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法,以S租賃公司為例,探究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現狀。指出S租賃公司雖已初步建立融資渠道體系,但仍存在境內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偏高、評級下滑、業務單一等問題。提出拓寬直接融資渠道、豐富創新融資工具、提升公司治理、擴大業務領域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融資租賃 融資渠道 直接融資 創新融資工具 公司治理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1-049-03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融資租賃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過程。融資租賃業已經逐步發展成為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技術創新的重要金融中介業務。作為連接金融資本和實體經濟的“紐帶”,融資租賃業在支持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融資租賃業還存在市場規模有待擴大、區域分布不均衡、業務創新不足、監管有待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融資租賃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深入分析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實現融資環境的整體改善,對于促進融資租賃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通過案例分析方法,以S租賃公司為典型案例,深入探究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描述融資租賃公司發展概況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公司的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創新融資工具應用情況,指出存在的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偏高、信用評級下滑、業務單一等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希望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總結,能夠為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拓展、融資結構優化提供一定借鑒,也能為完善監管政策、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提供參考。
二、融資租賃公司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融資租賃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早在1981年,我國第一家合資融資租賃公司——中國東方租賃公司在天津成立,標志著現代融資租賃業在中國的誕生。2003年,原中國銀監會下發《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法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的指導意見》,正式允許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立融資租賃公司,推動了我國融資租賃業的快速增長。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融資租賃業已經初具規模。2021年,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合同余額達到6.21萬億元,同比增長4.25%。從地區分布看,上海、廣東和天津等地區是我國融資租賃公司最為集中的區域。東部地區融資租賃公司數量占比超過70%,中西部地區則相對落后。從業務結構看,大型設備租賃是我國融資租賃的主要業務類型,尤其是飛機、船舶、機器設備等租賃業務較為發達。
與此同時,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仍存在一定問題。第一,市場規模有待擴大,2021年我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僅占GDP的2.17%,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區域分布不均衡,東部沿海地區公司較多,中西部地區比較落后。第三,業務創新不足,業務類型較為單一,大多集中在設備租賃領域。第四,行業監管有待加強,操作規范有待提高。這些問題制約了我國融資租賃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
融資渠道直接影響到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實力和業務規模。目前,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主要融資渠道包括:
(一)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是融資租賃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渠道之一。根據統計,我國融資租賃公司銀行貸款占各類負債的70%以上,是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銀行貸款期限靈活,手續簡便,是滿足公司運營資金需求的首選。但是,銀行貸款存在信用評級門檻較高、需提供抵押擔保、銀根收緊時獲得不易等問題。最近幾年,隨著監管政策收緊,融資租賃公司獲得銀行貸款也越來越困難。
(二)發行債券
發行公司債券和短期融資券也是融資租賃公司的重要融資手段。發行債券可以獲得大規模、低成本的資金。但受到發行主體資質及審批限制,且需要償付本息,只適合實力較強的公司。近年來融資租賃公司發行債券呈上升趨勢,2021年發行債券5400億元,是銀行貸款的重要補充。但是,個別公司近期出現違約,也給市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股東增資
股東增資是直接融資的重要方式,但對融資租賃公司的作用有限。股東增資存在股權稀釋、決策復雜等問題。統計顯示,股東增資僅占融資租賃公司資金來源的2%左右,起到的補充作用較小。
(四)新型融資工具
近年來,融資租賃公司也嘗試運用新型融資工具。例如,資產證券化,通過將應收賬款等資產打包銷售獲取資金;銀行保理,將應收租金質押給銀行獲取流動資金;信托計劃,通過信托方式吸收投資者資金等。這些創新融資方式降低了融資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四、S租賃公司案例分析
本文選擇S租賃公司作為典型案例,對其融資渠道進行具體分析。S租賃公司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業務覆蓋飛機、船舶、集裝箱等多領域,其融資渠道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股權融資
2011年,S租賃公司成功在A股市場上市。上市不僅幫助其獲得了約160億元的直接融資,也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知名度和社會形象。近年來,S租賃公司繼續通過定向增發進行股權融資,累計募集資金超過250億元。雖然股權融資對融資租賃公司的作用有限,但S租賃公司成功利用股權融資拓寬了直接融資渠道。
(二)銀行貸款
根據S租賃公司2021年財報,其銀行貸款余額約為713億元,占負債總額的28.7%。從期限結構看,S租賃公司長短期貸款比例為11:3,期限結構與業務期限相對匹配。但是,S租賃公司銀行貸款占比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過度依賴銀行貸款的問題不突出。
(三)債券融資
S租賃公司主要通過海外子公司大量發行公司債券進行融資。2021年,S租賃公司應付債券余額達到1184億元,占負債總額的35.2%。其中,境外子公司發債規模占90%以上。債券融資顯著降低了S租賃公司的融資成本。但近年S租賃公司出現境內債券違約,境內融資環境有所惡化。
(四)新型融資工具
S租賃公司也嘗試應用新型融資工具。已發行7期超短期融資券,但出現還款延期。在資產證券化方面,已發行4期租賃資產支持證券,額度較小。此外,S租賃公司還通過銀行保理方式獲得流動資金。但新型融資渠道利用程度有限,有待進一步拓展。
五、S租賃公司融資渠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通過前文對S租賃公司融資渠道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S租賃公司在股權融資、銀行貸款和債券融資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初步建立起了融資渠道體系。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S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公司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境內融資渠道不暢通,融資成本偏高
S租賃公司目前主要依靠境外市場進行融資,境內融資渠道相對狹窄,直接融資渠道占比較低。從S租賃公司最近幾年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其境內融資渠道主要包括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公司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等。但各類直接融資渠道的使用程度均不高,且融資成本普遍高于同業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S租賃公司的融資壓力。
1.融資渠道不暢通與融資成本高的具體表現。(1)銀行貸款方面。S租賃公司的銀行貸款利率約為4.4%,高于全國企業平均貸款利率4.2%。與融資租賃行業內優秀公司相比,S租賃公司銀行貸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僅28.7%,相對偏低。這說明S租賃公司從銀行貸款渠道獲得的融資資金相對有限,未能充分利用這一重要的融資手段。(2)發行股票方面。S租賃公司雖然成功通過在A股上市獲得了約160億元的直接融資,但近年來其增發頻次不高,后續募集資金規模有限。考慮到股權融資對融資租賃公司的作用本身就較小,S租賃公司沒有充分發揮股權融資的優勢。(3)發行債券方面。S租賃公司境內發行的公司債券融資成本偏高,平均利率約為4%,高出同業平均水平3.67%。與成功獲得大量低成本境外債券融資形成對比,S租賃公司境內發債規模非常有限,也未能提供充足的直接融資支持。(4)資產證券化方面。S租賃公司境內僅發行了4期規模較小的租賃資產支持證券,這一創新融資工具的運用程度明顯不足。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將租賃應收賬款等優質資產打包進行銷售獲得直接融資,具有很大的潛力。(5)新型融資工具方面。S租賃公司運用超短期融資券、銀行保理等創新融資工具的情況也較為少見。這些工具可以提供低成本、快捷的直接融資,但S租賃公司的應用和拓展十分有限。
2.主要影響。(1)融資渠道不通暢會導致公司資金鏈緊張、公司租賃產品競爭力下降,進而導致融資租賃公司經營情況的惡化,不利于公司的競爭與發展。(2)融資成本高將導致公司經營成本上升,影響企業的租賃產品定價,一旦租賃產品定價過高,客戶就會被迫尋求其他租賃機構,進而導致企業在同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不利于公司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3.對策建議。(1)建議S租賃公司進一步拓寬境內直接融資渠道,通過增發股票、發行公司債券和中期票據等方式顯著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降低融資成本。(2)建議S租賃公司充分發揮集團化融資平臺優勢,利用旗下的飛機、船舶等優質資產進行資產證券化,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3)建議S租賃公司加強與銀行的合作,爭取獲得更多低成本的信貸支持和優惠政策,有效降低貸款成本。(4)建議S租賃公司積極運用創新融資工具,如銀行保理、租賃資產證券化等,拓展多元化的直接融資手段。
(二)超短期融資券違約導致公司信用評級下調
S租賃公司此前發生過超短期融資券無法按期兌付本金和利息的違約事件,這導致了公司主體信用評級的大幅下調,從AAA級下調至AA級,評級展望為負面。信用評級的下滑直接影響了S租賃公司的市場形象和后續債券融資環境。
1.評級下滑的原因。一是S租賃公司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內控合規管理較為薄弱,直接導致了違約事件的發生;二是S租賃公司業務結構單一,重資產租賃類業務占比較大,這導致了現金流波動性較大的問題;三是近年來,S租賃公司盈利水平出現下滑,企業的流動性也受到一定影響,增加了違約的風險。
2.評級下滑的影響。一是S租賃公司的市場聲譽和社會形象出現負面影響,客戶和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下降,不利于S租賃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二是公司債券的融資環境出現惡化,未來直接融資的成本可能會有所上升;三是S租賃公司喪失了部分債券融資渠道,其境內間接融資會受到較大限制。
3.對策建議。一是建議S租賃公司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水平,通過按期足額兌付未來債券,逐步恢復公司信用;二是建議S租賃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實施嚴格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措施,避免再次出現違約;三是建議S租賃公司調整業務結構,控制資產負債率,確保公司的資金鏈安全;四是建議S租賃公司進一步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與投資者保持良好溝通,提升公司形象。
(三)新型融資工具運用滯后
S租賃公司在運用創新型融資工具方面表現不佳,僅發行5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和小額租賃資產支持證券,這與公司業務發展速度不匹配,直接融資渠道不暢通。
1.主要原因。一是S租賃公司對新型融資工具的認知不足,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二是S租賃公司相關部門缺乏產品創新激勵,直接融資創新能力和技術積累不足;三是當前監管政策對新型融資工具限制較多,導致S租賃公司普遍持謹慎態度。
2.主要影響。一是S租賃公司融資渠道單一化嚴重,直接融資占比較低;二是公司無法通過新型融資工具實現融資成本的有效控制;三是S租賃公司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比較弱。
3.對策建議。一是建議S租賃公司積極拓展創新型融資工具的應用,以豐富公司的直接融資手段;二是建議加強新型融資方式的研究,不斷進行融資結構的優化;三是建議監管部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新型融資工具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四)業務結構單一影響融資能力
S租賃公司的業務高度集中在飛機租賃一個領域,業務范圍過于窄化。這也成為影響S租賃公司融資能力和盈利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1.業務過于集中帶來的影響。一是S租賃公司的盈利來源單一,整體業績面臨較大的波動風險;二是業務結構單一使其難以獲得廣泛的信貸支持,直接融資渠道受到限制;三是所在行業的經濟周期直接影響企業盈利,S租賃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
2.局限融資能力的原因。一是S租賃公司以飛機租賃資產為主,這讓銀行等機構在提供融資時持謹慎態度;二是業務集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S租賃公司的社會形象與公信力;三是S租賃公司相關的多元化融資創新積累還不足。
3.對策建議。一是建議S租賃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適度進入新的盈利增長點;二是建議發展輕資產類業務,降低資產負債率,提升公司盈利質量;三是建議采用混合業務模式,實現資產結構多元化,分散經營風險。
綜上所述,S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在拓寬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公司可以通過拓寬直接融資渠道、豐富創新融資工具、提升公司治理和經營效率、擴大業務領域等方式,進一步完善融資體系,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六、結語
我國融資租賃業起步較晚,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面臨許多機遇與挑戰。本文通過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指出,融資渠道對融資租賃公司的影響重大,公司應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提升治理能力,從而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監管部門也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引導融資租賃公司規范運作。暢通的融資渠道不僅影響企業自身發展,也關系到融資租賃業的整體進步。未來我國融資租賃業應繼續堅持裁量監管,支持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參考文獻:
[1] 范君寰.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優化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2(05)
[2] 皮越瀾.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優化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20(06)
(作者單位:中國核工業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作者簡介:鐘駿平,碩士研究生,高級經理,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融資管理。]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