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提升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效率。本文重點探討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具體的應用方法,以期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小數數學;互聯網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一、引言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鍛煉獨立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進而推動小學數學學科的綜合發展。在目前的小學教學中,大多數的數學教師采用的是題海戰術,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解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記憶公式的過程中,也是通過死記硬背來進行記憶,不會靈活地運用公式,在考試中也不能很好地運用所學到的公式來解題,這無疑是一個大問題。數學要與生活相結合,并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去,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指導學生尋找出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采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
二、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不僅能夠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教學工具,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互聯網技術,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迅速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視頻、教學案例、教學工具等,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使得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可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鞏固和擴展所學的數學知識。信息化教學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得數學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記憶和機械計算,而是變成了一個充滿活力和互動的學習空間。
除此之外,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以死記硬背和機械運算為主,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厭倦和抵觸情緒。而互聯網上的數學學習資源則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圖像、動畫、游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到互動的數學學習中,積極探索和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與發展
互聯網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工具。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只能通過黑板和教科書來進行教學,而互聯網則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平臺。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軟件或在線繪圖工具,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和探索數學概念,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互聯網還提供了各種在線作業和練習平臺,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互聯網將大量的數學學科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興趣。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提升以及學習興趣培養
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數學問題解決途徑和數學應用的場景,使得學生可以參與到有趣的數學項目中,進行數學實踐和創新。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參與到數學建模競賽、數學思維活動和游戲化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信息化教學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將學生置于更加開放和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更是知識的創造者和應用者。學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或在線教育平臺,輕松獲取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習材料,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的個性化水平。
三、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信息化,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小學生的學習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絡資源和在線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接觸到豐富多樣的數學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另一方面,過分依賴互聯網技術也帶來了一些隱憂,其中之一就是學生主體性無從體現。
(一)過分依賴互聯網技術導致學生主體性無從體現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通過講授知識和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和方法。但是,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可能被削弱,學生更多地依賴于機械的信息傳遞和計算工具,而喪失了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教師通過合理地引導,讓信息技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學生主體性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互聯網技術將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而非過分依賴它。
(二)信息技術存在濫用情況導致學生存在較為沉重的學習負擔
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教師經常會在某種程度上擴展他們的教學內容,并且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從網上接受到過多的信息,這就導致了學生所接收的信息太多、太分散。
一方面,互聯網上的信息琳瑯滿目,學生很容易陷入信息過載的困擾。他們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在各種網站、社交平臺上瀏覽與數學無關的內容,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可能過分依賴互聯網,只關注網絡上的答案和解題方法,而忽視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淺薄,缺乏實際運用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的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改變。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但同時也要警惕信息技術的濫用問題。只有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在互聯網的海洋中游刃有余,才能真正發揮互聯網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優勢,讓學生們成為數學的探索者和創造者。
四、互聯網技術助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在教育領域,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全新的路徑和可能性。特別是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互聯網技術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助力學生提升核心素養。
(一)將互聯網技術作為依托,實現教學資源整合目標
互聯網技術為小學數學課堂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工具。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輕松地獲取大量的數學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習題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更加生動有趣地展示數學知識,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額外的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和拓展,提高數學素養。與其他的信息資源不同,“互聯網+”的特點更加明顯,它可以讓用戶和學習者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可以讓用戶和學習者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人性化,而這些特點,都是現代教育所要求的。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興起,極大地拓展了現代數學教學的資源來源,使教師和學生可以在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和時間上開展教學活動。互聯網提供了互動性強的學習環境。傳統的數學課堂往往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導,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而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參與到各種互動式學習活動中,例如在線討論、網絡游戲、虛擬實驗等等。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自主探索、互相交流,真正實現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
當然,信息化教學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和難點。首先,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熟悉網絡教學平臺和教學工具的使用。其次,學校需要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和設備支持,保障教師和學生能夠順利地進行網絡教學。最后,教育部門和學校需要重視信息化教學的培訓和支持力度,為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和資源,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
(二)加強課后知識鞏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與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數學課程主要側重于知識的傳授與應用。然而,這種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地思考與探索。而融入互聯網技術,可為小學數學的學習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一些在線學習平臺可提供智能化的學習推薦系統,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偏好,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與指導。過去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孤立的,缺乏與同學們的互動與合作。而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與其他同學、老師、專家進行在線交流與討論。這種交流與合作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小學生可以拓展數學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提高核心素養與能力。然而,互聯網學習也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與自律能力。只有在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互聯網與小學數學的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出其潛力,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更多的機會與成長。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生活化情境
互聯網技術與小學數學的結合,為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生動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讓數學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趣味和創造力。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使得數學不再局限于課本中的公式和題目。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游戲、故事演繹、虛擬實驗等方式,將數學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潛移默化中提高數學素養。
比如,在《可能性》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組織進行一個抽獎小游戲。教師用多媒體設備制作一個抽獎圓盤,然后把圓盤平均分成12個區,每個區內都有相應的抽獎禮物,然后用多媒體隨機轉動圓盤,讓學生積極參與并做記錄。經過數輪的游戲后,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怎樣才能使每個獎品在圓盤上的面積相等,然后再對它們所占的比重做一個
比較。
(四)優化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要求教師把重點放在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上,要適時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用一種寓教于樂、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創造出一個好的課堂氛圍,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從而進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口頭講解和書本教學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
而借助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設計出更加互動和合作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進行互動問答,學生可以通過鍵盤輸入答案,互相競爭和合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在線討論和學習群體,鼓勵學生互幫互助,促進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能力。
互聯網技術與小學數學的結合,不僅僅是簡單地將數字和技術融合在一起,更是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大門。互聯網技術的加持,數學不再是一堆枯燥的數字,而是一個充滿奇跡和探索的宇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使數學知識具體化、直觀化,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善于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趙金萍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西關小學
參考文獻
[1]榮文佳.互聯網時代構建智慧型小學數學課堂的探索與實踐[N].科學導報,2023-06-09(B03).
[2]顧太書.互聯網資源在小學數學高品質課堂建設中的運用[J].智力,2023(16):156-159.
[3]馬芳芳.基于互聯網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高效課堂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3(11):80-82.
[4]鄭建西.“互聯網+”小學數學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23(16):64-66.
[5]李潔.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3,25(10):203-205.
[6]方芳.“雙減”與“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讀寫算,2023(10):19-21.
趙金萍(1987-),女,漢族,甘肅定西,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及研究工作。