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彤


摘要:數學單元教學設計是一種宏觀數學教學設計理念,有助于教師組織教學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本文中以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單元教學為例,進行單元起始課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整體構建知識體系.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單元教學設計;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位于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因式分解、平方根等知識后,對研究方程的基本思路比較熟知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是方程知識的自然生長.本文中將“一元二次方程”內容進行了整合與重組,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理念,設計本單元起始課,彰顯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1.4 解決問題
問題6 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是什么?
設—列—解—檢—答.
問題7 從地面豎直向上拋一小球,小球高度h與運動時間t的關系式是h=30t-5t2(0≤t≤6).
(1)填寫下表:
(2)小球運動時間為多少時,高度為0?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填寫表格,對于t的每一個確定的值,h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之對應,從而使學生自然地想到函數關系;教師適時引領學生類比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為二次函數的學習做鋪墊.
1.5 課堂小結
討論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討論2:你想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哪部分內容進行深入研究?
設計意圖:此環節不應流于形式,應鼓勵學生暢談課堂收獲,通過小結再次建構本單元知識的內在邏輯,同時對后續的學習內容展開思考,激發探究欲望.
2 教學反思
2.1 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在常規教學中,通常先將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解法與應用分開講解,再綜合到一起,這樣知識之間相互割裂,缺少關聯.而在本節起始課的設計中,將知識點進行了有機組合,先從整體上建構本單元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有整體感知,在后續的課程中再對具體知識點進行鞏固.既關注局部,更著眼全局.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發現,不僅理解了“是什么”與“為什么”,還知道了自己是“如何學會的”,利于感悟知識的生成過程、知識的本質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形成全面思考的習慣,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2.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元二次方程無論在學習內容還是學習方法上,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及分式方程都很相似,因此在引入部分不僅給出了關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問題情境,而且設置了關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情境,梳理整個方程體系,在共性與特性之中,類比歸納一元二次方程,預見新知如何發展,讓知識自然生長.著眼于學生最近發展區,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創設思維情境,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道而弗牽,開而弗達
整個教學設計注重立足于整體把握,在理解教材、數學與學生的基礎上,呈現環環相扣的問題,激發學生認知結構中能夠與新知識一元二次方程同化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把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系起來,逐步進行探索和融會貫通,層層設問,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開拓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突破教學難點,構建一元二次方程知識框架.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致力達到教師“舉一”而學生“反三”的教學效果.
單元教學作為一種能夠優化教學內容、整合數學知識與思想結構的教學模式,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單元教學設計強調學生的自主建構,在設計時應站在學生的視角,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結合,對學生學習一個單元的完整過程進行合理規劃,引導其通過對各個小單元的學習,建構單元主題的大觀念,感受數學學習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式、探究式、引導式等方法,開拓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研究的更大空間.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