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介質,當然它也是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開發校本課程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教學創新均起到積極影響。本文主要以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介紹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目標導向,其次從引進實用內容,融入健康知識、豐富運動形式,把握校本課程開發時機、收集文化資源,創新網絡選課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方案設計思路,目的是給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學;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導向;方案設計
課題項目: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導師引領制”校本研訓的實踐》,課題編號GS[2022] GHB0801。
一、引言
在促進新課改發展背景下,高度關注素質教育的創新,國家引進了三級課程的管理思路,包含國際級課程、地方級課程與校本級課程。眾所周知,在高中開展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教學活動,從校本課程的視角出發,即圍繞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按照民主與開放性原則選取教學資源,持續化改進課程教學質量。如何高效率進行課程開發與方案設計,促進學生高度發展,值得相關人員重點研究。高中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目標導向及方案設計具有重要意義。高中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目標導向及方案設計意義重大,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提升實踐能力,并為個性化教學和信息化技術融入提供契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目標導向
(一)準確進行課程定位
和義務教育時期的學生互相比較,高中生加入體育鍛煉的意識出現顯著進步,學習項目的主體挑選機會得到充分增加,運動實踐期間擁有的調控水平有所改善,生成了比較穩定的興趣愛好,給終身體育提供扎實條件。高中時期的校本課程開發,應滿足新課改的條件,即落實健康第一的觀念,促進學生形成一定健康運動意識;對實際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賦予校本課程較強時代特征[1];主張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加入到學校的體育運動中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對高中時期的教學活動和全日制義務教育理念互相比較,高中應貫徹健康指導的思路,對學生加以健康意識培養。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的熱情,創設全新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個性成長,繼而使得學生可以終身運動和終身鍛煉。新課改強調教師對以往單一化課程中心論進行轉變,促進運動者認真實踐。貫徹健康的思路,形成身心發展和社會完全適應的健康觀點。以自然體育觀為基礎引進人文觀念,了解學生個性成長需求,使得學生擁有更多的個性成長空間。此取向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明確課程實踐目標的過程中關聯學生的成長、社會的建設和學科的變動規律,彰顯出體育校本課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另外,在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上,應顧及多個領域目標,有認知層面、情感層面、價值觀層面、動作層面與體制體能層面。然而相關領域目標不能在課程單元中均衡化建設,出現了一定側重趨勢。由此共性目標無法從根源上落實,具體到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上,尤其關注共性目標的實踐程度研究。對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共性目標不足之處進行整體,可以利用校本課程的優勢,突破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瓶頸。
(二)目標取向考慮到國家的教育目標
和國家課程有所不同,高校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要重視多樣性,基本目標是凸顯個性。相關校本課程的明確要從國家指導目標為基礎,把體育校本課程的基本目標和國家課程的基本目標互相融合,在教學目標的開發中落實教育改革[2]。高中階段開發的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要把標準化視作前提,圍繞學校具體情況對特殊化與差異化進行統籌,以領域目標為前提設計課程開發方案,最終貫徹校本課程的開發。
(三)目標取向考慮學生個性成長
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要重視學生個性成長,學生充當學習實踐的主體對象,然而其自身的成長水平不體現整齊劃一的特征。因為學生存在閱歷的差異,其個性和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那么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也是不同的。國家課程的設定要對學生整體素質進行培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開發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關鍵點是了解學生個性發展,給身體素質不相同的學生帶來針對性課程,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和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所以對體育校本課程目標加以確定,細致化思考學生后續成長的方向,順應學生健康發展的需求[3]。在新課改條件下,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本質上是核心化項目,此項目要朝向校本課程開發的總目標方向前進,基于運動特長的變化規律,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此無疑是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任務。目標取向要把可以體現學生個體需求的內容放在比較凸顯的位置,學生個體成長應具備多樣性與多變性,使得學生可以真正認知自我和懂得學習,在個體成長目標的設置上具備持續化條件。
(四)目標取向考慮基礎與發展的聯系
對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進行開發,關鍵目標是發展學生興趣愛好,適應學生工作實踐的需求。即便和小學時期的目標取向有所不同,然而開發校本課程依舊應對學生基礎能力加以培養,關注學生未來成長,給學生的個性成長提供支持,充分開發學生潛能。可以說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目標明確應對基礎和發展的聯系進行整理,全方位做好基礎準備,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培養。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目標應該是基于基礎與發展的聯系進行考慮。這意味著課程目標既要關注學生的基本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又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需求。
在基礎方面,課程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培養學生的基本體育素養,包括基本運動技能、體育規則和戰略的掌握,培養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的興趣和參與,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抗壓能力。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習慣,包括健康飲食、生活習慣、個人衛生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提供基本的運動訓練和體育活動機會,為學生提供機會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和運動訓練,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和愛好,發展他們的運動技能和能力。在發展方面,課程目標應該關注以下內容:強調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發展需求,提供多樣化的體育與健康活動選擇,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健康活動,培養他們的特長和個性化發展。培養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通過體育與健康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和領導力,幫助他們學會與他人合作、協調和解決問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綜合發展,培養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情感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和生活質量。通過基礎與發展的聯系,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參與體育與健康活動的能力和意識。
(五)目標取向考慮全面性與連貫性
進行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取向設置,思考學生全面發展,然而此全面發展不單單是學生以某個目標進行均衡成長,而是給學生設定針對性的目標取向,讓學生獲得個性成長的能力,之后實現全面發展。目標應具備全面性與針對性,實用性主張校本課程的設定和教育之間有功利性的聯系,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有價值的學習資源。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落實揚長補短的概念,分析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特點,帶來實用性教育資源,這樣可以在課程開發上凸顯全面性以及實用性兼具的優勢[4]。另外設置目標取向應顧及到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屬于課程目標研制的基本組成,目標落實期間應滿足現實需求,還要思考后續社會創新的趨勢,逐步超過現有的課程實踐目標。把不相同特殊的階段進行剖析,不僅僅對全部的教學內容進行規定,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變化的,由于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要跟隨時代的變化有所創新。課程開發和學生身心變化之間存在直接性關聯,對目標設計要貫徹前后銜接的思路,這樣巧妙地融合現實與未來,不相同的學科與教學時期,都應設定不相同的課程目標。課程目標相關結果存在預期性特點,滿足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前提,提高體育課堂效率。
三、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方案設計思路
(一)引進實用內容,融入健康知識
高中時期進行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大多數情況以室外場所開展,教師要想豐富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內容與結構體系,要引進實用內容。比如“南拳”這一個運動項目,其并沒有出現在現有的教材中,那么教師便可以革新新穎的思想觀念,給學生設定南拳運動項目訓練板塊,使得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攻防術。教師組織學生加入對抗訓練,讓學生整體上研究體育學習與實踐的內容,精準感知南拳運動的要點。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內容的豐富上,思考到技藝的傳授與情感熏染,南拳項目歸屬武術范疇,教師可帶領學生形成合作隊伍,彼此之間互相幫助,擁有團結奮進的精神[5]。學生在學習階段實現良性溝通,逐步通過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熏染學生優質品質,使得學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化。并且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融入健康知識,高中學生的心理認知往往是不夠全面的,教師應發揮引導職能,內容開發要引進心理與飲食健康的模塊,比如營養調節、膳食設定等,特別是組織學生分析一日三餐應該如何攝入營養,維持身體健康。或者在“花樣跳繩”的開發上,教師要更多思考到女生的運動傾向,鼓勵班級中所有學生理解跳繩對自己身體帶來的好處,從而調動所有學生加入到體育鍛煉中,增強學生體質。
(二)豐富運動形式,把握校本課程開發時機
基于素質教育的背景,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是學科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點。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師要給予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持有較高的關注度,涉及協調技能和模仿技能,相關任務都是需要建立在校本課程充分支持基礎之上的。教師培養學生一定運動協調能力,比如竹竿舞的實踐,帶領學生訓練手腳的協調力。學生在游戲實踐中可以鍛煉身心,以興趣愛好的驅使加深自己對體育與健康這門學科的熱情。教師還可設定舞獅這一個體育運動形式,對學生進行模仿意識與模仿能力的培養,學生針對性分析動物運動形態,用心體會體育文化的精髓[6]。在此階段教師應時刻把握好課程開發的時機,教師全方位調研環境對人才培育產生的影響,強調學生體能素質和意志品格的培養,整體上設定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考綱模塊,訓練學生耐久力與協調力,以足球和籃球這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項目入手加以創新,優化實際的文化資源,讓學生擁有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思想。教師還應該充分對游泳形式、網球形式、健美操形式與高爾夫形式加以革新,全方位調動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參與積極性。
(三)收集文化資源,創新網絡選課
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應賦予學習主題一定生動性與鮮明性,存在差異的體育文化涉及對應的起源,不相同的環境下潛在針對性體育精神。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師要對課程實踐主題進行明確,收集文化資源,給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充分條件。關聯與民族體育文化相關的資源,教師應合理進行課程主題涉及,整體上研究具備民族特征的優質資源,例如舞龍舞獅和太極拳等。或者從特有的文化視角出發,優化運動要素,引進冰雪運動活動,以系統化主題為主讓學生對體育文化產生宏觀認知,引導學生圍繞特色化的課程內容創新體育鍛煉方式。教師還要對相關資源進行巧妙銜接,規范化對接體育課程與校本課程,使得體育內容具備全面化和多樣化,加深學生的印象[7]。教師可通過一些足球類比賽宣傳,完善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組織體系,優化和足球存在關系的設備,帶領學生探索足球的奧秘和運動規律。對本地區的實際足球資源進行挖掘,關聯足球游戲,尤其是顛球與傳球,大力吸引學生注意力。給學生闡述足球戰術的內容,讓學生認真實踐和積極總結,系統性掌握足球運動項目,鍛煉高中學生良好體質。另外教師開發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應進行網絡選課,實現校本課程的宣傳和推廣。學生搭建選課品臺,在學期開始時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權利,即在平臺中挑選自己感興趣和想要學習的項目。若學生對網球是產生強烈興趣的,便可以借助平臺挑選網球課程項目,結合一些指示加以針對性選課。平臺的搭建應涉及項目簡介,細致化闡述網球的文化內涵,便于學生認真參考和實踐,鼓勵學生把自己體育運動的感受和快樂分享給別的同學,促進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構建,教師主動加入到教研實踐,和其他學科教師一同商議,充分剖析高中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標,歸納教育經驗,總結育人的成果[8]。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設計是存在重要意義的,教師應思考到校本課程的開發價值,了解校本課程的開發導向,在大量實踐中吸取經驗,布設多樣化體育訓練活動。多措并舉開發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體系,全面為了學生的身心發展所服務,科學利用校本課程的資源,完善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結構,按照寓教于樂的思想帶領學生在學習中獲取歡樂,不斷強化學生身體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石金丹. 高中體育教學促進學生體能發展的措施——以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為例[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9):65-69.
[2]陳進然. 體育核心素養下高中田徑微課教學的實踐策略[J]. 田徑,2021,(07):4-5.
[3]王勇,季明偉,陸靖. 淺析“北獅”運動在高中體育課程開發中的價值[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8):130-132+148.
[4]史春成. “健康中國”背景下盲校高中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J]. 現代特殊教育,2021,(05):68-70.
[5]楊殷俊.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體育技術教學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4):96-97+100.
[6]周敏. 有效促進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校本化教學發展的策略——以莆田第五中學為例[J]. 內江科技,2020,41(09):142-143.
[7]張雪婷,馮曉蘇. 大連市高中體育課程與學生學習成績關系的調查與研究[J]. 西部皮革,2020,42(12):148-149.
[8]馮凱耀. 浙江省高中體育選修課程開發開設情況調查與分析[J]. 運動,2019,(0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