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現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對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近年來,山東省諸城市堅持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畜牧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圍繞生豬、肉雞兩大主導產業,著力推動從養殖到畜禽產品加工、畜禽肉類預制菜以及屠宰加工設施設備、養殖投入品、冷鏈物流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本文立足“諸城畜牧業發展現狀”,從畜牧業全鏈條發展中的“創新舉措和成效”以及“ 發展模式典型事例”進行了探析,以期對現代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畜牧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1 畜牧業發展現狀
作為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山東省諸城市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已形成生豬、肉雞兩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能繁母豬存欄規模常年保持在8萬頭左右,年均生豬出欄110萬頭、屠宰300萬頭,肉雞出欄7 500萬只、屠宰1.7億只,飼養、屠宰量均位居山東省前列,連續17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先后獲得全國生豬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國首批綠色種養循環試點縣、山東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等榮譽稱號。
諸城市共有畜牧龍頭企業41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5家);畜禽規模場607家(其中種畜禽場28家),畜禽規模化比重達到86%;畜禽屠宰企業13家(生豬屠宰企業7家,肉雞屠宰企業6家),獸藥生產企業7家、飼料生產企業72家,養殖和屠宰機械大型生產企業21家,家禽屠宰設備在全國屠宰設備市場安裝占比達40%,已成為重要的家禽屠宰設備行業的生產基地。全市畜牧產業鏈年總產值突破600億元。
2 創新舉措和成效
諸城市圍繞生豬肉雞兩大主導產業,著力推動畜禽良種繁育、規模養殖、屠宰加工、養殖和屠宰裝備機械、投入品生產、畜產品深加工和冷鏈物流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推進畜牧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
2.1 培育良種繁育鏈,激發產業內生源動力
1)建立育種創新體系。山東得利斯集團公司投資3 000萬元建成良種繁育檢測、動物疫病檢測實驗室,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引導本土企業聯合攻關,研發改良畜禽品種,建立產學研協同、育繁推一體的育種創新體系。目前,公司初步培育出以“萊蕪黑”為母本的“歐得萊”配套系良種豬。
2)打造良種繁育體系。采用引進、繁育、改良相結合的辦法,基本建成完整的祖代場-父母代場-商品場良種繁育體系。諸城外貿從美國芝加哥引進愛拔益加(AA)祖代種雞5萬套,可為社會提供約1.95億只商品代雛雞;東澤牧業引進新美系曾祖代種豬89頭進行繁育,其中初產單批次產仔17頭,處于國內種豬生產性能領先水平。
3)健全良種供給體系。承擔山東省家畜繁殖專員試點工作,建立起一支專職從事“繁育推”工作的基層專業技術隊伍;實施生豬良種補貼和現代種業創新發展項目,提升良種供給能力,全市現有種畜禽企業28家,精液銷售網點62家,全市畜禽良種普及率達到96%以上。
2.2 壯大畜禽養殖鏈,筑牢產業基礎支撐力
1)推進標準化提升建設。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在推動31個規模化、標準化生豬、肉雞等項目落地見效的同時,依托“魯擔惠農貸”等金融信貸政策,改造升級養殖專業戶7 256個,增加生豬存欄3萬頭,肉雞出欄1 500萬只。
2)組建產業聯合體。按照“產業聯盟+龍頭企業+特色園區+養殖戶”架構,打造畜牧產業聯合體。園區龍頭企業做好上下游精準服務,養殖戶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實現抱團取暖,共同承擔風險和共享收益。
3)創新合作經營模式。推廣“企業+農戶”、合同“代養領養”合作新模式,農戶按照企業要求建設高標準養殖舍,企業提供良種繁育、技術管理、飼料獸藥、疫病防治、屠宰加工等全鏈條服務并合同價回收,保證養殖戶預期收益。全市累計有123家肉雞養殖戶和36家生豬養殖戶已簽訂合作協議,實現了“產業工人”到“產業經理”的轉變。
2.3 強化疫病防控鏈,提升產業發展領航力
1)優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全市劃分為138個防疫網格,配備鎮街防疫安全協管員138名、防疫特聘專員12名,協助官方獸醫開展技術指導和檢疫監督工作,提升了基層獸醫隊伍的“防、檢、控、管”能力。
2)完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嚴格履行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督、執法檢查和違法查處法定職責,規劃建設77個病死畜禽集中收集點,進一步規范檢疫、理順病死畜禽收集管理體系,做到病死畜禽“不準出場、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不準隨意拋棄”。
3)注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諸城市畜牧獸醫部門建立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組成的三級防疫網絡,按照“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原則,以劃定的“防疫網格”為單元扎實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2.4 拓展精深加工鏈,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
1)建設現代產業集群。圍繞肉食品精深加工,引導龍頭企業集聚上下游,不斷延伸產業鏈,打造特色明顯、產業突出、輻射力大、帶動性強的特色產業群。目前已建成594個百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485處畜禽規模化生產基地,培育起預制菜加工企業55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4家,產品涵蓋8大菜系、1 200余個品種,成為全國最大的速凍肉丸生產基地,低溫肉制品、速凍調理食品市場占有率全國同行業第一。2022年,國內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聯盟-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在諸城發起成立。得利斯集團生產的預制菜品端上了北京冬奧會餐桌。
2)著力鍛長板補短板。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個性化幫扶政策,堅持抓大扶小并重,精準打通全產業全過程堵點、斷點,實現產業鏈“強筋壯骨”。目前,已建成佳樂家、新希望六和、仙壇肉雞等強鏈補鏈產業項目27個。
3)打造創新發展引擎。積極與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浙江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柔性招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組建技術合作團隊,以全國畜禽屠宰質量標準創新中心落戶諸城為契機,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
2.5 完善配套服務鏈,增強產業發展持續力
1)構建上下游供應體系。依托華寶公司500萬頭生豬屠宰流水線、2座全自動智能立體倉庫,發展養殖合作社,解決企業“吃不飽”、養殖戶“賣不上高價”等問題;引導信得科技、恒祥普惠農牧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加大對非洲豬瘟等疫苗和生物飼料、無抗飼料等新型獸用制品研發應用,推動獸藥飼料產業快速發展。
2)構建“互聯網+”配送體系。推動物流企業完善冷鏈網絡,積極采用電子自動訂貨、自動分揀、射頻識別等先進物流裝備和技術,打造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構建起與生豬肉雞生產加工互動發展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3)構建種養循環體系。以創建農業農村綠色種養循環試點縣為依托,全面推進“植沼畜”種養一體化建設,拉長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鏈,打造以信得藥業、舜沃科技、泰石投資等骨干企業為主、以規模養殖場自行利用為輔、以養殖戶集中收集為補充、以有機肥加工、沼氣利用、糞肥發酵還田為出口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新路徑,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88%。
3 發展模式典型事例
1)養殖環節一體化經營發展模式。得利斯集團以肉食深加工為主業,上下游關聯產業為輔助產業,自主培育出“萊蕪黑”為母本的“歐得萊”配套系良種豬;采用“企業+合作社+養豬場”模式,在全國發展生豬養殖合作社;全套引進歐盟先進的生豬屠宰分割流水線,高標準建設生豬屠宰廠;公司采取“線下線上齊步走”的方式,線下推行“百城萬店”、線上與海泉基金合作成立電商平臺,完善產品銷售網絡,逐步建立起集良種豬繁育、標準化養殖、生豬屠宰、肉制品加工于一體的產業發展新體系。
2)億只肉雞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山東仙壇公司依托自身產業優勢,圍繞“六化”即規模化、園區化、綠色化、智能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的發展目標,在諸城市投資30億元布局建設富有特色、規模適中、管理先進、帶動力強的產業聚集區,將育種、養殖、飼料、屠宰、深加工等環節,鏈接成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全面提升產業效能,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化、鏈條式發展的肉雞產業新格局。
3)生豬綠色種養循環模式。諸城市賈悅鎮利用自身土地資源優勢,將貧瘠地、撂荒地、閑置地等土地資源進行流轉整合,以村為單位推行“村+企+農”三位一體的共建創業模式,引入社會優質資本,建設大型養殖項目,通過提供就業崗位、簽訂種養協議、幫助銷售產品等形式對周邊村莊農戶進行幫扶,走出一條“荒地有價值、農戶有收入、集體有積累”的產業帶動新格局,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目前,賈悅鎮引進佳樂家集團,在全鎮已建成大型生豬標準化養殖園區3個(存欄生豬3.5萬頭,其中能繁母豬0.75萬頭),豬舍內部安裝韓國派如模式智能環控系統,充分利用豬舍內豬群產生的熱量,減少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溫等設備投入使用,使豬舍內部環境常年恒溫恒濕,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生產效能。同時,生豬養殖產生的固態糞污進入發酵池堆漚制作有機肥還田,液態糞污進入沼氣池發酵,沼液通過沼水1∶2混合后滴灌還田,沼渣進入堆漚池或直接作為有機肥用于周邊2 000多畝土地種植桃、蘋果、梨、大櫻桃等有機水果。佳樂家農牧年均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5萬元,周邊農戶分紅3萬元/戶。
4 結語
諸城市畜牧業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以科技助推產業升級,建設富有特色、規模適中、帶動力強的優勢產業示范園,探索打造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聯農惠農模式,形成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科研助力和金融支撐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