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芳
摘? 要:當下,“教學評”一體化已經(jīng)成為教育領域熱點話題,在小學語文習作課堂中做到“教、學、評”一體化,需要落實在目標統(tǒng)領下教學、學習、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的一致性。文章提出從課標、編者、學生角度進行多元解讀,目標定位“精當”,進而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搭建支架、微課助教、全程指導,落實習作指導的“精巧”,最后實現(xiàn)前后連貫,做到評價的“三化”“兩性”,落實習作評價的“精準”,以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標準;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評”一體化
一、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評”一體化的現(xiàn)狀
當下,習作課堂“教學評”的現(xiàn)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學評”分離,教師教、學生學和評價前后不一致,無法考核目標達成度;二是無清晰的評價標準來評價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三是教師教、學生學與習作評價時間延后,錯失了評價的最佳時機,影響了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評”一體化習作課堂的要求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實現(xiàn)“教—學—評”一致性,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為此,習作課堂要做到“教、學、評”一體化,必須保障在目標統(tǒng)領下的教學、學習、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保持一致性。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最后就怎么評,整體考慮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教到什么程度、精準評價等內(nèi)容。
基于此,教師要做到多元解讀,目標定位要“精當”;緊抓要點指導習作,課堂實施、習作指導要“精巧”;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評價的標準前后一致,讓習作評價“精準”(見圖1)。
三、構建小學語文“教學評”一體化習作課堂的策略
教師分析單元習作教學目標,對照目標設計習作活動,落實習作評價,學生便能在語言實踐中習得寫作方法,并及時得到相應評價。基于以上思考,下面以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的教學目標設置、習作方法指導、教學評價為例,分享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習作課堂的策略。
(一)多元解讀,目標定位要“精當”
1. 從課標角度,明確單元習作的目標任務
精當設置習作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前提。分析22年版課標、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五年級上冊的習作目標解讀,可以明確五年級習作要求已從中年級的“寫清楚”提高為“寫具體”。
2. 從編者角度,解讀語文要素和習作提示
研讀教材,精準審題,明白編者意圖,是確保習作教學成功最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要充分研讀單元語文習作要素、單元習作教材、教師教學用書,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漫畫老師”的習作語文要素是“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教材第一部分提示內(nèi)容:用漫畫的方式“畫”教師;第二部分提示習作方法:選一兩件能突出特點的事寫出教師的特點;第三部分提示評改建議:讀給寫的教師聽,聽取建議。
習作限定寫的人物是教師,前面加上“漫畫”二字,表明可以像畫漫畫一樣運用幽默風趣的表達手法,抓住教師最突出的特點,用文字畫出來。教材提示中的“可愛”二字已經(jīng)明確建議學生要寫教師的優(yōu)點、長處,寫一位自己喜歡的教師,把教師可愛又有趣的特點寫出來,避免抓住教師的某一特點丑化教師,同時又不能限定只寫關心學生、敬業(yè)愛崗的優(yōu)秀教師的形象,要寫別人沒有觀察到的教師的特點,寫出個性鮮明的教師,表達真情實感。寫作時可以選用一兩件典型事例,突出教師外貌、性格、愛好、特長、品質等某一方面的特點。
3. 從學生角度,解讀學情和教學重點難點
想讓學生讀懂習作要求,明白寫什么、怎么寫,教師就要描述他們看得懂、做得到的習作目標。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思考學生可能遇到什么難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突破難點,切忌拔高要求。為了更好地定位本次習作目標,教師列出3~6年級寫人序列習作要求(如表1所示)。明確序列要求,準確定位寫作目標,把寫作目標落實到位,學生才能逐步提高。八次寫人習作的要求逐漸提高,高段的寫人重點從中年級的“寫清楚”上升為“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
經(jīng)過解讀分析,教師確定本次習作的核心是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并設置教學目標:“(1)用一兩件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2)用幽默夸張的語言寫出老師的特點。”重點是用一兩件具體事例寫出教師的特點,難點是運用幽默夸張的語言寫出教師的特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多樣描寫,把“教師的‘漫畫”寫作具體化。
(二)緊抓要點,習作指導要“精巧”
22年版課標強調(diào)要堅持目標導向,創(chuàng)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多元主體,優(yōu)化教與學活動,充分發(fā)揮課程資源的育人功能。基于這樣的理念,教師可以靈活采用如下四個習作活動達成目標。
1. 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的成果是最有效、最有意義的,因此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隨后在實踐中主動運用。課堂伊始,教師可創(chuàng)設新穎問題情境,如用“看漫畫猜人物”“看故事猜人物”兩個有挑戰(zhàn)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輕松總結出漫畫的特點是“抓住特點、夸張?zhí)攸c”,為學習選材做鋪墊。
2. 搭建支架,精巧指導習作課堂
在寫作指導時,教師可以為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核心問題、思維導圖、文章結構、寫作提綱、習作范文等寫作支架,搭建言語支點,給學生恰當?shù)氖痉丁懽髦Ъ茏寣W生有章可循,可以喚醒生活經(jīng)驗,降低寫作難度,增加寫作信心,進而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例如,教師可開展習作活動“導圖支架學選材”,讓學生反向選擇哪個事例不匹配別號“笨”老師,學生快速篩選出“老師縫衣服笨手笨腳”不匹配,因為題目中的“笨”老師,老師不是真的笨,而是有巧妙的教育智慧,表示特殊含義,從而快速理解如何用典型事例來匹配教師的特點。
然后教師引入“選材示意圖”,借助“示意圖”支架為學生搭建學習階梯,讓學生快速選擇人物特點,選擇匹配的相關事例,打開思維,使學生的習作思維和表達能力逐步走向成熟。
教師再開展習作活動“例文支架學寫作”,讓學生瀏覽兩篇范文《“轟隆隆”老師》和《“變臉俠”張老師》,巧妙借助例文支架,能幫助學生快速理清習作要求,感悟到“漫畫式”語言特點是“幽默夸張”,可以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人物特點“畫”得具體、生動。
3. 微課助教,精準習得寫作知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單元習作核心知識,精心錄制微課,精準介紹相關習作知識。如,教師開展習作活動“微課資源學寫作”,讓學生明白可以運用超級聯(lián)想進行描寫,循序漸進,拓寬學生寫作視角,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使學生習得精準的寫作知識。
4. 全程指導,精細關注現(xiàn)場習作
學生習得相關的習作知識后,還需運用寫作知識進行觀察、表達、內(nèi)化,在寫作中學習寫作,在實操中走向有品質的寫作。在“獨立創(chuàng)作實踐‘漫畫寫作”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向學生強調(diào)根據(jù)四個寫作建議寫作,四個寫作建議就是本次習作的評價標準。寫作要求表述為:“根據(jù)選材示意圖,用別號做題目,用‘漫畫式幽默夸張的語言,寫一個突出老師特點的一兩個小故事,用最美的書寫美化特點。”引導學生思考不同角度的事例,形成事例串兒來突出人物特點,用四個建議引領寫作,讓評價標準貫穿習作的全過程。學生當堂進行寫作,用倒計時增強緊迫感,教師全程指導學生現(xiàn)場寫作,有效突破習作重點難點,實現(xiàn)減負增質。
(三)前后連貫,習作評價要“精準”
實踐“教學評”一體化,評價時可以運用“三化”和“兩性”,按照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1. 評價標準一體化
怎么教,怎么寫,就怎么評,評價標準與教學目標前后貫穿。在評價時,教師引導學生從別號為題亮特點、具體事例配特點、幽默夸張展特點、書寫漂亮美特點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教學評”要求前后一致,標準一體化。
2. 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學生自己、學習伙伴、學習小組、學生家長等。教師進行建議性評價,學生自己進行反思性對照評價,學習伙伴打星做認證式評價,學習小組做批注式評價,學生家長做留言式激勵評價,評價主體還可以是學生習作中的教師。多元化主體客觀、合理、對標進行評價,既能幫助學生正面鞏固習作知識,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 評價階段長遠化
課堂上既要重視當堂評價反饋,又要著眼于階段長遠評價。教師可以在課后搭建多種習作展示平臺,如,評選優(yōu)秀習作收錄作文報中,或讓學生謄寫展示在文化墻,將電子文檔展示在班刊、公眾號等。教師注重長期正面激勵,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讓學生樹立“作家”意識,持續(xù)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表達的親近與熱愛。
4. 評價有針對性
教師要關注、記錄、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突出優(yōu)點和存在問題,并在講評時重點講評。如,教師在分享豐富多樣的“別號”時,展示角度多樣的內(nèi)容,展評各具特色的幽默夸張語言。學生寫出了別具特色的習作,如《班里的“三敢”老師》《科學界的戰(zhàn)斗機》《“變色龍”老師》《“娘娘”駕到》《“閃電俠”趙老師》《“全能王”羅老師》等。講評后教師小結寫法,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用這些妙招去“漫畫”更多生動的人物。通過講評對比,學生修改積極性明顯提高。
5. 評價展示重激勵性
教師的習作講評宜多進行正面激勵評價,同時給予習作建議。習作講評時,選優(yōu)秀作文做全班展示,是對作者最大的肯定,其他學生也能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差距,有利于借鑒、模仿、創(chuàng)造,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三、結語
總之,教師要想實現(xiàn)習作教學的教學評一體化,就要多元解讀教材,精當定位教學目標;緊抓要點,精巧指導習作知識,全程進行習作輔導;前后連貫,精準進行習作評價。做到從教學內(nèi)容的表層走向深層,與編者深入對話,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挖掘單元習作內(nèi)涵,精準把握習作要求,教學設計符合年段、梯度變化,教學活動緊扣習作目標達成,習作評價重點突出、前后一致。最終實現(xiàn)學生分享習作,贏得師生共鳴,樂于分享習作,保障立德樹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吳勇.修煉寫作指導的“硬實力”和“軟功夫”:寫作教學中教師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培塑[J].江蘇教育研究,2019(Z2):18-23+2.
[3]鐘文惠,韓昌仕.教、學、評一致性背景下的習作支架搭建探微[J].新教育,2022(31):24-26.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