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體麗
摘要:所謂互動式教學,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新時代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成為教學上亟需探究的新問題。尤其是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由于部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不高,學生無法直接有效地掌握音樂技能,在學習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而想要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更好地探究適合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因此,筆者以師生互動為探討的主要角度,分析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的價值,研究師生互動對教學過程產生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小學音樂? ?師生互動? ?重要性
引言
在研究過程中,筆者查閱了國內相關文獻,針對音樂互動教學的文章有很多,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拓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綜合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從許多文章中可以看出,大多數都是集中在研究音樂課堂上師生互動的策略,針對師生互動重要性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師生互動為研究對象,探究師生互動的重要性,更加清晰、直觀地來闡釋師生互動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基本樂理教學中的不足
音樂基礎教學是所有音樂學習的基礎,就像書本中的文字一樣,是認識和理解書本內容的基礎。樂理具體是指識譜、聽音、節奏、節拍等音樂的基本技能,每一個要素都對音樂的學習發揮著作用。[1]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不論是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還是具體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都是非常關鍵的。同樣的,想讓學生們能夠掌握這種能力是有一定困難的,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比較枯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訓練和學習往往也缺乏興趣,并不能夠短時間內看到成效,進而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二)唱歌教學中的不足
唱歌課是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個最為普遍、簡單的教學方式,簡單的唱歌教學不僅可以教給學生們正規的演唱方式與發聲原理,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對音樂的整體認識水平。對于小學生而言,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知有偏見,在音樂的學習中可能會使用一些錯誤的方式,例如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欣賞歌曲的音色與自身音色不同,且由于學生本身的音色與其他學生不同,學生往往會對其他的音色進行模仿,通過擠壓聲帶或其他方式來唱歌,造成對肺部、喉部的損傷,養成不規范的唱歌習慣,長此以往,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2]
二、小學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一)趣味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想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欣賞的教學活動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教師、其他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需要充分吸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而相比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的導入方式,以趣味的語言、幽默的故事、有趣的事件、圖文并茂的音視頻、有趣的游戲、競賽等多樣化的形式導入到所欣賞音樂曲目的欣賞、學習中來,能夠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覺,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欣賞興趣,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為接下來音樂欣賞活動的有效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首曲子時,小學生對優美的旋律充滿了興趣,都想知道故事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在講了故事,并又以話劇的形式呈現了故事的具體內容之后,再讓學生聽曲子,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故事、掌握的背景來從多個角度欣賞,點評這首曲子,學生們互相評價,都能積極參與,最終會取得不錯的互動欣賞效果。
(二)結合音樂教學知識,提問相關內容
有問有答也是互動,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音樂問題。課堂提問也是有技巧的,教師應該結合音樂知識、利用提問技巧,促進師生之間更好的互動。例如,在欣賞《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時,教師可以結合音樂內容,提問如下問題:少先隊員過去叫什么?少先隊員一般做的事情是什么?不怕敵人,敵人指的是誰?……在進行教學時,針對歌詞設計問題、充分分析問題后,了解歌詞的基本意思,感受作曲者和作詞者當時創作的心境,在掌握含義和情感的基礎上,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樂曲。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抗戰時期的電影和視頻,讓學生分享感后感,再次播放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感受到少年先鋒隊員不怕困難、不怕敵人、為著理想勇敢前進的決心。通過對音樂內容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唱出高昂、堅定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結束語
音樂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性是尤為重要的,由于音樂的抽象性,所以不論是基礎樂理教學,還是唱歌教學,都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些不是簡單的學習就能夠掌握的,需要師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才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音樂知識與唱歌技能。通過互動教學的方式,使教學更加具有活力,提高教學的質量,調動學生們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也對學生們的身心發展與智力開發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楊.淺談音樂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22-23.
[2]王丹.淺析啟發式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9,(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