單一
高中物理教師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應該重視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構建物理概念和規律,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形成物理觀念,使其最終成長為具有科學品格的優秀人才,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講授法”一統教學的情況下,教師缺乏創新的意識,沒有充分挖掘和運用其他教學方法,導致課堂缺乏吸引力,難以勝任核心素養時代的要求。
3. 教師開發與使用教學資源的能力不足
首先,高中物理教學大多以知識和原理為主,一些教師由于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資源,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仍停留在理論化、概念化的層面,難以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很多學校在教學場地和教學設備方面都存在困難,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進而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學生興趣不高的問題,高中物理教育需要進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動力。
4. 教師在教學中重理論,輕實驗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思維、物理思維、邏輯思維培育,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學生難以適應新高考下的發展。
根據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教師的學習特點,筆者提出以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具體策略。
1. 增加教師的知識儲備
為了滿足新課程的要求,物理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首先,在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對最新的物理知識和技術有所了解,并依此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其次,針對新教材注重跨學科知識融合與應用的特點,教師還需要通過自我學習和不斷沉淀,建立起跨學科知識的橋梁,促進不同領域的知識相互滲透。再次,物理教師還需要增加實踐經驗,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通過示范實驗、任務型教學、課程設計和過程記錄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實踐,促進學生實戰經驗和能力的獲得。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不斷總結和思考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優化,探索更適合新形勢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案、學生教育方案和工作方案。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通過了解和應用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最新理論和工具,可以加深對教學問題和發展趨勢的認識,掌握更豐富、更高效和更全面的教學方法和工具,結合實際情況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實踐。因此,為了迎接改革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挑戰,教師需要增加知識儲備,既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又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不斷更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協作能力,從而開創出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的高中物理教學新局面。
2. 創新教學方式,實施多元教學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注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得學生能從全新的視角學習物理知識。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如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實驗引導法、探究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互動學習法等。教學方法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教師需要做的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合理調控教學方法的組合,讓學生能在課堂上靈活、高效地學習知識,避免長時間采用單一教學方法,維持物理課堂的豐富性。
3.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縱向”和“橫向”聯通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作為創新教學方式的強有力支撐,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生動的教學體驗,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擴展知識。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模擬器等工具將物理理論、實驗結論和動態過程進行圖像化、可視化呈現,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學科知識點。
4. 重視實驗探究,深化知識理解
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強化實驗教學,關注學生的實驗操作、科學思維培養。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從實驗入手,依托實驗指引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觀察、操作、分析,逐步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決物理問題。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并提高自身的實驗開發和創新能力。教師應從課程研發的視角引領學生開展科學實踐活動,結合新課程要求,設計、創新實驗方案,研發、改進實驗器材和實驗原理,從日常生活中取材構思,開發新的、有趣的實驗。如在進行“火車轉彎”教學時,教師可以制作火車的軌道模型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物理知識,還可以利用手機中的傳感器、地圖軟件等引導學生實測彎道的傾角、軌道半徑等。
5. 教師間開展合作研究
教師們可以組成學習共同體展開合作研究。教研時要有一定的研修載體,通過具體的任務驅動,新老教師分享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在辨理、論理的過程中解決問題、達成共識,這樣的合作研究應長期進行,才能沉淀為獨有的教研文化。當然,為了使合作研究更具高度和廣度,借助相關領域專家的指導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 教學評價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核心素養落地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學習評價在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實上充當著“引領者”的角色,將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進行。如何從知識本位的學習評價,走向以學生發展為主、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成為評價改革的核心問題。
(一)現行的學習評價情況
1. 只見知識,不見情境
傳統的物理學習評價往往更注重考察物理知識結構的掌握情況,傳統的一些物理問題往往只有數值,完全脫離了實際情境。在經歷了此類問題的反復訓練后,學生可能在考試中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卻束手無策。實際上,評價不僅是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學生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物理觀念,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否具有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而這些問題只有依托于真實的問題情境,才能得到全面、真實、有效的評價。
2. 只見考試,不見過程
目前在物理教學中,最常見的評價方式就是考試,考試的側重點在于對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定,這樣的評價方式日益顯露弊端,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應該更加注重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適時地做出評價,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具體表現,這樣才能全面、真實地評價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水平。
(二)新課程標準中學習評價的導向
1. 以核心素養為評價依據
學習評價是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無論是評價原則的確定、評價任務的設計還是評價方式的選擇,都應緊緊圍繞核心素養展開。在進行評價時要牢牢把握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切實發展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既是一個整體,同時又表現在不同方面,相互依賴,共同發展,任何一個評價維度的缺失都會影響其他核心素養的形成。在進行學習評價時應設計不同的評價方案,涵蓋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各個方面,既要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層面的掌握情況,又要評價學生能力和態度方面的素養。同時,每一個評價任務應針對一種特定的核心素養,目的明確而又切實可行。
2. 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評價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業質量”和“實施建議”兩大模塊提及“問題情境”高達67次,可見其對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學業質量評價的重視。同時,在“實施建議”中,從評價任務的設計到考試內容的要求,再到命題建議,始終強調通過學生在復雜現實情境中的表現來考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物理課程的學習最終指向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進行學習評價時,應依托于真實的問題情境。在評價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時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可以更全面地考查學生將實際情境轉化為物理過程的能力。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情境可以生成很有價值的科學探究問題,比如高速公路上為什么最高限速120km/h的安全距離為200m?飛機上嚴禁攜帶超過160W·h的充電寶,為什么要以W·h為單位?這些問題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運用了物理知識,又強化了物理與生活、社會間的聯系,有效考查了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3. 注重質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評價建議”中使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日常學習評價的四種方式,其中課堂問答是一種融合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為一體的過程性評價,書面評語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做出書面評語,也是一種過程性的質性評價,可見新課程改革的導向是注重質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教學過程是一個連續發展的動態過程,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水平的評價,需要更多方面、全面的數據來支撐,因此應更多地關注過程性評價。另外,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等具有很強的內隱性,難以實現標準和精確的量化評價,因此需要更加注重質性評價。
學習評價作為“指揮棒”,在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實上充當著“引領者”的角色。同時,核心素養作為一種復雜的學習結果,其測評的內隱性和不易量化的特點也對學習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線教師需轉變教學觀念,植根于核心素養,確定評價標準,積極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設計評價內容,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立足于教學過程制定評價指標,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和積累改革經驗。總之,只有真正落實教學評價的改革,才能實現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養成和發展的最終目標。
核心素養是當代教育的關鍵詞,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后,教育界也啟動了對核心素養的研究。核心素養的提出推動了課程教學改革,要使核心素養落地,就需要通過學習評價來保障實施。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課程改革、教學實施和學習評價是相輔相成的。
參考文獻:
[1]胡志雄.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分析與應對措施[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12):95-97.
[2]雷金洲.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家長,2022(1):180-182.
[3]田娜,錢麗潔.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知識文庫,2021(13):123-124.
[4]徐良.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新智慧,2019(21):10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