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目前的中職教育中,農學類課程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其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就當下而言,農學類實驗課程開展情況并不佳,如何能夠提高中職學校農學類實驗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中職教育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中職院校教師要加強對該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基于此,文章以農學實驗課程為研究對象,從實踐教學角度出發對其進行了全面詳細地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中職;職業教育;農學;實驗課程
一、改革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
(一)轉變教學理念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職院校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充分認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在進行《種子貯藏與加工》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種子貯藏與加工過程演示給學生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種子貯藏與加工的具體過程和方法。教師要想提高農學類實驗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手段來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加強對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研究和探索,積極引入一些新型教學模式和方法來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改進。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演示給學生看。只有這樣才能使傳統的教學方式得到優化和改進。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現代教育技術
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現代教育技術來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教師要加強對先進教育技術的研究和探索,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創新,不斷引入一些新型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引入實驗課程教學中來,為學生展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例如,在講解《蔬菜育種》時,教師可以將蔬菜育種過程演示給學生看。教師可以先對蔬菜品種進行簡單介紹。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蔬菜種子進行播種、處理、催芽等步驟演示給學生看。這樣做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蔬菜品種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對蔬菜育種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
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從而使學生能利用互聯網來對農學類實驗課程進行了解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學《種子貯藏與加工》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向學生介紹種子的形態、結構、分類以及貯藏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實驗方法和步驟制作成圖片或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或視頻來了解種子的結構、分類和貯藏方法等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向學生介紹一些與實驗相關的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對實驗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搜集一些與實驗相關的圖片或視頻來了解實驗的過程和方法等。
(四)積極利用學校現有的實訓基地
教師要積極利用學校現有的實訓基地來對農學類實驗課程進行設計和開發,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首先,在進行《蔬菜栽培技術》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辦蔬菜基地來開展一些蔬菜種植的實踐活動,如在校辦蔬菜基地中種植大白菜、胡蘿卜等蔬菜,讓學生親自感受到蔬菜種植的具體過程。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到校辦基地去參觀學習,讓學生真正了解和認識一些蔬菜的生長習性和方法,從而更好地掌握一些蔬菜種植技術。例如,在《園藝植物育種》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辦基地去參觀學習。最后,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到校辦基地去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踐操作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專業技能
在中職教育中,教師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要負責日常的教學工作,還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和教育。因此,對中職院校教師而言,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養,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目前的中職教育中,中職教師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因為社會上對中職學生抱有較大的偏見,認為中職學生沒有學習能力,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加強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除此之外,要想讓學生獲得較好的成績和成績也離不開教師的努力。在中職學校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時需要大量優秀的實驗教師來承擔教學任務。因此,作為教師需要加強對自身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首先,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綜合素養提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和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引導者,其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學習先進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來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后,教師要注重自身示范作用。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良好行為習慣以及思想品質對其成長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和作用。總之,在當前中職院校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時需要對其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地解決措施和方法。
三、加強校企合作,構建實踐平臺
在中職農學類實驗課程開展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注重校企合作,構建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同時,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能夠讓學校更加深入地了解企業的需求,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在構建實踐平臺方面,中職院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在學校內部可以開展種植基地、養殖基地等項目的建設與運營工作。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到這些基地進行實習和實踐。例如,在農學類實驗課程中開展《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教學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養殖場、蔬菜種植基地等地進行實習。通過參觀考察學習和實地操作學習等方式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病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以及農藥使用方法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同時,在開展校企合作時,還需要注重構建實踐平臺。在開展校企合作過程中要注意與企業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可以讓學校和企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另外,還需要加強校企合作建設實踐平臺的力度。例如,在教學《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時就可以與當地環保部門進行合作。環保部門會派遣專業人員到學校對學生進行環保知識教育、指導和培訓。通過這些方式可以讓學校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素質水平。
另外,在開展校企合作建設實踐平臺時還要注意與學校教育體系進行融合。目前我國中職院校的農學類實驗課程教學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這一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發展需要。因此,中職院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和合作,采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可以與當地政府合作舉辦農學類實驗課程培訓班。政府可以在當地舉辦農學類實驗課程培訓班,邀請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以及專業人才共同參與到培訓中來。中職院校可以聯合當地農業合作社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種植技術以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相關知識。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水平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第二,可以與當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進行合作并建立實訓基地。這種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發展需要,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平臺。
四、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實驗設施
中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場所,其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職責,其自身發展需要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作為中職院校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學類實驗課程也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實際開展實驗課程的過程中,為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中職院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實驗設施。通過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強,能夠使農學類實驗課程教學設備得到有效改善,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對其今后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此外,通過資金投入還能夠提高教師自身業務水平和綜合素養,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提高,并加強對先進教學理念和先進教學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從而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因此,在實際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進行實踐學習和探索。總之,在中職院校農學類實驗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五、營造良好的實驗氛圍
在中職院校農學類實驗課程開展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理論知識較多,而實踐操作技能相對較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因此,在實際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耐心講解和引導,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去,并鼓勵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大膽想象和探索,從而保證其自身實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實驗課程,例如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實驗課程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保證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從而對其今后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要重視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實現教學資源整合。在實際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實現教學資源整合,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在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來確保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例如,在《植物組織培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通過對植物組織培養的全過程進行了解和學習來使學生能夠對組織培養有全面的了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與其他學科融合,加強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從而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掌握。例如在《動物胚胎發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動物胚胎發生過程與學生專業學習相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動物胚胎發生過程與專業學習相結合,使學生能夠通過對動物胚胎發生全過程的了解來掌握相關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相關知識與專業學習相結合。在開展農學類實驗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實現教學資源整合。
六、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在開展農學實驗課程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能夠在實踐中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另外,教師還應該合理構建農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學生實驗報告的指導和管理,對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另外,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入新技術和新設備,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總之,只有不斷加強對中職院校農學實驗課程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文卿琳,王瑞清,趙書珍,等. 融合思政元素的農學實驗課程實踐改革與探索[J]. 高教學刊,2023,9(15):131-134.
[2] 畢建杰,何在菊,韓坤,等. 以提高實踐能力為目標的作物栽培學實驗課程教學創新[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9):97-99.
[3] 張昊,劉雄倫,羅紅兵,等. 農學類“遺傳學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 教育教學論壇,2020(20):334-336.
[4] 旦巴,巴桑,索曲,等. 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 農學學報,2014,4(10):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