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宇菲
摘要:目的 探討精細化護理對結直腸癌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凝血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0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護理。比較兩組術后凝血功能、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心理狀態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護理前,兩組凝血功能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APTT、P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肛門排氣、腸鳴音恢復和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心理狀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有效保證結直腸癌手術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結直腸癌;精細化護理;胃腸功能;凝血功能
手術治療是結直腸癌常用的治療方法。由于手術是一種應激源,加之手術部位特殊,患者術后可能出現傷口愈合不佳、凝血功能障礙、胃腸功能紊亂等,且容易引發并發癥,阻礙機體恢復[1]。精準、高質量、科學的護理干預對術后患者的恢復、功能障礙改善尤為重要[2~3]。本研究旨在探討精細化護理對結直腸癌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凝血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0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5~63歲,平均年齡(48.75±5.07)歲;腺癌10例,黏液腺癌 12例,未分化癌8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1~64歲,平均年齡(48.20±5.95)歲;腺癌12例,黏液腺癌 11例,未分化癌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病理學和組織學等檢查方式確診為結直腸癌;具備手術指征;臨床資料完整;溝通正常,理解能力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術前,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完善檢查前準備,給予患者健康教育;術后,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用藥等基礎性護理。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護理
(1)精細化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評估患者心理狀態,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和交談,鼓勵患者表達內心煩惱和訴求,并給予個性化引導、疏導,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安全性以緩解恐懼心理。
(2)精細化手術護理:為患者清潔肛門、外陰部,囑咐患者保持局部皮膚干燥、清潔。術前做好胃腸道準備、皮膚準備,全程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危險征象并處理。
(3)精細化疼痛護理:評估患者術后疼痛情況,將患者疼痛細分為輕、中、重度疼痛3個等級,評分分別為1~3分、4~6分、7~10分。輕度疼痛患者無需用藥,以音樂、呼吸放松等方式從心理層面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疼痛閾值并轉移注意力;中度疼痛患者盡可能不使用鎮痛藥物,在輕度疼痛管理基礎上可配合物理鎮痛;重度疼痛患者遵醫囑用藥,觀察用藥后的鎮痛效果和不良反應。在換藥等操作中,護理人員保持動作輕柔,避免醫源性操作造成患者不適感和疼痛。
(4)精細化胃腸功能護理:術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安排早期被動活動,逐漸過渡至主動運動,循序漸進,使其逐漸恢復胃腸功能。囑咐排便困難的患者不可勉強、用力排便,以免出現血管破裂等不良后果。避開傷口、手術范圍給予患者按摩,并引導患者咀嚼口香糖促進排氣。
(5)精細化隱私護理:護理全程充分尊重并保護患者隱私,隱私部位護理操作時采用屏風遮擋,控制人員流動,避免加重患者病恥感、羞恥感。
(6)精細化飲食護理:早期給予患者流質食物,以耐受情況、胃腸功能恢復情況逐漸過渡至半流質食物、普通飲食。告知家屬飲食不可過度油膩、刺激,堅持少食多餐,注意膳食均衡和營養搭配,以易消化、優質蛋白、高膳食纖維飲食為主。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凝血功能:采集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標,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
(2)比較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包括肛門排氣、腸鳴音恢復和排便時間。
(3)比較兩組心理狀態: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4)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APTT、P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肛門排氣、腸鳴音恢復和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兩組心理狀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多數結直腸癌患者在出現癥狀后才會就診,及時手術治療能夠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但患者術中胃腸功能、凝血功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阻礙康復進程。
精細化護理提倡護理人員主動為患者提供規范、精細的護理,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工作流程,將人性化服務、細節理念貫穿其中,恪守職業道德,并通過一系列護理措施和程序化操作提高患者安全性,避免各類風險事件的發生。對結直腸癌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應激反應,提高術后康復效率,還有利于患者身心狀態的穩定[4]。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APTT、PT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精細化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由于結直腸癌手術期間出血量較大,患者術中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礙。實施精細化護理能夠降低手術創傷,避免凝血因子消耗過多,減輕應激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可促進術后傷口愈合,患者術后恢復速度較快。護理后,觀察組肛門排氣、腸鳴音恢復和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可見精細化護理有利于加快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精細化護理通過調整飲食,有利于促進患者功能恢復,促進括約肌放松,提高術后康復效率。護理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精細化護理能夠解決患者心理層面的問題,改善心理狀態。圍手術期精細化護理會全程動態評估患者情緒變化,剖析原因,并給予疏導,可以有效減輕患者恐懼等情緒引發的應激反應,提高依從性,促進康復。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33%(P<0.05)。可見精細化護理下,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該護理模式促進了患者傷口愈合和功能恢復,可以避免患者由于長期臥床而引發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此外,精細化的飲食護理還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從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5]。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符合結直腸癌手術患者需要,可改善臨床癥狀,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晏敏,歸燕,殷維佳.營養指數指導下的精細化營養護理在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2,8(10):112-114.
[2]周榮,康榮.基于精細化理念的護理干預在結直腸癌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22,20(1):52-55.
[3]黎東紅,黃燕平,梁姍,等.精細化護理干預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3):87-89.
[4]段曉丹.精細化護理干預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29):182-184.
[5]趙艷.手術室精細化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應激反應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1,16(23):179-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